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420
    • 经验6719
    • 文章566
    • 注册2007-07-16

                        暗合古人
       《蔡宽夫诗话》云:元之(王禹偁)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因请易之。”王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耶!”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
       从上段文字可知,王禹偁写的诗,与杜甫的两句诗很接近,其子建议修改,而王禹偁认为此乃与诗圣暗合,很是得意,终不肯改。古今所临之景相同,所抒之情相近,而性情又相一致,故所咏之诗相似,也属正常。但后人所咏,乃前人已咏之句,难免贻人口实,以为后人抄袭前人,此种事情,又极难辩解清楚。像上面的例证,老杜的诗,王禹偁的儿子读过,王禹偁却未必读过。倘读过,他在创作时无疑是要避开的。
       再举一例,苏东坡有两句诗“何时得见悲秋客,醉里题诗字半斜”。而陆游的《梅花绝句》中也有“探春岁岁在天涯,醉里题诗字半斜”之句,苏轼与陆游的诗一字不差,苏轼为北宋诗人,陆游为南宋诗人,苏陆暗合,我们不能理解为陆游抄袭了苏轼,只能用“诗心相通”来解释。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中有一段文字十分精彩,杨修与张松在书院中谈到曹操的雄才大略时,张松意颇不屑,于是杨修拿出曹操所著之《孟德新书》,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13篇,皆用兵之要法。松看毕,问道“公以此为何书耶?”杨修说:“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13篇而作。公欺丞相无才,此堪以传后世否?”张松大笑:“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乃战国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有,止好瞒足下耳。”杨修说:“丞相密藏之书,虽已成帙,未传于世,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张松遂将《孟德新书》从头到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是何等聪明之人,他知道张松有过目不忘之才,心中暗暗称奇,次日,即将此事汇报给曹操,曹操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遂令将自己的书撕碎焚烧了。
       这里又提出了与古人暗合的问题,以我观之,曹操在这件事上是愚蠢的,诗句简短,或可有暗合,哪有一本书13篇皆能与古人暗合的道理。曹操是军事家,而操之新著乃兵法之类的书,既称为“暗合”,当不是曹操抄袭古人,何必怕担嫌而将其书毁弃。若不然,说不定今天兵法类书中,或可见到这本《孟德新书》呢!
       对于自己精心创作的诗句,后来才发现与前人之作惊人的相似,总担心有人说你偷了别人的东西,被人目为“文盗”。我自己就遇到过这类尴尬事。我曾创作过一副对联“得闲闲时且闲闲,遇乐乐处须乐乐” 。这联句非常符合我这个“洛州散仙”的心性,好玩儿,总想忙里偷闲,“赏心乐事谁家院”。讵料他日读报,在廖金匀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发现了与我联句非常接近的句子,原来嘉应(今广东梅州)才子刘湘曾作过一副长联,悬于南雄某酒楼,这长联是: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世事茫茫,光阴冉冉,留不住朱颜玉貌,带不去白璧黄金。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今安在?劝君放下几文,沽一壶嗟三度四,遇快乐时须快乐;
       这条路去,那条路来,青山叠叠,绿水融融,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海。智若周瑜,勇如项羽,乌江赤壁总成空,请子但坐片刻,听两句说古道今,得安闲处且安闲。
         这副长联上下联的末句,合成即又是一副对联:遇快乐时须快乐,得安闲处且安闲。
         读后实在有点惶恐,此联与我联只一字之差,我并未见过刘湘的这副对联,且南雄在哪里,我亦不知,且廖文也未提到这位嘉应才子刘湘是古人还是当代人。可以肯定,他不可能见到我的联文,这只能用“暗合”来解释了。
       无独有偶,我的另一副对联:神清只因烦事少,诗雅原为饮茶多,这对联曾为洛阳一家茶楼所用,乃石川先生所书。2002年,我在席殊书屋买了一本陈声聪先生的《兼于阁杂著》,翻阅时,发现在《宋诗品会》中,有一段话:
       宋诗自山谷、后山以后,无人不受“江西派”之影响,“永嘉四灵”独反“江西派”之“资书以为诗”,而“捐书以为诗”,人称为“江湖派”而与“江西派”对抗。其诗专主白描,一时成一流派。摘句如许玑之“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客怀随地改,诗思出门多”“寒烟添竹色,疏雪乱梅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脆柳寒烟平似水,红枫霜叶远如花”“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
       许玑的“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与我的“神清只因烦事少,诗雅原为饮茶多”,可谓同曲同工。许玑为宋人,句在前,让我又当一次“文盗”嫌犯,而我“安肯为盗乎”?如果真的追究责任,恐怕只能归罪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了。
       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论及这类古今诗人暗合的例子,他说:“在写作上要求创新”,所以陆机《文赋》里说:“谢朝花之已被,启夕秀之末振。”朝花已开,指别人已写过的意境,要辞谢掉,不再去写它。夕秀未振,晚上还没开的花,指别人没有写过的,要放开,要写。可这里也有分别,有的是自己没有意境,袭用别人的意境,那是要不得的。有的是偶合,不是有意抄袭,情形就不同。由于有些作家生活环境相类似,他们在描写同类生活、表现同一主题如离愁别怀等,有时可能发生类似的构思。这样的偶合是会有的,仔细从上下文辨别起来一定会有不同,可供我们比较。
       暗合与有意识的借用、化用不同。借用、化用乃知古人、前人之句在先,因其优美而借用、化用,可以使自己的诗文增色,所以就拿过来了。如毛泽东借用李贺的诗句,都属于此类。我的诗句能与古人暗合,应当是既荣耀又自豪的事。此可用清翁同龢的对联作结:古人大抵亦如我,世事何尝不可为。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http://blog.sina.com.cn/lyds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