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究竟怎样才叫写诗入门?

12楼
小土豆洗耳候教 。
13楼
像李白和木兰诗这种古风,是可以转韵的。这不叫不押韵,叫转韵,在长的古风里经常见。
14楼
战城南,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乐府歌曲,保留着很浓的民歌特色。不押韵不奇怪。
蘭草自然香跟战城南是属一类作品。是比较早期的作品,还处于“杂言诗”的萌芽状态,不奇怪。
至于其他几首,都是押韵的。
15楼
問題一. 樂府詩不屬國詩系統?

問題二. 如果樂府詩可以不押韻, 為什麼一定要求所有的詩歌都押韻? (近體詩要押韻, 這道理小土豆當然明白)?

問題三.:其他幾首有韻的存在, 可是, 最少不是通押. 亦即是說: 押韻不是絕對性的金科玉律.是可以依詩歌需要而產生變化的, 亦即後來的詞, 有一闕雙韻包括平仄韻的. 說是轉韻, 是後來的人自圓其說. 在唐之前, 在哪一本詩歌理論書上訂下了"轉韻"的規則? 是否所有詩人都奉行這規則? 連"韻"都沒有定下來, 又如何評定一首詩夫押什麼韻? 可見, 六朝的詩是依音, 而非依韻. 當時的"韻", 只是指"氣韻"而已.

問題四: 廉州山人亦認為新詩不是詩歌? (當然不是把它們歸類古典詩)

16楼
问题一:乐府属不属于国诗系统,学术界也有争论,这个没有统一的观点。我个人认为乐府属于民歌的形式多一些。后来官府收了以后,经过文人较过,就比较正规,虽然符合诗的体式,但还是民歌的形式多些。
回答了问题一不用再回答问题二。
问题三:所谓的押韵不是押通韵。转韵也属于押韵的系统,转韵绝不是随便随,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情况是一个诗意的完结可以转一下韵,不转也可以。没有严格的规定。诗歌转韵的规则在唐朝就有,好像李贺还是谁专门论过,但一般后来的人没那么严格。四声之说就是六朝创立的,六朝绝不是只依音。关于押韵,从诗经就开始,《尔雅》是最早的韵书,但上古的音跟后来的音有所变化。有些当时是押韵的,后来读音变了,就显得不押韵了。
问题四:我不反对新诗,但也对新诗兴趣不大。我当年是写新诗的,后来写起古典诗,就不写了。我在新诗方面找不到语感。
17楼
如果樂府不屬於國詩, 即是說詩(或民歌)是可以有別的系統了. 如果當時有, 現在為什麼不可有? 你所指的是指"狹義"的詩, 而不是抒發感情寄於文宇的詩歌.

唐後有押韻的規則, 我沒有異議. 但唐之前, 沒有韻書, 如何定韻? 六朝有四聲之學, 用卞駢文, 但用什麼字押韻, 亦沒有明文規定的, 只視乎音色美否.

爾雅, 根據維基: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詞典[1]。《漢書·藝文志》將《爾雅》列為儒家的經典之一,列入十三經之中。唐朝時,是學館生徒必讀書之一[2]。其中「爾」是「近」的意思;「雅」本意為「正」,引申為官方規定的規範語言,即「雅言」。「爾雅」就是「近正」,使語言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爾雅》是後代考證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

沒有說到是"韻書", 更不見得以後的文章, 詩詞都是依爾雅的規定. 因此亦只是附會之說.

寫不寫新詩是個人的決定, 可是, 我不認同任何人說"新詩不是詩, 寫新詩的人比不如寫古典詩的". 這是語文和文體霸權.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