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投稿)周老爷子的村庄 随笔
    周老爷子的村庄             随笔
                                           齐凤池

        距我家三里外有一个村庄,村子的名字叫周各庄。很大很大的村庄完全被绿树掩盖着,根本就看不见村子的影子。尤其是到了夏天,从我家门口向村子望去,一片绿油油的树林把天边都挡住了,要不是有行人和车辆出没,谁也不会想到树林下就藏者一个很大的周各庄。

        周各庄很美,一条蜿蜒细长清澈的沙河从村北绕着流到村南一直往西流去。沙河的南面是沙土地,种着大面积的花生。村东是一片水浇地,栽着优质水稻,只有村北和村西种些大的农作物,像高粱、玉米、谷子、大豆什么的。村子的东北角是一片墓地,坟地完全被绿树掩盖着,村子里的老祖宗都埋在了这里。有人说七百户是块风水宝地,土地肥沃,水绕村庄,就像桃花源写的那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然而,风水先生说,村子好,主要是祖宗的坟地位置好,是村子的老祖宗保佑着村子的人们,使村子兴旺发达。村子里没有杂姓,全村人都姓周,从古到今,村里出了许多当官的和有钱有势的。我们学校的周校长就是周庄的后代,当然,校长算不上什么大官,村子里比他官大的有的是。这几年,村里在外边当官的为了回家方便,当地政府把公路修到了村头。而且还通了公交汽车。村子离城市的边缘只有二里地,根本就够不上通公交的条件,就是为了当官的回家方便。因此,一块醒目的站牌就规规矩矩地站在了村头。

        周敏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家在村里是个大户,他家从前院到后院有十几层房子,前门是个大车门,两扇漆黑的大门有四米高,门板有三寸厚,大门上刻着四个大字,字用红漆油得非常醒目。门前左右一边一个石狮子,显得特别威严。就像电影里看到大地主刘文彩家的门口一样。周敏的祖上是干什么的我不清楚,但他家里有钱那是真的。我记得他爷爷是个头发雪白,满面红光,牙齿整齐,看上去就特别精神的小老头。老爷子穿一身油绸发亮的黑衣裳,上衣兜里装着怀表,一条金链自从扣眼穿过去,金链子明光锃亮。脚下蹬一双家做的圆口布鞋,是儿媳妇纳的千层底布鞋,穿在脚上又舒服又轻便。老爷子总也不在家吃饭,他每天早五点就走着到城里吃饭,城里的小山有一条街全是买吃的,城里有名的九美斋,万里香,左家肉饼,天津包子,耳朵眼炸糕,开平麻花都在这里。

        周各庄离市里的小山街有五十多里路,老爷子从家走到市里的小山饭店正好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老爷子在饭馆里要了一壶酒,点两个小菜,吃饱了喝足了,就再往家走,到家天就黑了。第二天,老爷子接着还去。老爷子就这样一直吃到死。老爷子死的时候很风光也很热闹,我去帮忙,老爷子活了九十多岁算是喜丧了,所以丧事办得特别体面。老爷子的那口柏木棺材被大漆油得是红的眨眼。糊棺材用的纸都是崭新的没沾过手的印着孙中山头像的纸币。面值都是五十万,五百万一张的。从这点看,就知道老爷子从前是多么的有钱哪!老爷子死后就埋在了村北的周家坟地里了。老爷子的坟堆特别大,比左右的坟要大几倍,老爷子的坟就像一座小山。坟前的墓碑上写着:故先考周(讳)府玉大人之墓,生于公元一八七八年六月三日,殁于公元一九七四年五月六日。老爷子埋了以后,周敏将爷爷糊棺材剩下的钱给了我一沓,叫我留着玩。我保存了几年,因为不能花,后来被地震砸在哪了。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齐凤池画的好一幅山村风俗图卷。被绿树掩盖的村庄,前后十几进深的大宅,每天走五十里地去城里吃饭的老爷子,处处引人入胜。我注意到了老爷子死的年代:1974年。那时的村庄好像和外面的世界毫不相干。我喜欢文中对细节的描写,令人有身历其境的感觉。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87210
        • 经验38775
        • 文章1071
        • 注册2005-05-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邓治[/u]发表的内容:[/b]

        齐凤池画的好一幅山村风俗图卷。被绿树掩盖的村庄,前后十几进深的大宅,每天走五十里地去城里吃饭的老爷子,处处引人入胜。我注意到了老爷子死的年代:1974年。那时的村庄好像和外面的世界毫不相干。我喜欢文中...[/QUOTE]
        问好邓老师[em28][em28][em28]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188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