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楼主
杂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 不 有 初, 鲜 克 有 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此话是习主席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阅兵大典所引述的话。此话是出自《诗经*大雅*荡》,此话的意是说,任何事情没有一桩没有开头,但很少有完好的结局。其意思是要求人们要善始善终,不要半途而废,勇于坚持到底罢了。此话当真的吗?当然,事情总是有一个开头的,但是,能否善始善终的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两个相互相承的对立面所组成,对立面的双方是没有善与不善之分。所谓善始善终,就得要辨认一下,什么是善?按常理推算,就是对我有利的,就是善的了,否则就是不善。或按人们常有的道德规范,符合规范的,就为之善,不合乎规范的,就为之不善的了。按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来看,正题一定会被反题所否定而变成为合合题,合题上升为正题的时候,立即又被更高一层的反题所否定。这就是说事物总是在运动,彼此消长,哪一个方面是矛盾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事物的性质,但是这个方面不会永远的成为主导的方面。是因为主导和被主导两方面是互动的。凡事强调了一方面,势必会受到反方面的制约,如果双方达到了平衡状态,那就是事情的最好的时候。所以所谓善始善终,不是这个“终”,而是这个“中”。按此道理说,任何事情都有彼此消长的过程,开始柔弱,逐渐增强,到了极盛的时候,就会衰弱,最后走向灭亡。所以能急流勇退,那是一个明智的做法。范蠡协助勾践功成之后,就浪迹江湖,而文仲留在越王身边,结果成了越王刀下之鬼。历代君王,都想他的王朝,千秋万代,秦始王只经过十六个春秋,就被推翻;唐太宗,算是英明的君主吧,死后就被武则天所取代。这些鲜明的例子,就说明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善始善终的善,是不会永远存在的。它必然会走向反面。变成了另一个的新鲜事物。
    老子《三十章》说:“善于作战的人,只要求胜利罢了,不凭兵力取强于天下。胜利了不要自我尊大,胜利了不要自我夸耀,胜利了不要骄傲,这由于胜利是出于不得已,因而取得胜利不要逞强,事物壮盛就会衰老。”老子的话是说,胜利之师只是适时,合符了天时地利的罢了,而不是什么英雄决断的高明,所以胜利了,不足以引以为骄傲的理由。这和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道理一样,你周郎之所以能火烧赤壁,大胜曹操,只不过是借东风之便罢了,如果冬天,真如曹操所说的,没有东风的话,或者,周郎没有孔明借来东风,(懂得利用自然规律),你周郎能战胜实力强大的曹操吗?恐怕你的大小二乔,会被锁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歌舞。老子《二十九章》打算治理天下而又行有为之政,我看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天下这个神圣的东西,不是可以勉强作为的,勉强作为就会失败,执持而不放,就会失去天下。此话,就是告诫人们,不要随己之意,来强调矛盾的一方,而是要遵循矛盾运行的规律,才能驾驭事物的发展。谁要强加的,就必然会受到对方的反弹,矛盾到了激化的时候,就会被对方所否定,就会向对方转化。为什么道家提出“无为”?无为无所不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按照客观规律,少加主观意识来办事,才能取得完满的结果。
    因事而发,可能是胡言乱语,对君是否妥当,适从尊便罢了。
1楼
“善始善终”的“善”,我的理解是“做”,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2楼
做,是按照自个的意愿去做,坚持到底罢了。但是做的结果,能否善终,如愿的呢?那就得看你的意愿,符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老子《二十九章》打算治理天下而又行有为之政,我看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天下这个神圣的东西,不是可以勉强作为的,勉强作为就会失败,执持而不放,就会失去天下。此话是否有参考价值,请斟酌吧。
3楼
哲学文章,认真拜读了。
4楼
不少人在为《圣经》的解释权而争斗着。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自由[/u]发表的内容:[/b]

做,是按照自个的意愿去做,坚持到底罢了。但是做的结果,能否善终,如愿的呢?那就得看你的意愿,符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老子《二十九章》打算治理天下而又行有为之政,我看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天下这个神圣的东...[/QUOTE]
谢谢先生指教。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