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凤仙》

0楼
虽然没有考证过,但小凤仙之“名动公卿”,想来是在被蔡将军  上以后。至于后来蔡讨袁,小凤仙就“名动京华”,进入民族历史记忆了。

蔡松坡去吃花酒,粉头忽然对他唱道 将军拔剑南天起,在一个很特别很意外的场合,突如其来,一言道破他的心事,再想想青楼女子犹如此,反意遂决。这确实是编剧神来之笔,大抵不是真实历史细节。
杨度外传中写蔡死,有好事者为凤仙代拟挽联曰
不信周郎竟薄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亦极切、极工。
不过,毕竟是把红颜拔高了,这是我的看法。蔡松坡之必反,本来就是老袁心中明白的事,不然他也不必跑八大胡同去“示形”。凤仙一青楼女子,对蔡大帅死心塌地是有的,要说参谋赞划,或对其坚定初志起决定作用,肯定夸大了。而且,她的文化水平也不可能搞出将军拔剑南天起那样惊人的唱词。小凤仙,不见有诗文传世,出名后,也是没有。这是一个参与历史大事件一角的沉默而平凡的人吧。
关于“不知所终”问题,也有一种说法是蔡家把她接到湖南(蔡母当初曾到八大胡同砸堂子的),作为蔡家媳妇(姨太太身份)养起来。这个下梢,也不怎么浪漫,倒是很切实。

看电影时还小(十二三岁吧),后来再看,觉得确实不错。今日再看一片段,觉得王心刚形象过于高大俊逸,与历史上的蔡锷身形瘦小不同;神情气宇,一看就是城府颇深、心事难测的中年男人,他真这样不知道怎么能瞒过袁世凯?蔡应是身材单薄、体质不好,不类军人,但以那个特定时代革命党的理想主义气质赢得众多追随者的人。袁世凯当初就认为他不过是个政治经验不老到的书生,不足惧也。我认为他在历史上的成功,多半也是靠理想的热血而非高明的谋略。

如果偶是导演,要再翻拍,一定会找一个有点风尘气质(不必太风尘气质,但张小姐怎么看也像个闹革命的女生)。不过那是八十年代初,要这样挑演员不可能。

袁世凯也是当时最大的英雄,其大奸足以得国,问题是德不能服众。当时他的实力已压服所有异己政治实力,但社会精英,从革命党到保皇党心中对他都不服。这时他老实当总统,学学曹孟德,才是上策。大概也是年纪大了,“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之”。蔡一跑回去发难,不两三月天下瓦解。儒家尚德不尚力之说,对执政者来说确有道理啊(对无力的人来说则是屁话,毫无意义。从孔子到陶行之,吾道不行,原因根本不在于德的方面修不到家也!)
1楼
小凤仙其父为国文教师,诌出一两句惊人的唱词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当时作妓是要职业培训的,不像现实这么苍白吧!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