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彼岸花开
    下面这篇《彼岸花开》,与《浴火凤凰》,同为电影《最后一课》观后感。                 
                        彼岸花开
               ——观《最后一课》有感

        彼岸花,开在彼岸忘川的花朵,每一朵都开在黎明与晨曦的交界处。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它们构成火红色的花径指引人们走向三途河的彼岸,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彼岸花所包含的情,不是能够触及的心动,而是远在天涯的爱。彼岸花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它给人支持与鼓舞,留下的是永恒的美丽,而谭千秋留下的,是永恒的人性的光辉。
                                                                                                                                    ——题记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就在这一天世界永远的记住了汶川,这块正被上帝诅咒着的土地。
        地动,山摇,整个城市被阴霾笼罩,一片沉重的黑色。大地的胸膛崩裂开一道道巨大的伤口,太阳在呜咽,地球在哭泣……一刹那,汶川三千繁华化为残垣败瓦,千万的汶川人民埋在阳光下等待阳光的重临。但就是在广袤的暗夜里,也有星星点点的烛灯,微弱但清澈,让人仰望。
        时间在这一刻凝固,绵竹,厚重的预制板下,一片黑暗与寂静,寂静得令人不安,一个瘦小的男人张开双臂紧紧地扑在讲桌上,扯断的钢筋刺进肉里,鲜血滴落在地上,绽开一朵朵彼岸花.那个男人苍白的脸上却是异常的平静,而在他张开的双翼下,四个年轻的学生正蜷缩在讲台下。
        他,就是谭千秋——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
        这一天,注定不平常。同学们都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但空气中什么不安的因子在躁动,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惶恐与不安。阳光似乎太过明亮,周围的一切都像泡沫一般蒸腾消失。突然一个严厉的声音想起:"黄婷婷同学,请注意认真听讲。"抬头一看,原来是谭老师,黄婷婷满不在乎的随口哼哼了两声,抬头看向黑板,只见黑板上工整的写了5个大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什么意义,人总归是逃不过灾难,死亡的。突然,课桌,讲台,吊灯都在猛烈的晃动。"地震了,大家快跑"只听得谭老师大声地叫喊着。一晃神,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睁开眼,教室的天花板似乎已经塌了,从缝隙中漏出一点点光亮,窄窄的课桌下挤着4个同学,黄婷婷急切的把他们摇醒,"发生什么事了?"她急切地问道。一个女同学瑟缩着回答:"地震了,我们被压在了废墟里面,怎么办,我肯定会死的。"说完便无助的大哭起来。黑暗中,一个黑袍的死神好像正拿着镰刀向同学挥来。"死定了。"
        "你们没受伤吗?"上方传来一个急切的声音,从缝隙中望去,是谭老师!他的身子被一块大预制板牢牢地压住,而空荡荡的袖管下滴落着鲜血。一个女同学一下被吓哭了,"谭老师,我们该怎么办,会不会死在这里啊?""傻孩子,不要哭,不要说话,你们要保存体力,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同学们听了这话都停止了哭泣,但寒冷与干渴马上又席卷了同学,同学们又不安起来。谭老师不断的安慰着他们,原本寡言严厉的他不断说着他们整蛊他的恶作剧,他对教学的热爱。似乎再也来不及了似的。
        余震不断,响声雷鸣,冰雹般的砖瓦,灰尘纷纷坠下。"我口袋里还有1000多块钱,请你给我寄给我远方的老母亲。婷婷,请你转告我的女儿,爸爸爱她。"谭老师的话再也没有响起,这是他永恒的诀别。
        同学们也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谭老师用他的生命给他们上了刻骨铭心的最后一课。在灾难疾病前,人,是渺小的。孱弱的肉体抵不住万斤的钢筋水泥。无数生命在这场震灾中罹难了。生命无常。 在灾难疾病前,人,又是强大的。人可以凭借深藏在心底的高贵信仰,使死亡也变得无比高尚!    
       
        "再漂亮的花最终也只是开在彼岸,得到的结果也只是葬在这土砾中。"
        "葬在这土砾中吗?其实不然。看似结果只是如此,实际上呢?就像眼前这片土地,即使在雨中,也会发光。原因不在于花本身会发光,更多的是因为泥土里葬下的灵魂在发光。我们选择的土砾,就应该是有价值的,即使结果一样,都是死,但有价值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我们找到有意义的死亡方式,葬在有价值的土地里,就像彼岸花一样,用死去的灵魂发光。"   
                                                      ——后记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人可以凭借深藏在心底的高贵信仰,使死亡也变得无比高尚!    
      这话尤其令我品味!谭千秋老师以人性的爱保护弱小的生命,真的“使死亡也变得无比高尚” 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96690
        • 经验23442
        • 文章1578
        • 注册2008-07-10
        人如果能在瞬间死去,没有预感没有过程,我想这就是最幸福的死法了,既然都是要死的。
        所以人的伟大也就在面对死亡是表现出来了。谭老师是伟大的。
        你们还记得坦克尼里号船沉没前那些小提琴手吗?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7
          • 经验248837
          • 文章10204
          • 注册2009-05-21
          高阶的心灵,人间会永远记住他的——谭千秋!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