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原创]我给画家扒几堆
    我给画家扒几堆
                                              随笔
                                         齐凤池
                                                       
       
    我有一帮搞美术的朋友,他们有的是国家级书画家,有的是省级画家,最次的也是市级画家。这些搞书法的,长友擅长隶书,维君擅长行草,长瑞、全忠擅长楷书和瘦金书,金印独创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画画的朋友,雪岩擅长大写意,瑞章擅长工笔荷花,霖生擅长山水,得仲专攻现代仕女工笔,东生在招贴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也开始向小写意转型。搞油画的只有波涛一人。波涛喜欢法国印象派的风格,从他临的《孟特芳丹的回忆》就彰显出“巴罗克”和“洛可可”味道。
       
    我和这些朋友每年都能在文联或节日搞笔会上相聚,休息时或酒桌上,他们都喜欢听我对他们的书画作品评价评价或挑挑毛病。我不加掩饰,直接点评。他们认为我说的比较准确,有的地方说的还很到位。他们比喻我说的话就象《皇帝的新装》里小孩说的话一样真实。其实,对这帮头戴国家级、省级书法家和市级画家桂冠的朋友,他们水平多高,我早就给他们定了位,而且给他们扒了几堆,并且给他们分了三个层次。真正达到国家级书法家画家水平的没有几个,他们大部分属于民间艺人,剩下的只能算是工匠派了。
     
                                      工匠书法家
     
        先说工匠派,在我认识的这些工匠派书画家中,真正专业毕业的极少,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只有波涛是美术高中班毕业的。他们平时很少读书,只是凭着自己那点小才气、小灵气、小聪明,到处挥毫,胡乱涂鸦。而且表现得特别狂气。红白喜事他们大显神手。商店开业他们把“开业大吉”写得特别红火。城市的墙体到处是他们涂的黑体、宋体、魏体的广告。他们的字不仅写的很大,而且写的很鲜艳,很刺眼。他们按每平米收费,每月的外快足够抽烟喝酒的了,但他们挣了钱从来不买书。
       
    这些工匠派书画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的弱点,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是一条腿走路。
       
    搞书法的,他们不是先从楷书开始的,他们说临帖太没意思,不如写行书随意,写草书痛快。从学书法那天开始,没学走就先学跑了。我有一位写了四十年书法的朋友,他能写一笔怪书法,很受人们青睐。有人评价他的字怪,我说他的字就象通俗歌曲,属于改革开放的产物。别人向他求字,他当时肯定不写。他送人的字除了唐诗就是宋词,如果别人出词,他当时写不了,他得回家查书法大字典。就这种工匠派的书法家,还显得非常的狂妄,他说他的字在天津一幅能卖三四百块,是真是假别人无法考证。不管他写的好坏,但还是有人喜欢他字。
       
    这些工匠派书法家,除了风格单一以外,对书法之外的东西,比如音乐、文学就不介入了。所以说,我给他们的定位是,工匠派书法家,我记得《卖油翁》里有句话说的非常好:“我亦无它,但手熟尔”。这话用在他们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民间艺人
       
        民间艺人要比那些工匠派书画家高一个档次,全忠是一位搞了四十年美术工作专业人员,他的美术字写的无可挑剔,他写的新魏书在同行里也是一绝。他的颜体楷书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给我的感觉好象还是缺少点灵气,他写的字略死板点。他不仅能写字,国画也能挥毫。他喜欢画梅花、画山、画松树。但我的感觉就是不透亮。光、点、线、层次差点,卷面也不太干净。他在同行里属于前辈,人们对他的人品、对他的作品不敢评价,对他的水平也不敢定位。我给他定位为民间艺人。他听后感觉定位很准,同行们也很说很恰当。说实在的,我说他是画家书、法家属于是给他戴高帽,属于糟践他。说他是民间艺人,我有很多根据。首先,全忠他不具备书画家的素质和才气,从他的穿着打扮上看,五十九岁的人了,仍然穿着二、三十年代农村人穿的对襟便服袄。他穿的衣服现在很多裁缝师傅都不会做了。袄上的扣,是用两个布疙瘩做的。现在的裁缝师傅都不知那疙瘩是怎么做的。其二,是他的衣服总是带着泥土,鞋上总是沾着土地和猪粪的味道。他家住农村,家里有几亩地,春种秋收,一年多半时间都得收拾地里的庄稼,刚五十九岁,背就驼了。写字画画他只能到了单位才能尽情的挥毫泼墨。我说他是一手拿着青纱帐,一手拿着狼毫长锋的民间艺人。
       
    全忠虽说缺少点灵气,但他的文学功底很厚实,唐诗、宋词、《古文观止》能背很多,他对书法绘画的理论掌握了不少。除了这些,他对音乐也十分喜好,古典名曲能哼哼不少。他自己总说:“要是没有家里那几亩地,我肯定比现在要有出息。”我说:“那也不一定,人的才气是先天造就的,不是后天培养的。工夫可以练,才气和灵气不是练出来的。”我这么说他并不反对。我想,假如全忠家里没有那几亩地,不被生活所累,他也许比现在强。假如生活真得清闲了舒适了,全忠是否还追求书画艺术这也很难说。

    我给全忠定位民间艺人的第三个理由,他对民俗、礼仪非常在行。他家住农村,村里的红事白事都请他帮忙,发丧人怎么批殃他样样精通。农村盖房上梁选什么日子他也精通。盖好房子之后,门里的影碑,房山的壁画也找他画。前几年,瓷厂请他画瓷砖、画花瓶,他一夜能画几百块,也能挣几百块,他人累得精瘦,但钱没少挣。这些活计,真正的画家是不干的,这种差事大画家也不去问津。只有象全忠这样的民间艺人才能干,而且干得很非常出色。

                                   真正的书画家
     
        在我认识的这帮朋友中,够上书法家,画家的只有杨东生、尚得仲、张霖生、雪岩和郑瑞章了。东生是搞招贴画的,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今年他《人民国防众志成城》作品又获得全国美展大奖,据说他已经两次荣获国家级殊荣了,再有一次就可以从窑坡这块黑土地步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这座高贵而洁白的象牙之塔了。听到这个喜讯我真为他高兴,当然,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步入这座高贵的殿堂的。因为东生在绘画这门艺术领域上花费很大精力和大容量的精神的投入。他从黑白刊头画开始走向所有的报刊,他的速写、游记、随笔也在报纸抢眼的位置引人耳目。俗话说,功夫在画外。东生的招贴画能获得成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招贴画的概念,我不太清楚,在绘画门类上它属于哪一类,我在世界美术史里没有找到,我只知道有油画、国画、水彩、水粉画等等。后来,听说它是绘画的一个细小分支,属于一个小小的门类,说白了就是宣传画和广告画。这门绘画艺术都是以色彩、鲜明、明朗、写实为主题的宣传画,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我听说搞这门艺术的人很少,很多的同行也小窥了这门艺术。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真正的艺术是不分高低和贵贱的,罗丹的雕塑和泥人张的艺术,谁敢说有高贵和低下之分呢?毕加索的油画和张乐平的漫画谁又能说贵贱呢?东生的招贴画同样也说明这个道理。

    认识画家张霖生有三十多年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在中学教美术,我在另一所中学教语文,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学校,但属一个教育系统。在他那个学校有我的一个文学朋友,有机会我也能见到张霖生。我记得当时他是画人物国画的,在市美展我看过他的获奖作品。当时,他在教育系统很著名气,在市、省美术界也很有影响,这点学校的老师们不太清晰。但我清楚他在美术界的知名度。我记得他在教书的过程中进修了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后来又到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他先后从师于闻名画家于润、赵文发、肖焕、张步先生,主攻中国山水、人物画。在几年的学习深造过程中和几位老师的指导下,使他的绘画语言更加流利顺畅潇洒随意自如。他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境里完美地彰显出一个优秀画家的实力和后劲。近几年他创作的陕北风情系列和江南山水国画,给我的感觉,他的写意绘画已经达到了成熟景况,而且显示出了自己的绘画语言色彩个性和理想的写意绘画的深邃向度。这种深层次的绘画语境在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上充分体现在了国画发展的向度上,他的作品不但沿袭传承了中国国画深奥莫测的精髓内涵,而且他在传承老师们的绘画风格的同时,并在他们的风格上流露出自己又与老师们不相似的惊人之笔。我认为,观察生活是一个画家向世界敞开自我,体验则是画家把自己以感性的方式投入到所观察的事物中去。张霖生这几年把时间用在了出去写生积累创作素材上,他先后游历了江南水乡,北方的黄土高原和壮观的壶口瀑布等奇丽的风景奇观,饱蘸了这些漂亮景色,使他的笔下功夫达到了出神入化,同时也提升了他的速写和书法功力。其实画家游历就是自身素质的提升修炼的过程,在修炼的过程中也使他的山水绘画提升了一个高层次的境界。

        工笔画家得仲可以说是个本质的画家,他十七岁开始在煤矿下井,他从事过多种专业,他是国家一级厨师,省级摄影家,省级画家。他曾经在北戴河一家招待所当过厨师和采购员,后来在工会做专职摄影。由于丢不掉文人那点清高和酸气,被工会的领导一脚踢了出来。从此,他开始了孤寂而清贫的绘画生涯。他在孤独和贫困中忍受寂寞耐住寂寞,用智慧和天赋的绘画之手,绘制自己理想满意的美好画卷。他用煤矿给予的260元的最底生活标准养育家庭,喂养自己。窘迫的日子,使他本来就已经很消瘦的身躯显得更加嶙峋了。尽管生活在这样窘迫、孤寂、清贫的环境中,得仲用他的人格和艺术天才,彰显出了一个中国最本质画家的傲骨。在短短几年里,他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仲出了许多成绩后,有的领导请他回单位上班,可他宁愿守着孤独寂寞清贫的活着,也不愿在那种低俗龌龊的环境里等待那点嗟来之食。2006年,他的《牡丹仙子》荣获第六届中国煤矿职工美展优秀奖。他的《思煦》入选2006年中国国画作品展。他的《憧憬》入选2007年年全国小幅工笔重彩展。他的《寻找未来》同样入选2007年中国国画作品展。
       
    雪岩和瑞章这两位画家的名气、修养、才气、灵气、文化底蕴、绘画素质是前者不能比拟的。

    二十几年前,他们就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全国十人画展。他俩每人展出了十幅作品,受到了全国美术专家的好评。雪岩的写意画多次到国外展出,并多次到日本、韩国参加文化交流。他在世界小有名气。瑞章是专攻工笔画的,他的一幅荷花二十年前就拍到十万元人民币。在我认识的画家中,雪岩、瑞章应该是出类拔萃的。

    就说雪岩吧,我每次到他的画室,他不做画时,他的手里总是捧着本书,有时是古典文学,有时是名人字帖。他读帖时可以把自己的身心渗透到帖里。他谈古典文学时,可以把古典文学渗透到脑子里和血液里。雪岩出众的地方是他的记忆力,他出去采风写生,有的写在画夹上,有的刻在脑海里。看他现场做画最过瘾,他大笔一挥,勾、皴、擦、点、染运用得非常娴熟,连一支烟的工夫也不到,一幅大写意山水画就跃然纸上。题上款,盖上章,一幅佳作就完成了。从艺五十多年,他的绘画生涯几乎是伴着泪水和艰辛走过的。当人们恭贺雪岩先生在绘画生涯中几度辉煌时,他淡淡一笑,很冷静地说:“其实算不上什么辉煌,只不过是这几年在绘画艺术上上了几个台阶,悟到了一些绘画艺术的真谛。与其说绘画五十年,不如说是我人生经历的自我流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专家查理先生,在北京参观了首届中国煤矿艺术节的展览,被雪岩先生的《黄山雨雯图》吸引住里。他当场决定;不惜重金,一定要买下这幅画。但未能如愿。后来,查理先生来开滦得知画的作者就在开滦。于是他几经周折,并通过有关人士找到了雪岩。
       
     当翻译对雪岩讲明来意,并请雪岩给《黄山雨雯图》开个价时,雪岩思索片刻,对翻译说:“《黄山雨图》是我的得意之作,出多少钱我也不卖。再说一件艺术作品,光凭金钱是买不到的。不过,既然是外国专家看中了我的画,咱又怎能要钱呢,那就送给这位朋友吧,也算我开滦与西门子公司一次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把雪岩的话译给查理先生。查理先生听后喜上眉梢。他万万没想到雪岩先生是如此慷慨,不为金钱所动,一幅贵重的艺术作品,竟白送给了自己。查理先生很受感动,他伸出手紧握雪岩,嘴里不住地说道:“OK!OK!太棒了!中国画家太伟大,太了不起啦!”
       
     后来,雪岩参加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煤炭十人国画作品联展”。他参展的十幅作品,题材广泛,表现形式、手法新颖。人物画洒脱;工笔画朗润;写意画凝重洗炼,内含丰富。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功底。许多著名画家、教授看了雪岩的作品,无不交口称赞。中央美院教授、著名画家姚有多先生看了雪岩的画赞不绝口:“不错!确实不错!不仅传统功底深厚,而且在传统基础上卓有创新,堪称一帜。”

       
    到目前为止,瑞章已经出了五本《白描百花写生画稿》技法的书,这在同行中属首例。书出来后,文联、美协为他召开了作品研讨会。满头白发的瑞章依然很谦和。他赠书时诚恳地请人家多提意见,而且彰显出大家的风范。教了一辈子书的瑞章退休后还给市老年大学美术班讲课,他象教小学生一样耐心指导老干部习画。瑞章的口碑很好,他一辈子始终不忘为人师表。
       
    每年夏天,公园的荷花刚一长叶,瑞章就骑着他的加重自行车带上画夹,马扎,就到北寺公园写生去了。从我认识他开始,他每年暑假就到公园写生。一写几十年就过去了。他出的这四本书就是他几十年写生的结晶。
       
    我觉得工匠派、民间艺人、书画家好象是鲁班精心打造的一副艺术梯子,分成了三个台阶。每个台阶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想跨越是不可能的。你在哪个位置鲁班早已给你安排好了。我曾经对个别朋友说过,当不了书画家,好好做一名工匠也很光荣;当不了书画家,能成为一名民间艺人也是一生中的荣耀。当然,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书画家可以被人传颂,作品可以载入史册。但真正成为这样的书画家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得看你的造化和天分。
     
    2010年4----9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蕭振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我给画家扒几堆”,好文章!

        凤池兄慧眼识人,不阿臾奉承,实事求是给画家扒几堆。扒的心诚,被扒的心悦,我看了心悦诚服。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48830
          • 经验13766
          • 文章810
          • 注册2009-09-12
          看了齐先生精辟的论述,深受启发!......呵呵,同时也在想,自己相当哪个层次呢?且不管太多,尽了力自己就问心无愧了,世事大抵如此,强求不得...
          张纯启,男,47岁,客居上海,书法的“信徒”。

          美能赏心方播远,艺靠唬人难久长!

          个人主页:http://qingpingle98.blog.163.com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99018
            • 经验53429
            • 文章1298
            • 注册2007-07-24
            性情中人齐先生,给画界的众生来了一个白描,精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如此“扒几堆”倒也实在。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  蕭振[/u]发表的内容:[/b]

                  “我给画家扒几堆”,好文章!

                  凤池兄慧眼识人,不阿臾奉承,实事求是给画家扒几堆。扒的心诚,被扒的心悦,我看了心悦诚服。[/QUOTE]感谢
                  [em26][em28][em28][em29]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65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