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730
    • 经验3254
    • 文章173
    • 注册2009-05-27
    [评论] 派蒂格鲁小姐如是说
    英国伦敦有一家叫做波塞芬妮(Persephone)的出版社。它选书的标尺很简单也很特别,就是致力于发掘和推介已断版的上个世纪英国女作家的作品,以小说、回忆录、烹饪类书籍为主。其实看出版社的名头便不难猜测,借用古希腊女神芳名和倩影作为Logo的创意,是多少带点儿试图超越时空的书生意气和对女性的创作能力的由衷肯定的。波赛芬妮的集丛现已累计达七十五种。听起来,还不算多么了不起的伟业,反而更像是一种默默坚持的守候。它所定位的潜在读者群,是一些独具慧眼的、能在文艺腔不太浓又不太串商业味儿的文字里体验阅读快乐的人。
      
      我得承认,我很不搭调地混迹于这个队伍滥竽充数了一把。波赛芬妮第一辑三册经典图书之一《派蒂格鲁小姐的大日子》(Miss Pettigrew lives for a Day)给我造成的第一波震荡,颇可堪比书中派蒂格鲁小姐撞见伦敦时尚圈名媛杜伯里小姐(Miss Dubarry)时那一声着了魔、本能逸出的“噢!”。邂逅的霎那,我也找不到别的词了,看到如此明艳、如此女人味、发散着不属于我们的时代、如此清隽秀雅的封页,唯有一声“噢!”即刻脑短路,不管不顾连简介都没好好看,就恨不得立即据为己有。
      
      这就算一切的缘起了,如果再加上初见书名时我脑海里一闪而逝的某幅电影海报。不过,后者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影音光环除了增加印象分,并不足矣左右我对一本书的直接观感。
      
      在一个冷雨衔窗、心情微潮的夜晚,我翻开了这本初版于七十年前的小说。随后的阅读过程中,我一直感受到波赛芬妮出版社为它倾注的良苦用心。封面的丽人图作于1938年,柔细的花纹里衬也出自于1938年的妙手,再看隔几页一张的插图,笔法一丝不苟,人物造型丰润,直叫我想起小时候特别喜欢翻的老式连环画,一查,果然也是1938年的版式。封底有一张被时光上色的旧相片里,分明一位端丽的妙龄女子,那大概,也是1930年代的作者,温妮弗里德. 沃森(Winifred Watson)。波赛芬妮似乎就是立意要把一切与阅读相关的设置全部锁定在七十年前,让二十一世纪的读者感受到派蒂格鲁小姐面世那一年英国图书界曾经的喜悦。
      
      
      就我个人的想法而言,波赛芬妮的精细付出是值得的。我觉得这是一本令人相当愉快的书,虽然大萧条的暗影不断地若隐若现。我读到的评论也一致认为它给人以 “轻松有趣”(light hearted)的享受。故事的主角,派蒂格鲁小姐,从寒风呼啸的、十一月的伦敦街头走入读者视线。她因长期挨饿而身形消瘦,面容僵板,对周遭的一切声息皆如惊弓之鸟。她没有如花美貌,年纪也不小了,替人做家庭教师,但是饭碗越来越不稳定,工作的实质内容常常沦为清洁工兼幼儿保姆。而沃森偏偏就给了这样一个毫无特色的中年妇女奇幻般的二十四个小时和从此的人生转机。
      
      派蒂格鲁去迪莉西亚.拉福斯(Delysia LaFosse)小姐家应聘家庭教师,却发现整个一尾乌龙。美丽的拉福斯小姐,原来是个正努力往上爬的明日小星星。她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貌似风光,其实永远上演惊险脱线的戏码,苦不堪言。其一叫菲力,愿意捧红她,她则以肉体回报,所谓“潜规则”关系;其二叫尼克,花花阔少,专断跋扈,视拉福斯为私己玩物,她的寓所,便是他随意往返为所欲为的“玩偶之家”;最后一个叫迈克尔,在派蒂格鲁小姐眼中,是个神似克拉克.盖博的体面小开,有点贪杯,脾气暴烈,对迪莉西亚一往情深,向她求过好几次婚。
      
      故事的开始,就是拉福斯小姐为尼克即将到来“查房”而抓狂,因为菲力正躺在她的温柔乡,赖床不肯走。于是,揿门的派蒂格鲁小姐连一段完整的自我介绍都没来得及完成,就被请进门来救火。这本小说的推荐人、剑桥大学退休教员亨莉艾塔.特维克罗斯.马汀(Henrietta Twycross Martin)认为它是灰姑娘仙德雷拉(Cinderella)的迷人变体(an enchanting version),这大概是从派蒂格鲁小姐与仙德雷拉类似的经历,以及最后都顺利地俘获如意郎君这个角度来说的。我却觉得,与其说派蒂格鲁出任中年版灰姑娘,倒不如说,她更像灰姑娘的神仙教母,至少,也算个测试版。因为真正需要扶摇直上的,其实是拉福斯小姐,而来自社会底层的派蒂格鲁小姐则出人意料地帮她摆平了一道又一道难题。
      
      上流社会的微妙人际关系被与之格格不入的派蒂格鲁小姐冲撞得七零八落,恰恰是小说的推进力,和幽默感的根源。当我看到,派蒂格鲁小姐撵走了牛皮糖一般的菲力,气走了本来想霸王硬上弓的尼克,帮拉福斯小姐的闺密杜伯里小姐赢回了心上人的信任,在迈克尔PK尼克几乎要认输的时候,大吼一声“揙他!”(Sock him one!),以至于迈克尔觉悟并行动,最终抱得美人归,我不禁和拉福斯小姐一样好奇,派蒂格鲁究竟会什么法术居然一下子把所有人都搞定了?
      
      有一个原因,应该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派蒂格鲁小姐虽然出身贫寒,但显然受过教育,她走在艰窘的社会边缘,日日寄人篱下察言观色,却还有旁逸的心思去看电影念小说,并将它们消化为营养思考的理论,这些虚虚实实的因素,增加了她作为观察者的洞见能力。比如她最后为迈克尔支的那一狠招,就是基于她对女性的观察,她觉得女人或多或少是偏爱“真的汉子”(he-man)的,所以到了必须挺身而出的时候,男人决不可以面,迈克尔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而她之所以帮助迈克尔,也是因为她对真情流露和虚情假意区分得很清楚,她不希望拉福斯小姐继续受制于尼克。
      
      另外一方面,派蒂格鲁小姐是个很乐观的人,或者说,她具有“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她从来没有得意忘形,在这一天的奇遇之中,她无时不刻地不担忧如果拉福斯小姐知道她登门的真实目的,那么她铁定要被撵回大马路上去。这种焦虑,部分淡化了小说的欢乐节奏,给主人公很立体的考量和背负。然而我更经常看到,派蒂格鲁小姐总是站在了恐惧的对立面,握紧身侧的拳头,一仰而尽一杯她名字都叫不上来落入喉咙烈烈辣辣的酒,我似乎听到她说:“一切都会好的!我一定会赢的!”随后她起身,义无反顾地去营救她的恩人和朋友,这些时候,她专注得根本无暇怜惜自己。因为专心,因为坚信,所以她每次都发挥出色,所以她赢。这大概就是这个小人物让我觉得特别可爱让我心动的地方。
      
      当然,她的心思和说话方式也很有趣。比如每逢香艳的男女拥吻场面,她就忍不住闭上眼,担心她那“纯洁的心灵”(her virgin mind)遭受污染,n遍Oh,dear,not again!极为传统的她看不惯尼克为人,暗地骂了几声“该死的”(damned)和“见鬼”(hell),之后又悔恨不已,因为“神父说,想法里的诅咒和说出来一样恶质甚至比说出来更懦弱”(Our Vicar once said that to swear in your mind was just as bad and even more cowardly than to swear out loud).以至于拉福斯小姐不得不暖言安慰,不不不,这两个词充其量不过表达方式,称不上诅咒,已经不算“不道德范畴”(they've quite come out of the sinful category now)。
      
      像这样阶层对立、背景十万八千里、加上点儿年龄代沟的对话,沃森处理得犹如一场场乒乓球演练赛,小波澜不断,但双方友谊第一,于是观者不必担心惊魂的抵死扣杀,可以安然地左顾右盼,不时再为脆爽连环的节奏小喝一声彩。
      
      看完书后,我对照了一下那部被我凉在一边的同名电影(中译作“明星助理”,可能考虑到编剧拨给派蒂格鲁小姐一份拉福斯小姐秘书工作之故)。小说里没有那么多刻意的扭折,只不过清清爽爽地顺水推舟,情节就可以转弯了。我看了只是叹,伦敦西区的做戏本领和好莱坞真不相伯仲啊,这大概就是派蒂格鲁小姐所说的电影的“污染效应”(contaminating effect)。
      
      于是很自然地,我对这本小说和小说家的兴趣远远高于研究电影的意愿。事实上,这位七十年前的畅销书作者居然只是一个业余作家。她的职业是纽卡斯尔市(Newcastle)的小打字员,上班时间悄悄打打,就有了第一部小说。我不知道《派蒂格鲁小姐的大日子》是不是也是如法炮制的,不过当我边读边好笑的时候,是有一点感谢沃森的枯燥无味的职业生涯的。沃森从没有接触过类似派蒂格鲁小姐的人,也从没体验过拉福斯小姐驻唱的酒吧文化,所以我只能像波赛芬妮和剑桥的马汀一样佩服她的文字创造力。
      
      沃森一生共写了六部小说,每一种题材风格都有变化,结局却总是温暖美好的。1943年她因家事缠身而搁笔,自此不再创作。对此,她没有惋惜挽留之意,她甚至对钟爱的派蒂格鲁都没有多看一眼,只是平静地接受,生活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毫不迟疑地过渡了。
      
      如果要为温妮弗里德.沃森和她笔下的派蒂格鲁老小姐找一个共同点的话,我觉得她们都是以随顺而乐观的真心面对生活停涨起落的女人。虽然只是萍水相遇,对于我,这未尝不是一件荣幸的事。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4
      • 积分171593
      • 经验102181
      • 文章2873
      • 注册2009-01-03
      介绍得很美,评论也中肯。文化不能忘己传统,向前时更需先多看看“走过”。前边茫茫,“走过”清清,心里清清想茫茫,身子走进茫茫。谢。
      人生南北如梦,但卧金山高处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730
        • 经验3254
        • 文章173
        • 注册2009-05-27
        ^_^你评的比我写的美。我看完这本书觉得自己刚刚接纳了一个孤儿,这么好的文笔,居然曾经断版,而今要靠一部很多人都说好但我看来一般的电影造声势,所以我好像很有义务为她做点宣传,使她能一直在读着视线里。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188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