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9600
    • 经验2426
    • 文章876
    • 注册2012-02-21
    也来学习道德经
                     也 来 学 习 “道德经” 第 二 章

      现在的辩证法认为,任何的事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对立面的双方是对等的,互相依存和斗争的。对立面成动态平衡的时候,事物就呈现稳定静止的状态,对立面斗争到了激化的时候,对立面的双方,就会互相转化,形成一个新的事物,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道德经”第二章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下人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此话也就是说,美和丑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也就是说,知道美就是因为有丑的存在,没有丑的存在,就不知道美的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美和丑的,也没有“东”和“西”的,只因为有了丑和西,才知道什么是美和东。”“有”和“无”,“难”和“易”,“善”与“恶”,“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音”和“声”等等,就可以此类推的了。
        庄子“秋水”篇更有形象的说明。黄河之神说:“我认为天地为大,毫毛为小,可以吗?”北海之神说:“不可以。万物,数量没有穷尽;时间,永远不会停止;命运,没有一定;终和始,不会守旧不变。所以大知知远又知近,为此小也不以为少,大也不以为多。知道数量没有穷尽,就不会轻视遥远的过去,也不努力抓住唾手可得又转瞬即逝的现在,是因为他知道时间是不会停止的。他明白事物有盈有虚,所以得到了也不高兴,失去了也不忧愁;他了解人生的坦途,所以活着并不喜悦,死也不认为是灾难。他知道事物都是终而复始,不会固守原貌。由此看来,又怎么能知道毫毛是最小的,而天地就是最大的呢?”
        黄河之神说:“物的内部,外部,为什么要分贵贱?为什么要分大小?”北海之神说:“从道的立场来看,物没有贵贱。从物的立场来看,自以为尊贵而互相轻视;从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都不是由于自己;从物的大小差别来看,根据它比一些物大,就说它大,那么万物没有不是大的,根据它比一些物小就说它是小,那么万物就没有不是小的。明白天地可等同于一粒小米,毫毛可等同一座高山,就可以明白万物大小的差别是怎么的一回事了。事物是好是坏,是要看时机,不能看固定不变。粗大的梁柱军事上可以用来撞击城门,但不能用来堵塞小洞。所以说:都按照对的去做而不按照错的去做,这是没有明白天地间的道理,不了解万物的性情。这就好像只要天而不要地,只要阴不要阳,这是行不通的。是因为事物的双方是互相依存的。”只有顺应事物的规律,寻找事物动态平衡的的时机,顺应潮流,这就是行义之人了。
        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处理世事,这“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的,而是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规律而行事,尽量减少主观意志的干扰。统治者和老百姓就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他们是对等的没有高低之分的。他们相互都是遵从辩证法的原则而运行的。其实统治者应该是管理者,人们走在一起,就要推举一些人来管理自己的事情,管理者是由老百姓推举出来,代表老百姓的利益来管理国家,他是一个老百姓的“公仆”而不是老百姓的主人,但是在封建君王和独裁者的眼中,国家是他们用暴力夺回来的,国家应该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和老百姓的关系是统治和被统治,老百姓得到的东西,是他们给与的,老百姓只有接受的权利而没有主宰的权利。
        为什么在封建社会里也常常提出“以民为本”的思想呢?其实,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就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站在统治者方面去看,他得到越多越好,但是他得到的就是老百姓失去的,如果他们无穷尽地去擭取,必然会遭到老百姓的反抗,一夫作难,七庙崩,秦始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一些开明的君主和政治家,他们是看到上述的道理,但是,他们提出的“以民为本”,都是以不影响统治者的利益为前提的,这不是真正的以民为本,人们害怕的是“政绩工程”,为什么的呢?其原因是现在的官员,他只需要向上负责,而不需要向下负责,老百姓无权监督他们,偌大的国库,任由他们使用,而没有有效的监督,他们为了向上交代他们的成绩,建起了不计较经济效益的浩大工程,工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很好向上交代的答卷,可是对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多少的好处。历代的皇帝,也有反贪倡廉的壮举,历代也有清廉的包公,但是他们都是没有好的结果,是因为这以老百姓的立场为出发点的行为,必定会触犯统治者的利益,必定遭到统治者的镇压。人民和统治者的地位不对等,一切的反贪倡廉,都是要在统治者“开恩”的时候才会有成效的。否则只能成为一句口号罢了,是因为这是事物发展规律所规定的结果
        人们应该多读一些哲学,是因为哲学是一切科学中的科学,它是研究事物自身内部的规律。能用辩证法去看世界和事物,就会明白世界上的千奇百怪的事情,就会懂得认定自己行动的方向。
    自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420
      • 经验6719
      • 文章566
      • 注册2007-07-16
      历代的统治者,就是没有体会到《道德经》的精髓,不把自己放到适当的位置上,才造成中国社会改朝换代、周而复始的“换汤不换药”。只有几个开明的皇帝如汉朝的文、景,李唐王朝的李世民、李隆基,清代的康乾,依照道的理念来管理国家,才有了几个盛世出现。再看美国,建国才200多年,因为用道的思想来管理国家,才有国家的兴盛。
      对于现在的当权者讲这些内容,只能是对牛弹琴!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http://blog.sina.com.cn/lydst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说得真深刻。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