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大瀑布之…有朋自遠方來
廣府人稱與已深交的非血緣的朋友為“老友”,但實際上各人對“老友”的定義有著很大認知上的差異,我們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些是結交在酒席飯桌上的“酒肉朋友(老友)”,也有在晨運認識、在舞場上、歌班中結識的“泛泛之交”的朋友(老友),也有是青梅竹馬從小相識的小學,中學,大學的“死黨老友(朋友)”。本人在國外生活居住的時間比在國內生活的時間長,自然而然也沾染了“老番”的一些習俗,那就是直接簡單又固执。我的老友一部分是從小相識的幼稚園、小學、中學的街坊同學,而另一部分就是“臭味相投”而變得滔滔不絕、話里投機的老友。
這僅僅是開場白,還是言歸正傳吧!近日我有自小認識的街坊同學從羊城來訪,有老友自遠方來,當然是不亦樂乎啦!多倫多比起許多世界大城市來説,面積很大但資歷很淺,講得好聽就是“後起之秀”。以前在國內,加拿大有名氣的城市多是提及蒙特利爾(廣府人稱滿地可)和溫哥華。事實上,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多倫多地區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八十年代中後期因魁北克省搞獨立(受法國總統戴高樂煽動,魁北克省是加拿大各省面積最大,當時工業最發達的省份),原來駐扎在滿地可的加拿大大公司總部的五份之四先後搬离移至多倫多市,多倫多市一躍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也成為除美國密西根一俄亥俄地區以外第二大汽車制造業基地,北美稱為南安大略省工業圈,這里是加拿大工商業、金融業最發達的地方,也是在加拿大人特別是移民最容易安身立命的地方。可是,比起溫哥華,洛磯山下的亞伯特省的湖光山色的自然風光,多倫多則顯得遜色多了,好在老天是很公平的,上天眷戀著這里勤奮工作的人們,在多倫多西南面約160公里的尼亞加拉(Niagara,廣府人稱尼加拉),有一个享譽全球的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据説規模居世界第三,水量居世界第一,坐落在美加邊境的尼亞加拉河上,(Niagara River)氣勢磅礴,景色壯觀。正因為有著這一名聲響亮的大瀑布,我也甚有底气有胆量招呼遠方老友來此地一游。
多倫多市建在安大略湖畔(Lake Ontario,面積1.95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6m,最深處是244m),我們驅車由多市去大瀑布,必經一條高速公路,這條沿著安大略湖岸邊的公路,簡稱為QEW(Queen Elizabeth Way,是以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名字命名的高速公路,加拿大是資深的英聯邦成員國)。這是一條异常繁忙的高速公路,因每天有大量游客途經前往大瀑布,也因為QEW東面起源于多倫多,直至西面終點是美國的水牛城(Buffalo),如此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有大量的外國企業設立於高速公路兩旁(例如有福特汽車裝配廠,德國西門子公司…等)是北美東部美加貨物運輸的大動脈之一。八十年代初,我移民剛到埗時,這條高速公路只有單向雙車道,現已改成單向全程三車道,局部地段更設4~5道了,仍然是覺得行車速度不夠順暢,每天上落班高峰時塞車已成常態。
這條高速公路全長約160多公里左右,速度限制是100公里/小時,濳規則是不要超過120公里/小時基本上是安全的(指的是不會收超速告票)。當你行駛在QEW高速公路時,經常有重型載重汽車拖著48尺或53尺長的大貨柜在旁邊呼嘯而過,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荷里活電影《車隊》中尤如重型坦克般的載重汽車拖頭,在影片里橫沖直撞,勢不可擋!當你第一次來北美時,看到旁邊行駛超過時速100公里,卷起速度旋風的大貨柜車,實在是震撼不已。
我習慣上从401高速公路轉入403高速公路,最后入QEW公路(Highway 401,又名麥克唐納-卡迪亞合路 Macdonld-Cartier Freeway ,是一條橫貫加拿大安大略南部的高速公路。全長825.1公里,西起安大略省的溫莎市 (Windsor ),東至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邊界。(Ontario/ Quebec)開車去瀑布時我們會途經一个城市,漢密爾頓 (Hamilton ,位于安大略省東南部的港口城市,人口71萬),這座號稱加拿大第九大安大略省第三大的城市,當地有報社專欄作家稱漢密爾頓是著名作家狄更斯筆下的“雙城”中描繪的小城。當行經漢密爾頓邊上的湖灣時,一直陰暗的天際忽然扯開了陰沉的厚雲,一束陽光直射在蔚藍色的湖面上,一時間,藍天,藍湖水,燦爛的陽光,點點白帆飄浮在湖面上,著名的鋼鐵廠的熊熊爐火,湖邊草叢上滿是海鷗,好一幅現代工業與湖灣白帆构成的美麗風景!我駕駛的是七人座的旅行車,車身較高,從車內可以清楚地瀏覽外景,此時老友抓緊時機拍攝不停。去大瀑布要垮過兩座橋,第一大橋是叫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大橋(Hamilton Alexander Bridge ),第二大橋是叫聖嘉芙蓮大橋(St Catherine's Bridge),當過了第二座大橋後可清楚見到標誌 420高速 去大瀑布,而我們今天不變道,直取 QEW 走到尾,那是另一個大湖伊利湖。
伊利湖(Lake Erie ,北美洲五大湖之一,面積約2.40萬平方公里,五大湖中僅大于安大略湖居第四,湖面海拔174米,比安大略湖高出99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僅64米,為五大湖中最淺。)位于美加邊境,有一道大鐵橋接通兩國,橋名是和平橋。(Peace Bridge)歷史上,美加兩國因為邊境綫的走向發生嚴重爭执,繼爾大打出手,引發了兩次戰爭,虽説規模不是很大,但其産生的影響可謂深遠至極,英軍(當年加拿大仍是英國殖民地)火燒美國首都華盛頓也是因此而起。美加兩國後人建起了這座大鐵橋,並取名為和平橋,意在永不再戰。橋的美國一方是水牛城,著名的尼亞加拉河就發源于此。這里人烟稀少,湖邊綠草如茵,幾棵巨大的柳樹矗立在湖邊的人行道上,柔軟的垂柳枝放下身段,像長发倒垂的少女在湖面上准備洗頭,微風吹過,輕輕飄舞。伊利湖不深,站在岸上可清晰地看到水底,有魚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動,老友有感而發:都説水清則无魚,而這里既水清又有魚!這地方平常很少人來游覽,那天我們來的早,諾大的風景區只有我們幾個人在游玩,老友又感嘆道:此處風景如畫,也不收門票,任由你自由自在游走,謹此一點已值回票價。尼亞加拉河由此流向安大略湖,地勢高低的差別,只見河水洶湧地奔流,我們告別了和平橋,沿著尼亞加拉河向大瀑布進發。
這條沿著河走向的鄉間小路,是多年前我無意中發現的,從這里以6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約20多分鐘可到大瀑布。這里充滿著濃濃的加拿大鄉村气息,平和、安靜,到處是悅目的鮮花盛開,綠草像大地毯般的連綿不斷,很多富人在河邊的地界建起款式不一的漂亮別墅,很多還建有私人游艇碼頭。有喜歡的人認為,住在這恬靜美麗的環境里,如同神仙般地安逸幸福,不喜歡的人則認為,人烟罕有,購物出街食飯都成問題,住久了會變遲鈍變慢動作了。我不屬於有別墅的富人階層,沒有切身體會,所以是無可奉告。老友從喧閙的廣州城來到這連蚊子飛過都聽到的地方,倒是贊嘆不絕!
这是自南向北沿着尼亚加拉河边的小路,游览沿河景色的示意图。
尼亞加拉河起源處河道不寬,加上河的出入口是有近100公尺的高低落差,所以這里是急流,湖水在狹窄的河道爭先恐后奮力向下游竄動,就算無風也見河道上白浪滾滾,我們行車約十分鐘後,河道變得异常寬闊,最寬處估計有幾公里,此時河水平靜如鏡,很多人在此泛舟,游泳及釣魚。又向前行走了幾分鐘,發覺河道又收窄了,靜水又變回急流了,站在岸邊已可看到大瀑布騰起的水霧了,我招呼老友一行下車觀景,因為有一景觀非講不可的。
此時站在岸邊已明顯看到水平面是不斷向河下游傾斜的,如同物體落斜坡一樣,河水變成白浪翻滾,勢不可擋!我們都知道瀑布水向下冲擊力極其巨大,故世上很多國家會攔壩筑發電站,利用水的落差帶動水輪機産生巨大電流,如果在大瀑布建水電站,産生的電能及經濟利潤將會是巨大且豐厚的,但如此一來,這震憾世界的自然景觀將消失了,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論証都是得不償失的結論,生活在北美的先賢們想出了絕妙的好方法,從這段流淌湍急的河段開始筑一低矮小水霸。
在河道兩邊則建有近十多公尺闊的引水澗,然後從大瀑布兩端山體內鉆孔引急流向离大瀑布遠至幾公里外的發電站發電用。我們今天能欣然站在毫無破坏的自然奇景中欣賞瀑布,實在應該感激先賢們的聰明才智,以及保留原生態作出的巨大貢獻。
尼亚加拉河上游的水壩。
享譽世界的尼亞加拉大瀑布終于近在眼前了!大瀑布呈巨大的馬蹄形斷崖,向美加兩國沿伸開來,瀑布落差有近20公尺,是美加兩國共享的旅游勝地,由於地形角度上的差異,美國一方只能看到瀑布的一邊,而站在加拿大一方去觀看,則可觀賞到瀑布的全貌,所以一直以來加拿大的游客比美國的多出很多。上世紀82年初第一次來這里時,汽車可以直接停泊在瀑布口的旅游服務中心邊上,即使是春天,遊客仍是寥寥無幾,加拿大一方設有人行道,河邊也設有鐵欄杆,到處有“不准攀越”的警示牌,已有良好安全的旅游設施,反觀美國一方,瀑布一帶沒有人行道,甚至沒有攔杆,入夜時更有警察守住不讓人靠近,恐出安全事故,幸好如今已徹底改變。近十幾年來,不少亞洲國家富裕了,在這裡常碰到有中國人,印度人,韓國人,日本人來此游玩,日本人更視尼亞加拉大瀑布為世界上度蜜月之首處。(事實上,夏天常會見到一大群喜氣洋洋,衣冠楚楚的年輕男女在拍婚紗照)
尼亞加拉大瀑布水量充沛,洶涌的河水卷著浪花滾滾而來,從寬闊的馬蹄形缺口直瀉而下,巨大的轟嗚聲震耳欲聾,形成像原子彈爆炸后的蘑菇狀的水霧團徐徐上昇,令游客個個頭頂著亮晶晶的水珠,藍綠色的河水在瀑布口變成一條長長的白色水吊帘,即使在寒冬近零下30度也奔流不息。美加兩邊均有游輪載著遊客直闖瀑布底水帘洞,此時站在船上你會覺得猶如在12級台風的冲擊下東搖西晃,周圍一片水霧,連眼晴都睜不開,遊客無不驚呼尖叫,非常刺激!瀑布衝擊下產生的水霧,在陽光的照耀下,天際常常出現1~2道美麗的彩虹,如果你是幸運兒,有時會碰上三道巨大的彩虹懸掛在半空,瀑布不遠處有一條圓拱橋接駁美加兩國,也因而取名為彩虹橋 (Rainbow Bridge )。
我帶著老友找到了好位置拍攝瀑布,老友中有人是照相發燒友,此時長短炮盡出,擺出各種姿勢拍个不停。近幾年,不斷有童年就認識的街坊同學,東山老友來訪,我都會帶老友們來尼亞加拉大瀑布遊覽,以盡地主之誼,望著老友們已經不年輕的身影,還能在萬里之外聚會郊游,仿佛在夢中一般,實在是感恩不盡。瀑布區藍天下彩虹高掛,無論是幼童或老者,都笑口相迎,這就是加拿大可愛之處!我領著老友們走近瀑布口,迎距離觀賞流水跌落斷崖這一壯觀景象,只見洶涌澎湃的急流以近35公里時速衝下,看久了會覺得有點暈眩,似乎腳下的土地也隨水流飄移,情不自禁要抓住攔杆。瀑布口永遠都是遊客人潮洶涌,幾年前有位女日本留學生,來加才十天,在這裡攀欄杆照相時不幸墮下,在人們的惊叫聲中,幾秒鐘就消失在急速的激流之中,20多天後尸體才浮起。所以我不停叮囑老友千萬要安全,切不可樂極生悲。
其實大瀑布區有兩處瀑布,馬蹄形的瀑布為美加共有,另一個瀑布為美團獨自擁有,据説名為新娘子面紗瀑布(是否是中國人起的名字就不得而知),其實是尼亞加拉河在瀑布口懸崖邊上有一小島,將河流一分為二,大部分河水在馬蹄形的缺口落下,而另一小部分水从另一懸崖落下,就有了美國的新娘子婚紗瀑布了。通常大部分遊客首先觀賞馬蹄形大瀑布然後折回時才看新娘子婚紗瀑布,相比之下,無論水量,壯觀程度美國瀑布都難以比擬馬蹄形大瀑布,所以大部分游客都匆匆看幾眼便拔腳離開。上世紀九十年代時我常過境美國一方觀賞瀑布,雖當時設施簡陋,但勝在很多景點都是免費的,觀察瀑布的角度不同也令我有很多新鮮感。近來美國一側大興土木,設施日趨完善,但隨之收費也水漲船高,911事件後,過境美國海關檢查嚴密,收費高,過關麻煩,也就很少再到美國一側觀賞瀑布了。
老友拿著照相機拍到不亦樂乎,遲遲不願離開,我常同老友來游覽,有一年之中來了十次,亦就見怪不怪。老友後來在同伴再三催促下才一步三回頭很不情願地離開,我很明白老友的感覺,千山萬水之遙,今次之後幾乎再無機會重臨了。
我繼續驅車帶各人往下游駛去,這一路上我會停四個景點,分別是第一:尼亞加拉漩渦,這里建有鋼纜車懸空橫渡河灣,因為纜車是西班牙人設計的,所以也稱為西班牙纜車。從高空中可見尼亞加拉河在此來了一个90度大轉彎,然後一路急流直奔而下,這里还有玩急流船舟的刺激項目。
然後過了直升机場(載客从空中俯瞰瀑布),到了發電站,這是第二站停留,可見美加兩國各有一模一樣、同等規模的水力發电站。第三站轉个彎便到,是花鐘,用不同季節的鮮花裝飾而成的鐘面,每隔十五分鐘會奏音樂報時。
此後,我們從橋底穿過第三座橫垮尼亞加拉河的劉易斯頓-昆士頓大橋 (Lewiston-Queenston Bridge),在一個大斜坡的半途停下,這是第四站,政府在半坡上開辟一大片空地供遊客在這裡停留照相。从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之前還奔騰不息的尼亞加拉河已完全緩下來,只見河面平靜如鏡,靜水深流,河流在此呈S型展開向下游流去,這里風景甚佳,好像一幅漂亮的油面呈現在世人眼前,游人無不贊口不絕,紛紛整理儀容,將自已溶入這美麗的風景之中。
尼亞加拉河發源于伊利湖,然後注入安大略湖,這入湖口上有座美麗的小鎮,名叫尼亞加拉湖邊鎮(Niagara-on-the-Lake )。這里是極富盛名的加拿大旅遊勝地,小鎮很小,但建筑物很別致,很多都上百年甚至更長歷史的樓宇,充滿著濃濃的英國殖民色彩,很多加拿大的第一產生于此,如第一幢高等法院…等,這裡遊人如織,很多歐洲色彩的餐廳設在小鎮路兩旁,鮮花盛開的花壇邊人們坐在路旁開懷痛飲,在鎮的入口一座鐘樓矗立在路中央,人們還以為到了英國小鎮。
從熱閙的鎮中心行約100公尺,就是浩瀚的安大略湖,尼亞加拉河在這里默默地注入來自上游的伊利湖水,安大略湖很深,湖水呈藍色,在藍天下,真是天水一色,初來者很容易認為這里是大海。老友們根本想不到從熱閙的市鎮到這如同世外桃源的湖濱衹是幾步之遙,漫步在沙灘上,亨受著和風習習,明媚陽光的愛撫,真有說不盡的舒坦。
老友們在這裡流連望返,久久不願離去,一致贊嘆這里的漂亮,末了眾人還在湖邊的小亭映相留念,讓美景永遠留在這不可磨滅的印象中。
回程的路上,我們停留在一間加拿大連鎖咖啡店休息,這里有位女服務員也來自廣州,我因來多次也認識了她,她見我領眾人走進店內時,便笑稱:你又做導游了。這個小鎮以旅游、釀酒、水果種植為主,著名的加拿大冰酒就是出產在此地,一路走來,到處是大片的水果樹木,當地加拿大農業部門很注重環境保護,明文規定農業生產不能用化肥及農藥,所以原生態保持得很好。
以前每年都多次到訪這裡,今年是例外,一次都沒去,也沒有外國來訪者,雖説是樂得其所,卻是很不習慣。這壯麗河山,我是百看不厭,我自已及一班老友都已是黃昏一族了,能在還可以走動之時,歡聚旅遊,話說當年,我是樂在其中,從不言累也!因為我很珍惜每一次的出遊和聚會。 Ping Leung 2020-11-26
梁平如寫于加拿大多倫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