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64960
    • 经验32607
    • 文章2247
    • 注册2007-04-29
    姐姐辛苦了!
    追梦人——

    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感受身边每一分快乐

    梦想就在不远处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LUNA:喜欢就是动力~~~技巧是可以学习的:)

      石美村:不客气,能对你有帮助就是我的动力:)

      风中秋叶:谢谢!我说的秋叶君是行家嘛~~~入门的东西不太好写。不在于你知道多少,主要难在把初学者一时还啃不动的东西去掉。去年主要为那边的文勖君写的,他的古文功夫比秋菱深厚多了,所以直奔‘平仄’主题。现在想花点时间改写,琐定的读者为基本上没有‘格律诗’概念的初学者。这样以后再碰上需要扶一把的诗友,就不用再来一遍了。

      罢了:叫‘老师’可是要做作业的噢~~~你还是想清楚再跟着乱叫吧哈:))

      欣彤:有问题要大胆问喔:)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五)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

        [ALIGN=CENTER][COLOR=red][B](2) 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B][/COLOR][/ALIGN]

        格律诗格律诗,所谓‘格’是指格式;那么‘律’就是指规律啦。格律诗的‘格式’和‘规律’,主要就是指唐代以后逐渐形成的绝句和律诗的字数规定,押韵规则,对仗要求以及每个句子的平仄交替和句子间的组合规律。

        让我们再复习一遍格律诗(近体诗)的分类:绝句包括五言和七言;律诗包括五律、七律和排律(排律我还没学,不在此篇范围)。

        汉语有四声(虽然古代和现代的分法不太一样),填词写曲若要音律和谐,也需要分辨四声。好在我们学写近体诗时,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就可以了。而每一个诗句,若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会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所以我们让单句诗里的‘平/仄’两两交错,就构成了格律诗(近体诗)的‘格’,也就是所谓的[COLOR=red]‘基本句型’[/COLOR]又称为律句。我们先来看字数少的五言,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句式’或者说‘标准律句’了。这20个字的‘平/仄’排列,就是上一节中我说过你需要记住背熟的东西。这四个句子,建议你现在就抓只铅笔在纸上默写几遍~~~我都没花满五分钟就记住了,对聪明年轻的的你,一定更是小蛋糕一块啦:)

        为了后面举例示范的方便,我们先把这四个‘标准句式’编上顺序:
        [COLOR=blue]
        A) 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仄
        C) 平平平仄仄
        D) 仄仄仄平平
        [/COLOR]

        七言的根本就不用记,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平仄相反的节奏单位就是了:

        A)[COLOR=red]仄仄[/COLOR]平平仄仄平
        B)[COLOR=red]平平[/COLOR]仄仄平平仄
        C)[COLOR=red]仄仄[/COLOR]平平平仄仄
        D)[COLOR=red]平平[/COLOR]仄仄仄平平


        如果你看得仔细,会发现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你随便找一句看看,第四个字的平仄一定和第二字的平仄相反;第六字的又和第四字的相反~~~如此反复就可以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但是逢单则可反可不反~~~你再看看,第三和第四这两种‘标准句式’中,第三个字和第五个字的平仄是相同的。这是因为我们说过:汉语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而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所以单数音节的平仄交替,相对而言显得没有双数的那么重要了。

        说这个是因为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这四个基本句式。写格律诗是为了充分利用文字和语音的特点创造‘美’,若是完全僵化于条条框框难免就真是‘以律害意’了。如何变通呢?那就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的平仄规定,而守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字~~~即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更是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不但平仄要守,还有‘押韵’的要求)。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这么一句恐怕不写诗的人也知道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主要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

        当然这个口诀并不完全准确,在某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这个就留待你入门以后,一边实践一边再做深层次的学习了~~~以秋菱的经验,也无须死读书,多写作业多向人请教,一边犯错一边挨砸一边就记住了:))

        那么背熟了这四个句式之后有什么用呢?如果你已经研究过昨天给你的《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那么就会发现,近体诗的律绝‘二十八式’,无论怎么变化,都变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无非是这四种句子翻来复去的变化组合罢了。

        所以你再想想看:如果我们知道了组合的规律,不就可以‘推导’出任何一种组合(管它平起也好仄起也罢)而不用死记硬背了吗?

        赫,常在诗词论坛见人无不自卑的说自己不是文科学生云云~~~那么看见‘推导’二字,学理工的同学会不会眼睛一亮呢?

        明天还请把你的纸和笔准备好,我们先来看看‘绝句’的平仄组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 这个贴子最后由秋菱在2007-7-5 13:03:10编辑过 ]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64960
          • 经验32607
          • 文章2247
          • 注册2007-04-29
          那我问啰

          常看姐姐们在写诗时,加个"次韵",指的是什么?

          别笑我哦
          追梦人——

          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感受身边每一分快乐

          梦想就在不远处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80
            • 经验1639
            • 文章169
            • 注册2007-06-02
            温故知新,虽然早期学过格律诗词的基本常识,借此再学一遍,获益不浅!更得以鉴赏秋菱(初来乍到,不知该称姐还是妹,海涵啊!)的作品!
            烟蓑雨笠双溪月, 秋水云桥一草庐。
            浅醉疏篱无倚处,蓦然不识旧时途。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欣彤:‘次韵’也叫‘步韵’。就是跟着人家的诗,依次用原韵字按原次序相和。你看红缨枪那些忽悠网名的诗几乎都是次韵的~~~而且她经常是每句诗最后一个字都跟原诗相同。步韵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很好的练习~~~至少不会押错韵呀:))

              川水歌:谢谢阅读! 另秋菱习惯被人呼‘姐’:)

              七绝的平仄组合‘推导’,想借用兰梦的诗做例子。前几日给她发了短信,还没有收到回音。今天也没时间,就停一天吧。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64960
                • 经验32607
                • 文章2247
                • 注册2007-04-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菱[/u]发表的内容:[/b]

                欣彤:‘次韵’也叫‘步韵’。就是跟着人家的诗,依次用原韵字按原次序相和。你看红缨枪那些忽悠网名的诗几乎都是次韵的~~~而且她经常是每句诗最后一个字都跟原诗相同。步韵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很好的练习~~~至少...[/QUOTE]


                谢解惑

                祝姐姐节日快乐!
                追梦人——

                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感受身边每一分快乐

                梦想就在不远处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56730
                  • 经验13543
                  • 文章646
                  • 注册2007-02-25
                  [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菱[/u]发表的内容:[/b]

                  欣彤:‘次韵’也叫‘步韵’。就是跟着人家的诗,依次用原韵字按原次序相和。你看红缨枪那些忽悠网名的诗几乎都是次韵的~~~而且她经常是每句诗最后一个字都跟原诗相同。步韵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很好的练习~~~至少...[/QUOTE]

                  以前我也总对什么是次韵甚感疑惑,现在明白了.
                  [em20]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4940
                    • 经验1835
                    • 文章363
                    • 注册2006-09-20
                    翔实细致。学习。

                    玉车长弓的博客  八里庄——天下第一庄
                    http://blog.sina.com.cn/u/1249257552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谢谢长弓君!
                      若有问题,请提出来一起讨论!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五)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


                        [ALIGN=CENTER][COLOR=red][B](3) 绝句的平仄组合[/B][/COLOR][/ALIGN]

                        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绝句’的简单概念和要求:

                        --- 一共四个句子。
                        --- 每句五个字(五绝)或七个字(七绝)。
                        --- 押平声韵。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要求属于同一个‘韵部’。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除了这几条,剩下的就是最基本的平仄组合要求了。上一节我们已经知道了单个句子的平仄组合要求~~~也就是需要背下来的那四个‘标准句式’(相信你早记熟了吧:))。

                        单句当然不能成诗~~~刚说了,绝句至少得有四个句子哪!这四个句子之间,也是有规则的。感谢兰梦,她愿意我用她的一首习作来作例子,希望读者能忍耐秋菱的罗嗦。

                        这是兰梦原作:

                        淡雨轻敲冷寂秋,
                        清枝叶落西风就。
                        他乡莫把人消瘦,
                        夜伴飞歌唱离愁。

                        我们先来看单句的‘平仄’组合是否合符规则~~~也就是看看是否那四个基本句式中的一个。咱们先还是用大家都熟悉的普通话来标平仄好了~~~没有忘记吧:第一、二声算‘平’,第三、四声归‘仄’。建议初学的你在往下读之前,自己先标一下这首诗的平仄。

                        淡雨轻敲冷寂秋,清枝叶落西风就。他乡莫把人消瘦,夜伴飞歌唱离愁。
                        [COLOR=blue]四三一一三四一,一一四四一一四。一一四三二一四,四四一一四二二。[/COLOR]
                        [COLOR=red]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COLOR]

                        如果你一路细心的读过来,应该可以看出点名堂了吧?我把七言的那四个‘标准句式’搬过来,你对比着再看看:

                        A)[COLOR=red]仄仄[/COLOR]平平仄仄平
                        B)[COLOR=red]平平[/COLOR]仄仄平平仄
                        C)[COLOR=red]仄仄[/COLOR]平平平仄仄
                        D)[COLOR=red]平平[/COLOR]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的平仄跟句式A一模一样;第二句和第三句就是句式B!四句诗其实只有最后一句套不上~~~也就是所谓的‘不合律’。你看,只要平时读得多,诗情涌动的时候,写出来读着顺口的句子,很多都是合律的。我们提过,‘格律’并不是古人凭空想出来的文字游戏,而是他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主张抛弃格律的人,若不是有偏见,就是没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回到兰梦MM这首诗,再对比绝句的‘基本要求’,押韵方面也有点小问题:‘秋/就/瘦/愁’的最后一个‘韵母’虽然都是‘u’,但‘就/瘦’都是‘仄’声字,‘瘦’在第三句没问题,‘就’的位置是要求押‘平声韵’的。

                        这首诗立意清楚,诗味很浓,所欠无非平仄和押韵等技术问题。所以秋菱忍不住帮她调整了一下,以期合律。现在就来罗嗦一下修改的思路和过程,顺便学习格律诗剩下的,需要记忆的两个重要‘规则’。

                        到目前为止,学写近体诗需要死记硬背的除了那四个‘标准句式’,还有那条单句的平仄规则,希望你还没有忘记:

                        [COLOR=red]‘一句之内,平仄相间’[/COLOR]

                        现在我们需要记住的是第二条规则:

                        [COLOR=red]‘一联之中,平仄相对’[/COLOR]

                        格律对形式的要求,其实包含了对称、变化、统一、回环的古典美学原理,体现出汉语声韵的和谐与优美。所以绝句的这四个句子,首先分成两组,分别称为‘联’。一般常用‘首联’和‘尾联’以区分它们在绝句里的位置。

                        这第二条需要记住的规则就是说:在两个单句相同的‘节奏点’上,平对仄,仄对平。那么我们的需要记住的四个‘标准句式’就组合成两联了:

                        A)[COLOR=red]仄仄[/COLOR]平平仄仄平
                        B)[COLOR=red]平平[/COLOR]仄仄平平仄

                        C)[COLOR=blue]仄仄[/COLOR]平平平仄仄
                        D)[COLOR=blue]平平[/COLOR]仄仄仄平平

                        具体到兰梦的这首诗:

                        A)。仄仄平平仄仄平 - 淡雨轻敲冷寂秋,
                        B)。平平仄仄平平仄 - 清枝叶落西风就。

                        你看这两句之间(首联)的2、4、6和7位置上的字,平仄都相反~~~完全符合这第二条规则。可惜的是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就’为‘仄’,违反了‘押平声韵’的规则。

                        修改方案有两个:一是两句颠倒一下位置:

                        B)。平平仄仄平平仄 - 清枝叶落西风就,
                        A)。仄仄平平仄仄平 - 淡雨轻敲冷寂秋。

                        这样就变成首句不押韵的绝句了。我们在前面提过:五言格律诗以首句不押韵为‘正格’(也就是比较常见),七言则以首句押韵为正格。而且我个人觉得‘西风就’有点勉强,所以就在‘秋’字所属的‘韵部’里另外选了一个‘沟’字,改成这样:

                        A)。仄仄平平仄仄平 - 淡雨轻敲冷寂秋 (1)
                        D)。平平仄仄仄平平 - 枝疏叶落满荒沟 (2)

                        请注意第二句已经换用了‘标准句式’中的第四句。再看看身处‘节奏点’的第2、4、6字,两句之间的平仄是不是相反的?我们知道七言的第二句不但要求和第一句平仄‘相对’,而且要求压韵~~~也就是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不信你去试试套一下看~~~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只有句式D!

                        这就是为什么我老师说不用费力去背那什么《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只要我们确定了其中一句的位置,就能根据押韵要求和三条规则把其余几句的平仄组合‘推导’出来。

                        比如兰梦这首,我觉得第一句很好,也完全合律,就决定以它为始来‘推导’另外三句的平仄组合。第二句根据押韵要求和‘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的规则已经搞定了。在‘推导’第三句该选用哪个‘标准句式’之前,我们先得记住第三条也是平仄组合的最后一个规则:

                        [COLOR=red]‘两联之间,平仄相粘’[/COLOR]

                        所谓‘两联之间’,就是第2/3句之间;所谓‘相粘’,就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在相同‘节奏点’上的平仄要一样。第三句是不押韵的,所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所以第二句和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永远‘不能一样’,否则又出律了。

                        那么你再去挑挑看~~~2、4、6、位置上的平仄都要跟第二句也就是句式D‘相同’,最后一个字又‘必须’是‘仄’,符合这个条件的是不是只有句式B呀:

                        A)。仄仄平平仄仄平 - 淡雨轻敲冷寂秋 (1)
                        D)。平平仄仄仄平平 - 枝疏叶落满荒沟 (2)
                        B)。[COLOR=red]平平[/COLOR]仄仄平平仄

                        原诗的第三句平仄完全符合句式B,我只是根据意思换了两个仄声字:

                        A)。仄仄平平仄仄平 - 淡雨轻敲冷寂秋(1)
                        D)。平平仄仄仄平平 - 枝疏叶落满荒沟(2)
                        B)。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他乡但见人消瘦(3)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句的平仄了。细心的朋友一定还记得这第四句跟第三句一起合称‘尾联’。既然是‘联’,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当然就可以用第二条规则啦!

                        ‘一联之中,平仄相对’。而且按押韵要求,这一句必须押韵(第二、四句必须押韵而且要押平声韵)。那么你再看看那四个‘标准句式’,‘节奏点’上的平仄跟第三句相同位置的‘平仄相反’,而且最后一个字又是‘平’的有几个符合条件?

                        哈,希望你还没有被我绕糊涂~~~剩下的句式C是虽然符合第一个条件,但第七个字为仄,而两个条件都符合的只有句式A:

                        A)。仄仄平平仄仄平 - 淡雨轻敲冷寂秋(1)
                        D)。平平仄仄仄平平 - 枝疏叶落满荒沟(2)
                        B)。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他乡但见人消瘦(3)
                        A)。[COLOR=red]仄仄[/COLOR]平平仄仄平

                        再跟据诗意选择平仄合适的字,这首诗的架子就出来了:

                        A)。仄仄平平仄仄平 - 淡雨轻敲冷寂秋(1)
                        D)。平平仄仄仄平平 - 枝疏叶落满荒沟(2)
                        B)。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他乡但见人消瘦(3)
                        A)。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一曲离歌试解愁(4)

                        这是四句的绝句。这一首绝句里,我们重复使用了两次句式A。八句的律诗也是这么接着往下一句句的按我们今天学习的那两条规则‘推导’就出来的,四个‘标准句式’根据规则重复使用。

                        明天秋菱先跟大家分享常用的网上工具,再来跟你一起‘推导’律诗的平仄组合,只要记住规则,再用笔划拉几下,相信你很快就会掌握这个方法的。


                        [em30]
                        [ 这个贴子最后由秋菱在2007-7-5 14:55:52编辑过 ]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五)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

                          [ALIGN=CENTER][COLOR=red][B]4)。平仄的查对及其它[/B][/COLOR][/ALIGN]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用‘普通话’在说‘平仄’。如果你觉得这就够自己用了,那就打印一份或者买一本以普通话为准的韵书,在同一个韵部里挑选韵字,另外发到论坛时注明是‘新韵’就可以了。如果你懒得查韵书,就按自己的口音和感觉写也没什么大不了~~~翻翻我自己中学时涂抹的那些句子,好多都是按方言押韵的呢:))

                          其实我觉得吧,写诗是很个人的事~~~当然立志做‘诗人’的又另当别论:要想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总得研究一下读者群和大众的口味对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算你写诗只是为了喜欢这种抒发情感的文体,如果想对自己要求高一点,那么就跟着秋菱一起,学着用《平水韵》作近体诗吧。

                          使用韵书,不止是查对句末需要押韵的那个字。实际上通过上一节那首七绝的‘推导’,我们已经知道了格律诗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平仄要求的。只不过有的要求严一点~~~比如‘节奏点’(即2、4、6位置)上的字和句末那个字,不能随便破律(就是该平的时候仄了,该仄的地方平了),万一非破不可,也得有一定的补救措施,也就是所谓的‘拗救’~~~这些可以等我们闯过了‘平仄关’再慢慢学习;有些要求比较松~~~尤其七言的第一个字,基本上是‘平/仄’都可以。这些你也会随着实践的增多而慢慢领会的。

                          如果你按前面的方法写成了一首诗,立意、章法、修辞等更深一层的诗法技巧等我们先不去管它~~~初学嘛,咱得先学会走路才能学跑对吧?要想知道它合不合《平水韵》,该怎么办呢?

                          可能会有人告诉你说,没办法,得背韵书。赫~~~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这个情节:那呆香菱背韵书,别人跟她说话呢,她却呆呆的说:‘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网上还真见过教人如何背《平水韵》的方法~~~虽然都是用心血写成的经验之谈,但对秋菱这种愿意用功却不肯刻苦的人来说,还是不太实用。

                          我刚开始也是不好意思问人哪,只好打印了一份《平水韵》,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查对。后来实在太累,正好刚读完王朔的几篇小说,于是鼓起‘我是新手我怕谁’的勇气,贴到论坛让人家‘砸’。也幸亏这一番‘勇敢’,感动了老师,才有了后来的际遇:))

                          后来查资料时偶然发现,原来网上早有雷锋,写了查对平仄的软件。这下可轻松多了!最先找到的是这个查对句子平仄网站:

                          [COLOR=red]平仄显示[/COLOR]
                          [URL]http://www.5ilog.com/cgi-bin/mz/poetry/dispingze.asp[/URL]

                          一次只能输入一行,只要把绝句的四个句子排成一行就可以一次查对了:

                          淡雨轻敲冷寂秋,枝疏叶落满荒沟。他乡但见人消瘦,一曲离歌试解愁。
                          仄仄平通仄仄平,平通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I]注:“通”表示该字是多音字,平仄需要根据语意来判断。
                            “?”表示该字没有收录。[/I]

                          看见没有?这首诗我们是根据普通话来定的平仄,竟然完全符合古韵!所以以秋菱的经验,就按普通话起草,若运气不好碰上个把不合古韵的,再做调整就是了。

                          这个工具还有一个好处是查每个字所属的‘韵部’。在已经显示出‘平仄’的页面,你的诗句都成了蓝色。只要点一下单个的字,就会有新页跳出来,上面列着这个字所属韵部的所有韵字。我点了一下第一句末尾的‘秋’字,得到的结果如下:

                          [COLOR=red]和字[秋]诗韵相同的字[/COLOR]
                          第12部 [B]平声 十一尤[/B]

                          [B]尤邮优尤流旒留骝榴刘由油游猷悠攸牛修羞[COLOR=red]秋[/COLOR]周州洲舟酬雠柔俦畴筹稠丘邱抽瘳遒收鸠搜驺[COLOR=red]愁[/COLOR]休囚求裘仇浮谋牟眸侔矛侯喉猴讴鸥楼陬偷头投钩[COLOR=red]沟[/COLOR]幽纠啾楸蚯踌绸惆勾娄琉疣犹邹兜呦咻貅球蜉蝣蝣辀帱阄瘤硫浏庥湫泅酋瓯啁飕鍪篌抠篝诌骰偻沤(水泡,名词)蝼髅搂欧彪掊虬揉蹂抔不(与有韵“否”通)瓿缪(绸缪)[/B]

                          这个功能可以帮助你在先有了一句带韵脚的诗句后,挑选合适的韵字来完成剩余的诗句,这样可以先保证了我们的格律诗不会‘错了韵了’。上面‘秋’所属的韵部叫‘下平十一尤’,红色字就是我们做例子这首七绝所选用的韵字。

                          我们再来检查一下王之涣那首估计一大半中国人都背诵过的五绝:

                          [COLOR=red]白[/COLOR]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OLOR=red]仄[/COLOR]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白’按普通话是‘平’,这里却划入‘仄’。这是因为‘白’字就是古韵中的所谓‘入’声字。前面我们提过,‘入’声字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它们都散入其它几声。比如说‘客/脚’,今天分别读第四和第三声,仍为仄字,所以不会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散入今天已经按四声归入平声字的那些‘入声字’。比如说‘独/蝶/竹/白/石/合’等等~~~。所幸的是,这些字毕竟是少数,咱们不用专门记它。秋菱说了:多写,多请教;一边挨‘砸’一边就记住了;何况这不还有网上工具吗!

                          还有一个帮你检查整首诗平仄和韵脚的网站我也常用:

                          [COLOR=red]格律校验[/COLOR]
                          [URL]http://sczh.yhedu.org/sczh/mcheck.asp[/URL]

                          其它一些网上工具和一些参考资料可以在这个连接里找到(有的连接可能会因年久失修而失效,等我有空再去检查修复):
                          [URL]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ID=29518&page=1[/URL]


                          又是周末了,这两节需要些时间消化~~~最好能用笔划拉几下。下周我们再一起来‘推导’两首律诗的平仄,巩固一下前面讲过的东西,再小结一下需要记住的规则,这篇小文就可以结束了。

                          顺祝周末快乐!

                          [em28]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344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