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博文连载

楼主
[原创]博文连载
李宗凡博文

——目录——

格律诗学习
略谈楹联
活该被踢出微信圈
“旧法”不是“国学”
“丧儒恶道”赏析
“鲁迅精神”审视
鲁迅的另一面
鲁迅和“左联”的一段公案
李长之与《鲁迅批判》
谣言的可怕
“做好事”小议
抗战时期国共抗敌数据编撰
“忠诚”的反思
时代特色语言
永远的悲哀
母亲的思念
“清明”思念二篇
送你三句话
从《国际歌》想起
七巧节的联想
写给五十周年的纪念
写意圆明园
谁把我当二百五
阎王和小鬼
街巷拾遗几则
浅谈茶文化
我的同学
真实的故事——首长逸事
湘江风光带的另类风光
重阳湘江干涸有感
从“梁上君子”打油诗想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真实的故事
我的规律生活
风雨千年岳麓山
岳麓书院的回忆
二00六年郴州印象
忆德山佛塔
读报二则:《大师劝灾歌》、《江城子•劝王兆山》
人生感悟160句
笑话新编

我将几年来在论坛上发过得文章选编出来,汇成《李宗凡博文集》,请批评指正。谢谢!
[B]
1楼
  格律诗学习

    写诗和读诗的人是有区别的,写诗是诗人以自己的品性、经历、学养来抒发内心情感和寄托志向,让人读后能引起会心的共鸣。而读诗则是人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和立场来诠释诗,也是全释着自己的文化底蕴。

    诗歌是什么?

    是春天的朝露、夏天的凉风、秋天的明月、冬天的阳光。

    一千个人读诗会产生一千种感受,遐想、感慨、振奋、欢喜、悲愤、哀怨等等也就有了一千个情调。世人面对它的存在,可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球。”可以是“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可以是“醉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还可以是“壮士一去不复还!”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我国诗词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瑰宝之一,是前人留下最具价值的财富之一。中国诗源远流长,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社会风俗产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教化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弟。数千年来,古典诗歌一直在气势磅礴的奔腾着,不管是晦冥风雨,还是丽日晴天,它在我国的文化史上永远熠熠生辉。

    我国诗词有文字的记载始于《诗经》三百首。

    《诗经》,秦朝尊为诗,汉朝尊为经典,始定名为《诗经》。《诗经》分风、大雅、小雅、颂四体,选311篇,小雅里有笙诗六篇,今只见目录而无诗文,所以《诗经》实际有诗305篇。三百篇诗经诗文以四言为主,随文字和词汇的不断丰富,逐渐发展到骚体、汉赋、古风、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多姿多彩的歌赋形式,这些无一不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智慧!

    诗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形象的比喻和严整的格律,含蓄地表达着人的思想、感情(感时、忧国、伤春、闺怨、离愁、别恨等等)。这种表现方式是中国诗词的最大特点,也是诗词巨大的魅力所在!“情动于衷,则发以言。”清诗人袁枚说:“作诗,兴会所至。”南朝梁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唐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先辈们极准确精炼的归纳出诗词的妙韵!

    诗歌经过二千多年历炼而定型,有其独自的文义章法,从诗经,到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诗歌文化已达臻至。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是我过古代四个朝代中产生的文学代表,是我国文学史上永恒的、无与伦比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就是诗歌文学之顶峰,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更谈不上能超越,只有些后辈中不学无术的井底之蛙们才敢大言不惭地把自己的诗歌去与之作比较。

    下面说说自己对诗歌的浅显认识和学习诗词的粗浅体会。

    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定。”又云:“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其意说:著书立说、写诗作赋,不应有一个固定的框框,以桎梏人们的手脚,但也不能完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写诗文没有一定的法体,只要是一篇成功的作品,其文章的法理亦自成矣!古人在教导我们应该不拘一格,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千万莫为前人的成就所累,束缚得不再求进取!

    诗是语言的艺术,图画是色彩的艺术。语言就是装点诗歌的色彩,诗的色彩明、晦、强、弱,或热烈、或清澹,都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慷慨,然要使文字和感情融溶和洽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语言的辞藻优美是诗的表面,言物、言意,才是诗的目的之所在!如千古传唱的唐代诗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个“鸣”字写出鸟儿的怡然自得,一个“上”字表现着白鹭的悠然飘逸,“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给人平静安适的感觉,给人以遐想的广博空间。两句诗具体、细腻、生机蓬勃和情趣盎然,写出了初春宜人的景色和诗人淡泊喜悦的情怀。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巨大魅力!

    诗贵情感!只有当心里充满丰富饱满的情感,才能涌诗于心海而发于笔端。诗,情是根本,没有根本是难吟出好诗。要写出感人肺腑、流传后世的诗篇,必定是最具真挚深沉的情感,华美丰富辞藻的作品。

    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唱处心中依依不舍的留念。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陈述出离乱的痛苦。苏轼《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情深意长的勉励。

    诗贵意境!古典诗歌中的美好意境,千百年来总让人津津乐道,清末民国初的大家王国维说:“(诗)词以意境为最上,有意境则成高格,自有名句。”诗的意境,是历代诗人所倾力追求的;不同的诗人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如:李白的“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濬弹琴》)”,诗人在山中听到如流水般的琴声,玩赏着美好的山景,沉迷其中而忘却了一切烦恼,直到天色暗了下来。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形容箜篌声昂然凌越如一阵石破天惊的动荡,竟使寒瑟的秋雨飘飘而至,这种出人意外的精实诗句,至今仍然令人眼花缭乱。还有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鹤”字同用在第一、二句的第六个字,第三句的第二个字,是平是仄?有人读后觉得是不遵格律,而偏偏这诗被推崇为七律之首。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句中的第二个字都是平声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说出自己对诗的认识:“若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可见古人作诗不拘一格,而最重意境!

    诗贵独创!诗歌中最震撼人心的东西,离不开独创性。“求诗于书中,得诗于书外”,诗中必须找到自己,是自己的声音、立场、世界的状态。好的的诗总是独具神采的,诗无生命力就在此了。

    如:宋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说月亮破云而出,花影摇曳;云淡风轻,月照花拂,好个春夜,何等的秀丽,使人陶醉啊!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之一的“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护田加个绕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绿油油的农田,绕水的柔婉尽在其中,也象一位母亲伸展双臂簇拥着自己的孩子。“送青”前冠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了!既写出山色的深翠欲滴,又写出山势若奔,仿佛是远来的客人,兴奋热烈、情急心切,竟直接闯进庭院来,青山的雄壮和生气跃然纸上。一水两山被富于了亲切的生命情感,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无怪乎千古传诵。唐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强烈地表达自己乐观进取的精神,同时说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十四个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座右铭。这些独辟蹊径的警句,赋予了诗的生命和哲理。

    诗贵其味!诗味,是诗经得起咀嚼,诗读之余味隽永,回味无穷。梁钟嵘《诗品》中说:“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晚唐司空图说:“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并提出诗要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清朝主张“神韵”之说的王士禎和主张“灵性”之说的袁枚都强调诗味。

    如:唐贺知章《会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读来似乎平淡,却深含余韵!首句里藏着从少年到老大的岁月沧桑,到老了才有回乡机会的感慨!深沉平静的情韵饱含其中。后面写的是喜?是悲?是先喜后悲?是先悲后喜?乡音无改是喜,鬓毛衰是悲,这悲是岁月流失的感叹,是悲喜交加的感慨,它印证着首句的不平静。家乡的一切都陌生了,孩童相见而不相识,心中又生出许多感触,面对迎接他的孩童天真浪漫的笑脸,“笑问”(“笑问”是诗眼)一扫诗人心中的乡愁和阴云。而且“笑问”一词体现了孩童们的尊老和文明礼貌。诗人此刻必定是顿生喜悦,欢欣无比的。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告老还乡,已经八十多岁了,这首诗把自己一生的悲喜融进二十七个字中,其诗味之浓、之隽永,实为精典。

    今人写古体诗词,应该遵循其格律和音陨,不然读起来就生涩而拗口。古体诗和格律诗是否必须按已成定格的章法吗?我看也未必,古人推陈出新,才有了唐诗、宋词、元曲的变化。我写诗除坚持上面所说的诗的要点外,力求使律韵朗朗上口,平仄大体引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法则,再结合现代汉语的音节、新韵。因为,写古、近体诗词,虽王国维、郁达夫、闻一多都无法超越古人,何况我辈乎!且古人写诗从不拘泥于一格。

    谈谈学诗的体会: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的章法,决非是刻板着一、二句为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应转,七、八句该合(结)的公式。格律诗中必有“联”,否则就不是格律诗;古人将八句的律诗慨称为“首联、颔联、胫联和尾联”; 四句两联的称绝句律诗,十句以上的多联为排律。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似沉浮雨打萍;惶惑滩头说惶惑,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二句是起,写自己四载戎马倥偬,国事日衰的忧心忡忡;第三、四、五、六句是承,写支离破碎的国家和前程暗淡的流亡朝庭,来回应一、二句担忧、惶恐和孤立的悲叹。七、八句合是转也是结,诗人盟誓:人生自古都有一死!留下我的一颗赤胆忠心,让它永标史册。每每读着这哀婉而气壮山河的诗,总让人潸然泪下!

    绝大多数的诗一、二句不一定成联,以尾联结束的诗也不多。崔颢的黄鹤楼诗,只有五、六句是幅工整的对联,它依旧是千古绝唱!

    再谈诗的韵脚,刘勰《文心雕龙·声律》有“同声相应谓之韵”的说法,是说诗句和诗句呼应起来有押韵的关系。相互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构成诗韵,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押韵的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押韵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格律诗押韵总是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无论是平声起还是仄声起的格律诗的第一句不要求非押韵不可,就看诗人的需要,诗2、4、6、8句尾字韵脚用同一诗韵部字,通常的诗都用平声韵部字(《佩文诗韵》列三十平声韵部。写格律诗不是只能写平声韵,同样可以写仄声韵)。诗起句押韵就成了五韵脚,读来更显朗朗上口。律诗二、四、六、八句的脚必须押韵,绝句二、四句的脚同样必须押韵。律诗八句分韵脚句和非韵脚句,韵脚句尾字是平声,非韵脚句尾字用仄声,是有严格要求的。

    刘勰《文心雕龙》说:“同声相应谓之韵”。“韵”即“同一收音”意。如“东、公、空、通、同、红……”等字皆以“ong”收音,即同属一韵。取“东”字为“东”韵,如“先、天、年、千、前……”等字,取“先”字为“先”韵;这就是韵部。“韵部”取汉字表示即称“韵目”,专门罗列韵目的书称“韵书”。先秦《诗经》音韵遥远,无韵书传世。最早的韵书已失传,留有目录:三国魏李登《声类》、晋吕静《韵集》、张诔《四声韵林》、南朝齐梁周颙《四声切韵》、沈约《四声谱》等。到隋朝,陆法言作《切韵》书,传至唐代刊定为《唐韵》,宋陈彭年等人在此基础上修《大宋重修广韵》,《广韵》是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韵书。后有丁度等据《广韵》重修之《集韵》,两书均为二百零六部。金王文郁编成《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元明清考试赋诗均以《平水韵》为准。1919年“五四”以后出现《佩文新韵》和《中华新韵》,均称“新诗韵”(十八韵)。2004年《中华诗词》第六期公布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即为现在常用的新韵。

    关于格律诗中避弧平(平收的句子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犯弧平),句中自救、对句拗救等等法则,我就不在此赘述了。

    最后说说学习格律诗的一点具体体会:

    从《诗经》到《人间词话》,中华的诗词歌赋一次次地展露着她的美,象一幅幅画、似一道道景,读来叫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字,能在短短的几个字里,让人看到风光旖旎,看到紫色忧伤,看到婆娑舞姿,看到英雄豪杰!听到笛声悠扬,箫声婉转,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声,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事也会吟!”学写格律诗和对联,需要学习格律。这方面的教科书不少,简捷实用的却太少!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是必读之书,然刘福然、杨新我的《古代诗词常识》是通俗易懂的读本,很值得一读。我却认为詩律该懂,却未必非要“通”,似懂非懂即可,何必去死背那二十八式格律表,只要立意真切,吟出一二句妙句,就不枉学诗一场。再说,唐诗宋词已达极致,无人能出其右了!因此,尊古而不复古,学律而不硬套是我之守则。此其一也。

    其二,声律的学习。格律诗声律的交错产生诵读的美感,朗读的美感主要体现在押韵上,律诗声律交替的侧重点虽说在后边的韵脚句上,但诗整体的平仄声律亦关系到诗的成败。平仄就是声调,古代四声为“平上去入”,现代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的“平”是平声,“仄”是上去入。现代的“平”是阴平和阳平,“仄”是上声和去声;古入声全部分散到现代汉语的四声中。

    律诗的声律是很讲究的,这里就简单说几句。律句的音节以双音为一个单位,作诗通常以两平或两仄为单位交换,每个音节的后字为音步,以突出交替的重点。如五言诗平平、仄仄和一个单音(平或仄)组合,组合为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即前面皆是“双平步”,后面的“双仄步”与“单平步”互调;还可组成仄仄-平平-仄和仄仄-仄-平平,前面皆是“双仄步”,后面的“双平步”与“单仄步”互调;不难发现每句诗的开头一定是双音步;七言诗亦是如此。

    律诗中的“对”是指对句、即联中的字平仄相反。“粘连”是指颔联以后,相连两联的平仄关系,下联句平仄与上联对句平仄相同,不同的只是尾字,即第四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句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叫“头粘脚不粘”。写诗常常在“对”和“粘连”中不可避免出现三连调(三个平声字或三个仄声字),这样容易损伤朗读的美感,所以律诗中有三平尾和三仄尾的禁忌,为避免三平尾和三仄尾,律诗又有了一、三、五非音步字可不论平仄的做法,故有了1、3、5不论,2、4、6分明的俗规。出现三平尾和三仄尾,可将其中的字变其平仄,读起来顺口就可。其实,我们真的大可不必拘泥于此,只要能抒发情感、读来优美就行。

    但单平声韵脚“平平仄仄平”应是两两平仄交替,第一平声字若为仄声,就破坏了声韵的平稳交替,韵脚句是律诗的核心,韵脚句都必须保持平稳交替,才能保障诗朗读的美感,所以这种句型是不允许出现的,古人这种违例的句型(除韵脚外整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定语“犯孤平”,古人写诗遇到非犯禁时,就对整句平稳交替进行补救,将“仄平仄仄平”中第三字改“平”声字,变成“仄平平仄平”来保持朗读的平稳。中国书画函授教材《古文体知识及诗词创作》中说:易犯孤平的“平平仄仄平”句,如诗中双数句(偶句),首字平声换仄声,是犯“孤平”。如此句是诗中首句,即使是“仄平仄仄平”就不算犯“孤平”了。七言诗格律也是如此。

    律诗有四种起式,分别是平起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起不入韵式平平平仄仄;仄起入韵式仄仄仄平平;仄起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律诗格律的诸多变化都包涵在这四种起式中了。

    古代并没有定格的语法格律学科,是历代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形成的语法俗定规定,古人云“工夫在诗外”我们何必拘泥于此而束缚自己的思想情感,硬要钻进教条里去做诗,而不纵情唱诗呢?古人的诗词本来就是歌!
2楼
谢谢贴出《李宗凡博文》!
一定抽空拜读。
3楼
[原创] 略谈楹联
    略谈楹联

    古人惯称对联为楹联,多悬挂在大门左右两侧和厅堂柱子上,今人少称楹联均以对联称之。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基础),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语法),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声律)。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里说:对联1、上下联字数相等。2、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3、上下联词类相当,结构相应。4、上下联平仄相对。5、上下联意思相近或相反,不拘泥只说一事。

    对联字数无限制,一字、几字、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说、有事议,上下对应就行。简而言之,对联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对称,其对称分三个方面:一词性,二虚实,三平仄;汉语音节独立,各具长度和音调,古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为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统属平仄两大类。

    对联讲究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量词对量词……),虚实相对,合乎平仄。再加上人评定对联要求“切合题旨”,构成评定对联优劣的四原则。强调对联人名必须用人名来对,是对对联一知半解而已。

    古今名联中往往有一些词性和虚实的运用上看来似乎不对称的例子,如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联中有个相应的对句:喜茫茫空阔无边;叹滚滚英雄谁在。“英雄”与“空阔”,一是名词,一是形容词,前者“实”,后者“虚”。

    又如清端方题黄鹤楼联:“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鸥盟。”“登临”是动词,“日夜”是名词,亦是一虚一实。

    还有一例,民国初诗人杨云史为战死的将士写挽联:“公等都游侠儿,我也有幽燕气,可怜北去滞兰成,听鼙鼓一声,怆然出涕;醉后摩挲长剑,闲来收拾残棋,惭愧西来依刘表,看春江万里,别有伤心。”(军阀陈光远将刘表当作投降刘备的刘璋,认为杨在讽刺他,险些杀了他,这是题外话。)其对联与众不同,上联中的“公等都游侠儿”与“我也有幽燕气”成对;下联的“醉后摩挲长剑”与“闲来收拾残棋”成对,一句话中各自为对,下联不管上联的词性,甚至句子结构形式也不一样,同样传为佳作。如果对楹联对称的格式只知其一(上下联相应词句成对),不知其二(各自为对)的话,那就难理解“公等”对“醉后”,“我也”对“闲来”的写法。

    1991年初,悉尼建德大厦征联的冠军联是:“建始楼台,经营有道;德昭远近,童叟无欺。”“楼台”对“远近”、“经营”对“童叟”,四词为实对虚、虚对实,当时有人质疑,认为“词性不相对称”。须知以“楼台”(名词)对“远近”(形容词),和大观楼长联中的以“英雄”对“空阔”相同;“经营”(动词)对“童叟”(名词),与端方黄鹤楼联中“登临”对“日夜”一样,经解析后才释疑认可。

    从对联内容看,上下联内容相关,互相映衬、补充,即为“正对”,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联。或者上下联意思相反,却是互相反衬、对照,即为“反对”,如“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之类联。

    对联亦有变化,我们常称的“正格”是上下联句成对,“变格”则是上下联“各自为对”,“各自为对”没有限制,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局部。“ 变格”联在古今名联中也是被普遍有的,例子俯拾即是。

    如一幅讽骂袁世凯的挽联:“总统府,新华宫,生于是,死于是;拥戴书,劝进表,民意耶?帝意耶?”就是整体的各自成对。上联的“总统府”对“新华宫”,“生于是”对“死于是”;下联的“拥戴书”对“劝进表”,“民意耶”对“帝意耶”。所以读此联时,切莫以为“总统府”是对“拥戴书”的,局部的两边各自成对。

    对联形式多种多样,有:

    流水对(又称串对):“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单独分开看上下联,意思不全,只有上下联连起来,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境。律诗中的流水对更多了,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等等不胜枚举。

    合掌对,联中对句词意雷同,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新年”和“春节”、““迎”和“接”同意,传统上犯了楹联大忌,却还能接受。

    复字联(叠字联),联中一个或几个字重叠、重复出现多次:如“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顶针联,联中前一分句的尾字和后一分句的头字相同,如“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嵌名联,顾名思义,就是嵌入人名、地名、书名、物名等的对联,把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名称嵌人联中,上下对应,大大提高对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如“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药名)”、“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地名、书籍)”。

    拆字联,拆字,也称析字,离合;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其新的意义:如“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瓜切片,竖八刀横七刀。”

    无情对:指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却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回文联,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意思不变,而且趣味十足: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音韵联,异字同音或同字异音:如“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乐;麻姑吃蘑菇,蘑菇真鲜,麻姑真仙”、“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潮;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等等联。

    双关联: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联主要有谐音双关对联、意义双关对联。如“清风满地难容我;明月何时再照人”,“清”暗寓清朝,“明”指明代。

    对应,《缥湘对类》书中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成为楹联艺术的基本框架。刘勰《文心雕龙·丽辞》篇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对偶。还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指出对仗的几种形式。

    汉字分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又分出半实字,虚字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和半虚字: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古人用字讲究“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与现代汉语是相通的:实字即是今天的名词,半实是抽象的名词;虚字(活)是动词,虚字(死)是形容词;助词亦是虚词,它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等,半虚字则是包括着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

    我们看看“急水与天争入海;乱云随日共沉山”联的文字运用,“急”、“乱”是形容词,“水”、“云”是名词,“与”、“随”是动词,“天”、“日”是名词,“争”、“共”是副词,“入”、“沉”是动词,“海”、“山”是名词。所以,这样对仗是极工整的。

    对联有联语和对句之分。对句主要是文字游戏,凭题目和感觉口吟之,倘记录于书,联语可不加横额。联语一般是写出来张贴或悬挂,为讲究整体美观和直点主题,配上横额(亦称横联)。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下联第二句,叫对句或应联。横联也叫横批。

    中国古代文学《诗经》、《尚书》、《易经》、《老子》、《论语》等等作品中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都是对偶句。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骈体,唐的格律诗,对偶辞格逐渐被人认同熟悉掌握,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修辞方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要写一幅好的对联真不是容易的事,欲使对联声律优美,必须巧妙地运用平仄交错与对立,才能使节奏铿锵有力。题联写景抒情,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立意要象意通气,开合得当,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要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

    老舍说得好“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拼八凑文。”写联也如作文章,最忌七拼八凑,勉强为之的东西,一定会是四不像。至于我们平常四处可听可见的即兴对联,实则是在玩文字游戏,是生活中的佐料而已。

4楼
                              活该被踢出微信圈

    想想自己的一生,凡交友以心,待人守诚,读书较认真,处事务实。囿于从小的经历和磨炼,养成热情、豪爽、谦让的性格,不敢说自己朋友遍天下,然小学的朋友历经六十年相处时依然童趣十足,中学的朋友四十几年后重逢顽皮依旧。至于同事和社会上各个层次上的朋友,无论年龄、地位、学历,相聚时总能推心置腹,谈笑风生。可以说极少极少与朋友龃龉,就更谈不上出现相互攻讦和谩骂的事了。

    退休后,有了时间和精力,便常游弋在论坛上,接着又玩起了微信,其目的很简单,一是怕落伍,二是怕老年痴呆。

    上论坛后,熟悉了各种思想、各种论调、各种观点,也接触到许多意见各异的网友,也常参与文化、经典的学习交流和论战,见仁见智、各抒己见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论坛上有个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学贯中西、能启蒙国人的“思想家”、“哲学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先知姿态,摒弃和否定一切中华传统文化,却使用中国文字仿效《论语》模式,今天一句话、明天一小段议论,自以为汇总自己的奇谈怪论一定胜过《论语》十倍,能流芳千古了!他历尽调侃谩骂之能事,咬牙切齿地重复着“老粉、孔粉、傻逼、脑残、愚昧、愚民、流氓”等垃圾词语,挖空心思臆造出一个语病百出、逻辑混乱的“丧儒恶道”词来,辱骂着论坛上所有不同观点者。不管你是同学,还是多年的朋友,只要有违他的观点,不听他的说教,他就会像疯子一样歇斯底里地一通狂骂,没有一篇文理论据的批判文章,没有任何新意,就是重复着说了几百次的那几个词语。

    下面让我们见识见识他对朋友的刻薄:

    他在论坛上这样贬损相识相交了几十几年的朋友:

    “我这位朋友只要有人请饭,且不论这人是否他喜欢的,他便坦然而去并把自己当了布道者。而我非常清楚,我肯定不是布道者,我认为所有布道者的内心都有一种蜘蛛情结,他们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当网而把对方当了飞虫。”这是朋友之间的语言吗?

    还是这个朋友将他介绍给我,继而相交了十几年,初始甚好,然讨论起中国传统文化,聚会讨论中他总是三缄其口,一声不吭,转背就到我们经常上的论坛跟帖里申讨和辱骂起来:“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丧儒,动辄台湾日本,依靠传统文化强国。对于这种脑残,断然绝交!”写的这样决绝,然我们每次的聚会,他总是若无其事地参加,语言虽少却还时不时流露出一丝高兴。

    这是他在跟帖上的断言:“中国有三恶,老子第一,孔子第二,商鞅第三。”我回帖写到:“你说他们恶,总应该讲出道理吧。”他不肖一顾地写到:“道理,就凭中国二千年的专制,他们就是罪魁祸首。”我再劝说:“要批判一个人、一种文化或者一种理论,首先你得学习它并了解它呀。”他大言不惭地写到:“对于孔儒,没时间读,不过可以推理一下,为什么两千余年来,孔儒文化,一直为专制者不舍?”

    为此,我认真地整理写作了五十几篇学习《论语》、《道德经》等经典国学的心得,相继发在论坛上,目的是想同他展开讨论,然而我失望了,文章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和讨论。他却是东一鎯头西一棒子在他人的帖子上大放厥词:“五千字的道德经能说明什么?”“‘道可道,非常道’莫名其妙、狗屁不通。”“老子提出‘常有司杀者杀’的训戒时,……也许老子以为,杀戮即小鲜。”“真聪慧,知道人是杀得怕的,因此提醒君王制造恐惧和暴虐。”“孔子未生前中国社会是朗朗晴天啊,孔儒就像病毒,危害了几千年。”“已经两千多年了,这两种文化,到底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中国人为世界奉献了哪种思想理念?奉献了多少科技文明?一代复一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做着权力梦,这是唯一的。”

    多么奇怪的比喻啊?不列举了,他的怪论和错误太多了,连古代的“有司”都不知道,只看了后面的二个杀字,就断然说老子是要统治者杀人,这么无知还同他费什么话。

    我与他的矛盾公开是一次朋友聚会后,八个男女年龄不等、学业不同、职业各异,席间亲密无间、谈笑风生,离别后回忆起这次聚会,满足和喜悦充实于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的知己多啊。不料无意中看到了他在论坛上的跟帖:“前几天,与朋友饭饭,席间朋友激动的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笑笑。这类无畏者很彻底了,我并不指望我的文字能唤醒所有的‘彻底者’。我当时原本想说,仲尼未生以前,中华民族真如长夜吗?并想举例若干。但转念一想,省了吧。能醒的,不要叫鸡,也自然会醒,不能醒的,一百只叫鸡,也唤不醒他。”

    “我当时原本想说”,完全是二面三刀的说词,席间大家谈兴浓郁,争先恐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他虽没发表见解,却至始至终融洽在席间亲密的氛围中。我不解他为什么这样,当面不说背后损人。他那个几十年的朋友告诉我,他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辩论。这不是朋友间的语言,文字间轻蔑隐晦地指责我们愚昧、保守、落后!需要他“启蒙”来唤醒吗。想想他之前发出的“断然绝交”声明,避而远之了吧,你发你的“导师”,我做我的普通人得了。顺便说一句,一桌八人,七人与之绝交,他赢了吗?

    谁都知道,史料记载在春秋二百九十余年中,诸侯列国之间的各种战争有448次之多,双方集中数十万军队的大混战223次!“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这就是他说的孔子未生之前中国社会是朗朗晴天的吗?

    后来我们共同的一个年轻朋友,带着几本外国哲学著作去请教他,不料他说:“根本没必要通读这些书,只选读里面有用的句子就可以了。”后来因为年轻朋友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则翻脸相讥,在论坛的跟帖里损到:“这世界,要一棵什么样的脑瓜,还能迷丧儒。”“我也有一朋友,居然是律师。最近告我,连读了三遍论语,感觉中华文化,真是无比优越,而且,其间就发现一段是谈及等级制的,即君君臣臣。我听后即告饶,并以双手合一之势说:你还是别说了。心里则在想,连读了三遍,居然只发现这一点有关损害平等言论的话,这人智商,有点可怕。”

    我终于知道了他原来是这样读的书,投机取巧、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他的无知论调和常识上的错误就可以解释了,真是无知者无畏!

    现在回到题目上吧,说微信圈的事。

    微信圈是亲人、同事、同学、志同道合者、工作单位等等群体,用以联络情感、回忆往事、交流信息、抒发心得和探讨问题而建立起来的。

    一个玩微信的老人说得好啊:微信“比家还坦荡,沟通交流,感受家的宽容、关爱与温暖。可以听听他人的良言。享他人生活的经验……。能瞬间与亲友相见,乡音亲情友情永伴身边。”老人告诫说,玩微信切记“不招惹是非、不能低俗、不能咒人、不发琐碎和烦恼的事……。”

    特别难得是同学微信圈,大多数同学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联系,由热心的同学穿针引线将断了联系的同学重新聚集在这里,是件多大的幸事啊!

    我数次筹建初中同学的微信圈,也许都是年过七十岁的人了,会玩3G手机的少,征信全无消息,看着小我两岁的弟弟加入同学微信圈时的激动,令我羡慕不已。

    少年时的友谊,率真单纯幼稚任性,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在老年时再次相聚,全都会高兴而倍加珍惜。因为相互间没有利益的交集,也没有了少年的稚气,存于中间的是久别重逢的惊喜和饱经沧桑的成熟,见面还是在微信聊天说话无需多顾虑,率性而言之,尽显少年本色,即使有过份了点的话,大家都会包容而洋溢着开心的欢笑,因为大家不再为评优秀的名额、升学的名额、留城的名额而明争暗斗,也厘清了因其而产生的根由,故而往事成了回忆中调味佐料,充斥于同学间的只有关怀、欣喜和淡淡的惋惜。

    可就是有另类的“奇葩”——文中开始提到的他,加进了初中同学微信圈,面对这群年过花甲的同学们,他在圈里不断咒骂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是“垃圾、”国人“愚昧守旧”等等,引起这群爷爷奶奶的共愤,便将他踢出了微信圈。我为他的同学们庆幸,没有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启蒙教主”在颠三倒四了,没有了一个“民主思想家”来指手画脚了,这个净洁了的同学微信圈必定是回归学生时代最好的桥梁。

    看看他怎样骂几十年前的少年同学们的吧:

    “我是一头不安分的猪。当然,我的同学不会承认自己是猪,他们以为,自己比猪,要幸福很多。”“有一天,我在群里说公布官员财产的问题,我说官员公布财产,是走向文明的第一步。立即有同学怒斥:要就大街上挂横幅去。我沉默。我知道我是脆弱的,我也仅在偏僻处,呼一呼,叫一叫。但是同学的用心,让我恐惧。进而联想,若有人再发动文革,仍旧会有很多无辜,死于心性张狂的愚民。理由很简单,愚民一怒,就成了野兽,再一张狂,就成了流氓。这是一个三部曲,愚民——野兽——流氓。 愚民,原本不可怕的,但愚民经不住煽动,一经煽动,就成了野兽。野兽也不是最可怕的,但野兽一旦拥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就进化成流氓——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是同学间该用的语言吗?

    人一生一路走来,慢慢才知道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慢慢才知道人的性格有差异;慢慢才知道朋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讲,朋友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当珍惜朋友啊!把所有不赞同自己观点的人都当成敌人,这种人注定没有朋友和友谊。

    三百六十五天伤春悲秋的抱怨着,三百六十五天辱骂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三百六十五天诅咒国人“愚昧落后”,从古至今谁会喜欢浑身散发负能量的“有毒朋友”!一个不尊重中国文化、不尊重中华民族、不尊重他人,其形象嫉恨悲催而鄙俗,无知无识而猥琐,活该被“女同学”踢出了微信圈。
5楼
    “旧法”不是“国学”

    网友给我发过来一段凯迪论坛原创文学上的跟帖,问我怎么看,他问我李鸿章口中的“旧法”和中国“国学”明明不是一回事,为什么有人会混为一谈,而且还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论坛“天才导师”跟帖原文是:“清末已经想改了,连李鸿章都说,国学若能强国,安有今日这祸。”有网友问:“李鸿章原话怎么说的呀?”他敷衍道:“原话不是这样,大意没错。”别人再问求李鸿章的原话,“天才”回答不出,干脆偃旗息鼓保持了沉默。

    论坛上的热心网友代为表述了李鸿章的原话:“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问李‘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答道:‘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摘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

    把李鸿章口中批判应该改变的“旧法”直接篡改为“国学”,是“伟大”的创新,这么无知不负责任信口开河的话也敢堂而皇之在论坛上显摆,真的佩服其胆量,也许用“无知者无畏”来诠释他最合适不过了。

    “旧法”和“国学”两个词的区别天差地远,是完全不同的范畴,完全不相的系统,完全不同的内容,二者根本就不能相互替代使用。

    “旧法”是李鸿章对清政府入关二百年后治理中国政策方针的贬称,“国学”则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文化结晶的尊称。

    李鸿章六岁读书,1840年(道光二十年)中秀才。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选为庐州府学优贡,次年入京应顺天府乡试。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中84名举人,在北京从曾国藩学习“国学”,讲求经世之学。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二甲第十三名,授翰林院庶吉士。1850年(道光三十年)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1853年,太平军刀兵起,各地争办团练以对抗。1859年12月(咸丰九年)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参与核心机密。李鸿章深受曾国藩影响,一改睡懒觉的习惯,收敛虚夸大言之缺点,养成待人以诚、百折不饶的性格。李鸿章自称:“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又说“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1861年(咸丰十一年),李鸿章依曾国藩湘军制度招募乡勇,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练成一支6500人的“淮军”。

    李鸿章秉承湘军忠君卫道建军宗旨,继承儒家思想,特别是程、朱理学的精神。“以卫吾道”是李鸿章从不离口的话。他在选将、募兵、军队管理上遵循曾国藩“行军之道,择将为先”的教导。选将以“忠义血性”之品德为首要,文化修养为辅。淮军将领中儒生的比例比湘军高出百分之十以上。李鸿章治军以仁礼忠信为本,而且首先严格要求将领,李鸿章坚持“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后制敌”的原则。李鸿章学习遵循戚继光的治军方略:“军中名分,须从军礼为始”。“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守是二者,虽蛮貊之邦可行,又何兵勇之不治哉?”这是李鸿章统兵的信条。孔孟的“仁”、“礼”思想贯穿于淮军治理的全过程。

    经历和亲身参与同太平天囯十几年的残酷战斗,经历了面对列强船坚炮利的无奈,特别是太平天囯战乱后江南的凋敝,满目“外忧内患,至今已极”的可怕情形,李鸿章意识到中国的政策格局,已经到非变不可的地步,再沿引了二百年的治国方针方略已经过时了,再不能照抄“老谱”来统治国家了,这就是他痛惜的“旧法”积弊!

    1865年,李鸿章痛恨空谈误国,他说:“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其沈胥耶!”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是“患贫”,认识到“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道理,基于对国家的担忧,一朝居庙堂之高,寻求新治国之道,他疾呼:“事穷则变,变则通”,率先推行“自强新政”的洋务运动,以达到“求富”“自强”之目的。

    晚清的统治集团,从上至下从总体说是极其平庸的群体。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衰败,满清专制从鼎盛逐渐走向腐败没落。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求存是当务之急,也是普天下有识之士焦虑而图变的大事。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鸿章的见识超出同侪,李鸿章的确是这一辈人的翘首。

    而在众多旧大臣眼中,凡“祖宗成法”中没有的东西,都是“离经叛道”。翰林院编修丁立钧说:“唐虞患洪水,商季患戎狄、猛兽,春秋患乱臣贼子,今日之患未有如侈谈洋务之大者也。”(《洋务运动》第251页)

    面对非议,李鸿章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李文忠公文集》)

    清朝之成法历经了二百余年,已不能治今日社会的疾症了,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闭关自守已经使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摇摇欲坠了,这就是李鸿章要抛弃旧法而图强变法的思想根源。于是,李鸿章首倡对外开放,力排夷夏之论,接受外来事物,妥善处理同外国的关系,以新的观念和措施去适应“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李鸿章把“借法自强”看作强国的关键所在,继承和发展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以“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戎是求大环境,目的是变法图存。他说:“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人耶?恶得知其故耶?”

    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李文忠公全集》卷2),坚持改革军事、学习西方。他整军经武,购买和仿造外国的船、炮、枪。培养全新人才,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发展工商业。练淮军教洋操;兴建北洋水师,设防于旅顺、威海、大沽;开招商局,陆续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一批著名军事工业。办开平煤矿;倡建铁路。都是在“资取洋人长技”(《李文忠公全集》卷2)。李鸿章说:“西洋军火,日新月异,不惜工费,而精利独绝,故能横行于数万里之外,中国若不认真取法,终无以自强。窃为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庶几学者众,而有一二杰出,足以强国而瞻军”(《李文忠公全集》卷17)。李鸿章意识到“自强”与“求富”的关系,只有“船坚炮利”达不到“强”的目的,“必先富而后能强”(《李文忠公全集》卷43)。李鸿章兴办上海轮船招商局、设立上海织布局等民营企业。他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1882年6月9日《申报》形容上海商人投资情形:“现在沪上股分风气大开,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1883年1月22日《字林西报》称凡开矿公司“一经禀准集股”,商人们“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些都清楚说明中国民族资本开始发展。

    李鸿章对民族资本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商战”达到“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则中国益一分之利”(《李文忠公全集》卷39)。外国人悻悻说李鸿章的“目的是要从外国公司的手中夺取势力日益增长的沿海贸易”,“把外国人从中国的沿海及内河贸易排斥出去”(《洋务运动》八)。自1872年至1880年的九载经营,使“华商运货水脚,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同上书,六,第60页)。难怪李鸿章兴奋地指出:“从此中国轮船畅行,……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同上书,第6页)“以华棉纺织洋布,酌轻成本,一抵敌产”(《李文忠公全集》卷77),另一方面李鸿章遏制洋商办厂,饬令海关“查明禁止”机器进口(同上书,卷78)。

    李鸿章长期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有人说其“权倾一时,谤满天下。”特别是甲午战败,李鸿章声名扫地,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声。弱国无外交,把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罪过怪在李鸿章头上,实在有失公允,应当由挪用海军军费任意资淫享乐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腐朽的朝廷承担全部责任。严复的挽联说明了这一点:“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如果李鸿章的主张和谋略能够实施,大清的国势必定不至衰败如此,以致李鸿章带人受过,遭国人唾骂。对联写出了李鸿章的无奈和委屈。

    就是在国人的一片辱骂声中,日首相伊藤博文说李鸿章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美国人说李鸿章:“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感慨“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天下惟庸人无咎可誉”“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时间总会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的。

    李鸿章虽为统军大帅、朝中重臣,他骨子里始终是个书生! 一个以四书五经博取功名的儒生,一个终生视国学大儒曾国藩为楷模的儒将,什么时候批评过国学啊,他一直痛惜国学的衰微,对太平天国摧毁国学的行为痛心疾首,故特别赞许曾国藩的《讨匪檄文》,一生以履行国学教义、追求富国强兵为己任。李鸿章的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人事国事全融入诗中,让人读了唏嘘不已,感慨万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4688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