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转帖]董桥︰克雷莫纳的月光
    董桥︰克雷莫纳的月光

    南妮集藏明信片。喜欢几十年了,搜遍欧洲旧货店旧书店,一盒一盒分门别类上万张了,美术学院选过一批办过展览。她说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明信片最动人,生离无奈,死别无告,寥寥几句话一字一泪。印名画的明信片她很多,写了信的不少,空白的也不少。名胜古迹欧洲印的比别处印的漂亮。各国邮政局的制作也好玩,二十世纪初的多极了,不印花草只印线条,简明端庄,有些是国之庆典纪念片,也珍稀。南妮是荷兰人,少年时代我在万隆英校读书她是高班学姐,是校花。我住英国那些年她回阿姆斯特丹了,旧日同窗告诉我地址我们又联络上。我去荷兰看望她。她来伦敦看望我。前几年她回南洋访旧还绕来香港盘桓三五天,清丽的容颜荡起浓浓的秋色,说是再不出来走走怕走不动了。她家四代都开琴行,南洋战前那家关张了回阿姆斯特丹又开一家,只卖小提琴了,开在河边老房子的二楼,三楼是她寓所,街尾一家小旅馆很精致,我住过好几回。开旅馆的荷兰老太太早年在荷属印度尼西亚也住过,也开旅馆,闲谈谈起我小时候的家庭医生她也相熟,说六十年代医生举家迁居荷兰,老了退休了。医生是中国人,侨生,姓林,留学荷兰学医,满口荷兰话,诊所离我老家很近,古老大宅院,四周老树参天,前院看病后院住家,上午开诊,中午睡了午觉坐着小轿车上门应诊,四点半又坐班。

    林医生矮矮胖胖,白衬衫白西裤浆得笔挺,难得笑一笑病人心中舒畅。老太太笑林医生老了笑容多了,她说带我去见一见我没敢去,小时候怕看医生阴影还在,南妮讥笑我是白袍恐惧症。还是她的琴行好玩,小提琴那么多,她随便拉一段小曲都好听,还有一架百年老钢琴音色好得不得了,我弹老歌她拉小提琴伴一伴竟然有点高山流水的气韵。南妮说早年古董小提琴多,生意好做,近年靠新琴应市,不好玩。楼上寓所倒还珍藏两张克雷莫纳Cremona古董琴,琴背槭木木纹优美,面板松木润亮高雅,说是银松,罩光清漆讲究得要命,上百年了越老越古越艳,音色一听不一样,柔里带刚,拉小夜曲如泣如诉,太神妙了。克雷莫纳是意大利北部古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阿马蒂家族制作的提琴闻名世界,提琴制作学校里还开了一所古弦乐器博物馆。那座古城公元前二一八年古罗马人建立,匈奴人多次劫掠,七世纪伦巴第人重建,维斯孔蒂家族、米兰斯福尔扎家族和西班牙先后统治。市中心罗马式大教堂漂亮得很。还有意大利最高的托拉佐钟塔。随便走进一座教堂一座宫殿都看得到十五、十六世纪克雷莫纳画派画家的壁画,南妮在古城旧货店里找到十八张壁画明信片。她说歌剧创始人蒙特威尔蒂一五六七年也生在克雷莫纳,人杰地灵,是农产品和乳品集散中心,也生产农业机械、丝织品、钢琴。我在南妮家里看到一本英国人戴维.罗利David Laurie写的贩琴琐忆《The Reminiscences of a Fiddle Dealer》,翻几页太好看了,借回旅馆接着看,掌故多极了。

    我找了好几年找不到了那本书,英国旧书商有些听都没听过。威尔逊查了资料说印得不多,一九二五年有英国版也有美国版,罗利一八九七年逝世了他儿子才找到原稿,拖了好多年才付梓。我前几年在美国终于找到了一本,南妮要我替她再找一本找不到了。她说书中纪录的许多古董小提琴她太爷爷都经手买过卖过,那张马奇尼小提琴原是英王乔治四世买去学琴,学来学去学不好,索性赐给基尤皇家植物公园园丁。园丁珍藏了好些年才卖给伦敦古董街一家琴行,人称「乔治四世琴」,转手转了好几十次,太爷爷买进来藏了好一段日子又卖出去。《贩琴琐忆》作者罗利说他最后先卖给爱丁堡一位业余提琴手,不久买回来又卖给德国一位小提琴家,小提琴家四处表演,名琴名声渐渐大起来。「我姑姑原先珍藏好几本《贩琴琐忆》,」南妮说,「一九三○年代她们家火烧烧掉几千部旧书,旁的她不在意,《贩琴琐忆》她在意,找了好几年找不到一本,都九十二岁了,越老越想要,我把我家那本给了她了。」我听了赶紧邮寄我那本给南妮,这本书她用得着,我横竖读完了。上个月,旧书商庄士顿编发的书目里竟然看到《贩琴琐忆》,我立刻补买。书衣破旧补过了,内页和插图倒完好。作者罗利起初做石油生意发大财,平日爱拉小提琴消遣,花大钱买了一两张名贵提琴之后竟然越玩越爱,索性改行玩小提琴买卖小提琴,曾经坐拥十几二十张斯特拉迪瓦里古董名琴。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是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提琴制造家,拜老阿马蒂为师,多有创新,作品件件价值连城。罗利腰缠万贯,经常在欧洲各地找小提琴,晚年躲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老家买卖提琴。他结过两次婚,膝下十八名子女,南妮说她太爷爷的日记里记了不少罗利轶事,跟《贩琴琐忆》中写的很像,说他最会议价也最有耐性,为了求得一张斯特拉迪瓦里不惜花费好几年时光跟琴主交朋友。罗利书上写了这段往事。他说那位琴主是法国老前辈音乐家,藏琴无数,偏偏不卖祖传那张斯特拉迪瓦里,说他早年担任法国军乐队指挥,那张名琴跟着他东调西遣,和八国联军去过北京去过上海去过加尔各答,东西南北不分离,如今老了更不忍卖掉。罗利从此每去巴黎一定去拜访老前辈,一年又一年两人成了忘年之交,无所不谈。第四年开春二月,老前辈写信说他女婿在加尔各答租了剧院准备组班举办音乐会,请老前辈去当总监,老前辈怕印度天气湿热无常,损坏名琴,决定转卖。罗利接了来信立刻赶去巴黎议价。他说他花七百英镑买下名琴捧回格拉斯哥,不久高价转卖,赚了大钱。

    斯特拉迪瓦里名琴行内人简称斯特拉德Strad。有一年我去了意大利再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看望南妮,她悄悄带我上楼打开衣柜拿出一张古董斯特拉德,果然国色天香,沉穆亮丽。南妮关了窗子草草绾起头发拉了一段曲子给我听,太悦耳了:「我怕楼下大街上万一有个小提琴家走过听出斯特拉德跑上来问长问短,」她说。记得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之间有个老城叫斯特拉Stra,拿破仑在那边买了一幢十八世纪古堡送给约瑟芬的儿子,壁画天顶画全是威尼斯画派大师提埃坡罗作品,一九三四年墨索里尼在古堡里第一次跟希特勒见面:「我讨厌他的相貌,」希特勒一走墨索里尼说,「那家伙神经有毛病!」南妮说那个老城她也去过,好多年前了,刚离婚,一个人走遍意大利中部好几个大城小乡,还绕去克雷莫纳买了一张一九○六年的小提琴,黄杨木漂亮绝顶,卖琴的老公公说是十八世纪的老黄杨,阿马蒂家族后人用剩的木料。南妮说天黑了她在旅馆二楼房间试试新琴拉了一首意大利老情歌,拉完外头一阵掌声吓了她一跳,探头一看,窗下小巷围了一群人朝她的窗子叫好:「那是意大利最妩媚的夏夜,月光如画,花影飘香,我心里痛得好甜。」她说她改了行程在克雷莫纳住了半个月,「真不想回荷兰」。南妮那天找出几十年前她在台上拉小提琴的老照片给我看,有的眉梢微挑,有的合眼凝神,风华清靡。「都错过了,人生,」她说,「赶不及付邮的明信片!」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2/11/25/055751.jpg[/imga]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