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730
    • 经验3254
    • 文章173
    • 注册2009-05-27
    [散文] 邂逅
    阿维尼翁那几日,我们住在市中心一间家庭旅馆里。我私下疑心主人家承蒙祖荫,黄金地段占据一整幢宅子,虽然与旁户密密贴合。一楼开了爿小药店,就是可以买得各种法式护肤保健品的绿屋,女主人时常进进出出跑入货,男主人显然他处务工。楼梯陡旋,之间停靠两三层,其一租给药店的一位女员工,然后是我们,和别的旅客。主人家住顶楼,再上去是采光充沛的阳台。

    我从来不喜欢跟陌生人多话,外交协谈,一律由老王打理。无奈,女主人一见面即抱歉英文很差,老王又不谙法文,两人拐七拐八去车库泊车时,便一个叨叨,一个诺诺,兼顾手语,尴尬得要死。我于是在离开这个国家好几年后返来的第一天,即赶鸭上架,操练起很美好、可是我以为只适合女人说的语言。

    屋内设备、无线网络、旅游亮点,我只得一一问询。看得出,她亦不善辞令,直至我们离开那天早晨,才以稍稍熟络的口吻跟我聊家常。我因此才知道,每晚顶楼的跑动声,并非因为小朋友精力过剩,而是他们女儿为舞蹈演出做彩排。我们初来的晚上,大雨滂沱,我在药店等女主人,推门而入一大一小,小男生满面凉水,褐发黑眸,瞬间让我想起《四百下》。我以为主人只得一个儿子,不想作怪的,却是隐身女儿。正值春假,两个孩子都日日往育幼中心送,忙煞一家人。又告诉我,四五月份,阳光虽好,然而此时隆河可谓风谷,出门即被吹得东倒西歪,旅行之趣,大打折扣。回来看看发根都发抖的狰狞照片,倒确实佐证了女主人的话。

    我们拖着小虫周游列国,为起居饮食便利,一向投宿家庭旅馆。这家却和以往的完全不一样。首先我就没看到风物小册,临走时才发现电视机的底柜里随意散了一堆。诸国屋主无不第一时间捧上地图、简介,生怕游客玩不透彻或低估了他们的文化,这南法样本,似乎毫不介怀。我又像发现了新大陆、甫进客厅即迎面一卷16 开精装绘图版拉封丹寓言,立在玻璃酒柜格间,主卧还有凹入墙里、白木板搭的简易书架,稀稀拉拉排着Helen Fielding的BJ系列英法版本、Marc Levy畅销小说中最温馨的一本Mes Amis, Mes Amours、Francois Weyergans的龚古尔作品Trois Jours chez Mère、签字标记、带折痕的伪君子剧本等等。

    后来我看戈达尔的电影女人就是女人(Une Femme est Une Femme)时,似乎又回到这个奇特环境。戏里面的白书架丰满得多,足够男女主角一语不发、你来我往派书名对骂。阿维尼翁的老宅里,书籍份量毫不显赫,权充背景都清寡得可怜,然而却这儿一本、那儿一本平衡着房间的急促空气,似乎告诫匆匆旅客,既然到了南法,便该全然放松,而放松身心,与其累到牛喘、跑软景点,不若阳光浴下,一卷在握。

    也许受了一点触动,那几个夜晚,我苦战CFA的意志倘然无存,每日守得小虫睡后,由着顶楼咚咚伴奏,抽出一本闲书慢慢翻。

    一位叫做Anny Duperey、据说演艺出身的作者,吸引了我的视线。她写的小书晚宴(Une Soirée)显然已被翻旧,讲述两男一女的纠葛,从年轻时代取舍不决导致一人放逐天涯一人常伴枕侧,到多年之后浪子回头、女主角和丈夫关系也临界冰点,而她一直不明晰,究竟爱谁,或爱谁多一点。故事像每日生活一般节奏缓慢,情节张力不松不紧,我一边读一边等候炉上沸水尖笑,随后灌暖瓶,关灯回房。

    到了骄阳似火的戛纳,旅行的疲态已完全败露。我被小虫拽去细沙滩,而资旅办公室强力推荐的电影节大放映厅前名人手印,统共只扫了五分钟。疾走疾眼地,居然就再次邂逅Anny Duperey,故此我才肯信,原来她真的也演戏。她的手纹粗厚,一点不像她秀丽的文笔,我心底却忽然回降到阅读她时的舒适清凉,和眼前鲜艳耀目的棕榈及豪厦格格不入,仿佛那才是有点意义的。

    再一位瞟见的名人手迹,是Charlotte Gainsbourg的,和她的人一样纤长。我那时尚不知道夏洛特会在戛纳封后,唯独注意到,手印时间是她父亲离世的前一年,想来还是爸爸手心的夏洛特,心口一暖。

    回到家,我没有写游记,照片也懒怠整理,只是把Anny Duperey的故事收入法国亚马逊的购物篮、一并继续听Charlotte Gainsbourg的歌看她的戏。后面这次偶遇,我曾细细回顾,似乎听过几曲法文歌的人,一定会撞到Serge Gainsbourg。然而我对他没有特殊印象,即使有,也想不到去追查家庭轶闻。初见夏洛特,还托赖我很喜欢但名头不很响亮的Etienne Daho。有一次找他的歌,即听到他和夏洛特的对唱:以法语形容词词尾命名的if,一派悠闲,轻松恬淡,自此难忘。

    我自己全无报道走马观花的热忱,也不怎么看别人的旅途情报站,所有景点事宜,一律无妨google或维基,何须他人报备。反而是一间屋、一支书架、一本没起色风浪的书、一个淡若微风的女演员,最后沉淀为一次旅行的阳光记忆,而也许这些,正是旅行的理由吧。

    记得桥斯坦.贾德说过,人类耗费千万年光阴,去为世间万物定名字,而这个过程尚未完结,我们的一生太短暂,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可是,挤压在机械生活中的人,哪里会日日提醒自己: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哪里会在意与流逝生命对照的同样溃退的知识质量,又或者,惊叹一秒钟:“一枚鸡蛋也是一个造物奇迹”?而旅行给了人脱离常轨的可能,换一个完全没有切身利害的时空,让人终于意识到,已知的小圆圈太小,以至于靠拢未知的大圆圈,每一点都变成切点,每一次触及心灵的邂逅,都也许掀开不一样的清山秀水。

    诚然,我也常常面对名胜无动于衷,甚至怅然若失,就像游巴塞罗那,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头的阿兰.德.波顿。景物的确不是以我们内心希望的、或者严谨依序艺术归类而纷呈布列,研读旅行专著可能更具醒脑价值。然而,那些切切打动过我的记忆,也恰恰跟随着旅行的甘苦,毫无逻辑地现身,就像底色纯一的水面上,粼粼闪逝的阳光。在失之冗长的叹息中,我们总能收获点什么。

    旅行大抵根本就不是独此一次的过程,离开南法几个月后,我仍然透过候麦的秋日乡村、TF1台13时的新闻、以及薄薄而不乏要点的印象一次次回到那里,好比亨利永远找得到克莱尔,时空旅行,原来并不困难。记忆的画布上深深浅浅,和我们邂逅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贴歌曲if的两个版本:

    现场:http://www.youtube.com/watch?v=BwwYJSIGmcQ



    MV:http://www.youtube.com/watch?v=apge8_-dYJY


    原文配图,请参考:http://ciyunw.blogbus.com/logs/45813106.html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就这样随走、随看、随听,很能体现意闲的风格。邂逅一本书,一个名字,一首歌,是缘分,其实如意闲所说,邂逅的是自己。
      欣赏意闲对桥斯坦.贾德的阐释,和由此而生的感慨。“旅行给了人脱离常轨的可能,换一个完全没有切身利害的时空,让人终于意识到,已知的小圆圈太小,以至于靠拢未知的大圆圈,每一点都变成切点,每一次触及心灵的邂逅,都也许掀开不一样的清山秀水。”
      我是一个典型的对风光名胜缺少灵感的人,出去旅游,感觉好与不好,跟所去的地方没有关系。只是不能像意闲这样用如此漂亮的文笔表现出来。“那些切切打动过我的记忆,也恰恰跟随着旅行的甘苦,毫无逻辑地现身,就像底色纯一的水面上,粼粼闪逝的阳光。在失之冗长的叹息中,我们总能收获点什么。”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1730
          • 经验3254
          • 文章173
          • 注册2009-05-27
          和我一样对不对?小孩子在身边,神魂不守,不可以专一欣赏了,所以所得也就很有限。那么回来想一想占的比重还更大点,再以别的渠道回去,游历的感觉也逐渐丰富起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意闲[/u]发表的内容:[/b]

            和我一样对不对?小孩子在身边,神魂不守,不可以专一欣赏了,所以所得也就很有限。那么回来想一想占的比重还更大点,再以别的渠道回去,游历的感觉也逐渐丰富起来。[/QUOTE]

            同感,回去再看?对我来说太奢侈了。等老的时候,也许吧。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880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