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评半瞧诗《惊蛰》
    评半瞧诗《惊蛰》
    惊蛰

    悬半壶老酒,醉长琴古韵。
    举一双病目,看二月春云。
    有雨燕临窗,又梅落惊魂。
    闻天边雷滚,忧路上行人。
    怎杯抖酒洒,叹乡愁莫名。

    作者:刘舰平

    夜深人静时,品读半瞧的《惊蛰》诗,梅瓶的心儿也惆怅莫名。在那春寒料峭的二月,老酒陈酿,悠悠古琴,无端撩拨起人心中的愁思。燕儿又飞临窗前,它是寻觅昔日的旧巢么?窗前梅落如雨,那花瓣儿坠落时轻微的痛楚你可曾感觉到?思绪翻涌成雷,渴盼那雷声炸开心中块垒,然而转念一想:雷声过后,大雨倾盆,那些欲归未归的行人咋办?雨燕寻巢,落花归尘,游子应归胡不归?漂泊的心儿何时找到自己的家?半瞧的乡愁,和千余年前那个叫李太白的乡愁,在惊蛰时分氤氲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半瞧先生的这首五言诗很有特色。这种三字加两字的节奏很有律动感。一系列渗透着清冷情境的意象,把独酌之愁绪象表现得分外凄冷。如青花梅瓶的评论中解析的,所表现的情绪,和李太白的乡愁融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让人想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半瞧老师的这首诗一字加四字读更有韵律,也更切合诗人当时的心境,翎翅,你说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700
          • 经验678
          • 文章55
          • 注册2010-06-05
          “闻天边雷滚,忧路上行人”,此句的理解与梅瓶稍有不同。“有雨燕临窗,又梅落惊魂”是写到了眼前,是诗人临窗独酌所见。此情此景,难免要将诗人的伤感与惆怅牵扯得很长很长,远到了那天边雷声响起的地方,那里,正匆匆赶路的行人又怀着怎样的心思呢?那里,或许就是诗人的故乡吧,是思念生长的地方。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4
            • 积分171593
            • 经验102181
            • 文章2873
            • 注册2009-01-03
            "怎杯抖酒洒,叹乡愁莫名"

            这种一字加俩词的诗句动感强烈,其实中国字词难分,字也能说是词。一词两语,很有齐步走的感觉。大声地叫声好!

            叹乡愁莫名,乡愁,莫名,人要叹。
            人生南北如梦,但卧金山高处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4
              • 经验248822
              • 文章10202
              • 注册2009-05-21
              一二二的字节,很有韵的律动感!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同意楼上的几位的品评,三加二是不准确的。一加四,或者说一加二、二比较对。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