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17379
    • 经验30899
    • 文章5767
    • 注册2009-02-11
    陳老文章意味深長﹗

    花看半開﹐酒飲半醉﹐中庸、淡泊、知足﹐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附半瞧詩﹐望乡

      天涯望断见篱笆,
      沧海尽头涌稻花。
      月舟载我回乡去,
      一路涛声满耳蛙。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我一直狂热地鼓吹陈善壎,说他是当代中国文坛的异数,黑马,即将完成的天才。中国作家中,似乎没有另外一位,像他那样圆熟,精粹,深刻,丰满,而居然极少人知道! 读他新鲜的《 半瞧的诗》,
          恐怕连妒嫉他的“晚熟”的人也不得不服气了。此文属于闲文,俏皮中有境界,有薄荷般隽永的友情与微讽。它所散放的逸气,是明清小品所特具的芳芳。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730
              • 经验5641
              • 文章217
              • 注册2009-06-07
              这“半瞧”的人生况味,到今日方得深深体会——善壎先生真好文章也!

              这“半瞧”的人生况味,到今日方得深深体会————

              善壎先生真好文章也!

              读先生文章,心情——半在人间半云天,半似神仙半似佛——了,呵呵,有意思————

              思念起那些未识的“半瞧的诗”了————



              海云明月愈皎好,冰雪梅花更俏娆

              明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58092552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老陈很久没有在美华上贴了,令我们思念善醺文字,如今这新鲜热辣的“半瞧的诗”却让我们实在地解了馋,那是文字里的味道,久违了,一顿好的珍馐。
                问好老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7
                  • 经验248837
                  • 文章10204
                  • 注册2009-05-21
                  因他的手机诗作,坐斗室作千里清谈,晤久别之故人,识他山之名士,不也是天地间之大快乐?
                        所以说,莫问他做的是什么体的诗。那是自在,是清凉,是对友谊的向往,是他在空中茶楼诗领群朋、冰心映照的深得闲气、散气的腹内烟霞。

                  “半”字中温故亲朋好友的诗作,惬意无限!很喜欢的好文!问好陈君!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6
                    • 积分183450
                    • 经验84836
                    • 文章3098
                    • 注册2005-11-15
                    拜读陈老师好文章,受益匪浅。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151829
                      • 经验23640
                      • 文章705
                      • 注册2005-11-12
                      拜读!问候陈老师好!

                      欣赏这样的“半瞧”人生。
                      [URL=http://blog.sina.com.cn/u/1036496565]小资博客[/URL]
                      [URL=http://corp.dnc.cn/com/chinazzh/main.php]天之中华网[/URL]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96130
                        • 经验93025
                        • 文章1010
                        • 注册2005-10-11
                        感谢 萧振  红缨枪  荒田  海云明月  风中秋叶  冰云  寒章  资中华诸友!

                        这文改写过,太急了还是有毛病。
                        贴上改写稿,以报答诸兄胜意。  




                                                          半瞧的诗
                                                                                           陈善壎

                            刘舰平人漂亮,一个男的称得上漂亮,必定比英俊多些英俊。他最漂亮的是眼睛。偏偏他的眼不好。不好了的眼睛还是漂亮,可想他瞧得见时的明亮。就是如今,走路要扶,那双眼睛仍然是透亮的。
                            他的眼睛早不好了,只是我不知道。一九八几年我在株洲,某年夏他来,午饭后走了,说“回长沙”,个多钟头后我上街,见他立马路边,我从他眼前过,距离在一公尺内,他竟“装着没看见我”,这使我不宁贴经年。后来他解释道“眼不济”,我还是半疑半信。
                            此后他就有号曰“半瞧”。但他之“半”已多过我。
                            他在“半瞧”中逍遥。

                            他有许多癖好,写长家伙不行了,就游山水、玩古董、赏字画;这又写诗。
                            觅得只要嘴巴不要眼睛的手机后,使他在古董、字画外多了一桩事可做。
                            他的诗都是用语音操作的手机做的。

                            一日手机急响,声音似不同平日,打开一看,舰平的诗,这就回信说着“好”。不意从此日日有来,吃饭响,睡觉响,上茅厕也响。头一阵并不适应,便说这成了诗灾。又几日忽沉寂,我竟索寞,且微感不安,这就晓得心底下实在喜欢这个“空中茶楼”了。
                            有回我提了一点意见,手机几日悄无声息,心疑得罪了他。我把我的回信转发给何立伟,问“是不是措辞不当?”立伟安慰说,“你这是夸他,断无得罪的道理。”
                            手机果真响起来,心知天上必有好诗堕下,端茶,点烟,悠悠然去看手机信息。
                        这已成一乐,到他把其他朋友的珠玑转来,便是乐中之乐了。因他的手机诗作,坐斗室作千里清谈;晤久别之故人,识他山之名士,不也是天地间之大快乐?

                            这些空中堕下的诗,我不把它做古风读。虽然不得不说脱胎于古风,却也有民歌的清透。其实他有些诗又是标准的近体,如《秋风凉》,“又是秋风雁阵长,愁生逝水满头霜。梳妆镜里相思月,借去床前照客房”,说是绝句恐怕无可挑剔;还有《回家》的“暮霭秋烟罩冷川,寒山寺鼓叩霜天。风中落叶归尘土,浪子回家跪墓前”也是这样;像《雾景行舟》,“紫气青烟变幻云,红尘障眼又迷魂。残帆破雾江天去,雪月披纱嫁故人”,要是不计较韵脚有毛病(“人”是十一真里的字,“魂”是十三元里的字),也是优秀的绝句。这些都说明他原可做一手典雅的近体,只是不愿走这条路。假如他真的用旧体诗的格律框住自己,很可能扼杀本来清新活泼的原生情趣。说这些话其实乏味,本质的问题是“是不是诗?”,是真诗还是假诗?许多年前,绿原、傅天琳不约而同机到广州。我去接机。回家的路上听得后座的绿原对傅天琳说:“诗没有古今中外之分,只有真假之分。”如今有太多格律上无懈可击的旧体诗作,不过是一些合乎平仄的与诗没有关系的句子,自不如舰平“有诗而无格律”的作品。
                            所以说,莫问他做的是什么体的诗。就诗体而言,不如不说是什么的好。它是一和谐的生存,这样生存下的临轩清唱。是自在,是清凉,是对友谊的向往,是他在空中茶楼诗领群朋、冰心映照的深得闲气、散气的腹内烟霞。

                            李密庵的《半半歌》,说“半”是经典的了,我也一直喜欢其中“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这几句。李密庵认为许多事物都可“半”,这“半”已是妙绝的人生。但漏却“瞧”之可“半”。舰平说他的诗不过给“相知者当作一碟茴香豆”,那么你读他的诗,许可半瞧。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050
                          • 经验459
                          • 文章35
                          • 注册2010-05-19
                          【系列品读】古风新韵半瞧诗

                          之一:字  魅
                          识字先求道,字里有狐妖。
                          月下一扇门,进门费推敲。
                          迎面见红楼,后院是唐朝。
                          点化得一字,满篇皆风骚。
                          文章借鬼气,聊斋茶正好。
                                        
                                   [作者:刘舰平]

                           
                          夜读半瞧老师写的《字魅》,“识字先求道”,混儿非常敬重老师如此的文心和文品!老师的文字,古韵有新,新韵有古;行气既雄,诗意亦荡!欣赏这样的文字,要有大隐的气质,禅者的洞察。诗中寄景之情,似春风拂下的浓艳桃花,多情恰如“狐妖”顾盼;那些抒怀往事,犹梦回诗思洋溢的唐朝,飘逸与沉郁相谐,洒脱大气,内含隽永,给我“书到今生读已迟”厚重感悟!

                          《字魅》读完,似是误入“红楼”看碎月摇花,千里云山,千里云遥,唯剩《字魅》满篇风骚,雨落阶上铺花影,皆成诗绪。

                          心智如好水,文字如好茶,观诗品茶,温润与心。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8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