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8490
    • 经验4003
    • 文章179
    • 注册2005-06-07
    [原创]笼罩与温暖
    《笼罩与温暖》
    □长笛手



    [I]在生命的临界,一束强烈的光
    笼罩着我们
    在能够之中,看进我们的眼里
    我们用学过的知识
    把它结扎成实实在在的两束

    它不只两束
    它的含有,也无法证明它本身
    就象我们
    身披薄弱的衣衫和思想
    逆向进入生活这部巨大的钢铁
    却不能扳动它一点
    —— 韩宗夫:《一束强光》[/I]
     
        1989年暑假的某天,从宗夫家取回他最近写作的诗稿,上面的这首是我阅读的第一个,之所以录在这里,是因为我被其中的表达感动着,也为他在颇具意味的1989年就提供了足以指引我多年写作和思考的文本个案。时为初中三年级,和同学韩宗宝很顽固地琢磨他的诗,说实话,在现代文学信息极为狭隘的校园里,除了《中学生报》和《少年文艺》少数几家报刊杂志可以从容阅读之外。我们早期接受的现代诗歌教育,几乎都是从韩兄那里得到:不仅仅阅读诗歌报刊,不仅仅了解彼时的当代中国诗事,他的文本以及送给我们的大摞《诗歌报》,都对我和宗宝后来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时为青少年的我过早地思考生活出路,那么到今天的突围依然是失败的。少年时代的梦想经不起岁月的蒙尘,没有舍弃的是诗和对写作的思考,这一束强烈的光笼罩并温暖着自己,一个人活着,没有必要为自己是个诗人羞愧,尽管时光的流逝中无法扳动生活这部钢铁的一角,也许“它不只两束,它的含有,也不能证明本身,就象我们身披薄弱的衣衫和思想……”。重新阅读这首诗,再回忆1989,其受益是显而易见的。它所承载的思想和文化意蕴并不指向单一的客观事物,不可削离的生命体验伴随着属于作者自己的感悟穿越多年的风雨依然有效而深刻。
     

     
        如果写作是一种命运,说诗歌选择了韩宗夫更为恰当些。
        早在1986年前后,他在中学期间就写出了许多优秀诗歌作品,他一开始写作就具有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像由心生”,诗歌中的意象、想象力、情感等因素的完美结合需要语言去承载。“任何一种文本的写作都离不开语言,但诗歌的写作使用的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必须放置到诗歌里考察才能发现它特有的属性”)。同样,汉语诗歌的语言,也必须将其限于汉诗的具体框架里才能谈论它的意义,才能考察汉语言在诗歌中的功能。所谓仓颉造宇,是有“天成”之说的,所以看不出人为的系统性,汉语言因为缺乏秩序、体系和机械的时空观念,而被贬到低级语言的份上,是我们弃本取末,从西方的当代语言观念出发,翻拆了汉语言的“天成”功能。看一看汉字的起源,他和表音语言的迥然有别,在于它的象形,指示,会意,它一经诞生就有一种生命密码,什么时候打开它,用生命去点燃生命,它就运动起来。在汉语诗歌中的整体性、有机性和统一性是无与伦比的,割裂开来,强调一点就是损害。当今有的诗人过于强调“词语”,损害的就是有机诗意的虚实性搭建,汉诗最后可以分解为句,再分解为词,再分解为字,但字、词、句的相加却绝不等于诗(长征《汉语在诗歌中的智慧》。
        韩宗夫的写作宿命恰恰是一开始他就无意识进入了汉语的“魔宫”,并以诗歌的行为激化出了与其生命体验相互印证的那种魅力,或者属于麻醉。因为他在作品中的语言行为发泄的不仅仅属于情感,不仅仅是在早期作品的低级成熟,也不仅仅是擦亮了哪些词汇,还有思想被恰如其分的隐藏遮蔽却真实吐露的快感。与之相反,作为诗人必然回首一首诗的完成过程,不是钢笔落在白纸上的过程,是“怎么会这样写”的过程,那么,其后诗歌的技艺打磨以及诗歌写作思想的改变必然带来不同风格的转变。
        一个诗人“后天”的努力着重于知识,而“先天”的才情和悟性却无法通过努力去抵达。这就是为什么有论家说:诗,在诗人中选择着诗人。细观韩宗夫二十年的诗歌写作实践,我们会发现他一直在坚持着现代诗歌美学意义上的解构和建构,一直拒绝着媚俗的写作。确立和解构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就是为现代诗歌寻找更多的写作可能,同时亦是对“个人”的塑造和完成。当然,身处过程之中,最细微的生活事件都可能带来写作思想的转变,甚至孩子的一声啼哭,一砾沙子的移动,一个词刹那间的出场,更不用说具体生活中的困境或者顺境了。
        一个写作者时刻面临着突围的困境,这种困境有时是来自外界,他人的话语及其行为有意无意的攻击;整体环境的无意识盲动;传统的压力及误导;偶然被打断的思维。而更大的困境是来自我们自身。写作的困境更多是思维的困境。对自我的超越意味着对自我的不断破坏和重建;破坏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牺牲,一定程度上的利益的缺损,甚至情感上的某种丧失;而重建更意味着一场大的手术,不伤筋动骨是不可能的。一个虔诚的写作者,只有倍感沧桑,才能醒悟并主动承担起个人的艺术使命(雷子)。对于个性内向不侍张扬的宗夫来说,他只是把经历过的邂逅过的思考过的赋予作品之中。作品和读者之间是一种知音的相遇关系,很多时候我深信作品和写作者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
        他早期的诗率真富有想象力,比如《梧桐小巷》(见1988/6诗刊),90年代以及之后的时间,许多冷静自醒的诗人在经历了80年代过度的喧嚣和繁华之后,开始自觉地梳理自己的艺术追求,完成了适合自己的诗歌选择。十几年的生活和写作打磨,让韩兄诗歌的魅力与抒情的意味深入广阔,在语言的灵动和飘逸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表达的多向,结构的完整,内在的自律,而又时刻闪现出自然和朴素……“疼痛来自泥土,福祉来自刺绣/更深的祝愿,来自春天开花的手掌/现在,仍没有祈语和暗香来临/我放心地……穿越那片刺绣的山林/为大地收藏起未来的光芒……”(《在大地上刺绣》1998《刺绣之树》)。“他是这个夜晚风暴的中心/他将制造更大的风暴,多么柔软的力/将把这个夜晚轻轻卷走”(《音乐指挥》1997/5《诗神》)。“沧桑一枝,我是否要错爱一生?/怀抱桑枝做爱的采桑人,早已荡然无存/我满脸倦容,仍要穿越半岛/纵使两地茫茫,也无法终止我内心深处的守望”(《桑枝》1999/4《绿风》)。“在南山的那些日子,我时常出神地望着这些轻佻的云朵,它的单纯和美赋予了瓦蓝的天空,不藏有任何阴险的企图。//它蚕食着天空的蓝色,引导着谜一样的彩蝶上升。而我多想做一名闲庭信步的诗人,在它松软多皱的云涛间,留下美奂美仑的诗句。”(《南山之云》1998/6《诗歌报月刊》)。
     

     
        现在宗夫要出版他的第二部诗集《稻草人的村庄》,为之欣喜,颇有感慨。
        稻草人的村庄!一个辐射出自谦内敛朴素无华的名字。
        关于散文诗,是目前为止,我还是唯一一次认真的思考散文诗并阐述自己的认识:它首先是诗,本质为诗,然后基于个体表达的需要吸取了散文文体风格中的自由\随意\灵动\飘逸等特点,加上结构上的建筑美,节奏上的音乐美,形式上的视觉审美内容上的轻快灵活,成就了独特的命名:散文诗!它的语言应该兼具诗美和散文美。
        我私下固执地判断,一个诗人去写作散文诗,肯定来源于他自己内心有诉说或者叙述什么的欲望,单纯的现代诗歌所具有的隐秘特质在很多时候不足以完成叙说的功效,而散文的语言距离诗歌又太远,这个才是内因。那么就不难理解宗夫那些年对散文诗的偏好,从“背向生活这部巨大的钢铁”到“稻草人的村庄”,韩兄成功的完成了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刻画。“钢铁”是硬的冷的巨大的,大到无法扳动,大到我们只能身披薄弱的衣衫和思想背向它。而“稻草人”此刻已经具备了“人”的概念,“在老家的天空下,稻草人的队伍正在壮大,并深入到田间的每个角落”,“灵性的稻草人,正已双臂为桨,从一个时代划向另一个时代”,从一个时代划向另一个时代,结果是“我终日在你的熏陶下写作,天长日久,我成为一个专业侍奉乡村的稻草人!”。彼此容纳,物我相间,谦逊的宗夫以朴素的意象流畅的笔触辐射出平和而不乏高蹈的心境。“村庄”就是家园,某种精神意义上的归宿,家,就有家的温暖家的意义,“与稻草人相守,我终于懂得了流汗的价值与情趣,也只有勤劳勇敢的稻草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歌手”。
        《稻草人的村庄》一共七辑,我注意到这七辑以时间和经历为脉络,从不同角度构成的整体凸现了诗人本体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同时期的体验感悟。“稻草人的村庄”“人在半岛”“重返梨乡”这三辑让我感觉到了诗人曾经的“在场”,身体和灵魂的在场。而“笔记:活在南山”指向了某种理想的向往,或者乌托邦。“美因河畔”是诗人出访欧洲时的诗意记录,我注意到一个“风”字,不仅仅属于空气的流动,它载满足够的文化意蕴和思维的信息符号,这是韩兄的匠心独运。说实话,读完这一辑,让我想起了汉乐府记事论人的美好传统,只是韩兄的记录更流畅灵动飘逸。我更喜爱《致鲍尔动·史蒂芬》中的叙述和真情的流露:
        [I]那天,你的大卡车载着我们,穿越起伏的群山和丛林,驶向传说中的九座教堂。山顶的云朵和乡镇的狗吠簇拥着我们,突兀于松树林中的小风车,正轻轻撞击着我敞开的心扉。
        九座教堂,犹如九朵莲花在夜幕中次第开放,向着天空吐着巨大的香气,我们手捧神的花香,进入你朴拙的乡间旧居。
        那天,你的阁楼显得格外耀眼与明亮,乡邻们用啤酒与烤肠围成一颗大大的心,我深陷其中。此时,九座教堂的洪钟齐声奏鸣。
        哦,鲍尔动·史蒂芬,你还好吗?
        那天,你拖着一条二战的残腿,引领我们沿着纽伦堡老城漫游,那些凝固在废墟中的记忆,让我再一次领略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你说那时——连上帝也失去了栖身之所。
    今夜, 驶向天堂的马车,载满祝福的花瓣,唱诗班的孩子,沐浴着众神的光辉,鸽子犹如天使,在圣乐的掩映下悄然起飞。
        哦,,鲍尔动·史蒂芬,你还好吗?在相同的仰望中,我又看到了你那双睿智的眼睛,浑浊中透着神奇,疲惫中充满激情。
       今夜,谁是语言的巨人,谁将率先哭泣![/I]  
        “今夜,谁是语言的巨人,谁将率先哭泣!”,作为惺惺相惜的异域朋友,在“相同的仰望中”,已经不需要任何语言了。
       《刺绣,诗与歌的祭献》所要呈现的在宗夫前期诗集《刺绣之树》中足窥全貌,相州的十余年刺绣生涯,宗夫一度放弃对诗歌的言谈,大约是95年前后,和画家诗人苏鼎一起拜访韩宗夫,他针对诗歌不谈一字,甚至说不再写作,回来的路上,苏鼎很遗憾地说:他怎么可能不写(诗)了呢?我的回答是:他写!肯定不会离开!两年后,宗夫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国内三十多家省级以上纯文学杂志\诗歌报刊发表作品。在他发表作品的同时也让业界许多朋友知晓了诸城,知晓了相州,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读完第七辑中的最后一章《一条河流眨动不已》,正追寻着韩兄当时的思维方向,突然意识到他还是一位拥有近百员工的私企厂长,这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在相同的土地上,我们记住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豪放的苏轼,然后再谈起他曾经仕任密州太守。在具有文化渊源的小镇,很早就知晓“过草地”的著名作家王愿坚和作为诗人的王统照,对他们文学以外的身份却不甚了了。
        我想,一个优秀的作家诗人,就应该是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写作,而忽略了他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或者社会地位的人!对一个作者的尊重,来源于他的写作和作品的有效性,而不是作品之外的名利。
        宗夫曾说:写作意味着告别,是向过去的思想或思考告别,告别乃重逢,是不经意间的另一种邂逅。在生命之路上,我们彼此被诗歌的光芒笼罩与温暖着,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期待——更多更美好的相逢出现!
    2006\9\13






    [em09]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andongchangdishou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3910
      • 经验9732
      • 文章487
      • 注册2006-08-29
      好!欣赏!
      欢迎光临我的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kinglinnysaiyao.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6420
        • 经验51151
        • 文章786
        • 注册2006-09-22
        丰厚的内涵,沉稳的文字,朴素的叙述,表达出对生命的深刻体验。无愧精华。
         http://blog.sina.com.cn/weihuai
        —————————————————
        寻觅幸福也是一种幸福
        心灵的春天从不怕面对严寒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向长笛手问好,谢谢你的诗集。去年秋天回佛山,终于拿到它,马上读了,感觉殊佳,一直没法致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8490
            • 经验4003
            • 文章179
            • 注册2005-06-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塞遥[/u]发表的内容:[/b]

            好!欣赏![/QUOTE]





            问候塞遥先生,请多批评!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andongchangdishou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8490
              • 经验4003
              • 文章179
              • 注册2005-06-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冷慰怀[/u]发表的内容:[/b]

              丰厚的内涵,沉稳的文字,朴素的叙述,表达出对生命的深刻体验。无愧精华。[/QUOTE]






              问候冷慰怀先生,请多批评!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andongchangdishou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8490
                • 经验4003
                • 文章179
                • 注册2005-06-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QUOTE]








                问刘老师好,您的<听雨>读来温馨,一直学习中!春节快到了,预祝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andongchangdishou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400
                  • 经验1417
                  • 文章300
                  • 注册2007-01-27
                  欣赏!问好!
                  欢迎光临张正个人博客:http://zhangzheng1963.blog.163.com/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57300
                    • 经验397808
                    • 文章3106
                    • 注册2004-12-11
                    问好长笛手!
                    并请代我向生活在你身边的所有美华文友问好!并祝大家
                    新年健康,好运,快乐!合家安好!

                                                              文刀
                                                           2007年2月6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8490
                      • 经验4003
                      • 文章179
                      • 注册2005-06-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文刀[/u]发表的内容:[/b]

                      问好长笛手!
                      并请代我向生活在你身边的所有美华文友问好!并祝大家
                      新年健康,好运,快乐!合家安好!

                                                                文刀
                      ...[/QUOTE]


                      也问候文刀先生,一定遵嘱:)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andongchangdishou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8490
                        • 经验4003
                        • 文章179
                        • 注册2005-06-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天水张正[/u]发表的内容:[/b]

                        欣赏!问好![/QUOTE]



                        问好天水张正,多批评!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andongchangdishou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1
                          • 积分69050
                          • 经验17464
                          • 文章892
                          • 注册2007-04-19
                          学习了,多谢长笛手。

                          写作意味着告别,是向过去的思想或思考告别,告别乃重逢,是不经意间的另一种邂逅。在生命之路上,我们彼此被诗歌的光芒笼罩与温暖着,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期待——更多更美好的相逢出现!
                          读了这一段很受触动,品味中。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4688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