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随笔:狼的逻辑》
                             狼的逻辑
                                                  刘荒田
       
        在《东郭先生》中,狼充当忘恩负义的角色。它被农民追杀时,东郭先生掩护了它。脱离险境后,狼要把恩人吃掉,理由是饿。按照狼的逻辑,这是相当地顺理成章的。狼若被农民抓住,杀掉,那好说;东郭先生既然有好生之德,那就一定要想到,狼一旦有了生路,下一步自然是维持生存的迫切问题。而狼所面对的唯一食品,就是这位恩人。其实,这大大越过道德底线的混帐逻辑,差不多就是自然的法则。
            乡人讥笑贪得无厌者,曰:“上得床来又要被盖”。未上床者,所争的首先是卧处。然则,占有床之后,自然而然地要被子、枕头。寒冬要烧火的炕乃至暖气。酷暑要风扇乃至冷气。再往下,被要鹅绒被、丝棉胎或电热毯,床要席梦思或榻榻米;推广下去,睡衣、床头几、电视机、妆镜、衣橱,卧室的一切都会被列上“非有不可”的单子上。
         贪得无厌,所以难以安分,所以焦虑,所以争夺,所以进步。有了要更有,好了要更好。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是古典的天堂。今天,“一样米吃百样人”的人寰,出自各自的价值观,追求五花八门的“有”和“好”。
           往“好”的路上奔,固然要“吃碗里的,望锅里的”。万一跌进和“好”相反的困境、危局呢?那就尽量地躲开“最坏”。文革中的牛鬼蛇神,遇到杀气腾腾的红卫兵来抄家,听到敲门声,先祈祷他们没拿棍棒。人进来,看手里空着,祈祷他们身上的旧军装没束皮带;看有皮带,祈祷他们不会解下当鞭子用;皮带还是给解下了,便祈祷他们不拿铜头打人;他们拿铜头打了,祈祷不打在有害部位。被押上刑场的死囚,胆子大的会央求行刑者“功夫利落些”。由此可见,无论谁,无论境遇多坏,都是步步为营。不到万不得已不彻底松手。
             当然,实践这种逻辑,有跳跃式,也有反向而行。鲁迅的著名语录:“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鲁迅平生,最讨厌骑墙。然则,“开窗哲学”不就是典型的折中吗?中庸之道就是对狼的逻辑的煞车和修正。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99018
            • 经验53429
            • 文章1298
            • 注册2007-07-24
            由此可见,无论谁,无论境遇多坏,都是步步为营。不到万不得已不彻底松手。

            这就是人的劣根性,也就是动物的本能,它一直潜伏在人类的意识的深层,必须有高度的觉醒才能抵制。

              荒田先生分析得很是透彻!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08560
              • 经验197721
              • 文章979
              • 注册2005-06-07
              荒田老师的文章总能引人入胜,而且深入浅出,勾勒世界万象。
              人生不足蛇吞象的谚语,也仿佛在鞭打贪念太强之人。
              能折中是最好的。
              http://blog.sina.com.cn/u/1216433160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谢谢开尔阅读。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蒲松龄讲个一个与狼有关的故事,故事中的屠户,面对两只饥肠辘辘的饿狼,先自然是畏惧,然后是积极想应对的办法,最后机智果断地杀掉了狡诈的狼,全胜而归。寓言很明显: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荒田老师论狼性的随笔鞭辟入里,让梅瓶深思。谢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5480
                    • 经验29285
                    • 文章1010
                    • 注册2009-09-1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狼群的世界里,永远是弱肉强食;在人群的世界里,总有着尔虞我诈的投机者,伪善和真善只能在时间的考验后定论。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平的极端利己者永远会存在,所以按需分配只能是水中捞月的假命题。
                    淡淡书香 清清陋室 静静庭院 浓浓原野 云云苍山 霭霭兰陵 茫茫大地 瀚瀚星河 漫漫人生 悠悠牧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