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但愿

楼主
[随笔]但愿

//心之初

又快到她的生日了,离家半年多了,没听过女儿一句话,见过一个字,那怕是打的字。

女儿回纽约去的时侯都没跟我打个招呼,因为我在烦,是她妈送她走的。

好多日子了,我和太太叫女儿“但愿” 。太太说:“女孩二十五岁以后才会懂事”。

我们家就这一个孩子, 属虎,并和美国开国总统有同一个生日。她打算大学毕业后就留在纽约了,因为爱。“志存胸中跃红日,乐在纽约战恶风”。两大人养一孩子,这孩子定是大宝。我女儿是在“万千宠爱”里长大,而咱中国式的爱,跟中国文化一样,太艺术,少科学。爱,或许就是艺术?
难道真像罗素讲的:人为了活,得科学;人为了活得好,就得要艺术?人活得难,是因为我们老也分不清“活”和“活好”。“艺术”,像美国人开的玩笑:假如你不懂?

女儿出生的那个早晨,还像是昨天。那一年,胡耀帮下课了。那一早,天下着大雪,风刮着,特冷,我起来就顶着风,骑车奔昨夜子时后才离开的太太待产的医院。风嗍嗍,雪飘飘,人急急,眼茫茫茫。赶到医院,我满头大汗,急上病房,看到太太一脸的疲惫:我俩的孩子,已经出生了,那小模样,可爱死了。我,成了小天使的爸,心里乐开了花。

女儿出生那年,成方园正火遍中国,她小名就叫圆圆,和上我的姓,正好。第一次当爸,人都会有种从心出来的高兴,走路特轻快,干活特有劲,就是洗尿布,嘴上都哼着小调。就像托尔斯泰说的:有了孩子的啼哭,这才算有了真正的家。

有个晚上,我老婆去上英语课,我带娃,娃肚饿,不停哭,那哭声,声声震耳,不停歇,持续,我抓瞎。我只会把女儿不停地转,不停地摇,海军都能睡得着,海风老爹找不着。不会唱儿歌,我自编:“你妈要出国,你爸没有奶,孩呀歇一会,咱俩去中大头彩”。“小宝上街去赶集,买个辣子当鸭梨,咬一口,辣掉牙,从此不吃大鸭梨”。每当我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我的圆圆也会歇会,这孩子可真懂事。等我气刚喘匀,她会哭声依旧(这小子没准用眼睛瞄着我?)。

女儿百天后,孩她妈就走了,为了年轻的梦(自由与尊严),从地球的东边到了地球的西边;那年月,为了梦,每个人都得费很大的劲。

在和平的日子里,当妈的,丢下吃奶的孩子,那得有多大决心?女儿的外公外婆,为了女儿,为了女儿的宝。在接近花甲之年,就边当教授边当第三代的“爹娘”,他们每天要亲自给外孙女喂奶,洗澡,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家洗澡(竟想不起来个电视剧演过?)。烧水拌水换水倒水收拾。泰山泰水全管,为了让不爱学英语的我,多点时间学英文,好去和他们女儿,团聚在西洋。中国式的爱!

我那会真不想出国,但又不想孩子没了亲爹或亲娘。我不懂,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爱着中国(熟悉)的我,常常觉得自己的脑袋不是扛在自己的肩膀,人老得成天说自己不懂不信也不想说的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也着实难受。人为啥老得“取其轻”?粉碎四人帮都十年了。想起裴多芬的那首诗,我豁出去了,不背定式了(那阵正爱着围棋),用功去背英文,准备糊涂到美国,把自脑扛在自肩上。

出国前,我一年的工资,除了吃饭,抽中低等的烟,全是记录女儿幸福的彩色照片。那一年,女儿一天一个样,每天都长本事。我几乎天天要去丈母娘家看女儿,帮她做点事。几乎每个星期天,我都是一边背托福一边推着小车。累了,就哼两句“少壮不英文,老大徒伤悲”。

二十多年前,中国很穷。我两手空空到美国,因为托福没有考到五百五,所以就没拿着“研究生资助”,我又不愿以J2的身份来美,因此和太太不在一起,我得自己挣钱读学位。一年,我懂了生活所迫和举目无亲的意思。后来我做了RA,才得以于学位。修课,助研,辛苦,好像心里还是高兴的。

女儿是四岁来的美国,我们有了真正意义的家,虽然我和太太不在一个城市上学。三四年,太太和我都没见到过我们的女儿,倍感幸福,女儿也已经是小女,特别可爱。说真的,我俩都不知道该怎么来爱?纯爱的里边没有计划也不怕忙和累。

一九九一年,我和娘俩相隔120 多英里。读博士的孩子妈当然倍加辛苦。 也在读博的我为了家里多点钱,除了上课,做助研, 周末再打上两晚工。

隔两三周,我回次家。每次到家,都是午夜十二点后。星期六的早上,平日忙得四脚朝天的我们当然最希望能多睡会。但吾家小女,天生就不是省油的灯,早上六点就要有人起来给她讲故事陪她玩。我平时不在家,当然是我“两陪”。女儿最爱玩的,就是从椅子上往放在地板上的床垫上跳,乐此不疲,来来回回,每早跳几十次,还得要我好好看。通常我都困死了,稍一打盹,她就会大叫:“爸,快看”,我赶忙专心。跳累了,女儿擦擦汗,搂上我的脖子,让我给她讲故事。我就给她讲“半夜鸡叫”。她还不停地问:为什么周扒皮要起早学鸡叫?那时我就觉着,这孩子,整个就一地主。因为爱,地主就地主,我也没在意。

虽说学业辛苦,那几年,我们仨去了不少美国好玩的地方。我们忙着快乐着,因为心里头有着学业希望,周末假日能看着并感受着女儿像花一样,成长着,开放着,释放着她生命的芳香,带给我们欢乐。

一九九四年初,我和太太完成了学位,从美国中部到了南方。女儿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到了新环境,她从原先是好学生到变成了学习差的学生(各地教育水平参差。她在学校考了“C”,回来还给我说是考了第三(C在字母表中排行老三)。有段日子,我在家演练编程,边找工作,兼管女儿一切。我狠抓女儿的英语和算术,没多久她就是她们年级里好学生了,而且特听我的话,也跟我亲。再后来,我又离开家,到外地去忙碌挣大点的钱。这一离开。就是十年,我和女儿越离越远。

女儿的学习,小学三年级以后就没让我们操过心,她一直都是他们学校最好的学生之一。但她在家里也慢慢从“地主”变成了“皇上”。我俩的`矛盾也慢慢地增加了,,孩子一天天大,我一天天忙,周末就只想多歇会,教育女儿,缺少些耐心。

我喜欢女孩子有些贵族气质,所以当她妈跟我商量想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时侯,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女儿成了我们这个城市唯一上私立高中的中国孩子。

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他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就比家庭大得太多了。成长中的孩子究竟是生活在普通孩子的环境中好,还是生活在肯花钱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家庭的孩子中对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好,还真说不清。上高中没多久,女儿更会随便花钱了,在家也更“皇上“了。三人的家, 她在家里不做任何事。她妈只会默默,我只能呼呼。

我从来就认为,人与人在一起就是要互相服务。家人做家事,可不分多少,但谁也不能只是享受服务而自己什么也不做。在女儿上大学以前,我和女儿发生过两次战争,硝烟散去以后,两败俱伤,她大了,我也不能把她怎么着,于是我俩彼此形同陌人。后来女儿上大学了,远远地离开了家,家是成了她的“911”,没有紧急求援或要钱,她从不给家打电话。

快五年了,虽然我对女儿“三不”(不管不问不理),但我心里还有惦念,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传统,好多事都不容易想。物质世界的发展和人们茫然追求使我们思想少了准头。人在得到爱的时侯应怎样产生出同样的爱去回应我们自己得到的爱?人在接受他人的帮助时应心怀怎样的感激并尽量同样付出?在这人人都找寻更加自我快活的时代里,人们很无奈。我们离汉朝太远了,西汉是以孝治国。时代进步了,传统没有了,孩子长大了,父母变小了。父母子女间的爱,是什么?


我想,爱,实际上是互爱的人彼此心里一种不计算的“付出与得到”的情感。付出时高兴,得到时温暖。人生的命题:我不为我想,谁会为我想?我只为我想,活着啥意思?每个人都得在“为己”和“为他”间找个合适。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肯定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则是伟大中的伟大。这种爱的“伟大”在于它是人类最不计回报的爱甚至连期待都没有只希望孩子能有他们自己的幸福。很多父母,特别是中国父母,给他们孩子的爱都是全部的付出。“子不教,父之过”,在忙乱的日子里,我没做好“教”。面对现实淘汰传统的时代,天天在变的世界,父,无可奈何,只能自己难过。难过了好几年,我最近不难过了。因为我想,中国的父母虽说是“天下最可怜”,但原因往往是我们在给孩子最无私的爱的时侯,潜意识里对孩子有太多的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去做人,去生活,而一旦孩子不愿意像大人所希望的去安排人生,我们就会生气。其实,对自己亲生孩子的爱,也许连期待都不该有,就是有,也只能默默;期待不着,给孩子个祝福,做能做的,也就行了。跟孩子生气时或许该想自己和爱人在年轻的高兴,高兴得发昏,发昏后没和孩子商量就把孩子生到这个也许孩子并不想来的世界的“过失”。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就是把孩子养大成人并且帮他们找到他们自己认为的幸福。

对孩子期待,太累了,人真不应该太累。

女儿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假期回来了,我和太太,一个给她做她爱的“好吃”,一个给她买她想的“好穿”,因为这个假期后,再走,她就很难再在家呆这么长时间了。我和女儿还是不怎么说话,但我为她做很多事,我就想让她知道:这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女儿看上去还是老样子。我不在意,因为我爱她,还因为我知道她在外边常说:“我爸做的炸酱面最好吃了”。

女儿的文章写得极好,上中学就是她们学校的校报编辑。文章写得好的人通常都敏锐,条理,有自己的思想,有文化积累,有情感,有判断,就是嘴硬。两年前,听说我非得“开胸”,她在电话里哇的就哭了。

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什么?做不了多少了,我和太太常常在感谢,孩子曾带给我们的欢乐。

假期的最后几天,我们一家三口天天在一起吃饺子,韭菜盒,炸酱手擀面,我们仨一起高兴,饭后女儿吃桔子也能给爸妈都拿上一个了。

女儿大了,望着她“先改再读再解释”地指导完她教授妈妈的“重要英文”后飘然而去的背影,我跟自己说:“但愿……”。

现在,该怎么抚养教育孩子? 是世界大难题,世纪大难题,不分中美,美国好像还稍好点,因为美国是“生活教育”,而中国是糊涂的父母(因为咱中国就是要打着什么把人弄糊涂而且最好还让人不知自己糊涂)以为自己清楚去帮孩子清楚。比如,有一电视剧,男主角是新《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关敬陶”,新《烈火金钢》里的“史更新”,演一“少年穷老大发”的孩他爹,他给儿子语重心长:孩呵(停顿,清嗓,想三皇五帝,看今朝英雄):这做人(再停顿,翻古今中外,参武侠人间),呀(略停):得跟那古钱(是古了的)一样:外圆内方,儿子眨巴眼(还好,是过去的儿子,要是今儿,咱中国,“中国足球”最圆,长安街“中国大剧院”圆,中国的月亮最方吧?因为“外国的月亮圆),想听下头。这爸,好像不往下说了,只用他苍桑的脸对着儿,老眼里闪着泪看着他的儿。儿,中国的儿,一头的雾水。停。


看着于丹在兴致勃勃地给国人《孔子》《老子》,觉得浆糊脑子里又进了水。不过,于丹的口才真好(中国人最爱口才)。“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差异是十分广泛的,但就其最主要的方面而言,莫过于理论上各有偏重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大体来说,孔子开创的儒家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投身社会事业。老子开创的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内容”。听得懂吗?

我喜欢林语堂,林大师说:“儒”是中国人的工作状态;而“道”是中国人的游戏状态。假如你和我一样,信林语堂,那么,把《孔子》《老子》让一个人讲。是否说:咱中国人的工作状态和游戏状态是一样的?“儒道互补”是否如阴阳互补?咋补?就算为钱,那也不该胡说,咱过去“伟大光荣正确”,现在“不折腾”的党培养出了多少过去姚文元,今日大“顺哥”。易中天的三国品得好,但《费城风云》不行,我估摸关于美国的那段历史,他没我原文(英文)书,没我念的多。中国太需要我这种不胡说的人了。

有次女儿高兴,我给女儿讲个幽默,是美国的。我说:有一孩,特爱写文章,还特想她写的文章让世界上最多的人去看,去和她一起高兴,去和她一起难受。后来走上社会,买啥都要钱,她急了,就只好接受了Microsoft 的“小虫报告员”(专写Bug 报告),没几天她的理想就实现了,这世界上有了最多的人跟这爱写的孩子一起头大,一起跺脚,一起难受,一起“想上吊而找不着绳”。我女儿一笑:那不是和你听现在的中国的流行歌一样吗?那是。我说。

女儿真走了,一个星期了,她饿不?大半年了,下月要回来了,想吃啥?听说她有了办公桌。

8/18/2008 写
2/16/2009改
1楼
「时代进步了,传统没有了,孩子长大了,父母变小了。父母子女间的爱,是什么?」心永初兄,我祇引的話明我作女兒爸的心情。
而時代的前進,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種,兄盡在不言中的借意,實在給人啟迪。妙人,妙文!
我下載再讀。
2楼
儿孙自有儿孙福_--也是一句老话.
3楼
您的女儿真是太幸福了!等女儿做了母亲,她就会珍惜老爸的爱!读着您的文章,想到那本我每次回去都会和儿子一起读的书《the giving tree》.
4楼
读来感慨,父母的心,充满真爱,孩子尚少,未懂表达,血缘割不断,总是一家人,放开了,她活得健康快乐,父母就充满满足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64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