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放下”的联想

楼主
【原创】“放下”的联想
    朋友的女儿失恋了,整日郁郁寡欢,做为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不知如何是好。说深了,怕再伤女儿,说浅了,也不起作用,真是灰堆的豆腐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甚是纠结,于是打电话向我倒苦水。 我说,有啥想不开的,四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有都是!朋友说,话是这个理儿,感情这东西说不清楚啊,女儿就是放不下。我说,说不清楚就不说,时间是最好的橡皮擦,即便如刻在石板上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模糊淡化,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终将烟消云散。常言道,解铃终需系铃人,心结还需自己打开,让女儿出去旅游散散心,也许大自然的美景,会感化她偏激的心态,心情在山水相伴,花草顾盼的抚慰中会开朗起来。朋友说,有道理,那就试试吧,和女儿商量商量。电话放下的瞬间,我依然感到来自朋友心中的惆怅!
   “放下”与“放不下”的心态,每个人或轻或重都存在。能“放下”本身就表明心态的健康,做人的姿态,修养练达的程度。就拿感情来说,如果两个人的天堂,幸福已像一扇铁窗囚禁梦想,那就放手让他(她)飞翔吧,给他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爱已随风飘散,伤心难免,擦干眼泪,再一个春去秋来的轮回,化茧成蝶也许飞得更美。放下一段名存实亡的情感,总比生活在虚假的情爱中要真实。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可留恋呢?
    想想看,其实生活中不仅仅是要放下无爱的感情,还有很多需要放下的。
    比如:放下冷漠无情。
    冷漠的悲剧时常发。孕妇生产大出血,丈夫磕头求救,仅因医药费不足,医生冷漠视之未及时抢救,造成母婴双亡惨剧并不鲜见。驾车撞人,肇事者捅数刀致伤者于死,手段极其残忍。 “我爸是李刚”的狂妄,更是蔑视生命的写照。试问:救死扶伤的宗旨哪去了?做人的善良之心哪去了?“生命高于一切”的国家伦理又哪去了?
    比如:放下贪婪欲望。
    贪婪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因对官位、金钱、美色的贪欲,官员下马屡见不鲜。铁窗前痛哭流涕,悔之晚矣的忏悔,也许可以作为他人的前车之鉴。国家重大工程,国家大灾捐款,国家下拨的百姓救命款贪婪的黑手都有舞动。腐败所带来的危害祸国殃民!
    比如:放下不齿黑心。
    利益熏心的商家害人不浅。如果有人问吃什么更放心,真是一时半会还说不清。每每新闻播出假冒伪劣商品,百姓的心情就多了一份沉重!最可怜的是孩子,婴儿奶粉成了杀手,“结石儿”、“大头儿”、“性早熟儿”,让多少家长心碎,又让多少家庭的梦想翅膀折断?
    比如:放下罪恶的黑手
    人贩无人性不齿人类。谁家没有兄弟姐妹,谁人不是父母的最爱?当罪恶的黑手偷走孩子的瞬间,有多少父母的心被撕裂,简直是灭顶之灾啊!当拐卖的孩子哭要母亲的时候,当拐卖的妇女被囚在房间,蓬头垢面,精神恍惚的时候,人贩是否有良心发现?相信罪恶将让他一世不得安宁!
    比如:放下官僚架子
    官僚是对百姓失去应有的尊重。常听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民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百姓多么想让父母官深入基层,看看他们真实生活,听听他们肺腑心声。下岗职工的无奈,低保家庭的温饱,大学生的就业,棚户区的贫民,看病就医昂贵,安居工程何在,物价飞涨菜篮子怎么办等等一系列事情,仅仅是逢年过节一袋米,一瓶油的“被关心”所能解决的吗!
    、、、、、、
    还比如:放下嫉妒,多一份宽容;放下自私,多一份爱心;放下虚伪,多一份真诚;放下猜忌,多一份信任;放下计较,多一份感恩;放下浮躁,多一份踏实;放下虚荣,多一份务实;放下面具,留下真实!
    需要放下的太多了。
    如果我们能把该放下的放下,也许我们的生活会更阳光、更温暖、更舒服、更快乐!
    试想,和谐社会,和谐心态,幸福生活,谁不向往呢?!
1楼
春天的故事此作由一件事引申一个话题,令我深深思索,完全“放下”或者不是每人都能做到,部分“放下”又如何?保持人性的最底线,做善良人,不黑心,不害人,总是可以做到吧?可惜人类总有利欲薰心的个体甚至群体,不能“放下”,自然就有许多社会问题了,教育,法律,自然是解决问题的两大支柱,宗教是否也可以成为另一支柱呢?佛家总是让信徒“放下”,若有部分人,受此启发,悟得“放下”,岂不快哉?握手“春天”!
2楼
“放下”的关键,在于良知的引领,春天的故事此文,具千钧之力。
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风中秋叶[/u]发表的内容:[/b]

春天的故事此作由一件事引申一个话题,令我深深思索,完全“放下”或者不是每人都能做到,部分“放下”又如何?保持人性的最底线,做善良人,不黑心,不害人,总是可以做到吧?可惜人类总有利欲薰心的个体甚至群体,...[/QUOTE]

风中秋叶前辈的思索很深入,排除迷信,宗教确实能起一定的教化作用,佛陀乔达摩·悉达多的故事曾经让我很受益。
4楼
“放下”与“放不下”,犹如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抉择,决定人生方向的是根植在灵魂深处的价值判断。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风中秋叶[/u]发表的内容:[/b]

春天的故事此作由一件事引申一个话题,令我深深思索,完全“放下”或者不是每人都能做到,部分“放下”又如何?保持人性的最底线,做善良人,不黑心,不害人,总是可以做到吧?可惜人类总有利欲薰心的个体甚至群体,...[/QUOTE]
秋叶老师分析到位,有启发性,谢谢,远握!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