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像不像白板?

楼主
[随笔]像不像白板?

[imga]../images/upload/2010/09/30/035857.jpg[/imga]

去十月回国,无人手谈,无人交谈,无人评弹;闲来无事,还真读了遍<<红楼梦>>。曹雪芹用他全部生命把这大观园里的东家长西家短,七大姑八大姨,小帅哥大美女写得这般鲜活;用诗用赋,用歌用曲,用白描用精雕,用白话用禅语,让人如醉如痴,让人惊讶赞叹。

过去的俗话说 “男不读红楼”,我不太懂,但我当年听俗话也信俗话,中国有太多弄不太懂的俗话。“男不读红楼”,是因为四大名著里就《红楼梦》里写了好女人?就《红楼梦》对女人有赞美?男人难道就只该读心术权术阴谋诡计大全的〈三国演义〉,或“造反有理,情爱有罪”的〈水浒〉,还有夜里做梦会想起的白骨精的〈西游记〉?

今日的中国,缺少天蓝蓝,缺少云白白,到处是胡主席正领着扫的  “三俗”。连我这这长年在他乡难得回故乡的海呆呆,在呆的些不多日子里常觉得没劲没辙,只得学着男变女:待闺房,读红楼。出门,映入眼殓的多是小贩,穿的破破烂烂;抬望眼,眼光到处都打折,处处塔楼,处处水泥。

现在兴起了没事改经典玩。关公自杀,黛玉裸死,要把人还有的那点记忆玩他个底掉,也不管重要不重要。让人活着傻呆,死了再去走好。新版《红楼梦》演员海选是头两年的事了吧?记得那会陈“黛玉”刚走不久。新海选选得海,选得浪,选得前浪全选死在沙滩上,选出了些“后浪”。我当时看了一下“两宝一黛”的定妆照,感觉就俩字:白板。

[imga]../images/upload/2010/09/30/040131.jpg[/imga]

现代美女很多,但大多无人色,而像新红楼梦里的剧照的人脸无血色,少立体,实在罕见得很,不“发财”,也不“红中”。东西南北风,好像在刮西南风?当年东风吹,战鼓擂,世上谁也不怕谁;后来西风紧,挣钱忙,爹死娘家人,个人顾各人。这咋弄的,这文化呀文化,让我这半老的头子,发感慨。

尽管读得很慢,三四周还是读完《红楼梦》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过十年再读。正如刘再复言:《红楼梦》得用性情去读。只是现在这个时代,人难得有性情。常常只有罢罢罢。
也不知这些“白板”会怎样演演出宝玉那“三千弱水,我只取一瓢饮”的赤子真诚;怎样在演出黛玉的绝对,纯粹;怎样在演宝钗的周道恩惠来事?

哎,白板。

9/29/2010

[imga]../images/upload/2010/09/30/035936.jpg[/imga]

1楼
“连我这这长年在他乡难得回故乡的海呆呆,在呆的些不多日子里常觉得没劲没辙,只得学着男变女:待闺房,读红楼”
难得心之初回国还有时间读《红楼梦》,我可总是忙得团团转,难得有时间清闲。照片里的男军人应该是香港艺人陈小春吧?女的认不得。
2楼
有共鸣!
风中秋叶厉害,竟然能认出来那位是陈小春。
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风中秋叶[/u]发表的内容:[/b]

“连我这这长年在他乡难得回故乡的海呆呆,在呆的些不多日子里常觉得没劲没辙,只得学着男变女:待闺房,读红楼”
难得心之初回国还有时间读《红楼梦》,我可总是忙得团团转,难得有时间清闲。照片里的男军人应该...[/QUOTE]

红楼梦是一定要读的,新《红楼梦》也不知看不看?
[em56]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