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9600
    • 经验2426
    • 文章876
    • 注册2012-02-21
    [原创] 何谓至善
                             何 谓 至 善

        儒家的经典《大学》《中庸》其根本宗旨,在于彰显美德,在于改变百姓的不良品质,使他们成为新人,在于引导人们最终达到最高程度的善。
    知道了最终的目的以后才能有确定的方向。每一样的东西都有本有末,任何的一样事情都有始有终。知道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离道就不远了。
    《中庸》:事先确定了最高真理和原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失败。诚,是宇宙的最高真理和法则;而实行诚,则是人间的最高真理和法则。
        那些努力实行诚的法则的人,须择好的方向,勉力坚持下去,要广泛学习知识,周祥地探究询问他它,审慎地思索它,清楚地辨析它,脚踏实地地,一心一意地实行它。
    儒家的思维方法是典型的阿里士多德的思维方法,即事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进行研究,探索,最后归纳所有的材料,为的是说明既定方针的正确和实行的途径。世界上的事物,是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而运行,这样的规律是不因人类的意志所改变的。
        《老子》:天下万物都是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物质,而这种有形的物质则是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对立面相互依存是永恒的。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是道德的远动。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是按照矛盾的法则生成的,任何的事物都有两个相互相成的对立面所组成,对立面是按照矛盾的法则来运行。所以说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是至善的东西。
        蓝天白云的一天,突然狂风大作,把山后的白云,一个劲地往西面吹去,这时人们忽然间觉得,云前的山却向东移行。如此的现象,你说是山在动还是云在动的呢?现实就是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又如佛家禅诗中“桥流水不流”,怎么可以说桥流而水不流的呢?这样的例子,正好说明判别正确与否,就是看你用什么来做标准。通常人们都是以山和桥是不动的,也就是说以山和桥来做标准,所以就觉得云和水在流动,如果把标准反过来的话,以云和水做标准,那么不是山和桥在流动的吗。所以说所谓绝对正确和至善,是没有的。任何的标准都是相对的,一方认为是对的,反方可能就认为是错的。所以世界上任何的事和物,只有平衡和不平衡的区别,而没有绝对的和错的区别。儒家的所谓“至善”,其实就是“克己复礼”,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恢复到“周礼”中去,儒家为什么受到历代的统治者所吹捧和视之为最高的准则,就是儒家认为“周礼”和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就是替天行道,统治者的就是天道,人们都要依循的最高法则。
        人类的共同生活方式,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他们天赋的自然能力,都可以使人类达到一些共同的认识。人在生理上的不平等,是由于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等自然的原因所造成的,当人们充分发挥自己不同的自然能力后,在技巧、知识、声誉、分配等方面,就产生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最后达到自然状态的终点-----私有制的产生。人们在混乱的世界上,理想出一个大同的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如此的社会按照人类的本性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这是因为人的最大利益是自我保存,所以一开始就是“人对人是狼”的战争状态,但是战争状态却威胁人的生命,因此必然要求和平。和平的概念是,每一个人都同意放弃和别人一样多的权利,并因此而享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利益。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他们代理行使权利,以此来保存人们的生命。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得以和平地运行,任何事物都是,强调了一方,必然会受到另一方的反对,对立面的双方是互相制衡的,只有创造出平衡的条件,双方才能平静地相处。
    自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