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3910
    • 经验9732
    • 文章487
    • 注册2006-08-29
    [评论]《诗文的三种境界》


    说到“求句”,时下许多诗文评论,往往因为某人某文的某些片段如何“奇妙”而褒赞不已,而忽略了“远距离”的审视。对于文章中的“佳句”,我们总是比较习惯于摘而读之,读而叹之,叹而仿之,殊不知刻意“求句”也必将“伤篇”的道理。许多写作人(也包括我自己)总过分迷恋于“佳句”而无法自拔。其实,佳句妙语很容易是一种“美丽的陷阱”,最好让它自然产生,能来当然最好,不来,也不必强求。我一直习惯以高、深、广、厚四个字来衡量诗文境界,而刻意求句则是最容易令文章失去广、厚的质地。诗文的广、厚指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象”。要知道执迷于“制造”一些精致的“小浪花”是浩瀚不起来的。有些人做了一辈子文章,都仅停留在“求句”上。从“求句”到——

    “谋篇”,是一种眼界的提升;也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在这里大体上是指写作者跨越了对个别节句的精心把握;也就是相对“放开了”对于局部效果的刻意追求;是从“点”的雕刻到“面”的展现。但不是说这种文章就没有了所谓的“妙句”,而是少了“斧痕”达到神形一体了,这时的佳句,便是我们时常提及的“神来之笔”。大凡真正的名家,行文间多萧散通灵,这里面的“灵”也就包含了这类的妙句,是属于“不经意”的产物,虽不一定能见到结构严谨,或层次分明之类的东西,却能感觉到整体上的神韵丰发,自然而流畅。而文之——

    “得意”,是“谋篇”的深入。“意”是文章的“灵魂”。贾平凹说过一句话很好,说文人应该“得意忘形”,也就是说文章写到某种境地,就可以忘记内容了,故事的情节不重要了,表达的形式不重要了,行文的技巧也没有了,这时,出现了一种气韵,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我的理解还包涵了一种本位文化的韵味。诗人哑弦的那首《红玉米》为何令我百读不厌?因为挂在那个屋檐下的何止只是一串红玉米?那是被“宣统那年的风一直吹着的”整个北中国的忧郁!是历经半个世纪的半个中国的文化神韵!而它的妙句何在呢?它的章节严谨吗?如果从文字的“精炼”度来看,这首诗起码要删掉四分之一!但我想,删掉的部分可能便是它的神韵。今年初,我身心疲惫时漫读《山海经》,从昆仑到蓬莱,从开明兽到禺虢神,我忽然感到20年前初读时所惊叹的各种奇禽异兽的形象不见了,却隐约见到一种“精神”,一重“原型”的东西。很难想象一种誌錄式的“资料”,一种“呈现”,却能产生如此慑人心魂的厚博力量;而它没有技巧!却因广博而见“气象”!就连许多人目为巫学的部分,我也不以为然了,倒觉得这些恰恰是真实的古人类的思维状态。当我读到混沌篇时,不知为何泪流满面——我们都在舍浑而求巧啊!我突然感到自己的渺小。我想,触动我
    的,可能还有远古时代里某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神韵吧,对于早些时候写下的一些自以为“奇妙”的东西,我感到多么的微不足道!

    数月来我一字未得。


                                                                                                    ——塞遥
                                                                                                   2007年8月于美西。
    欢迎光临我的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kinglinnysaiyao.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700
      • 经验6812
      • 文章198
      • 注册2007-02-25
      文意给人启迪,观点有理可据,读后受益!问好评论家塞遥!
      做—颗漂泊的种子,让你时刻处于开花的惊恐。做一枚变异的陨石,让自己总处于痛苦的穿透。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1
        • 积分69050
        • 经验17464
        • 文章892
        • 注册2007-04-19
        求句,谋篇,得意,好文无关长短,学习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56730
          • 经验13543
          • 文章646
          • 注册2007-02-25
          欣赏塞遥兄好文,

          学习了,

          谢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3110
            • 经验13924
            • 文章721
            • 注册2004-12-23
            说得好!
            欢迎访问<非马艺术世界>
            http://feima.yidian.org/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000
              • 经验1256
              • 文章132
              • 注册2006-09-20
              好好好!学习!

              47300河南省南阳市农业银行审计办事处(彭三县)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0900
                • 经验5187
                • 文章287
                • 注册2007-03-05
                形神兼备,才是好文章。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好文!

                  想起有人问一尘老师:如何才写出好诗?
                  一尘答曰:等天上掉句子:)

                  不过那是基础已经打好的情况,而且谈的不是‘合律的诗’,而是‘好诗’!
                  对偶这样的初学者而言,多读多做作业才是正道。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57300
                    • 经验397808
                    • 文章3106
                    • 注册2004-12-11
                    读之得益匪浅,谢谢版主塞遥!

                                               文刀
                                            2007年9月12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770
                      • 经验6359
                      • 文章229
                      • 注册2006-09-19
                      问好塞遥。这篇精彩,收藏着读。求句——谋篇——得意,三种境界,论说入理令人信服。
                      记得哑弦从另一个角度说过:练字不如练句,练句不如练意,练意不如练人。

                      文中提到哑弦的《红玉米》正好我有收藏,帖上重温一下: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
                      整个北方的忧郁
                      都挂在那儿

                      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
                      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
                      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

                      犹似唢呐吹起
                      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

                      犹似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
                      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
                      以及铜环滚过岗子
                      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
                      便哭了

                      就是那种红玉米
                      挂着,久久地
                      在屋檐底下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你们永不懂得
                      那样的红玉米
                      它挂在那儿的姿态
                      和它的颜色
                      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
                      凡尔哈仑也不懂得

                      犹似现在
                      我已老迈
                      在记忆的屋檐下
                      红玉米挂着
                      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
                      红玉米挂着

                      1957年12月19日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并永远表达他们的处境.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650
                        • 经验2825
                        • 文章274
                        • 注册2006-12-03
                        [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庄生铁[/u]发表的内容:[/b]

                        问好塞遥。这篇精彩,收藏着读。求句——谋篇——得意,三种境界,论说入理令人信服。
                        记得哑弦从另一个角度说过:练字不如练句,练句不如练意,练意不如练人。

                        文中提到哑弦的《红玉米》正好我有收藏,帖...[/QUOTE]

                        生铁君读得仔细,谢分享好诗!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650
                          • 经验2825
                          • 文章274
                          • 注册2006-12-03
                          塞遥,很久没见,心想着。
                          问好,祝中秋节快乐!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