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冷 与 暖

楼主
[原创] 冷 与 暖

十一闲暇,去山西一小城看望朋友,所遇之事颇有感触,不吐不快。
   
从北京出发,虽说有些阴天,但心想那里的天气可能会好的,毕竟这会儿该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呀,所以穿的不多以便轻装之旅。可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北方大幅度降温,温度低得成为了近年之最。

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凌晨4点多,下了火车,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像是一下子到了隆冬季节。我浑身打着哆嗦,上牙和下牙不断亲密的接触着。小雨稀稀拉拉的下着,路上见不到一个人,远远望去雨中闪烁的灯光像鬼火一样。“十一”、“中秋”两节同庆,但这里却看不到鲜花、笑脸,连客栈、旅馆的门都紧闭着。想着火车上没有座,站了8个小时的滋味,心里真是凉透了,不禁开始怀疑自己该不该来这个小城。
   
走了几十分钟,终于看到了一个亮着灯的酒馆,旁门边坐了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微闭眼睛哼着小曲,脚下还打着拍子。可见到亲人了……我凑近老人家,轻轻的问了一声“大爷,这里可以住宿吗?”老人家哼完了小曲,笑眯眯的看着我问道“打哪来的呀?”“北京。”大爷的眼睛亮了一下,上下打量着我,好像要在我身上看到天安门的影子。“跟我上楼吧。”老板娘接待了我,她三十开外性格豪爽,热情的招呼着我。开了房门,打了开水,听说我联系不上要找的朋友,便用手机、座机一个劲的帮我忙活着。找到我的朋友,她好象完成了一件大事,比我还感到开心。转过脸来又笑着对我说:“这是你房门的钥匙,放在抽屉里,要开门时就自己拿吧”。说着她拿出那串钥匙给我看后,又把它放进了抽屉。她说的那么轻松,可我却突然紧张起来,那是拴着全楼十几个房间钥匙的板子呀,她不怕我去开别人的房门,我还怕自己的东西丢了呢。在我迟疑的一刹那,老板娘看出我的疑问,乐呵呵的说:“这里都是同样的,我们对你一百个放心!”听到了这话我浑身都感觉暖暖的,脸上好像还有些发烧。是因为她的善良、信任而感动,还是在为自己愚蠢而羞愧呢。
   
 没过多久,又一件事情让我无地自容。和朋友在饭馆里吃饭,席间想去趟洗手间,走到半路想起自己的衣服挂在椅子上,便返回去拿。大家劝我不用取了,说这里不会丢东西的。自己却执意不肯,硬是拿来穿在身上才觉得放下心来。回来看到大家异样的目光,像是又一次被鞭挞了。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不正是我们理想的社会吗?但是当至身于这个环境的时候,我们却显得那么的尴尬,那么的不知所措。细细想来我们又为这个理想世界的到来,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准备呢?惭愧呀,惭愧。
   
漫步街头,忽然被一个小院石制的门牌楼吸引了,牌楼是花岗岩的,高四五米,朴实无华,当中刻着“读余耕”三个繁体字。住在那里的老人,谁也说不清楚它是哪位先人,哪个年代竖立的。院子不知重新修建了多少回,但这块牌楼却始终不舍得拆掉。“读余耕”我想也许是院中的读书人,在时时告戒自己和他的后人,读书了,做官了,成就了,不要忘了劳作,不要忘了养育你的这片土地,不要忘了这里的父老乡亲。看着老人谈起牌楼的自豪之情,望着这块淳朴厚重的牌楼,闻着这里泥土的芳香,我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从那个遥远的年代开始,这里的人们就在崇尚着知识、文化,就在爱戴着那些不忘乡土的人。也许这正是小城的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保持着淳朴、宽厚、善良的原因吧。我的灵魂也随着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慢慢地升华了……
   
小城真好,没有白来。要走了,回头看看那红红的辣椒,黄黄的玉米不正是最灿烂的花朵吗?那对古老真、善、美的解读,不正是最美丽的笑脸吗?
   
天还是那么冷,心里却是暖暖的。
     
                                    
石  禾      2007年10月     写于 北 京

QQ:623332598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57465765

1楼
“冷 与 暖”,说的是天气和民风,实在是人心。“天还是那么冷”,大地方的人心不古;“心里却是暖暖的”,小城民风淳朴,保存着真善美。

一篇短文,两件小事,“三个繁体字”(读余耕),作者把握得很好,尽显文字功力。
     


2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  蕭振[/u]发表的内容:[/b]

“冷 与 暖”,说的是天气和民风,实在是人心。“天还是那么冷”,大地方的人心不古;“心里却是暖暖的”,小城民风淳朴,保存着真善美。

一篇短文,两件小事,“三个繁体字”(读余耕),作者把握得很好,...[/QUOTE]

写得确实不错!拜读了!
4楼
这里似乎是一个北方的世外桃花源。
从细微处发现,从大处着眼。文章写的理想社会在现代环境下很有积极意义。
5楼
读石禾的《冷与暖》令我感触:在现代社会,纯朴,真诚,信任越来越少,许多人在现实中学得越来越虚伪,狡诈,猜忌。这在复杂的大城市尤其明显。相反那些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镇,人们依然保持着难得的好品质。所以有时我回忆过去也感叹以前很穷,物质匮乏,却反而比较开心,想来想去,主要还是人和人相处比较真诚,所以彼此都能感觉人情味的温暖吧。
喜欢这篇令人感触的小文章,尤其是精致文字里的蕴含的人情味,结尾也显含蓄的隽永:
“小城真好,没有白来。要走了,回头看看那红红的辣椒,黄黄的玉米不正是最灿烂的花朵吗?那对古老真、善、美的解读,不正是最美丽的笑脸吗?”

热烈欢迎新朋友,希望你更多地发表新的作品。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