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0
    • 经验2481
    • 文章140
    • 注册2005-03-25
    [评论] 试论《双桅船》爱情诗塑造的女性的形象

              试论《双桅船》爱情诗塑造的女性的形象
                                   碧青


     
      在新时期的诗坛上,女诗人舒婷,以美丽而忧伤的诗歌风格,在“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致大海》)”的世界上,表达了一种人性和精神的觉醒。她那颗女性的心,善良多情,敏感细腻,又那么真诚丰富,柔弱不安。她的诗,韵律忧郁沉重,深沉哀怨,又那么激奋而飞昂。在新时期的诗坛上,舒婷把人性的解放做为诗的主题来呼唤和礼赞,用一只神圣的诗笔,塑造了一个新时期觉醒的女性形象。她深知“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中秋夜》)。在新时期的诗歌画廊中,这是一个因表达了自己而获得了生命的新女性形象,表现了生命在对爱情的呼唤中的觉醒。这一女性形象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她在追求表达爱情的过程中,体现出女性的尊严和人格。
      “文学艺术要抒发感情,就离不开对人性的表现。因为,优秀的进步的文学艺术所要抒发的,决不是那些低劣、庸俗、以至兽性的情感、情欲,而是真正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情感——即合乎人性的情感,以美好的人性来打动人、启迪人,陶冶人,提高人们做一个真正人的自觉。”(刘叔成《文艺学概论》)。舒婷的诗歌,正是表现了对一种美好爱情的呼唤和人性的觉醒。
      人类对爱情的终极追求,也许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又会表现出不同的爱情观。在诗集《双桅船》爱情诗中,舒婷为我们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冲决一切束缚的愿望和勇气,又有寻找感情归宿的局限;她狂热而真诚地追求人格平等的爱情,但更多的只是表达自己,真正的爱情幸福感和心灵的安乐丰沛感却有限。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纯美的情感,又有沉痛的哀怨;既有奉献的精神,又有纤弱的情思。她的心,没有在一个心安理得的爱情世界里踏实下来,她只是在美丽而忧伤的情感世界里,追求着,表达着。
      在诗集《双桅船》中,舒婷的爱情诗,不能以生活时期来划分。虽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主人公不同的侧影,但我们只能在诗歌里慢慢理顺出一条粗略的主线,去寻找一个女性渐渐觉醒的过程。因为,我们不能以主人公生活道路为线索,串起她的觉醒过程,去完整地深刻地理解她。所以,从《双桅船》中的爱情诗中,我很难描画出主人公完整的爱情轨迹,她爱的心灵过程,没有在这些爱情诗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追求爱情,是每个人的权利。而千百年来,文学史册上让人们记住的经典爱情,少之又少。十年动乱,不仅使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也给很多人带来身心双重的摧残,包括人们追求爱情的权利被限制,人性得不到应有的伸展,生活本身扭曲和扼杀了多少人美好的情感。但在新时期,人们在承受生活赋予的沉重的同时,也向新生活迈开了渴望生命获得新生的步伐。舒婷笔下的女性形象,就是在新时期的风吹来之际,开始觉醒的:“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双桅船》)。在新的生活里,昨天的沉重,今天的觉醒以及未来的呼唤,对社会对历史以及许许多多的方面,都伸动着觉醒的触角。心灵深处的觉醒,使她产生一种使命感。一种不可抗拒的呼唤,使她告别着昨天停泊的岸,寻找着新的人生目标:
      “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要使血不这样奔流,/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撑最沉重的时刻(《中秋夜》)。
      质朴的语言,真实的心灵袒露,表现了艰辛生活里,妙龄又有崇高人生理想的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她是一个有着觉醒人格的女性,并不希望爱情给她带来非份之物。但需要“坚实的肩膀”和“来支撑最沉重时刻”的“一双手”。这是普天之下所有女人都希望得到的肩膀和一双手啊,她的诗歌也因之具有了共性。
      在人们感情生活匮乏又缺失浪漫情怀的年代,她却在寻求情感的港湾,她渴望得到所求的爱,也懂得温柔的给予。也许是来自生活的不安全感,也许是来自社会的不安全感,也许是来自女性自身弱小和无力,她需要一种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心灵,保护自己的生命感觉。她在呼唤着一种男子汉的厚爱,呼唤着保护自己的力量。
      她的青春是沉重的,生命是沉重的。但她渴望纯洁高尚的情感,像三月的雨那么清芬,像生命的水那么真纯,像哺育生命的泥土那样宝贵:“当你向我袒露你的觉醒/说春洪重又漫过了/你的河岸/你没有问问/走过你的窗下时/每夜我怎么想/如果你是树/我就是土壤(《赠》)。
      深刻而强大的爱,正是源自这样的女性的灵魂。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依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妇女的解放程度提高了,但即使是如今的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完美的女性,世界上也绝不会有完美的男子汉。没有人格意义上的平等,也谈不上什么真正的爱情。舒婷塑造的女主人公,有着自己独特的爱情观: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致橡树》)。
      这是超脱世俗的爱情啊,她追求的是各自独立的伟岸人格和独一无二的真正爱情。每一阵风过都能感到并相互致意,没有一个平凡庸俗的人能懂他们的爱心: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致橡树》) 。
      女人是世界的一半,她要和爱人一起承担这个世界的风雷和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美丽。这是新时期的女性,追求的最伟大的爱情,爱对方的伟岸的身躯,更爱对方的位置和足下的土地。在这里,舒婷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深刻地描写了她笔下的女性,情感和思想相统一的人格完善的境界。这是真正觉醒和追求自身解放的女性,所理解的人生爱情境界,或者说,是真正觉醒的女性所表达的爱情观。
      法律规定男女平等了,事实上,社会中仍存在不平等现象。女性解放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对自身的认识觉醒、对自身的肯定以及对自身的人格建设。而爱情,是人类精神世界最高贵的珍品。在男女并不真正平等的社会生活里,女性自身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更重要的部分,是在爱情中的体现。舒婷塑造的女主人公,虽然具有自己理想的爱情观,但在她狂热不安的情感背后,是深沉和冷静。她的心灵深处,蕴藏着天真纯情,也有沉痛哀怨。而这种哀怨,主要来自她的理想或者她的追求,在现实生活里的失败感或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以及矛盾。
      做为一位年轻的女性,她表现更多地是对爱情的渴望和依恋温情。她寻找而没有找到,呼唤而没有回音。人生的高境界,对爱情和人格的追求无法实现,但她仍在执著地追求、盼望,才使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美丽而忧伤。
      “榕树下,大桥旁/是谁还坐在那个老地方/他的心是否同渔火一起/漂泊在茫茫的江天上……” 这已经有距离的爱了,或这说,她还在爱着那个恋人。深情的诗句,尽显了惆怅和伤感的美。她对世界的感受是清晰的,她的内心,又是深沉和不平静的。对温情依恋的自然流露,使她的生命因痛苦和忧伤而美丽。如,在与恋人分别时,她像一个温柔透明的精灵:
      “你怕吗?/我默默转动你胸前的钮扣。/是的,我怕,/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
    含蓄委婉又浪漫多情地表达出她与恋人分别的感情,既恋恋不舍,又有无名的惊慌和不安,是怕恋人远行吗?是害怕自己置身的世界吗?平白的语言和画面,微妙地表现了她忧伤柔弱的心理。
      她又有过美得透明的童话般的爱情:“村头的小树林里/我们烧过螃蟹,抢着吃。
    你的指头/在沙滩上写过什么字?/我记不得了,只知道/我在太阳下睡熟了/脸上盖着你的白帽子”(《小渔村童话》)。纯洁的感情,人生珍贵的片断,她回忆起来,还是那么亲切,瞬间又获得了最美妙的感觉。“脸上盖着你的白帽子”,心灵和生理感觉与大自然相交融,产生生命里纯正的美。
      然而,回忆,并非完全美妙。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给她的心灵带来了沉痛的哀怨:“四月的黄昏/好像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也许有一个约会/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永不能相许/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让泪水/流呵,流呵,默默地”(《四月的黄昏》)。铭心刻骨的爱,深深地怀恋,却永不能相许。她的内心世界承受着溢满岁月回响的苦痛: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思念》)。
      多风多雨的岁月,坎坷的生活,赋予她深沉的感情,多情又悲痛。然而,充满爱的心总是因多情而柔美。心灵纯净,情感细腻,也是女性美而且是内在美的体现。所以,她描绘出了这样的画面:“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弱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往事二三》)。
      然而,舒婷笔下的主人公,又是具有成熟思想感情的。她的成熟,表现的是一种承担、付出或者叫奉献。她的成熟,是超出爱情,作为一种人或人生的价值观体现出来的。例如:
      “即使一切都已经发生过/我也习惯了不再流泪”(《路遇》)。
      她的觉醒,她的人格和尊严,不仅在于她的追求,更在于她的奉献。她对爱的奉献,超出了爱情本身的价值:
      “站在我的肩上,亲爱的——/你要温柔些。/低低的云头已有预兆,/北方正下雪。/寒流解散船队如屠杀蝴蝶。/水手们回到陆地,聚在岸边/以男子汉宽宽的手掌,/抚爱闲置的舵把与风桅。/那些被围困的眼睛转向你时/——都包含热泪,/亲爱的,你要温柔些”(《礁石与灯标》)。 一位女性这样的奉献,是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她宁愿牺牲自己,而让自己所爱的人在人世间站立得顶天立地。
      奉献自己的一切,是中国女性传统的美德,也有她们处于依附地位的弱者的悲哀。那种不甘心又必须付出的奉献,更像是生活强加于女人的,当然也有传统女性自己的不觉悟,理想与现实难以调和的矛盾等等因素。但舒婷笔下的女主人公,却与传统女性不同。她奉献的,是给予“北方正下雪”时,被围困的眼睛转向的“灯标”,这就是她爱的价值所在。她是灯标下礁石般的女性。她的生命价值,并不是简单地在所爱的人身上实现,而是与爱人一起实现的。或者说,是承受了两个人的生命重量和寒冷的岁月,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所以,舒婷的诗集《双桅船》里的爱情诗,塑造的女性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2007年10月改旧稿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我一口气读完碧青平论文“试论《双桅船》爱情诗塑造的女性的形象”,深深为碧青的阅读精神感动。我相信碧青是怀着热诚去阅读舒婷作品的,在新时期的诗坛上,女诗人舒婷,以美丽而忧伤的诗歌风格,吸引了许多女性读者,她们喜欢舒婷那种“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致大海》)”内心世界的自然表达,但并不是有许多人真正认真阅读的,所以并不是许多人能读懂诗人的“那颗女性善良多情,敏感细腻,又那么真诚丰富,柔弱不安”的心。碧青读懂了,认识到舒婷“她的诗,韵律忧郁沉重,深沉哀怨,又那么激奋而飞昂。”这是需要大量阅读,用时间浸淫的,我欣赏碧青的认真阅读,更感谢她用心点评。为我们认识舒婷提供了一个简本,让我们认识“在新时期的诗坛上,舒婷把人性的解放做为诗的主题来呼唤和礼赞,用一只神圣的诗笔,塑造了一个新时期觉醒的女性形象。”谢谢你碧青!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500
          • 经验352
          • 文章55
          • 注册2009-12-28
          碧青之所以能够在深层次上解读舒婷,可能是她们两人的气质相似吧!
          质朴、善良、宽容、大气,追求美,追求真实的人性,是她们共同的性格特征。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0
            • 经验2481
            • 文章140
            • 注册2005-03-25
            谢谢红缨枪!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0
              • 经验2481
              • 文章140
              • 注册2005-03-25
                风中秋叶版主让我感动!我确实很喜欢舒婷,很多年,都忘不了她的诗。她是我用心最多的女诗人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0
                • 经验2481
                • 文章140
                • 注册2005-03-25
                问好张黎!我也是慢慢理解舒婷的,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7
                  • 经验248837
                  • 文章10204
                  • 注册2009-05-21
                  舒婷用自己特有的个性,抒写了对生命理解的诠释诗!

                  谢谢碧青君的点评文!谢谢!问好1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