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唐之前的詩也有韻的作法,只是沒有韻的限定。打一個比方,部落社會也有「法」,但既無定法,就不能稱是「法治」的社會。唐之前沒有任何文獻說明那一個字屬於哪一韻,那一組字屬同一韻,大家都只是依「聲」近而採字,亦無絕対限制混韻,所以只可以說有押韻的行為,而沒有「不押韻」就不是詩」這道理。

    至於爾雅對音韻有影響,也不等如它是韻書。英文詩歌中Chaucer 的詩韻對後世也有很大影響,可是如果你因此而一口咬定那就是必行的韻,是會䘸人笑的。莫說李登和呂靜的書已散佚,即使仍在,也要先看看他們的含金量,不能他們說了就算。
    小土豆愚見:做學問要求仔細,立論更需厳謹,國內近年著作不少,惜太多人云亦云,不作深入複核,如此學風,只有誤導後學。難怪中國學術水平每況愈下;在這方面,台灣的治學䊘神比國內的強多矣,即日本京都大學的漢學,亦較厳謹(也有其不當的地方),劍橋乃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文化硏究的深度,更使現代國內的學術界難望項背;吾人若繼續妄自尊大,固步自封,是置中華文化於死胡同;不探本求源,囫圇吞棗,抄騙成風,剝奪後人求真,求知權利,更是是民族的罪人。

    民國時期,中國雖弱,然有學問之大師輩出,今觀北大孔姓者之流竟可為教授,周姓者可為校長,其比陳寅恪,傅斯年,錢鍾書,蔡校長何如?此國學之不振,亦中華民族之哀也。

    觀君之詩,天賦極佳,倘染俗習而不持謹慎態度治學,誠可惜也。

    共勉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