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荆州古城 文/冰云

楼主
随笔 荆州古城 文/冰云
 随笔   荆州古城  文/冰云

 

在小时候听前辈们讲三国故事时,就记住了地处楚江的荆州。今天我们站在了古城墙上,穿越了东汉时期的战争年代,双手抚摸着二尺厚的城墙,隐约感觉有千万支战箭,簌簌地从我们耳边穿过。显而易见,城墙上多少个坑坑洼洼的箭伤,对我们泣说着二千多年血溅城墙的血泪史。

 

这座古城经历了多少年的朝代更替,方圆十三平方公里的古建筑在不断的变更中,逐渐缩小成今天这样的微型城楼模样,古城墙也只存留了11.3公里了。巍巍伸延出去的古城墙上,从墙缝里探出绿脸---小草,向慕名而来的游客,送上热情的问候,感谢游客们还惦记着三国时期这个战时的要塞,感谢游客们惦记着关公、赵云、张飞等等英明传世的将领。

 

古城墙的台阶,一大半面积是没有台阶的,只建造成了一个斜面坡度,看似可以起到防守的作用;而一小半只有一尺多一点的台阶,是只允许单人拾级而上的阶梯,一行游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显得这样地守规矩,依次排队登楼观赏。雄伟的城楼,彰显着统治者的威慑感。城楼的城门与护城的城门是一正一歪地紧挨在一起。两扇城门由一道弯弯的泥砖砌成的小道连接而成,闻名遐迩的成语----歪门邪(斜)道就是由这座城楼的门和到连缀而成。

 

这个歪门斜(邪)道的设计具有诱敌进城的陷阱功能,前门进来要想退缩临阵脱逃,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进得护城门者,见势不妙想从城楼的大门逃脱,说是迟那时快地护城门已经被关上了、城楼们门也被关上了,双门一关束手就擒的来敌,就成为“翁中捉鳖”的菜了。翁中捉鳖的成语也是由此而传于民间的。

 

到现在还保存完好的古城大门上写着“荆州”,与古城墙、古城楼是连绵在一起的。紧挨着城门边上的是明朝末年的丞相张居正的故居,就坐落在这里。我们随行的游伴们,怀着肃默的心情,敬仰这位权倾万历年间的国相,他的故事在这里向人们倾诉的他的故事情节。
1楼
好文章!开卷有益。
2楼
大家看吧!
3楼
谢谢金先生转帖,我回家了,已经贴上图片。
4楼
深谢邓大人的赏读!问好!
5楼
谢谢!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