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的“腊月观湖”
我相信,是有那么一回事——诗人文东,腊月观湖。事后,诗人便借景寄意,写成了《腊月观湖》这首好诗。有说是,诗人就是为诗而存在的,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诗。他们每每都是把内省的经验变成了文字。
在读过文东的《腊月观湖》以后,诗人邓治是说得好呢——“文东兄的诗歌是对景生情有感而发的,这是写诗的正道”大抵也是因为受了作品的感染、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吧,他还欣然地为之写了一首应和的好诗。是很漂亮,我也把之附在文章的后面,以供大家欣赏。这也足见一首好诗所能引发的张力和震撼!
这里,就让我们先来读读文东的这首《七绝•腊月观湖》吧——
“冰封雪盖波涛静,/ 水鸟飞禽未禁声。 / 岸树含霜存节气,/ 春来花放报升平。”
全诗四句,简洁含蓄。声律流畅,一气呵成。似看见诗人顶着寒流,闲步郊外。登临高处,海阔天空。放眼平湖,直抒胸臆。就情景而言,冰封波涛静,雪盖树含霜,眼前是一派万木萧条、白也皑皑的严峻。偌大绿湖成了顿失滔滔的千里冰封,放眼处,无不教人感来幻灭,情调确也悲凉。然而,诗人没取“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李商隐于《落花》中“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的那种深沉的哀怨,也没像祖咏于《终南望余雪》中的“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那样越唱越冰冷。他以曲折而又含蓄的笔调,用“岸树含霜存节气”“水鸟飞禽未禁声”两句,把天寒地冻更像铁桶禁锢的情绪写得情调昂扬!变悲哀为开朗,在这字里行间,也显现出诗人奋发有为的开阔胸襟。诗中末句,更唱出了冬尽春来的必然,给人展现了一个春花齐怒放、处处报升平的美好前景,使人感来了温暖和力量。 一首好诗,往往都是长于比兴,注重寄托的。它“通常是文学人心灵深处的光,是情感的生命里最靠近唯美主义的畅想”(陈瑞琳语)诗人文东的《腊月观湖》也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从“冰封”“雪盖”“禁声”“存气节”等字眼,我们不难读出:这个腊月之“湖”也好比一个冷酷的世界、一个专制的国家、一个残忍的暴君——整个世界只剩一条指挥棒,整个国家就读一本书,整个乐坛就留一个调,整个舞台就剩一个臭皮匠。四季如冬,不成气候。它们以能把整一个的世界,控制成万籁俱寂、万马齐喑的局面而得意洋洋!然而,诗人没有卖它们的账,于“水鸟飞禽未禁声”中,我们似听见千万啾啾汇成的震憾怒吼;于“岸树含霜存节气”中,我们还看见了万木擎起的蓬勃新天! 命运是离不了抗争的,积极才能向上。著名的散文家刘荒田于《雪前雪后》说“人生就是一场黑白交杂、百味交杂的雪”。张宗子更说“爱雪的人,必须承受化雪过程带来的一切混乱”。惧怕风寒的知了和苍蝇是过不了冬的,只有坚韧的野草才会春风吹又生。我们说,所谓沧桑,是指沧海桑田的轮转;所谓年轮,无非就是春夏秋冬的轮换。多少暴君,成了历史上的小丑,又多少霸权,成了人们口中的笑柄?只有民主和自由,才是人间的正道之声!我完全同意诗人文东的观点:“冰封雪盖波涛静”不会长久,“春来花放报升平”才是历史的必然!学习了。谢谢。
文刀 2012年1月20日
附:诗人邓治的和诗:
《七绝•和文东兄<腊月观湖>》
玉树琼枝林道静, 坚冰如鉴绝涛声。
天公料妒秋晴好, 故把湖山雪荡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