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900
    • 经验6135
    • 文章212
    • 注册2006-12-12
    论品味, 你是有的. 可是一首诗总不能句句佳句, 也不可能要求每首诗都只有佳句吧.

    我只是狂赞土豆的佳句,并没有要求句句佳的意思呢。不可能,李白杜甫都办不到的,本人再刻薄,也不至于要土豆办到啊。你总是以为我故意捣蛋,其实,俺十分耿直来着,耿直不讨喜啊。咳咳。
    继续不讨喜,而且耿直得彻底:
    11的问题是前面二十字的风格古意盎然,看的人摇头摆尾要吟哦不已,忽然接上后边二十个字非常直白毫无余味地尽是写一事、一境、一情,造成风格上落差过大。本人大唱“帘留新月影, 花入故人眸”绝好,好在“意识流”从一物一境天衣无缝地走到新境界,物象翩翩流荡自如,作者之意如同穿花蝴蝶流转其中,如好茶之回味不绝,真乃大巧(土豆用意之巧)不工(文字表现形式之流畅自如,无斧凿痕,笔参造化,所谓等闲心中所有口中所无也。比较赤壁先生的好句“平平推韵险,仄仄看花开”的出奇制胜--仄仄与花开相连,奇兵妙想也,好比花椒之起味,读的人也舌头一麻,心头一动,是象牙球的效果,不是大巧不工的效果,大巧不工,五律正味也。
    且看:又到江南岸,春堤系客舟。 帘留新月影, 花入故人眸。不管是否句句绝妙,那种境和意的如珠走盘,形移意活的节奏和回味,与恋恋桃园梦,依依鹦鹉洲。 更鸡休报晓, 难舍是温柔 境象之留驻,意绪之固着,并不相配,如一佳人,上半身是红楼梦妙玉的形象,下半身是穿草裙转呼啦圈的辣妹,整个就怪味豆了。

    旅次逢佳节,西风入户轻。一帘山月白,半壁草堂明。
    冷酒和愁落,悲怀借泪倾。问君犹记否,月下看潮生?
    (摇头晃脑)这真是阳春白雪,阳春白雪。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900
      • 经验6135
      • 文章212
      • 注册2006-12-12
      不即不离,非有非非有,非无非非无的境界,非凡夫可表。不知我者谓我苛求,之我者或曰:“其意不在苛,期之以尧舜而已”。

      阿明何不也来一首看看?--偶是凡夫,岂敢岂敢。您放我一马。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也许明说得对, 容小土豆于暇时再细思.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又到江南岸,春堤系客舟。帘留新月影,花入故人眸。
          私语长廊吐,琼浆玉碗收。千般离别泪,都付大江流。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ALIGN=CENTER]又到江南岸,春堤系客舟。帘留新月影,花入故人眸。
            私语长廊吐,琼浆玉碗收。千般离别泪,都付大江流。[/ALIGN]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900
              • 经验6135
              • 文章212
              • 注册2006-12-12
              正是用功且好胜啊。其实我并不通诗,只是忽然有一种感觉,随口说说。
              如果土豆真爱诗,当然要放下工、拙的顾虑,有感觉了多写,没感觉则不必硬写。硬写练的是技法,是表达;而真要臻于妙境,恐怕关键在心的修持,使自己内心的感受性敏锐而丰富。我个人的看法。
              我也没用心琢磨过五律,以前翻过两本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的孙琴安编《唐五律诗精品》、《唐七律诗精品》,窃以为,选的都是公认好诗,且选评(历代诗评)精切扼要(贯华堂评唐才子诗近年出过多种版本,固然独到,毕竟是金圣叹一家之言,这就是好的选评本与专家诗话的差别了)。无集注集解之学究气,更无现在汹涌而出的....赏析之罗唆恶俗。窃以为土豆可以淘淘看,书比较老,被家严拿去乱涂,实在送不出手。自己作诗的人朝夕把玩此二书,浸淫其间,必有助于“感觉”和“品位”的提升。
              很久不见这两本书了。最近我多翻的是王维(呵呵,我也读佛经....) 也许审美趣味偏于王维一路啦(也许并不公允)。刻薄评诗的那种审美观点,来自于拿王维五律与土豆诗的对比。请琢磨下边两首耳熟能详: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是不是很平,如泉流石上,无半点滞涩处,一点没有“用力”的感觉?我偏好的五律是这样。五言和七言是不同的,读古诗少喜七言,也许俺老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要到摩詰境界,談何容易?
                詩說詞評舎下也不少。奈何偷懶無心,時光有限,加上小土豆旁鶩繁多,恐怕不知何年何日才得寸進了。
                試改原詩,也不全關好勝,確實不甚滿意原作。但說實的,改了也不覺得好。生硬堆砌,反不如原來的拙劣中尚算自然。
                算了,先放下。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见到诸君谈诗,只有佩服的份了。第四首我也觉得极好。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再試一次

                    又到江南岸,春堤繋客舟。帘留新月白,花入故人眸。
                    苔泛湘裙綠,松薰小築幽。相看兩不語,點滴在心頭。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重讀之下,才發覺頷頸聯結構是一樣的,輸了靈動,不易啊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
                        • 积分211345
                        • 经验81759
                        • 文章2908
                        • 注册2012-06-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小土豆[/u]发表的内容:[/b]

                        再試一次

                        又到江南岸,春堤繋客舟。帘留新月白,花入故人眸。
                        苔泛湘裙綠,松薰小築幽。相看兩不語,點滴在心頭。[/QUOTE]

                        改后虽好,惜中二联结构相同,是其疵也。
                        未识琴中趣,故劳弦上声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900
                          • 经验6135
                          • 文章212
                          • 注册2006-12-12
                          颔联是不错的。湘裙绿,小筑幽不但取象不俗,并且情境宛然。语闲意不闲,甚佳甚佳。土豆还真是才女,一激会有潜力源源而出。
                          至于是否輸了靈動,我所引的两首王维诗,也是把一天、一个漫长旅程所见所感,--取材本身就不缺情境心境变动的过程,提炼后放进一首诗里的。而土豆的诗明显是凭空生造,取材有点为作诗命意的味道,则无可比性。未必是不能灵动。如果土豆能把一段感情经历取蒙太奇物象意绪,放到一首五律里,不灵动也灵动的。所谓尺幅能写万里,是因为题材、题材蕴含的心象有万里。如果只是对着一个桌子五个菜、一栋房子、一个今天刚认识的朋友写应景诗,恐怕李白、王维都难灵动,最多写出文采文思之小巧,无法搞出大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把椅子(或者,是一个板凳、马扎吧)、院子里一片地,一个月亮,再怎么写最多是巧妙,难以灵动。来一个“似霜”,和“故乡”,思绪穿越时空,就灵动了。不过呢,根本在于李白本人的经历、情感积淀中那种乡关万里之思,如同万里长江纳入尺幅。二十字之绝妙,并不在于尺幅本身啊。凭空造意,是没有办法达到大师名作的那种灵动的,用力蠕动、扭动、暴动都不行。那诗里看来一个霜、一个故乡,就词汇拣择似乎并非无法模仿,其实是不行的,因为那是李白行万里路、乡关万里积淀在意识中的万千意向、千般意绪中冒出来的,并非想象各种意象、物象、词藻而拣选出来的。

                          按照在下上面的标准,其实大场面,大物件、多物象,如果不是你本人心中的长江万里,弄出来的尺幅也会是文胜于质,毕竟小巧的。比如王维的另一首诗: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500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