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转帖]菲律宾的崎岖民主路 ---孔诰烽 -

    2010年8月30日


    菲律宾的贪腐政治和恶劣治安,举世闻名。该国选举期间经常发生的暴力事件,如果伤亡不多于三数人,媒体都已经懒得报道。去年年底一个南部省长候选人的亲友在记者陪同下,一行几十人乘多部汽车从老家出发到省会登记参选,结果车队中途被100名相信来自竞选对手家族的武装人员绑架。最后候选人的妻妹与同行记者50多人被屠杀,弃尸荒野,有的更被强x、斩首、肢解。

    通过这些恐怖案例,我们不难想象笼罩当地社会的戾气有多大。想深一层,如果菲国的政治清明一点,人命得到多一点保障,经济还会那么糟吗?那么多教育程度不低的年轻人,还要离乡背井跑到别国当家佣吗?那么多妈妈还需要将自己孩子享受不到的照料转让给我们吗?菲国政治社会危机的受害者,其实每天都在我们眼前,早已成为香港社会的一分子。

    菲国乱局始于小圈子假民主选举

    港人无辜遇害,令我们切身体会菲国管治失效的可怕。可惜的是,在新旧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下,我们最初的悲愤,并没有多少转化成更普遍的人道关怀和理性思考,反而异变成更狭隘的、人民对人民的民粹怒火或冷嘲热讽。有人说要辞退菲庸、有人主张以经济制裁惩罚菲国。有艺人更说「既然有外国人做人质,必须以人质安全为首要」,那是不是说如果人质是本地人,便不用以人质安全为首要呢?

    菲国政府是需要谴责的。在谴责之余,我们是否也应该暂时让心境平静下来,了解一下身边菲籍朋友家乡的乱局,究竟因何而起?

    菲律宾人民在1986年通过和平革命推翻了马可斯的专制统治,一度成为亚洲民主化的先锋。现在菲国政府无能不堪,治安恶化至此,以后肯定会有不少人引用菲律宾的例子,重弹民主致乱的老调。但回顾历史,菲国的乱局,其实与革命后的民主体制无关,而是始于美国殖民时期的小圈子假民主选举。

    菲律宾在19世纪被西班牙统治时,县级地方政府由本土庄园主等精英互选产生。19世纪末西班牙人为了加强殖民政府效率,企图收回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和财税权。长期把持地方政府的地主豪强不服,于是纷纷起义,推翻西班牙统治。但这些豪强在1898年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后不够一年,美西战争结束,战败的西班牙竟将菲律宾转让美国。本来已独立建国的豪强拒绝再次被殖民,对登陆美军作激烈抵抗,最终被残酷镇压。

    美国殖民者平定起义之后,积极安抚地方豪强,承诺只要他们接受美国治权,即可与殖民政府分享权力。美国更发明了「导修殖民主义」(tutelage colonialism)的概念,声称美国管治菲律宾,为的是引导菲人慢慢建立民主制度,假以时日达至全面自治、终极普选。

    豪强政治网络代代相传

    美国殖民者同时强调菲律宾并未具备实行普选的条件,而民主发展,又必须按当地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故此殖民政府在20世纪初引进县级和省级首长、议会与全国国会的选举时,将选民资格,严格限制在下级政府的「民选」公职人员和其它受过高等教育并坐拥巨富的上层精英之内。省长选举的选民,有时可以少至500人。所有候选人,当然也须获得美国殖民者的认可与祝福。对这种少数权贵与下层议员选举上层议员、首长,并由母国在幕后操盘的选举方法,见惯功能组别与大选举团的香港人,应该感到十分亲切。

    这种小圈子选举,在菲律宾实行了近40年。有资格参与选举的豪强,在历次选举中慢慢结成盘根错节的庇荫——附庸(patron-client)网络,小豪强票投大豪强,大豪强当选后则将垄断事业牌照、政府合约、官位等公共资源分给小豪强。豪强的政治网络通常都由他们的子孙继承,代代相传,形成豪强家族。豪强间时而因分赃不匀或选举协调失败而大动干戈。久而久之,各大家族均自行组建私家军,割据一方。

    美国在殖民统治后期,一步一脚印地增加菲国的民主成分,慢慢扩大各级选举的选民基础。这等龟步改革,给予豪强充分时间将其原有的庇荫——附庸网络向下伸延,以适应愈来愈庞复的选举游戏。到二战结束后菲国独立和实行普选时,各大豪强,已通过层层中间人,架起覆盖至社会最底层的庞大庇荫——附庸金字塔,立于不倒之地。豪强在每次选举中的买票成本增加,他们掠夺公共资源的胃口,也就变得更大。1950、1960年代每届民选总统积弱,没有一个能驾驭地方豪强、建立强而有效的中央政府,并非没有原因。

    公民行动党短短十多年发展神速

    马可斯在1972年宣布戒严,建立独裁统治,除了是要集大权以剿灭共党外,仿效1950年代台弯与韩国经验建立威权中央、厉行土地改革、铲除豪强势力,本来也是他的初衷之一。但他还是敌不过土豪的抵制,无功而返,最后只集中精力搜括国库,累积私财。1986年人民革命恢复了民主选举后,仍拥有庞大庇荫——附庸网络和自主武装的各地土豪,即重施故技,操弄选举,将马可斯家族交还出来的国家机器瓜分,化成他们的私人提款机,造成今天的局面。

    但这并不代表1986年的人民革命是白革了。革命至今,菲国的言论和结社自由怎说也比戒严时代进步。这个言论和结社空间,让无数无惧权贵威吓的社运组织者,支撑起一个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在传统豪强家族的统治下,这个公民社会一直被排斥在政治权力之外。有见及此,一群从1986年革命一路走来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劳工、妇女和外佣等团体在1998年成立公民行动党(Akbayan Citizens' Action Party),积极参选,企图从贪腐集团手上夺回86年革命的果实,归还人民。他们在短短十多年发展神速,在今年国会大选中获得超过100万票,夺得两个议席。该党的其中一位众议员,正是世界知名、一辈子为发展中国家的公义与和平而奔走的社会学家Walden Bello。

    菲律宾在过去百多年的历史,血迹斑斑。该国现在虽仍处在混沌、黑暗之中,但希望的幼芽,毕竟是顽强地成长起来了。8名无辜受难的香港游客,是菲国那个贪腐、暴力体制的受害者。我们在面对同一个体制下的其它受害者时,就算不伸出援手,是否也应该少一点嘲笑,多一点慈悲?

    作者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中国政治与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

    ■延伸阅读

    1. Julian Go 2008. American Empire and the Politics of Meaning: Elite Political Culture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Puerto Rico during US Colonialis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 Alfred McCoy ed. 2009. An Anarchy of Families: State and Family in the Philippine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96690
        • 经验23442
        • 文章1578
        • 注册2008-07-10
        我还是相信那句话: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流沙上建不起高楼大厦,除非彻底改变地基。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