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原创] 冬天的故事

12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13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14楼
回帖的内容,是这样的感人!美华,诗友间的友谊,深厚!
15楼
趣文趣图
问新年好!
16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红缨枪[/u]发表的内容:[/b]

“归‘宁’”本身有已经出嫁的女儿回来探访父母之特别含义;倘只言“归‘家’”,则未必指已经出嫁的女儿,比如说,单身在大学寄宿而假期返家探亲的女儿可用“归‘家’”而不可以用“归‘宁’”。
其次,就那“万...[/QUOTE]

十分喜欢红缨枪的跟贴,这一直是我期望的网上讨论和交流气氛,平静,自然,如同好朋友一样的对话。实在是今天的欢乐事!
对于红缨枪音韵上的解说,我心悦诚服,受教了。归宁在音韵上的确教规家更好。只是“归宁”的意思是“三朝回门”,严格说来,邓治兄大女儿拖家带口地回娘家用“归宁”是欠准确的。另外邓治兄的小女儿云英未嫁,也回家欢聚,所以采用通泛的“归家”浅白,明了,减少“初嫁回门”的歧义或者更妥。浅见。
谢谢红缨枪交流!
下面附上“归宁”的词义

 归宁,古时流传下来的礼俗,又可称为做客、返外家(闽南语用法)或三朝回门,是指新婚夫妻在结婚的第三日,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女方家人此时亦须准备宴客(通常于中午,称做归宁宴或请女婿),归宁结束后,媒人的工作才算告了一个段落,男方须送礼给媒人表示谢意。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回门,一般是婚后的第三,第六、七、八、九,或者满月时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17楼
呵呵,下班回来太迟,未及参加讨论,恕罪恕罪!

秋叶兄十分喜欢红缨枪的跟贴,我也有同感,当然也十分喜欢秋叶兄的跟贴,这是不消说得的。冰云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回帖的内容,是这样的感人!美华,诗友间的友谊,深厚”!说得多好啊!

我基本上同意红缨枪的意见。对于归宁一词的理解,秋叶兄有一段引文,我不知出于何处,可能是网上搜索的结果吧。我对这个词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深究过。秋叶兄这么一提,倒引起了我的兴趣,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结果却有些不同,我引述如下:
(一)《汉典》http://www.zdic.net
◎ 归宁 guīníng
回家省亲。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 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二)《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
• 歸寧,古時流傳下來的禮俗,又可稱為做客、返外家(閩南語、粵語用法),俗稱回娘家,指已建立家庭的夫婦(如有子女者,則大部分會攜子女一同前去)回娘家。
• 新婚夫婦的歸寧稱為回門,是指新婚夫妻在結婚的第三日,攜禮前往女方家裡省親、探訪⋯⋯

(三)《在线新华字典》http://xh.5156edu.com
归宁
• 基本解释: 〈书〉回娘家看望父母。
• 词语分开解释: 归 : 归(歸)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
宁 : 宁(寧) níng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

照我的理解,这个词在各个地方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新婚女儿第一次的回娘家是一个重要的礼仪,称为归宁或回门,但其后不定时的回娘家也可以称为归宁。不管怎样,这个词其实带有一些旧礼教的色彩,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改成“回家”,更合于时代。不过作诗毕竟是作诗,适当用些书面词汇也是可以的,从声律上说,红缨枪说得很透。

另外,秋叶兄谈到我的小女儿正在求学,不宜称归宁,我认为写诗和纪实毕竟有分别,有时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适当夸张或改变一下事实也是应该的。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果事实上他采菊是在西篱下,见到的是北山,也不应该妨碍他写成现在这样子,情感真实就行了,艺术的真实,并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说得有些罗嗦,饭后闲聊而已,见笑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