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的笔和张艺谋的眼

6楼
此評論系本人在網上閱讀的關於13釵的論說。心之初和鄧治兄等,和老夫一樣關心老謀子,因此轉貼此
7楼
我们这里的影院,没上演金十三.弄个DVD来看,竟看不下去.

把虚假折腾成美丽,是今日中国艺术的时尚.小说和电影很不同,小说可以用细腻的描写做铺垫,而电影不行,只能用钱做铺垫.
8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李國參[/u]发表的内容:[/b]

此評論系本人在網上閱讀的關於13釵的論說。心之初和鄧治兄等,和老夫一樣關心老謀子,因此轉貼此[/QUOTE]
谢谢李先生的转贴,不必多虑。我也很关注张艺谋啊。转贴来的文章写的非常好,但我觉得笔者是不是对影片的要求太高了。其实任何历史事件,每个人的记忆和切入点都不同,如果能够从一个角度反映一个侧面,如果做的好,是不是也不错。
我还没看到电影,随意没法说什么,但小说我是看了的。
9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心之初[/u]发表的内容:[/b]

我们这里的影院,没上演金十三.弄个DVD来看,竟看不下去.

把虚假折腾成美丽,是今日中国艺术的时尚.小说和电影很不同,小说可以用细腻的描写做铺垫,而电影不行,只能用钱做铺垫.[/QUOTE]

真的会那么差吗?我真想马上看到这部电影,最好能到电影院看。
10楼
小说看过了, 也可以.
电影仍未看, 不过, 对张艺谋这几年的作品是没有一部感到满意的, 太雕琢, 心中就只是票房和拿奖, 不会抱多大的期望. 不过, 总会去看的, 希望这次可令小土豆刮目相看.
以小说而言, 倒不算是震憾. 比”南京.南京”引起的共鸣差远了.
至于那些对南京保卫战中”国军不作为”的指摘的言论, 建议大家看看张纯如那本书, 当时国军不是不作为, 而是这一战, 在未打响时结局已决定了. 很多人评军事只着重双方兵力人数, 而没有注意总战力的差距, 事实上, 国军的精锐在上海那一场仗已消耗净尽, 守南京的大多是二线部队杂牌军, 根本不可能作出有力的抵抗. 当时的政府是为了南京是首都, 认为不能不战而弃, 就强行抽集往南京塞, 到总撤退时又缺乏系统, 军心大乱, 走不掉的不少混入平民中, 日本人就以此为借口大开杀戒. 而真正做成日本人残暴的原因是因为少壮派军人在上海一役中被国军折了锐气的愤怒喷发, 因此南京是否狠狠的打, 恐怕也分别不大, 这劫是避不过的了.
当然无论如何, 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是无法被饶恕的.
11楼
终于把DVD 看完了。

昔日狼牙山五壮士,今日金陵十三钗,时代进步了。

名真害人呀。[em16]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