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菱按]: 一尘老师对自己的诗词要求比较高,一直不肯将之成集(不像偶打油的都舍不得丢)。当不得学生诗友们的长期聒噪,一再删剪,终于出了本集子。正值秋菱学着读诗,老实不客气就拿老师的集子来练习。并且不是以学生,而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读的。征得一尘同意,把我的笔记(还没有读完,所以要慢慢发),还有顺手收藏的其他诗友评论(其中李小猫是一尘夫人),跟这里的诗友们分享。
[COLOR=blue]
一尘自白:我的诗大概有四类(四类分子):
一个叫:装洒脱.如拾叶,霜尘,铅笔,曾美其名曰:平凡故事
一个叫:装豪迈,如咏烛,雁阵,咏鸡,曾美其名曰:英雄故事
一个叫:装温柔,如相约,香烟,竹伞,曾美其名曰:浪漫故事
一个叫:装幽默,如跳棋,绸扇,算盘,曾美其名曰:无聊故事
反正都是装酷,哈~~~
一尘题《一尘集》出版:
商潮宦海不由身,称我诗人是骂人!
岂用虚名当画饼,要留心底一分真。[/COLOR]
------------------------------------------------------
赵宝海题《一尘集》:
直追唐宋韵,潇洒大江湄;
心底云霞起,毫端海岳垂。
名尘非隐逸,入世岂规随?
古律谐时境,天风浩浩吹。
------------------------------------------------------
自有新诗胜古人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陈修文
读《一尘集》,我的眼睛顿时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好多年来,读了不少同志的诗作,不客气地说,能真正让人读下去的并不多,而《一尘集》却使我不忍释手了。
著名唐诗研究专家、教授霍松林先生在自己《八十述怀七律二十首》中写道:“承前启后开新宇,应有鸿篇胜古人。”这就打破了“诗词自唐宋写尽,今人不能胜前人”之说。一尘先生的很多即兴小诗,比之唐人诗章,亦毫不逊色。比如《腊梅》:“疏枝飒飒风,雪茧裹霜茸,新蕾如春蛹,纷纷咬破冬。”只寥寥数笔,就把腊梅破冬迎春之态活脱脱地写了出来,而且用语奇警,何逊古人?
一尘先生独持性灵,独具慧思,诗句中感情色彩非常浓郁。很多诗作气势不凡,情怀豪迈,格调高昂,意蕴深厚,即使是言情小诗,也是笔致旖旎,感人至深。比如《无题》:“谁把银壶细细斟?玉兰花影夜来深。幽幽饮尽杯中月,常使晴辉照我心。”如此韵致。
一尘先生本名王志滨,十多年来,业余致力于诗词创作,可谓成果颇丰。艺无止境,愿一尘先生多出精品,再攀高峰。
经朋友引荐结识了一尘先生,嘱我在《一尘集》即将付梓之际写三、五百字。我匆匆读毕,草草写就,任务虽已完成,然恐有不妥之处,尚请诸公正之。
------------------------------------------------------
《一尘集》序
问雪斋主
我和本书作者相识不长,但初次见面,我就被他那种诗人气质吸引了。常言道:诗如其人。而我以为见其人亦可见其诗。当时,志滨兄给我一种深邃的印象。后来读到他的许多的诗句,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最近又读了《一尘集》,愈觉其诗之妙之工,远非热衷虚名、附庸风雅者所及。今人的诗要不刻意摹古,做假古董生意,要不就是彻底抛弃传统,制造新垃圾。而他的诗却不是。他的诗贵于有承有创:承在于导源于传统,不失古味;创在于用新手法写古体诗,自成一格。
所以,每当见到志滨兄的诗作,总是先一睹为快。近日为其写序,我实不揣鄙陋,兹就其诗的艺术特色,呈列拙见于下:
一,涵泳唐宋,追求理趣。我国诗词发展到今天,就表现思维来说总体上不外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理性思维)两类。唐人的诗注重形象思维,也就是讲求意境。而要表达的哲理潜在形象之后,让人玩索有味。宋人的诗别开一路,拿七绝为例,一般头二句写景,后二句阐发哲理,较唐诗而言,又别有韵致。但宋诗亦不能完全割裂传统,杜甫诗已启宋诗先声,所以从历史角度说唐宋不能截然分开.不过从时代艺术成就的代表性来说,唐诗还是以形象为主,宋诗以理趣为主.读了志滨兄的诗,我觉得不缺少唐人意境,更不乏宋人理趣,而不少作品属于后者。现以《七绝.啤酒》一诗为例: “濡沫升沉冰雪魂,于宁静处更清纯;知凉觉苦留回味,平淡何尝不醉人?”前二句是形象语,描写啤酒刚倒入杯中白沫升沉的状态,俨如冰雪之魂;当酒液平稳下来,里面气泡没有了,给人的感觉是酒特别清亮纯净。诗人笔下的啤酒多么生动鲜活!而第三、四句既是说啤酒的味道,又是在借此阐发生活哲理。生活就像啤酒一样,“濡沫升沉”实寓人生命运之升沉,动荡之中方能历练人的品格,修为人的境界,而具有冰雪之魂,从“凉”、“苦”中体会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世人多不能达到此种境界,何耶?是不能有宁静平淡之心态,没有宁静平淡之心态,就不能从容应对现实,难以达到冰雪魂的境界,就不用说“更清纯”的境界了,又谈何有令人陶醉之事呢?!此诗第三句承第一句,末句承第二句,简练深刻,确是佳作。此外,阐发哲理的句子,如《冰河》之“结痂未必真弥合,深处如闻幽咽声”;《咏烛》之“纵教流尽平生泪,不昧当头三尺天”;《铅笔》之“人间岁月销磨尽,纸上能留字几行”;《识字》之“情无简笔真何易,爱有繁书须用心”。这些诗或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或表达对爱的追求与执着,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诠释。
志滨兄的诗除以理趣见长外,还有很多意境清奇婉丽之作,有的绝似唐人境界。清奇如《对饮》、《离岸》;婉丽如《相约》、《春晓》。《对饮》之“话到盛唐人已醉,流星飞过古城西”句空灵高华,实有晚唐遗韵。《孤灯》之“江北何堪寄,他乡月似钩”正是中唐以前才能有的妙句!此外,《两岸》:“斜阳落印判秋江,此岸林红彼岸黄。共对西风谁不冷,孤舟摇曳影茫茫。”亦是唐人笔法。
二,细致入微,平中见奇。诗人要热爱生活,更要观察生活,对事物准确观察是诗人表达好自己思想的前提。观察得准确,描写才会生动形象,说理才会合乎逻辑,才会使得读者睹物思理,妙合无垠,引起共鸣。志滨兄的诗便是一个典范:观察细腻,给人以真实生动的印象,不枯不涩,而哲理自然流出,浑然天成。如《铅笔》之“松骨碳心知不长,旋刀直刃每相伤”(写出了铅笔的特性,惟妙惟肖,而其中又蕴含人生的感慨);《算盘》之“数珠未必了尘缘,进退匆匆上下连”(描写切合事物本身,而又别有寄托);《跳棋》之“或具人形或作球,拆桥夺路自为谋”(生动形象,理在其中,机趣横生)。
除了观察细致外,平中见奇可谓是《一尘集》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他的诗,从寻常事物着眼,步步扣题,平稳道来,忽于从容之中迸出万千奇趣,真如流星划静宇,耀人眼目,撼人心府,“平淡如何不醉人”,亦此之谓乎?!
三,以小见大,寓理于物。诗人以小题材表大哲理,并非人人能办到。很多诗人都在描摹物态上下功夫,或单纯追求一种意境,并无深意。古代有很多人写咏物诗,能得物外之理,而又不离于物的也不是很多。志滨的咏物诗不粘不滞,物理合一,允为上品。他的诗的对象都是生活中的小物件,如雨伞、跳棋、啤酒、领带、香烟、竹、算盘和铅笔等。就其物来说,小也;就其理来说,大哉!“刹那人间非短暂,当时惊落满天星”,说礼花短暂之辉煌乃其小处,说人生虽短亦要活得精彩乃其大处。诗人能从小处见到大处,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力是做不到的。志滨兄恰恰具有这样的能力。另,他的诗体制亦小,多为七绝,而章法有秩,环环相扣,步步切题,没有散漫之病。而且其诗有形象,有哲理,而又句句有象,句句见理,虽用小体制,却含大道理!
四,运用新手法,开拓新意境。读了志滨兄的许多诗词,既看到了他对传统的恪守与遵循,又看到了他的转益多师,与时俱进。他的诗主体还是传统的唐宋一路的,但有一些作品是更有活力的。这些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不完全一样,兹归纳为如下几种:首先,他的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现代表现手法,使得诗的意境更清奇,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例举《七绝.离岸》如下:“槐香连岸鸟归巢,暮色船头伏黑猫;一点渔灯照流水,长庚星向远方飘。”先看一下李小猫的解读:“写离岸先写连岸,船已离岸只有槐花的香气相连,见其留恋岸和离岸时惴惴不安之心,槐香有怀想的暗示;黑猫,巫婆的伴侣,且在船头,写其前途诡秘莫测;结句一个飘字,突出离岸的无着;只有渔灯在预示希望,写作者并不只有担心,还有追寻。。。”此诗解得甚好,剖析诗人作品格外深刻。在这里,槐香、黑猫、渔灯和长庚都是暗示。而黑猫和渔灯更有象征意味,分别是迷茫与希望的象征。而“黑猫”是用外国典故,此一新也;用典不牵强,用“伏”字连接“船头”,流畅自然,此二新也。有此二新,更觉清奇之至!再如《相约》:“远街灯火渐阑珊,柳影分香莺未眠;二月春风十四夜,玫瑰红在小桥边。”这是一首写情人节那天与心上人约会的情景。前两句描写二月十四夜幽静温馨美好氛围。第三句承前启后,第四句是正题。作者没有花多的笔墨在相约的过程上,只用“玫瑰红在小桥边”一句结束,戛然而止,余味无穷。真是好手段!在这里“玫瑰”就是个象征与暗示的关键语。“玫瑰”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又暗示了主人公与情人的约会的事实。真是一箭双雕之法。此外,《过卢沟桥》中的 “群狮”一词是象征国人,而“唱大刀”实有暗示国人居安思危之意。第二、运用新诗技巧,进行语法上的异构而形成一种新诗意。如《咏梅》:“疏枝飒飒风,雪茧裹霜茸;新蕾如春蛹,纷纷咬破冬。”这里的“冬”虽有形象感,令我们想像到冰天雪地、寒风呼号的景象,但还是抽象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冬瓜可以咬,冬却是不能咬的。因为这是不合逻辑的。然而把它放在诗中却可以成立。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无理而妙”,而“咬破冬”恰是无理之语,这一手法又与古诗暗合。这类手法在《一尘集》中不算很多,却都写得老道,别有韵致。又如《逐日》这是一首与前首不同的诗。不同在哪呢?在于具象词和具象词的异构而形成的一种诗意。 “踏+山风”、“捧+芳晨”、“穿引+霞光”三组都是具象动词加具象名词,从上面二诗可以看出志滨兄的高超的艺术才能和多方面的借鉴。
五,风格豪迈,意境雄阔。读志滨兄的诗总会看到年轻人的朝气在,也能看到一种洒脱奔放的气质,更能看到久违了的豪迈情怀。请看下面一首《过卢沟桥》:“晓月微茫上石桥,风轻云静卫城高;春深犹恐群狮睡,遥对燕山唱大刀。”这首诗是作者的感慨时事之作,借历史旧事讽谕当世国人时刻都要居安思危,不忘国耻,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更体现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兴衰的责任感,慷慨豪迈,激人心志!这样的诗在他的集中也不是很多,但不是说他的诗多数不豪迈,他的诗稳静之中有一种潜在的豪迈之气。而在这首诗中却与众不同,比较外露。但并不是粗豪一类,尤其后二句运思巧妙,又得含蕴之旨。再看这首《七绝.逐日》:“踏响山风向日奔,山花扑面捧芳晨。天东云裂金针逬,穿引霞光绣我身。”此诗先声夺人,起句不凡,峭拔有力,次句艳丽眩人,引人遐想。头二句足见气魄,亦不失温婉。第三句承首句之势再起,以霞光满怀的神奇壮丽勾起读者的无限联想,既韵味无穷,又振人神魂,睥睨凡尘之气概,岂让于青莲哉!此诚豪迈高奇之大作!雄阔之境足见诗人胸襟之浩淼。
以上几点便是我对《一尘集》的理解。写到此,我们对志滨兄也许会有个大致的印象了:既洒脱奔放,又深邃通达;既宁静处世,又志薄云天!我敬佩他对生活的态度,更折服于他的诗才。他的诗有理趣,又有灵性,在东北诗坛中自有一席之地。志滨兄的诗注重新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又兼各家之长。总之,志滨兄的诗注重对生活的阐发,更注重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读来如品茗,越品越香,沁人肺腑。
二00六年五月二十八日于问雪斋
[IMGA]http://photo5.yupoo.com/20070829/104502_1866961739.jpg[/IMGA]
[IMGA]http://photo5.yupoo.com/20070829/104503_564914962.jpg[/IMG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