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6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53


    《宜芳公主》

    未许边尘扰大唐, 将军不用用红妆
    明宫彻夜霓裳曲, 驿馆深宵落寞墙
    奚鼓森森寒胆色, 狼旗猎猎衅天香
    哀声休到长生殿, 好让君王卧醉乡.

    从来对王昭君不具什么好感, 她自怨落雁之容不得承恩于帝主而要出塞和番, 试问是否长得次一点的女孩子就应该欣然接受这一『光荣』任务了? 和番, 本身就是一个可耻的蠢政策. 如果国富兵强, 又何须依赖和番. 如国防不振, 公主只是可怜的牺牲品. 而所谓『公主』, 都是宗室之女, 临时封为公主, 这是慷他人之慨了.
    唐诗中有一首据说是在天实四年被远嫁奚王的宜芳公主的诗, 是她在出嫁途中在虚池驿停留时写在墙上的.
    『出嫁辞乡国 由来此别悲 圣恩愁远道 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颜尽 边隅粉黛残 妾心何所断 他日望长安.』
    据说, 这是在天实四年被远嫁奚王的宜芳公主的诗:在出嫁途中在虚池驿停留时写在墙上的.
    这诗道尽被迫离别故国的少女心声, 尤其是最后一句『他日望长安』, 更令人心酸. 而宜芳公主最后亦不得返长安. 三月出嫁, 九月奚族叛唐 杀公主以祭旗. 与她相比, 王昭君的命运已不算太坏了.

    诗人李山甫说得好: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天下男儿, 看到这诗, 宁不汗颜?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54.





      《钱绣芸》

      擎天高阁立清秋 书去余香尚未休
      几度重门长闭锁 一弯新月自勾留
      未成芸草驱鱼蠹 甘化流萤照旧楼  
      夜夜松风如诉泣 知君与我本朋俦


      女子可为爱而婚, 可为家族而婚, 可为名利而婚. 然此诗中主角钱绣芸相信是天下为爱书而嫁的第一人.
      据余秋雨先生所著之『摩挲大地』中记载: 凌波天一阁, 原为明嘉靖年间进士范钦因嗜藏书而建. 范钦殁后子孙继承守书遗志. 范去世二百年后, 凌波知府有一钱姓内侄女酷爱诗书, 这位少女听说天一藏书宏富, 两百多年不蛀, 全靠夹在书页中的芸草. 她只想做一枚芸草, 夹在书本之间, 于是, 她天天以丝线绣刺芸草, 把自己的名字亦改成了”绣芸”.

      父母看她如此着迷, 就请知府作媒, 把女儿嫁入了范家. 绣芸小姐以为终可以一偿进入天一阁心愿了, 即使不能看书, 亦可看看芸草吧. 那知范家家规森严, 等闲不得开阁, 妇女更绝对禁足. 爱书的绣芸最后抑郁而终, 临死前请求丈夫把她葬在天一阁附近, 爱书如此, 虽近于痴, 其情仍可悯. 足令天下爱书者一哭.

      天一阁藏书后来屡遭浩劫, 书去楼存, 芳魂犹在否?

      以记.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55.

        《李娃》

        平康曲巷烟花宅, 五姓高门及第楣.
        难信奇葩能易俗, 重修永好更添疑.
        向来寒阀分鸿堑, 鲜见蟾宫植柳枝
        花好月圆衣带锦, 传中谁解李娃悲.


        《李娃传》是唐人传奇中一部小说。主角郑元和是常州刺史荥阳公之子,一日游曲江池,邂逅名妓李娃,一见钟情。后来郑元和钱花完了,被鸨母逐出,流落为歌郎。其父郑儋发现,又把他打个半死,逐出家门,沦为行乞营生。 终于昏倒在妓院门口,李娃把他救回并帮助他勤奋向学,苦读中第,获封为成都参事,父子因而和好。李娃受封为「汧国夫人」,一向被人传为千古美谈.
        可是唐代门阀之见甚深, 即天子不能制, 况一北里女子? 郑生终不得功名, 李娃或尚可与情郎厮守终身, 一旦他平步青云, 即使他有心念情, 社会及阶级压力又岂会容忍这对深严门阀制度的挑战? 父宥皇恩, 恐是寒门士子的悲呓与主观奢望心灵寄托吧了..
        李娃可敬处不在她的成功, 而在她的故事其实是在字里行间批判这不公平的俗世. 封诰无凭, 平康有节; 北里倡家比起一些玉食锦衣者更多三分傲骨!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56.

          《王朝云》

          红颜白发两相知 颠沛相随莫笑痴
          眼底从来轻富贵 肚中无一合时宜
          毕生功业何需论 廿载恩情足自持
          南岭松岗明月夜 六如亭畔听苏诗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在宴饮时看到了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四十岁了。

          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一次,苏东坡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先后迁官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相随。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贫。 朝云为东坡诞下一子.

          章惇为宰相,苏东坡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身边姬妾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追随。苏东坡有诗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后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纪念,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朝云本不识字, 后来在东坡教导下始能诵佛经, 两人年龄相距二十多年, 红颜白发, 却不离不弃, 居士得一知己如此, 应足矣.

          六如亭: 也称六喻。佛教以梦、幻、泡、影、露、电,喻世事之空幻无常。《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朝云临终,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土豆在2/18/2009 8:22:19 A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57.

            《陈端生》

            挑灯夜读再生缘, 细味行间字字酸。
            才女不眠遗卷厚, 闺人未悔数更寒。    
            闻书瘦竹风侵急, 感泪横塘月半残。    
            孤寂百年芳魄苦, 知音何处慰形单。


            陈端生(1751—约1796)弹词女作家。字云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嫁淮南范秋塘 。着有《绘影阁诗集》(失传),弹词小说《再生缘》(一至十七卷)(即孟丽君女扮男装,科考中了状元,并被皇帝选作驸马故事。 其夫范秋塘以科场案(一说继母控忤逆)谪戍。端生在家奉侍母亲,撰《再生缘》弹。后范遇赦归,未至家而陈卒。《再生缘》共20卷,陈写至17卷,未竟而卒,余3卷由另一女作家梁德绳续稿。最后由女作家侯芝整理为80回本。有道光二年(1822)宝仁堂刊本,其后又有多种刊本、石印本和铅印本。此作经改编为苏州弹词书目,有一定影响 。

            陈端生刚写<再生缘>时未满十八岁,于北京。到完成十六卷时还未满二十岁,当时在山东登州.她因生母去世而搁笔,二十二岁嫁范氏.夫妻感情不差,后因范氏应顺天乡试,倩人代笔被破获,发配伊犁为奴.三十三岁时在亲友的催促下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写下第十七卷,从此不复有作.
            [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土豆在2/17/2009 5:09:23 A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58. 《金韵梅》


              历劫孤鸿恋旧林, 回春妙药苦追寻;
              西风东渐呈新艺, 细末精研藉热忱.
              五塔阶前稀吊客, 伽蓝深处有清音,  
              残碑湮没仁风在, 桃李盈门抵万金.


              金韵梅(又称金雅妹)(《天津通志•科学技术志》中又作金雅梅),宁波人,生于1864年。她父亲是当地教会的牧师,在三岁时父母染疫双亡,被宁波长老会的McCartee博士夫妇收养为义女。1870年,McCartee到中国驻日本公使馆助理事务,17岁的金韵梅随之成为中国第一位留日女学生。 在此基础上,1881年又赴美国攻读医学,是为中国第一位留美女学生。她于1885年以头名成绩毕业于纽约医院附属女子医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后的金韵梅,继续在美研究实习,先后供职于费城、华盛顿和纽约等地的医院,曾在《纽约医学杂志》上发表过题为《组织学的显微摄影》的文章,是她在利用显微镜技术方面的研究报告,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关注。   1888年,金女士归国,先在厦门从事于教会系统的医务工作。翌年因患疟疾赴日本治疗,1905年回国到成都。清政府从1906年2月开始倡兴女学,得此机缘,金韵梅于1907年被任命为北洋女医院院长。1907年,金韵梅出任天津北洋女医院院长。她把医院办得井然有序,受到患者的信任,北洋女医院成为天津的名牌医院。次年,金韵梅又在天津创办护士学校,初名北洋女医学堂。学堂主要招收直隶地区贫困人家的女子入学学习。金韵梅亲自执鞭任教,出任学堂总教习,潜心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所办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产科、看护科及通用药理、卫生科学。金韵梅认为“医学一门,固在乎诵习研究,尤重于临症实习”。因此,学堂在教学方式上仿行西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聘请英国女医生卫淑贞担任实习教习,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在担任该校校长的8年中,金韵梅医生将在国外学到的近代医学科学知识,和她行医20多年所取得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断技术,都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因此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爱戴,其弟子为数众多,桃李满园。

              1934年金医生因肺炎不治而病逝于北平协和医院。今在北京五塔寺的石刻博物馆可见其墓碑。

              她生逢乱世,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社会中不幸成为孤儿,但她又是幸运的,被好心人收养,留学美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她本可以借此避开近代中国的纷乱,但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生养她的祖国,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中国的医学事业,为了千百万经受苦难的中国同胞。 她先后在厦门、广州、成都等地开设私人诊所,由于她医德高尚,医术精深,对病人态度和蔼可亲,故深受病人欢迎,前去求诊者络绎不绝。金韵梅在中国各地行医20年,为解除病人痛苦,救死扶伤做出不少贡献,成为一名深受人们欢迎和崇敬的女医生,在我国医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金韵梅作为我国最早的留美女大学生,回国后积极传播西方近代医学知识,创办北洋女医学堂,悉心培养医护人才,无疑对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起过一些促进作用。在近代社会转型期间,金韵梅作为一名时代新女性,投身职业教育,不管其成就如何,本身就体现了妇女作为人的近代化,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对晚清的妇女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59.


                《毛皇后》


                千秋犹悼玉梨魂, 力尽弓残血染裙,
                无视身囚羞国贼, 拼教玉碎唤风云;
                女儿红化英雄木, 帝苑花眠战士坟,
                岂独严颜不畏死, 断头还有女将军.


                毛皇后(369年-389年)是前秦高帝苻登 (苻坚之族孙)之妻。苻坚在淝水被晋军以击败。 前秦瓦解,羌人姚苌在385年擒杀苻坚,自立为帝,建立后秦,与在386年称帝的苻登展开了多年激战。
                毛皇后是将门之女,其父是前秦镇守上邽的毛兴。毛皇后美而勇,自幼习武,善骑射。苻姚之战时她统军驻守苻登辎重粮草集中的大界营。姚苌派子姚祟率军绕道偷袭大界营。苻登发觉,引军邀击。姚军在苻登和毛皇后夹击下大败,被俘斩二万余人。
                苻登有勇少谋,得胜后率大军不断领兵进击。 姚苌见有隙可乘亲率铁骑三万,再次偷袭大界营。留守的毛皇后兵少,且在夜间被袭,竟被攻入。毛后率壮士和女侍卫力战,张弓发箭,射死姚军无数。终因寡不敌众,力竭马蹶被擒。
                姚苌见她美貌出众,大为心动,欲纳她为妃,她骂道:「姚苌无道,前害天子(指苻坚),今辱皇后(指她自己),皇天后土,宁不鉴照!」誓死不从。姚苌见她坚贞不屈,知无法使她就范,最后只能将她推出斩首。
                她应是中国历史上明确记载最早奋战后死于兵事的女战士。  三国时严颜因不怕死对张飞骂道: 『只有断头将军, 没有投降将军!』而名留青史.可是严颜始于没有被杀, 最后亦因『感其诚』而建, 毛皇后之刚勇, 实有过之。 以一如花美女, 甘受刀斧之刑而不惧不悔, 而世人知之者不多, 是如何不公平?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60.


                  《吴妃》

                  将军奇策耀千秋, 教阵君前祸女流
                  擂鼓整军明斧钺, 宣威设陷借人头.
                  宫花有泪吴钩冷, 国士无双楚地忧,
                  百战封侯犹不齿, 草菅人命用阳谋  

                  孙武, 春秋战国时齐人, 投效吴王献十三篇孙子兵法, 奇正虚实妙论如神, 反更助吴破楚, 战史留名, 不愧是东方兵圣. 然取信君主之初, 以教习女兵为名, 诱斩吴妃以立军威, 虽曰工令五申, 亦难令人心服. 况宫娃素无战士之习, 又非在危难之间, 岂能一旦成军即纪律森严而不视为嬉戏? 向吴王借妃领军一刻, 已有斩妃以立威之心, 言: 『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这是以他人之血染红自己的顶戴, 非真英雄. 何况吴王痛失爱妃, 当时因有求于孙武不发难, 终会忆逆批龙麟之恨, 此孙武功业难永之伏线. 世人但云孙武能治兵, 却不明白『赢了战役, 输了战争』的道理, 历代以来, 名将死于君主猜疑的比浴血战场, 马革裹尸的多出以倍数计. 孙武知兵而不知人, 可谓能医而不自医者.

                  吴妃违令, 故当罪责; 然以一禁苑之花, 迫之一旦执戟, 是强人所难, 易地而处, 吴姬令孙将军于绣阁中穿针引线, 不工者斩, 又如何?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61.

                    《陈壁娘》
                     
                                   
                     
                    秋高水落潮阳岸, 惨淡金瓯止一隅..
                    故剑浣弹鞍瘦马, 征袍换替代罗襦.
                    临歧早订三生约, 掠阵当捐六尺躯.
                    敢以丹心昭日月, 何需冢上插茱萸.

                     
                    陈壁娘,南宋人, 自幼勤敏好学,不仅精通诗书礼乐,而且练就一身武艺。后嫁与饶平都统(宋时管军事的地方官员)张达为妻.  蒙古铁蹄破骑安, 张世杰、陆秀夫护宋帝赵罡、卫王赵晏(后为帝)从福州入泉州,过厦门、出大担、来潮开;途经饶平东里一带海域。陈壁娘深晓民族大义,劝丈夫率兵护帝渡海过南澳、下崖州,自己亦穿上战衣在饶平率义军与入侵的元兵展开了战斗.  夫妇二人分别的地方后来就称作「辞郎洲」.  在战斗的间隙中,她挥笔写下了《平元曲》,寄与在红螺山战斗的张达将军,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报国的忠心。后来宋兵败于崖州,张达不幸殉难,陈壁娘在海州坚持战斗,最后亦战死殉国。
                     
                    附: 平元曲:
                     
                    三年消息无鸿便,飓尺凭谁寄春燕?
                    何不将我张郎西,协义维舟同虎帐。
                    无术平寇报明主,恨身不是奇男子,
                    倘妾当年未嫁夫,愿学明妃献胡虏。
                    元人未知肯我许,我能管瑟又能舞,
                    几回闻难几濒死,未审张郎能再睹。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62

                      (苏小小)


                      无猜两小写同心, 不羡朱门作宠禽.
                      卧看六桥烟水意, 更凭清雨正琴音.


                      苏小小(479年-约502年)是南北朝的南齐时期,生活在钱塘的著名歌妓,能诗善琴, 艳名冠绝亦朝. 历代文人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的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白居易有诗云:“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她的《同心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写得清丽脱俗. 气韵夺人。
                      又传说她在风景胜处偶遇一位穷困书生,便慷慨解囊,赠银百两,助其上京。 但是世界没能给她以情感的报偿。她不愿做姬做妾,勉强去完成一个女人的低下使命,以她的美色呈,蔑视着世俗精丽的高墙。
                        她不守贞节只守美。最后,重病即将夺走她的生命,她却恬然适然,觉得死于青春华年,倒可给世界留下一个最美的形象。
                      她死后葬于西湖畔对着苏堤上美丽的六桥(跨虹桥, 东浦桥, 压堤桥, 望山桥, 锁澜桥及映波桥). 有说苏小小死后芳魂不散, 不时仍在西泠桥附近出现.
                           有人说: 梁祝、白蛇传、苏小小是中国民间最美的传说.
                           历来在苏小小墓旁题诗的人很多, 墓址小亭上有名联十二, 分别是:

                      •      桃花流水沓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      金粉六朝香车何处 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      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      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坏土垄中。
                      •      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着西泠。
                      •      湖山此地曾埋玉 风月其人可铸金
                      •      花须柳眼浑无赖 落絮游丝亦友情
                      •      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 户上寄萍踪雪印依然
                      •      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红颜本暂时
                      •      烟雨锁西泠 剩孤冢残碑 浙水呜咽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屿樱花犹似六朝春
                      •      花光月影宜相照 玉骨冰肌未始寒
                      •      十载青衫频吊古 一坏黄土永埋香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63

                        《芸娘》

                        荆裙何患我天真, 潇洒风流逾俗藩;
                        正为浮生原一梦, 焉容春梦了无痕
                        文如淡水收残稿, 贫亦甘饴守拙园
                        百代兴亡皆过客, 翻书犹见杏花喧.

                        沈复(1763年—遂年不详),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着有《浮生六记》。六记中最感人的是女主人芸娘(陈芸), 贤良聪慧,心灵手巧 柔中带刚, 甘于守贫而与丈夫得清贫之趣, 甚至最后因未能得心仪之女子憨园为丈夫之妾而死, 皆见其真性情. 千古以来, 祝英台为心仪之男子不惜轻生, 陈芸为心仪之女子而一病不起, 皆用情至深者. 浮生若梦, 有梦如此, 又何患焉?
                        《浮生六记》着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并在序言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过后不久苏州冷摊上出现「全抄本」,有卷五卷六,考据证实为后人伪作。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64.

                          《会稽女子》
                           
                          一寸柔肠一段灰, 三篇诗稿十分哀.
                          且题驿壁留春住, 省识梨花带雨来.
                          篱下寄人唯仰息, 闺中无日不惊雷.
                          伤心最是同零落, 忍助西风把叶裁?
                           
                           
                           
                          钱穆斋全集第二卷中有一诗说及这会稽女子的. 诗云:
                           
                          红粉谁人省识真? 试临青镜已伤神. 还愁着眼难分别, 取次先过妬妇津.
                           
                          (清)钱曾笺注曰: 会稽女子, 莫详其姓氏, 过新嘉驿, 题诗墙头, 其自序云:
                           
                          余生长会稽,幼攻书史;年方及笄,适于燕客。嗟林下之风致,事负腹之将军。加以河东狮子,日吼数声,今早薄言往诉,逢玻之怒,鞭棰乱下,辱等奴婢。余气溢填胸,几不能起。嗟乎!余笼中人耳,死何足惜!但恐委身草莽,湮没无闻;是以忍死须臾,候同类睡熟,窃至后庭,以泪和墨,题三诗于壁上,并叙出外,庶知音读之,悲予生之不辰,则予死且不朽。
                              银红衫子半蒙尘,一盏孤灯伴此身。
                              恰似梨花经雨后,可怜零落四时春。
                              终日如同虎豹游,含情默坐恨悠悠。
                              老天生妾非无意,留与后人作话头。
                              万种忧愁诉与谁,对人强笑背人悲。
                              此时莫把寻常看,一句诗成千泪垂。
                          父权欺压女流, 已属可恨, 况同为女子, 竟不相容如此! 或说断宠争风, 亦父(夫)权制度所致, 然现今社会, 女子打压同性往往较男性之欺凌更甚, 亦属可悲.
                          古往今来, 多少女子婚嫁无权自择, 嫁得愚夫者, 则本身虽有才如朱淑真亦湮没更不幸者,委身为妾, 夫权之外如遇主妻为妬妇者, 更惨不堪言. 会稽女子无名, 实则千万如此不幸女性之代言人. 今亦为之代言, 以诉不平.
                           
                          又, 钱牧斋诗中所说的妬妇津, 位于临清, 传说有妬妇因夫好咏《洛神赋》而醋意大生, 竟自沉而死. 死后亦为水神. 凡有妇人渡此津者, 皆坏衣毁妆, 然后敢渡, 否则风波暴发. 丑妇则虽妆而渡, 无妨, 因神亦不妬.  当然, 鲜有人甘被视为丑者, 故不论妍丑, 至此皆毁衣妆, 亦一谑也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662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