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原创]根叔

楼主
[散文][原创]根叔
根叔六十多歲了﹐他自小在珠江三角洲長大﹐在基圍撈過蝦﹐在沙田種過禾﹐在香港的建築地盤上揮過鐵錘﹐在澳洲的中國餐館裡抓過鍋鏟……﹐而現在﹐他也不知道為甚麼﹐卻在舊金山的洗衣館裡拿起熨斗來了。他的大女兒在中國大陸出生﹐二女兒在香港出生﹐三女兒在澳洲出生﹐小兒子在舊金山出生﹐一家人的護照沒有相同的。根叔對人說﹕地球的四個角他都到過三個了。

可是他無論到了哪裡﹐都只講一種話﹕基圍話。基圍話是珠江口一帶沙田人講的方言﹐近乎廣州話又有不少出入﹐當地人一下子就能聽出來。在香港地盤時﹐他跟他的同鄉榮記做事﹐講的是基圍話﹔在澳洲餐館裡他在廚房團團轉﹐跟表哥阿輝﹐講的也是基圍話﹔現在在舊金山﹐他的“老細”就是他的侄子阿春﹐講的仍舊是基圍話。對他來說﹐會講基圍話就夠了﹐基圍話處處通行﹐他活得挺自在。

可是基圍話近來在家裡越來越行不通了。在飯桌上﹐他的兒女們都不講基圍話。他的兒女們吃飯的時候又講又笑﹐他不知道他們講甚麼﹐笑甚麼。但他看到兒女們高興﹐他當然高興。他對自己說﹐講英文好﹐可以找到好工﹐掙的錢多﹐有前途。他覺得自己很蠢笨﹐拿筷子的樣子很難看﹐拿湯匙的樣子太老土。他後悔自己在鄉下 ﹐在地盤﹐在餐館吃飯時﹐怎麼從來沒有留意拿筷子和湯匙的姿勢呢﹖他知道現在要改已經太遲了﹐他老了。

他的兒子在一個英文廣播電臺裡做事﹐他常常對別人訴說自己的苦惱。他對他的姐姐們說﹕我沒有辦法跟老爸溝通﹐和他講話就像是和兒童講話一樣﹐我猜想中文是一種很簡單的語言。在中文裡沒有“網絡搜索引擎”﹐也沒有“那斯達克指數”這樣的名詞﹐我怎麼能夠跟老爸溝通呢﹖我做兒子的在傳媒裡做事﹐每天對著公眾講話﹐卻不能跟自己的父親溝通﹐這不是一種天大的諷刺嗎﹖他優雅地聳聳肩﹐顯得萬分的無奈。

根叔在洗衣館裡卻像是換了一個人﹐他在那裡成天和工友們扯天扯地。他談到夏天在家鄉村頭的老榕樹下﹐用葵扇趕著牛蠅﹐喝大碗的崗茶﹔談到珠江口的麻蝦和彈溜魚﹐談到童年的夥伴秋收後在野地裡掘田鼠﹐用禾草燒煙﹐去焗蛇。他最難忘的美味﹐是寒冬臘月裡在屋旁的空地上煨番薯﹕“最要緊的﹐是要背風﹐”他說。“ 在當風的地方﹐穀糠很快就燒完了﹐不行。在背風的地上挖一個小坑﹐鋪幾捧穀糠﹐埋一個瓦埕﹐裡面放進番薯。番薯當然最好是斜西山出產的啦﹐個頭不大﹐煨熟了時卻一個個像雞蛋黃一樣﹐又香又起沙。放一點水﹐不要太多。穀糠要埋到埕口﹐四週用磚頭圍住。火點著了﹐慢慢地燒﹐有半天時間上下就熟了。嘩﹐又香又酥 ﹐連想著都會流口水呢﹗”這些﹐他的兒女們是聽不懂的﹐可是他的工友們卻都太懂了。

不過人們告訴他﹕鄉下的大榕樹早就被人砍下﹐讓出地方修了高速公路﹐煨番薯也沒人吃了﹐人們時興到餐館裡吃麻辣火鍋﹐吃麥當勞﹐吃肯德基家鄉雞呢﹗他不願意相信。根叔說﹐那砍下的榕樹可能是別人家村子裡的﹐他們村子的人是不會砍那大榕樹的。等退休了﹐他還是回到他鄉下去﹐坐在大榕樹下﹐搧著大葵扇趕牛蠅﹐ 喝大碗的崗茶。那裡的人同聲同氣﹐都講基圍話。

[em50]
1楼
石美村的《根叔》,可以“静水流深”一语形容,
平静,朴素至极致,根叔的形象却甚为厚实,弥漫着的内在张力,让人欲泪。
一代中国移民的个性,境遇,困窘,希冀,都汇聚在这里,紧凑,生动,余味绵长。
这就是好散文。

2楼
我这是对着葫芦画瓢,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在星岛登出来的时候,我的同事看见了,说你这不是说x叔吗?
谢谢荒田兄垂顾。
3楼
一个人的一生,一世的怀乡情。
根叔的一生,一口基围话走南闯北,瓦刀菜刀熨斗,地盘厨房洗衣房。养活了一家人。可是,他找不到人可以沟通了。儿女们都出息,用英语谈笑风生。儿女们的世界里,似乎他是那么笨拙,他老了,他不能够和他们沟通。他的世界,是他的洗衣房,在那里,他和工友们讲家乡的一切,谈着童年的生活,他谈笑风生,他知识丰富。然而,现在的家乡也变了。根叔不相信,他还梦想退休回家乡,继续过他童年时的生活呢?

使我佩服作者的,是他用了如此短小的篇幅,塑造了一个如此丰满生动的人物。文笔的精炼,描绘的传神,炉火纯青。用基围话这个有特点的线,穿起了他一生的经历。又用流畅的对话描写,把人物知识丰富,性情活跃的特点反映出来。让人想起了鲁迅笔下闰土的形象。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根叔在英语世界里的格格不入的寂寞,和他在家乡人环境中的侃侃而谈和眉飞色舞。
根叔的悲哀,是他还没有意识到,国外他永远都是一个讲基围话的中国人,而在中国,他的童年的家乡也不存在了。两边的世界都没有他的家乡。时代在两边都把他撇下了。
4楼
静水流深!
如此四字点评极准确!同感荒田兄,妙在朴素自然,融情于细处。如此好作,我还会再品,再学习。
5楼
石美村君的《根叔》,让我读得心情沉重。这样直面人生,冷静写实的笔锋,深度刻画出现实生活中老一代移民的悲怆、落寞,其实又何尝不是揭露出现代社会物欲高压下人际关系的隔膜、疏离、疑惑呢?!一个时代的痛苦,也是命运的沉思和灵魂的自省,石先生的文字质朴洗炼,亦庄亦谐,不露声色地表达出一腔难言的伤心无奈和深切凝重的痛楚,为一代又一代移民的隔阂和貌合神离的融入提出深思的命题!


[img]../images/fileType/gif.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9/02/09/011651.gif[/imga]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