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000
    • 经验4782
    • 文章688
    • 注册2009-10-04
    沁园春 魏 徴
                                沁 园 春

                                 魏  徴

        低矮凡夫,家穷好学,耿直狂徒。守成安思患,慎防纵欲,兼听明晰,暗则为孤。不避嫌疑,秉公办事,愿作良臣为国儒。君有倦,进十思警语,贞观阳铺。

        明君立谏除孤。家有诤臣宗庙不虞。木长须根固,国安德厚,竭诚待下,以俭消屠。铜镜明人,可知得失,鉴古兴亡成坦途。亡徴矣,朕失一明镜,国失灵枢。

        魏征(580-643)字玄成,身高约合现今1.62米,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为人耿直,好直言上谏,不避亲疏。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曾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但太子建成不从,玄武门之变后,建成被杀,魏征转为李世民幕僚。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贞观十二年(638),有一次大宴群臣,太宗又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是创业难啊还是守成难呢?”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回答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竞起。陛下身经百战,历经重重危险,才打下今日江山,这么说来自然是创业的艰难。” 但是,魏徵回答说:“帝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天下大乱。乱世方显英雄本色,也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戴。而得天下之后,渐渐有了骄逸之心,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滥用民力,最终导致国家衰亡。以此而言,守成就更难的啊!”太宗总结说:“玄龄当初跟朕打天下,出生入死,备尝艰苦,所以觉得创业难。魏徵与朕一起治理天下,担心朕生出骄逸之心,把国家引向危亡之地,所以觉得守成更难。现在创业时期的困难已经成为往事了,守业的艰辛,朕跟大家一起谨慎面对吧。”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徵听到此问,心中一动,这不正是自己想提醒皇上的话吗。他从容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主如果能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可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但要是只相信一个人的说法,那就不可避免是昏聩的君王了。昔日尧经常咨询下民的意见,所以有苗的恶行他才能了解;而舜善于听取四面八方的声音,故共、鲧、欢兜这些奸臣都不能蒙蔽他的视听。反之,秦二世只相信赵高,最终导致亡国;梁武帝任用朱异一人,才引发侯景之乱;隋炀帝偏听虞世基之言,天下大乱而不自知。这都是反面的例子。所以人君应该兼听广纳,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而不会受到一两个大臣的蒙蔽啊。” 太宗点头称善,说:“若不是因为有了爱卿,朕听不到这样的话啊!”  
        贞观十五年(641),太宗再次提出守天下难易的问题,魏徵说:“守业很难啊。”太宗反问:“只要任用贤能之人,虚心接受进谏,不就可以了。为何说很难呢?”魏徵进一步作了发挥,说:“看看自古而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险的时候,往往能够任贤受谏。但到了天下安乐之时,必定会懈怠,这样日积月累,问题渐渐出现,最终导致国家危亡。这也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所在。天下安宁还能心怀忧惧,岂不是很难吗?”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秉公办事,不避嫌疑,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这是为良臣;一味顺从君主的意见,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君王,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这是为忠臣也。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的不舒服,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象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书仆射封德彝嘲笑魏征的看法,魏征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象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孔子家语》人受谏则圣,木受绳则直,金受砺则利。荀子《子道第二十九》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天子),有四个谏诤之臣,边疆就不会被人侵犯;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诸侯),有三个谏臣,祖国就不会危困;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家臣(大夫),有两个谏诤之臣,宗庙就不会毁坏。木头要长势良好,必须其根要根深。国家要安定,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是事情的开始,都是充实繁多的,但事情的结束,则很少是成绩辉煌的。这就是取得容易,但守成的难啊!。为要寻咎原因,就得竭诚善待人民。当得志的时候,往往容易纵欲傲物,如果是人是竭诚的话,则吴国和越国都可以成为一体;如果是傲视万物的话,则骨肉如为行路之人,各不相干。虽然懂得使用严刑,摆出皇帝的威严,这样只能使人折服,而不能使人心服。事情不能只满足于这样,问题的核心是在人心。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我们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一辆断了绳索的车子,可以呼啦地狂奔。作为人君者,的确是能纵欲。如果能深思而自制,知道适可而止的话,就可以使国家安定。 居高思患,居安思危,常常修养自己的品德,当满溢的时候,就想想江海是处在百川之下。你的满溢,是接受别人的东西而得来的。当游乐打猎的时候,就想想,一年三次,就已经足够。当人忧倦而懈怠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得来的不容易,善此善终的就更加困难啊!要使自己不臃肿闭塞,就应该虚心倾听下面人民的意见;要防止被谗言所蒙蔽,就要正其身以抵挡;当恩赐下臣的时候,要想想是否恩赐得得当;当责罚别人的时候,则应细想,是否是毫无原因地发怒而滥用刑法。时时想起这十思,宏扬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选拔有能力的人,加以任用,听到正确的意见,就要跟从,这样有智智慧的人,就能尽其智慧,有勇之人,就能竭尽所能,仁者能播施其德惠,有诚信的人,自然会对你效忠。如果能这样的话,就不必劳神苦思地想着如何统治,百官都会各守其职,国家自然繁荣昌盛。唐太宗得到魏征的帮助,做出了为后世所称颂的“贞观之治”。
        当魏征病重死去的时候,唐太宗非常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黄竟生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好词.

      和一首

      休云忠烈少,  历代几明君? 一字能成狱, 群书辄付焚.
      龙鳞谁敢逆,  史册幸留芬. 若遇朱皇帝, 连绵见野坟.

      魏征何幸, 得遇太宗, 倘生于别朝, 不但死无葬身之地, 家族恐亦被夷灭矣.
      历代谏官死者何止千百? 鲜有留名, 更休云与征齐名. 此征之幸, 亦因与人主性格及要求配合所致.
      世民不杀魏征, 固广阔心胸, 其爱”明君”之名而不”敢”妄杀直臣, 亦原因之一也. 观其因玄武门一事而破千年史笔独立之风, 强索”起居注”, 是其内心恐遭后世议其”弒兄夺位”之恶名, 此例一开, 更无春秋笔法. 后继暴君遂肆无忌惮, 其恶更甚于杀一谏者. 后人皆云唐太宗乃中国帝皇第一人, 实未洞悉其心者. 其比宋仁宗之爱民, 相距甚远.
      中国自隋以降, 元且不论, 以明最黑暗, 以宋最开明, 唐, 气象宏大而已, 身为贵族且锦衣玉食, 一般百姓, 役盈于途, 死于深壑者无数. 奢言盛世, 实过誉之词.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在大多數宋人眼裡,「仁宗盛治」遠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在嘉祐四年(西元1059,距趙禎駕崩還有四年),以宰相富弼為首的群臣連續五次上表請求給他加尊號為「大仁至治」,但是趙禎都沒有批准。但他死後再也阻止不了群臣給他加上「仁」的尊號了。翰林學士王珪等群臣給他寫諡曰:「臣聞元精磅礴,濟萬物而不昭其跡者,薦名曰天;至德汪洋,澤萬世而不有其功者,建諡於帝……維其歷古聖賢之君,莫不極所以尊明令顯之稱,又或至於代相襲之。夫仁者聖人之盛德,豈獨未有以當之耶抑當時鴻儒巨學反略於稽求抑又天之所啟、期以克配先帝之廟乎《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此之謂歟惟功以創業為祖,德以守成為宗,皆尊尊之大義也。先帝尊諡,宜天錫之曰神文聖武明孝皇帝,廟曰仁宗。」

        「仁」就是對帝王的最高評價,「為人君,止於仁。」《宋史》評價讚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他的群臣們這樣歌頌「仁宗盛治」:「四十二年於茲,可謂海內大治矣。竊跡羲黃之前,敻乎莫索其詳。自《詩》、《書》之載,未有如茲之盛者也。」

        北宋學者邵伯溫這樣讚美「仁宗盛治」:蓋帝知為治之要:任宰輔,用台諫,畏天愛民,守祖宗法度。時宰輔曰富弼、韓琦、文彥博,台諫曰唐介、包拯、司馬光、范鎮、呂誨雲。嗚呼,視周之成、康,漢之文、景,無所不及,有過之者,此所以為有宋之盛歟?」

        北宋政論家陳師錫這樣懷念「仁宗盛治」:「宋興一百五十餘載矣,號稱太平,饗國長久,遺民至今思之者,莫如仁宗皇帝。……以致慶曆、嘉佑之治為本朝甚盛之時,遠過漢唐,幾有三代之風。」

        大文豪蘇軾說:「宋興七十餘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聖、景祐極矣。」天聖、景祐都是宋仁宗的年號。即使目空無人的南宋宰相秦檜也曾說到:「昔我仁祖臨御,親選天下十有五人崇論宏議,載在方冊。慶曆、嘉佑之治上參唐虞,下軼商周,何其盛哉!」南宋人名人衛徑也稱:「嘉祐之治」振古無及。

        在宋代有太多讚美、歌頌仁宗及其「盛治」的宋人,這些人包括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曾鞏、胡安國、劉光祖、周必大、楊萬里、王璧、陳俊卿、劉克莊、趙汝騰、葉適、王十朋、文天祥等等。(1010—1063)四十二年不識兵革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自春秋戰國後,第二個比較開放和寬容的時期。其根源就在於太祖皇帝趙匡胤的重文抑武和寬宏大量。

        趙匡胤統一中國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實現了向文官治國的轉變,未殺有功大臣。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趙匡胤制定了法律,規定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對公卿辱罵。宋朝不興文字獄,對讀書人比較寬容。

        到了宋仁宗趙禎繼位,把這個傳統弘揚到最大。趙禎愛好學習,崇拜儒家經典。他首次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拿出來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習,開了「四書」的先河。

        有一次,出使北方的使者報告說高麗的貢物越來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說:這只是國王的罪過。現在出兵,國王不一定會被殺,反而要殺死無數百姓。所以最終置之不理。

        四川有個士子,獻詩給成都太守:「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這不是明目張胆地煽動造反麼·成都太守將他縛送京城,交給皇帝嚴加懲治。可是仁宗卻道:「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首詩泄泄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做做吧。就授其為司戶參軍。」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最後病死於汴京宮中福寧殿。遺詔中說:由太子趙曙即位,進曹皇后為太后,喪禮必須從簡。死時訃告送到敵對國家遼國,竟然「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連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嚎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可見趙禎真是無愧「仁」宗的稱號。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明君立谏除孤。家有诤臣宗庙不虞。
          信然!
          休云忠烈少,  历代几明君?
          感慨!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500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