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折节桑田亦壮哉 ——读善壎老师早年的一首诗作

楼主
[随笔] 折节桑田亦壮哉 ——读善壎老师早年的一首诗作
                                    折节桑田亦壮哉
                           读善壎老师早年的一首诗作

    前几天在本论坛中读到陈善壎老师的一个跟贴,他偶然提及他二十几岁下乡时写给后来成为他夫人的郑玲老师的一首诗。这是一首七律,原文是:

         荷锄尝试与偕来,事到如今未可哀。行至穷途重拾路,士无摧挫不成材。
         忘身天地堪雄止,折节桑田亦壮哉。上下千年谁得似,彘肩斗酒白螺杯。

    这首七律写于半个世纪之前。善壎先生的下乡要比一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早,他并不是应届中学生,本无须加入“上山下乡”的行列,却因为政治运动的原因被赶了下乡,这是一段可歌可泣、曲折悲壮的经历,其中穿插了一个堪称经典的爱情故事,在他的《你这人兽神杂处的地方》等作品中有精彩生动的描绘,用我的秃笔是无论如何不能传神于万一的,要而言之,那是一场荒谬的政治运动的结果,是一段人兽神杂处的传奇,是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开始。

    上个世纪的五十、六十年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的悲怆和激昂交织的年代。对于那个远远逝去的时代有太多情绪激烈的评语:“蹉跎岁月”、“从激情到彷徨”、“被蹂躏的青春”、“流泪的中国”、“失落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噩梦”,甚至“为了降伏红卫兵,下乡运动包藏着镇压的杀机”、“人类历史上一次独特的人口大迁徙”,等等;但也有“青春无悔”,“遐想和抱负”、“思考的一代”、“用宝贵青春和人生激情,谱写了献身理想而又充满艰辛的历史画卷,用辛勤汗水和生命热血写就的篇章,是我们共和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不应该也不能忘记”这样的陈述。中国早已脱离了那个狂热的时代,现今的年轻人,要理解那一段坎坷的历史,是越来越困难了。即使是我们这些躬逢其盛的“老三届”,要谈论起来也是感情复杂,一言难尽,莫衷一是。对“第二故乡”乡亲和土地的感情,对人生道路的迷惘,对自己不公待遇的悲愤,百感交集。

    在那样的大背景下,我读善壎老师的这首七律,感觉特别有味道。诗人当年只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的诗作却显得思想成熟,国学根基深厚,遣词造句沉雄有力,体现了湖湘之士倔强刚毅的风骨。

    “荷锄尝试与偕来,事到如今未可哀。行至穷途重拾路,士无摧挫不成材”。这两联诗,表面读来只是叙述自己下乡务农的困苦和心态,但是“荷锄”和“途穷”两个关键词语的出现,令人想起魏晋时期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和阮籍。他们所处的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和黑暗的时期之一。刘伶常纵酒放达,坐着鹿车,携着酒壶,叫人在后面扛着铁锹跟着,说:“死便埋我”;而阮籍则经常自己驾着车子,不走大路随意乱撞。车子到了途穷没路的地方,他往往大哭而返。诗人的两联诗句,活用了这两个典故,加深了内心愤慨的力度。不同于这两个古人消极态度的是,尽管时势如此,他并不悲哀失望,不愿向这样的不公正待遇屈服,而是把它作为自己成材路上的一个“摧挫”。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气节给了他力量。在看起来是穷途末路的关头,他想到的是“重拾路”,自己找出一条出路来,这是一种不屈不挠让人尊敬的气概。

    时局是那样的不堪,待遇是如此的不公,诗人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天地。“忘身天地堪雄止,折节桑田亦壮哉”。置生死于度外,投身到祖国天地的怀抱里,不也足以表现自己大丈夫的气概吗?放下身段,躬耕垅亩,也是豪壮的男儿事业啊!这里诗人活用了成语“折节读书”(意为改变自己平时的志趣和行为而用功读书),改为“折节桑田”,有他深刻的含意,读书的路是走不通了,但“折节桑田”,也是一个壮举啊。这既是他对自己所爱慕的人的倾诉,也是对自己胸襟的剖白,也是自我的安慰。

    世事不足道,诗人从漫漫的历史中寻找知音:“上下千年谁得似,彘肩斗酒白螺杯”。这使人想起宋代诗人黄庭坚《水调歌头》的名句:“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还是和酒仙李白一起,“将进酒,杯莫停”,“但愿长醉不愿醒”吧。然如,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感情不是颓废的,而是豪迈的。他高举起的“白螺杯”是和“彘肩斗酒”这种充满英雄气概的形象连在一起的。在整篇的语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不向命运低头,努力向上的情绪和“忘身天地”、“折节桑田”的气概。沧海横流,更显出湖湘之士强悍豪壮之气。但是这种豪壮,又是十分含蓄的,需要在慢慢咀嚼中,才能够逐步品出其中的深意。

    我最佩服的是,诗人把这样丰富的情感内涵浓缩在短短五十六个字里,却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善壎老师的这首七律,给我们做出了如何用传统诗词的形式表现现实生活内容的榜样。[B][/B][B][/B][I][/I]
1楼
好诗好评,读诗亦读人。
2楼
邓治兄 这篇评论非常好,源于兄对诗词和那段历史都熟悉。说兄的评论好是指这评论的质量高,把一首并不高明的诗说好了。这首诗不怎么样,主要是太“刚”太“燥”缺形象。犯了这几条,想说它好也好不起来。这诗“气”是有的,气太盛;情是有的,情太弱。以至于盛气凌情。情的表现弱,诗就好不起来。谢谢兄诸多褒美之词,不敢当之甚。
   
     顺便说一句,上山下乡始于50年代,规模不大,许多人不知道。1964年规模就大了。其中夹杂着机关干部的下放劳动和阶级敌人的交贫下中农管制。
3楼
邓治之评了不起,把一首诗的全部蕴藏挖掘出来了。陈善壎在青年时期写的旧体诗,以呈现突出的个人风格,最难得的就是酒瓶新用,如此贴切而蕴藉地抒发落难者的怀抱,读之低徊再三。
可与聂绀弩、邵燕祥,程坚甫等大家比肩的,就是我们的善壎兄了。
4楼
治兄的诗评做得好极了。陈老师的七律说明他早有所成。向二位先生学习!
5楼
“折节桑田亦壮哉——读善壎老师早年的一首诗作”,堪称完美的诗评,和原诗一样,都是上乘之作!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