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枪君,
于诗词,我是爱好者,不是行家里手。有感于你我平时的友好交流,我愿真诚与你交流。我曾读过不少古人诗作,也发现有些三连平,甚至四连平的诗句,但是即使如此,我也不以为例,因为我们是初学者,需要按正律仿学,如是大师,如何入化出新,则是别论了。
我有时读到一些违反平仄的作品,自然会反省自己。想到自己刚刚学诗时的固执,也觉好笑。记得1966年,我十四岁投身“文化大革命”,有感文革风起云涌,虎啸龙蟠,费尽心思写了生平第一首联:“风啸千山近,云涌万仞低;”自己心中得意,四处让人点评,多数人说“真好!”“写得真棒!”一些人并不真懂,一些人投我所好,说好话,自己听了开心不已,谁不喜欢听好话?但有真懂诗联的老师告我:这两句确实不错,具诗意,有大气,可惜四连平,有些不足。自己不懂,却不肯认真学习,还是不肯作改。后来多年,自己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押韵就行”写诗填词,有行家指出我的诗词平仄不对,可我还是不改,自以为“我喜欢这样表达,古人也有此例。”如此多年,写了不少,错误很多,却不已为错。
后来,读启功先生谈写诗:“要循正律,诗律如马蹄声响,滴滴答答,哒哒滴滴,那是音乐式的韵律表达。”(大概意思如此)我深有启发。自此,我才立心循律,不敢轻违,所发作品,遂再少听“先查查诗律平仄再写”之议,骤明白诗词需循律而作,方能为同好接受,而自己一经按律写作,无形中亦大有进步,自是喜从心出。
学诗,要循正律,做人,要走正道。这是我自己的心悟。
自然,有时也会自问,是否被诗律平仄束绑了手脚?偶然会有,但中国文字如此浩瀚,变通一下,可以大有天地,有时花一些时间找找合适之字,意境反而更新,意象反而更阔,也是有的,既如是。何乐而不为?
以上所说,意在交流,如有不妥之处,望朋友因诚而谅,切勿见怪。
风中秋叶临屏
01-23-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