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两家际遇的思考

楼主
杂谈 两家际遇的思考
                        两 家 际 遇 的 思 考

    有这么的一家子,老爷是百万富翁,但是,身体老迈,已经是力不从心的了,所以他把自己的生意,全部交给他的儿子经营。儿子也是聪明人,生意也做的红红火火,所以,他分得的利益,也是很可观的,从此,儿子也慢慢地成为了富翁。
    好景不长,一下子碰到了金融危机,向外借不到贷款,为了维持生意的继续,老头子只得动用他的老本来支持儿子的生意,儿子的生意,连连亏本,但是儿子高管的工资还得照样支付,这么一来,儿子高兴了,老头子凄凉了。可是,老子又不能对儿子有什么动作,是因为要生意破产,老子的一生积蓄,就会化为乌有,那只好继续支撑下去,儿子则无所谓,赚够了钱,就往外奔去,但是,老子就亚要苦苦地等待破产的一天。
    另外的一家,情况则完全不同,儿子和老子早就分家了,儿子有儿子经营,老子有老子经营,父子各自经营,互不相关。儿子年轻气盛,想出了许多的新办法,搞了许多新花样,但是,从商海的经验来说,老子是比儿子老到的,所以就不太同意儿子的所为。但是,青年人自持血气方刚,不听老人的劝告,生意的开始,虽然真的能赚到钱,但是,却经不起商海的沉浮,生意就出现了问题,一落千丈,已经达到破产的边缘。此时,老头子就用最低的价钱,收购了儿子的股份,成为了儿子公司的大股东,从此,儿子的企业有救了,儿子也得听话了。
一个家庭,一个社会,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制约的机制,第一家的儿子和老头子是一家人,但是儿子和老子不是一条心。儿子是利用老子的钱来为自己谋私利,但老子对儿子却没有约束的能力,是因为生意的好坏,对儿子来说,根本没有触动他的利益,儿子就可以不听老子的说话。但是第二家的情况就完全不同,儿子和老子,两家是两家的,利益互不相关,而且会有相互制约,相互竞争,因此,儿子破产了,老子就把他儿子的吃掉,那时,儿子就得完全听从老子的吩咐,而不能自作聪明,胡乱行事了。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现实里是经常会发生的,但是,道理却是非常深刻的,
1楼
兒子聽話,未必是好事。畢竟是年軽,輸得起。父親以併吞來證明兒子錯了,他才是大笨蛋,把兒子的翼折了!
如我是第一家的父親,我會給兒子一個期限和底缐,如真的不行,請自謀高就,我會聘專業管理人代理。連遺產亦不分那兒子一文!如此一來,看他敢不敢掉以輕心。
2楼
第二家的做法,比较合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