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庭院,一本打开的书》

楼主
《中国式庭院,一本打开的书》
《中国式庭院,一本打开的书》


来美第三年,我有幸添了个儿子,加上原有的女儿,正好完成了一个“好”字,内心欢悦不言自明。当日,电告老爸,请给小子起个名。“坚华,坚信中华!”国内那头不加思索就为孙子起了名,立了意。那一刻我理解“坚信中华”的含义就是要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永远记住自己是龙的传人。亦是嘱我要用中华文化留住孩子的中国根。


在儿子成长的日子里,我一直格守父训用中华文化灌输孩子,从小用中国话教他,给他讲中国故事,在他面前摆中国书,在家内用华语和他沟通。夏天,在自家菜地劳动,找机会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平时,在家里坚持吃中国饭菜,每逢节假日,到中国餐馆吃蒸肠粉,虾饺,烧卖,凤爪,讲“食不厌精”的中国饮食文化;每到端午,自包粽子,讲屈原,讲龙舟;每到中秋,吃广式月饼,讲嫦娥,讲玉兔;农历新年派“利市”,讲压岁钱;每隔几年,带孩子回中国呆一段时间,让他和老表吃玩在一起,听中国歌,看中国电视。在这些潜移默化的灌输中,令人可喜的是,多年来两个孩子都能用华语和我们交流,也喜欢中国饭菜,知道中国传统节日。


遗憾的是,我们生活的地区,中国家庭并不多,和孩子同年岁的中国孩子更少,和孩子玩在一起的大都是老美,加上我们夫妇是双职工,除了下班以后,难得和孩子面对面交流。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圈子,受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少,而受老美影响却越来越多。孩子少时学的诗词逐渐忘记,女儿只会读中文,不会写中文;儿子对中文少有兴趣,令我徒呼奈何?当我和朋友交流在美孩子的华语教育,大家都有同一困扰:美国长大的孩子对中文缺乏信心,多不愿到中文学校“受罪”。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向孩子传授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美国,任何向孩子强加压力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可行的还是用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的心灵。我发现,儿子喜欢向朋友介绍我家花了十几年心血DIY建起来的庭院。每逢老美来访,他总带着朋友围着院子徜徉。时而在墨绿围栏,扇版疏间的“筠华园”前留影,时而在红柱白顶,绿柳围伴的六角“珍庭”下驻足。或者嬉戏在荷花满池,锦鲤泳动的鱼池边,又或者漫步在遥为答趣,自成景致的双桥侧或行廊下。偶然,在春光明媚的周末,或在秋凉如水的月夜,孩子的一班同学还会相约在我家后院举办音乐聚会。去年,儿子竟要在我家后院举办80人的音乐聚会,考虑到安全因素,我只同意举办30人左右的聚会。当日,看到年轻人在后院里,弹琴,唱歌,跳舞,欢乐的笑声伴着音乐的旋律飞舞盘旋,自己也感觉年轻了许多。更令人高兴的是,老美孩子对我在扇型板上为2008奥运特别绘制的中国印特有兴趣,不少孩子对着那鲜红的印,舞动的“京”,久久注目,儿子则试图对他们做出他力所能及的解析。那一刻,我明白儿子在为中国式庭院骄傲,想必也为中国文化而自豪。而每次在我家后院办完了活动,妈妈总喜欢问问儿子:“老美孩子喜不喜欢我们家的后院?”“喜欢!很喜欢!”听到肯定的回答,妻子总是笑着说:“那下次再请他们来玩!”“那太好了!”儿子喜欢弹结他,几个同学自发组织的“BAND”很有吸引力,孩子们也喜欢来我家玩“BAND”,这样我家庭院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无形的传播。据同事说南卡州的生活杂志还登刊了我家庭院呢!


我喜欢交朋结友,而同事,朋友,邻里又喜欢我家富有中国特色的院子,每年总有近百朋友来访。尽管老美并不认识中国字,但面对书法对联,尤其那红红的中国印却有不尽的兴趣。有一次,同事问我:“红印和下面的五环有何联系?”我耐心给他解析:“中国印有几千年历史,它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是中国传统的简洁表现,印里舞动的‘京’字,表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下面的五环明确了北京奥运是按照国际奥运的原则精神举办的,奥运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是世界体育运动的和平竞技,是世界运动员的欢乐聚会,中国人民正期待各国朋友到北京参加奥运的友谊聚会。”他听了解析十分高兴,衷心祝愿北京奥运完满成功。每次看到老美愿意听我的讲解,愿意从中认识中国文化,我总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我不但用中国的茶点招呼他们,遇着瓜菜收成季节,还会採一把自家种的蔬菜送给老美,让他们既感受中国文化气色,也感受中国人的热情友好。


中国式庭院,就像一本打开的书,只要孩子们生活在其中,甚或老美朋友来了,必然要阅读这本书,就可以从中感受中国文化,或多或少领受熏陶。文化影响是无形的,无论多少,潜移默化的影响总是存在的,中国文化完全可以以这种形式在国外生根。我相信如果在国外的华人多兴建这种DIY的中国庭院,不但可以影响自己的孩子,把中华文化的根无形地植在孩子的心里,而且可以让中华文化得到无形的传播。我热爱中国庭院,它是我心中永远的书。

2008-3-4写于美国南卡州克莱姆森大学
1楼
看了你的文字,脑子里出现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古典画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对融在血里,刻在骨上的中华文化的确是越来越珍惜和眷恋了。

谢谢你的好文。我都想到你家的院子里参观了 ^。^
2楼
金凤,文学城有我就院子的照片。有空去看看。谢谢!
3楼
读秋叶的《中国式庭院,一本打开的书》,应同时对照实景,
他的田园,经营得极用心,典雅与朴拙并存,可见这恩爱夫妻的品味与勤劳。
4楼
好羡慕啊!
5楼
那个园子原来有这么一个作用。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