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650
    • 经验2863
    • 文章142
    • 注册2010-11-30
    游记《在党家村溜达》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3/03/22/025702.jpg[/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3/03/22/025612.jpg[/imga]
    到韩城,主要目的是拜谒司马迁祠。但到城里已是下午。拜谒司马迁祠,留到明天吧。下午这点时间,先去看看党家村。
    党家村名气很大。2001年6月21日,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年后,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党家村历史悠久。据考证,建村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至今已经有680多年了。
    党家村的价值何在呢?依我看来,在于它是中国建筑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走进党家村,你就走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观园。从那些弥漫着历史烟云和回响着时代足音的院落、屋宇、雕刻、牌匾、陈设、字画、楹联……你可以细细品味中国历史久远的耕读文化、宗亲文化、节庆文化、孝悌文化、婚姻文化、饮食文化。也会帮助你读懂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经济、文化、哲学、艺术的深深浅浅、明明暗暗。
    党家村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当然首先是她的应运而生,天生丽质,实至名归。但是,能够经历好几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特别是经过20世纪50年代末的饥荒和60年代中的浩劫而顽强地挺过来,虽是屡遭破坏但依然硕果仅存,当是得益于村民的多方保护和老天爷的眷顾吧。而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眼光独具,热心挖掘与推荐,是她成名的最直接的原因。1986年,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日本九州大学联手,对党家村的民居建筑进行考察和梳理,发现了他的巨大价值。1991年,日方团长青木正夫撰写了《党家村》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党家村。
    青木正夫博士说:“我曾到过欧、亚、美、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古朴典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居民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人家是内行,看门道。咱是外行,看热闹。看热闹只是不高深不隆重,却是轻松愉快的。
    一块不起眼的牌坊,斑斑驳驳,静静地叙说一个村寨的沧桑。
    俯瞰党家村,有貌似南方的郁郁葱葱。这在黄土高原上并不多见,令人惊喜。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3/03/22/025428.jpg[/imga]

    沿着条石和卵石铺就的村道,走进村子,也就走进了历史古村的斑驳画面,你的鞋印,叠加到陈年的文化的民俗的艺术的印记上面。
    党家村,其实就是“党贾村”。党家乃建村始祖。明成化年间,贾家与党家联婚,合伙经商,生意逐渐兴隆,日子越过越红火,遂成地方巨商富族。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村东北高地建寨堡,使村寨相通,连为一体。20世纪中期的大饥荒和文革浩劫,破坏了不少建筑物和家庭设施。尽管如此,如今还保存有四合院123院,321座。党家村选址恰当,建筑精良,内涵丰富,村寨相依,保护措施完整,公用设施齐全,避难防御,安全可靠。就是我这样的外行,都看出村子的建筑,是实用性、保护性、纪念性、标榜性、启示性并存,相得益彰。村中有宝塔、祠堂、私塾、节孝碑、看家楼、暗道、哨门城楼、神庙、老池、古井、火药库等公共建筑和独特建筑。生活所需,文化附丽,艺术所依,完美结合。
    在当代大领导的题词碑记下,是散漫闲适的村民。这使人想起古诗句:“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村民们大都已经搬到新村居住,老宅,就是供游人观赏的了。少数村民,在这里做点儿小生意。今天游人不多,他们便随意地谈天说地。
    泰山石敢当,无语述变迁。
    退休人员一名,大门大院一间。对着大门独坐,不言不语不闻。境界啊。此公当是见惯了春阳秋月,波涌潮平,如今赋闲,回归故里,冷眼世事,安然超然。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陆游的《书怀》中的两句诗:“不饥不寒万事足,有山有水一生闲”。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3/03/22/025527.jpg[/imga]
    在一间文化室里,见识了村民的画作。导师与领袖,高挂墙头。没有“刘”,不奇怪,应该是文革的产物。但是没有“马”,就让人费解了。不是说要征集文革文物吗?此物甚佳,不应遗弃,大可征用。
    气势非凡的看家楼。它的相貌跟我所处的南方开平的碉楼不同。碉楼洋气,此楼古朴。但作用是一样的:防匪防盗防乱,看家看院看村。选择一个好角度,蹲下,仰拍,甚有看头。
    这些对联,宣示的是中国过往年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处世哲学。
    艺术性很强的彩色面塑。用于结婚,寓意和睦美满,吉祥如意。
    耕读人家的牌匾,随处可见。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美好的诗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糟蹋为“大毒草”,淹没在大批判的口水和墨水中。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逻辑下,似乎强力灌输“书中自有臭粪土,书中自有丑八怪”才是正道。今天没有人从事这种批判了。但是,现实生活中,读书依然不能改变命运,命运由固有血统决定,拼爹拼娘出人头地的现象,每每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良知。
    到了吃饭时间,进去一家看起来顺眼的普通的农家餐馆。选择对了。此间甚有书卷气。四面墙上贴着对联,书法不错,也很有思想,很有哲思,有启迪性的,有劝诫性的。如:“读太史公书明死生之文  诵石钟山记识简陋之别”;“室宜简朴惟遮风以避雨  人需宏达当顶天以立地”;“志虑忠纯仰天地之正气  居家清白法古今之完人”。吃了一碗面,交了钱,表扬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板:“在这用餐,精神物质双丰收哪!”于是,那憨厚的笑容,爬上了他红黑的脸。与他合影,握手,道别。
    门外,一群摄影师正在帮一位模特拍农家姑娘写真。忙着并快乐着。党家和贾家的先人,一定不会想到他们的祖居和老村,会成为21世纪四方游人驻足观赏和评头品足的对象。历经风雨的略显衰败的院宅和巷道,也会成为寻觅美的“潮人”留影的背景与烘托。美,质朴之美,应当是最有生命力与穿透力的吧?
    见惯了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过惯了急迫的喧嚣的都市生活,回到黄河流域的乡村,回归古朴和寂静,难道不是很写意的事情吗?这是对心灵的一种补偿与慰藉。反正,我很喜欢在这里溜达,喜欢已经见识到领悟到和未曾顿悟的一切。借来唐朝韦庄的诗句来用用:“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

    [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3/03/22/051021.jpg[/imga]
    [ 这个贴子最后由Huangtian在3/24/2013 10:45:38 A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17379
      • 经验30899
      • 文章5767
      • 注册2009-02-11
      我跟着在“在党家村溜达”,看文字看照片溜达,收获不少,以后再去有门有路了。谢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在党家村溜达——又一引人入胜的妙文。妙在从容,轻松道来,自有隽永一位。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650
          • 经验2863
          • 文章142
          • 注册2010-11-30
          谢谢萧振兄、荒田兄。为了赚取表扬,想不来美华都不成了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