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9600
    • 经验2426
    • 文章876
    • 注册2012-02-21
    [随笔、杂文] 知识就是力量乎
                           知 识 就 是 力 量 乎?

        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后,此话广为人们所赞赏。但是,我国的大文学家苏轼,却有如下的诗句:“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庄子更有说:“天下人都知道追求他们所不知道的,却没有人知道追求那已知的;都知道非毁他们所不赞同的,却没有非毁他们所赞同的。喜欢求知,是多么严重地造成了天下的动乱啊!”那究竟,知识对于我们来说,该怎么对待的呢?
        就知识的本身,是没有什么对和错,也没有什么力量和不力量的分别。但是对怎样取得知识来说,则有所分别的。目前流行的“亚里斯多德”的思维,即以主体人的认识出发,并始终坚持一个统一认识的方向与标准,即既定的原则,借助抽象概念为主要中介进行推理,通过线性思考推进认识向纵深发展,通过比较思维推进认识向横面发展,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以属性大体相同来对认识对象进行分类或归类,也就是从诸多个性归纳出共性,从某种已定共性去推演个性,最后得出意义确定的概念化的理性结论。这是实用主义的思维模式。用这样的方法得出来的知识,是不全面的,是有偏见的。《金刚经》“须菩提,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不也。不可以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在佛家的眼里,任何的存在,一旦以任何认识形式来把握时,就会扭曲它,也就是说存在的本质不是语言可以把握的。《菜根谭》说:“万物皆能使人迷惑,是因为人皆有被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所迷惑,所以,只有一无所见者不迷惑,不迷惑才能看清天下的事物。”庄子更有说:“不懂的才是懂,懂的其实是不懂。谁懂得那不懂的懂呢?”“最高的言论是没有言论,最高的作为时去掉作为,想用自己的所知去和真知等同,所懂得的,也就太浅陋了。”庄子还有一个奇怪的寓言:齐恒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作车轮。轮扁问;
    你读的什么书?
    圣人书;
    圣人还活着吗?
    死了,那么你读的,不过是圣人的糟粕。
    何解?说得对,还可以饶恕,不对的杀头。
    我只根据我的工作来观察,作轮子,动作慢,榫眼松就不坚固,动作快了榫眼就对接不上,不慢不快,得心应手。却说不出来,技术的妙处就在这里。所以说,你读的都是圣人糟粕。
    《菜根谭》又说:“禅家有理障之说,我说理不会有障,而是认识有障。如果没有先入为主之见,认识事物的心怎么会有障碍的呢。”“读书要懂得能出能入的方法,起先是要钻进去,了解其意旨;后来是要钻出来,不盲目信书,说明读书不仅要了解其精旨,更要独立思考。”这些都说明,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果是用不当的方法,获得的知识是不全面地,是有错误的。
        知识本无力量和不力量之分。知识在乎于运用,《菜根谭》说:“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不如一辈子谨守愚拙。”人们认识了核分裂,如果用于发电,那是对人类有益,但也带来危害,如果用于原子弹的话,就对人类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有话说:“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也就是说,聪与敏是需要持有的,但不能以此来夸耀。庄子说:“古代圣人不要求人的才能一样,不要求作同样的事,名实相符就行,凡事讲求适宜,这就叫做通情达理增加福气。”但是这些言论,似乎和目前的潮流不相适应。人们了解自然,目的是为了为我所用,特别是现代科技的进步,使人们觉得,自己是大有作为的。为此,不觉想起庄子的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间的帝王叫浑沌,儵和忽在浑沌的地盘相遇,浑沌待他们很好,儵和忽计划着要报答浑沌的恩德,说:“人都有七窍,用来听,看,吃饭,出气,这位独独没有,我们试看个他凿几个。”于是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便死了。故事虽然离奇,但是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如果不顺从自然规律,有时好事可以变成坏事。所以庄子《应帝王》说道:“不要做名誉的得主,不要做计谋的仓库。尽情地发挥天赋的一切,而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的获得。”《在宥》“拥有国土的,是有了一个大的物,拥有大物的人,不能把它当成一个物来随意支配。它是物,但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物来随意支配,才能使物成其为物,明白那些使物成其物,就是不把它看成物来随意支配。”此话说明,世界上所有的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也有它不存在的理由。物,各自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这规律是不为人们的意志所转移的。《刻意》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间的平准。不追求高尚,不谈仁义而有修养,没有功名而天下大治,不游江海也十分安闲,不作导引也延年益寿,忘掉一切又具有一切,极端淡漠却获得了一切美名,这是天地间的大道。《天运》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义是治理,实际上做成了极大的混乱,三皇五帝的智慧,对上是掩盖了日月的光明,对下是损害了山川的精华,中间又扰乱了四季的施与。孝悌仁义,忠信贞廉,这都自我勉励而使本性劳苦的事,不应该称赞,所以说,极端高贵,就舍弃国家的爵位,极为富有,就舍弃一国的财富,极端的如愿,就舍弃名誉。精神也不活动,让事情自己作自己的量度。动与不动是相互借助而不是相互恩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相互运动,而不存在着谁恩赐谁。崇尚智慧就抛弃天然,埋头苦干就干涉事物,使事物得不到安宁。老子《二十九章》打算治理天下而行有为之政,我看他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天下这个神圣的东西,不是可以勉强作为的。勉强作为就会失败,执持而不放就会失去天下。庄子《大宗师》假若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就叫它打鸣,假若渐渐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子,我就让它给我打鸟,假若渐渐把我的屁股变成车,精神变成马,我就坐上,不需要另外找车。有获得的,是有时机,有所损失,是顺应变化。安于时机,顺应变化,悲哀和快乐就不会放在心上。
        人们需要拥有知识,但不能对它随意加以支配,更不能以此进行压榨对方,否则,作用力越大,反作用也越大的。人们要了解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寻找有利的时机,顺应一切的变化,这就是一部分哲学家们对知识的理解,至于,应该如何去取舍呢,那就适从尊便了。
    [em53][em59][em58]
    自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57300
      • 经验397808
      • 文章3106
      • 注册2004-12-11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没错,学无止境,
      能真正弄懂“越学越无知”的涵义就好。谢谢。

                                           文刀
                                      2014年12月18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