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读诗笔记】秋菱浅读《一尘集》(每日更新)
    [秋菱按]: 一尘老师对自己的诗词要求比较高,一直不肯将之成集(不像偶打油的都舍不得丢)。当不得学生诗友们的长期聒噪,一再删剪,终于出了本集子。正值秋菱学着读诗,老实不客气就拿老师的集子来练习。并且不是以学生,而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读的。征得一尘同意,把我的笔记(还没有读完,所以要慢慢发),还有顺手收藏的其他诗友评论(其中李小猫是一尘夫人),跟这里的诗友们分享。
    [COLOR=blue]
    一尘自白:我的诗大概有四类(四类分子):
    一个叫:装洒脱.如拾叶,霜尘,铅笔,曾美其名曰:平凡故事
    一个叫:装豪迈,如咏烛,雁阵,咏鸡,曾美其名曰:英雄故事
    一个叫:装温柔,如相约,香烟,竹伞,曾美其名曰:浪漫故事
    一个叫:装幽默,如跳棋,绸扇,算盘,曾美其名曰:无聊故事

    反正都是装酷,哈~~~

    一尘题《一尘集》出版:

    商潮宦海不由身,称我诗人是骂人!
    岂用虚名当画饼,要留心底一分真。[/COLOR]


    ------------------------------------------------------

    赵宝海题《一尘集》:

    直追唐宋韵,潇洒大江湄;
    心底云霞起,毫端海岳垂。
    名尘非隐逸,入世岂规随?
    古律谐时境,天风浩浩吹。

    ------------------------------------------------------
    自有新诗胜古人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陈修文

           读《一尘集》,我的眼睛顿时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好多年来,读了不少同志的诗作,不客气地说,能真正让人读下去的并不多,而《一尘集》却使我不忍释手了。

            著名唐诗研究专家、教授霍松林先生在自己《八十述怀七律二十首》中写道:“承前启后开新宇,应有鸿篇胜古人。”这就打破了“诗词自唐宋写尽,今人不能胜前人”之说。一尘先生的很多即兴小诗,比之唐人诗章,亦毫不逊色。比如《腊梅》:“疏枝飒飒风,雪茧裹霜茸,新蕾如春蛹,纷纷咬破冬。”只寥寥数笔,就把腊梅破冬迎春之态活脱脱地写了出来,而且用语奇警,何逊古人?

           一尘先生独持性灵,独具慧思,诗句中感情色彩非常浓郁。很多诗作气势不凡,情怀豪迈,格调高昂,意蕴深厚,即使是言情小诗,也是笔致旖旎,感人至深。比如《无题》:“谁把银壶细细斟?玉兰花影夜来深。幽幽饮尽杯中月,常使晴辉照我心。”如此韵致。

           一尘先生本名王志滨,十多年来,业余致力于诗词创作,可谓成果颇丰。艺无止境,愿一尘先生多出精品,再攀高峰。

            经朋友引荐结识了一尘先生,嘱我在《一尘集》即将付梓之际写三、五百字。我匆匆读毕,草草写就,任务虽已完成,然恐有不妥之处,尚请诸公正之。

    ------------------------------------------------------
    《一尘集》序


    问雪斋主


      我和本书作者相识不长,但初次见面,我就被他那种诗人气质吸引了。常言道:诗如其人。而我以为见其人亦可见其诗。当时,志滨兄给我一种深邃的印象。后来读到他的许多的诗句,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最近又读了《一尘集》,愈觉其诗之妙之工,远非热衷虚名、附庸风雅者所及。今人的诗要不刻意摹古,做假古董生意,要不就是彻底抛弃传统,制造新垃圾。而他的诗却不是。他的诗贵于有承有创:承在于导源于传统,不失古味;创在于用新手法写古体诗,自成一格。

      所以,每当见到志滨兄的诗作,总是先一睹为快。近日为其写序,我实不揣鄙陋,兹就其诗的艺术特色,呈列拙见于下:

      一,涵泳唐宋,追求理趣。我国诗词发展到今天,就表现思维来说总体上不外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理性思维)两类。唐人的诗注重形象思维,也就是讲求意境。而要表达的哲理潜在形象之后,让人玩索有味。宋人的诗别开一路,拿七绝为例,一般头二句写景,后二句阐发哲理,较唐诗而言,又别有韵致。但宋诗亦不能完全割裂传统,杜甫诗已启宋诗先声,所以从历史角度说唐宋不能截然分开.不过从时代艺术成就的代表性来说,唐诗还是以形象为主,宋诗以理趣为主.读了志滨兄的诗,我觉得不缺少唐人意境,更不乏宋人理趣,而不少作品属于后者。现以《七绝.啤酒》一诗为例: “濡沫升沉冰雪魂,于宁静处更清纯;知凉觉苦留回味,平淡何尝不醉人?”前二句是形象语,描写啤酒刚倒入杯中白沫升沉的状态,俨如冰雪之魂;当酒液平稳下来,里面气泡没有了,给人的感觉是酒特别清亮纯净。诗人笔下的啤酒多么生动鲜活!而第三、四句既是说啤酒的味道,又是在借此阐发生活哲理。生活就像啤酒一样,“濡沫升沉”实寓人生命运之升沉,动荡之中方能历练人的品格,修为人的境界,而具有冰雪之魂,从“凉”、“苦”中体会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世人多不能达到此种境界,何耶?是不能有宁静平淡之心态,没有宁静平淡之心态,就不能从容应对现实,难以达到冰雪魂的境界,就不用说“更清纯”的境界了,又谈何有令人陶醉之事呢?!此诗第三句承第一句,末句承第二句,简练深刻,确是佳作。此外,阐发哲理的句子,如《冰河》之“结痂未必真弥合,深处如闻幽咽声”;《咏烛》之“纵教流尽平生泪,不昧当头三尺天”;《铅笔》之“人间岁月销磨尽,纸上能留字几行”;《识字》之“情无简笔真何易,爱有繁书须用心”。这些诗或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或表达对爱的追求与执着,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诠释。

    志滨兄的诗除以理趣见长外,还有很多意境清奇婉丽之作,有的绝似唐人境界。清奇如《对饮》、《离岸》;婉丽如《相约》、《春晓》。《对饮》之“话到盛唐人已醉,流星飞过古城西”句空灵高华,实有晚唐遗韵。《孤灯》之“江北何堪寄,他乡月似钩”正是中唐以前才能有的妙句!此外,《两岸》:“斜阳落印判秋江,此岸林红彼岸黄。共对西风谁不冷,孤舟摇曳影茫茫。”亦是唐人笔法。

      二,细致入微,平中见奇。诗人要热爱生活,更要观察生活,对事物准确观察是诗人表达好自己思想的前提。观察得准确,描写才会生动形象,说理才会合乎逻辑,才会使得读者睹物思理,妙合无垠,引起共鸣。志滨兄的诗便是一个典范:观察细腻,给人以真实生动的印象,不枯不涩,而哲理自然流出,浑然天成。如《铅笔》之“松骨碳心知不长,旋刀直刃每相伤”(写出了铅笔的特性,惟妙惟肖,而其中又蕴含人生的感慨);《算盘》之“数珠未必了尘缘,进退匆匆上下连”(描写切合事物本身,而又别有寄托);《跳棋》之“或具人形或作球,拆桥夺路自为谋”(生动形象,理在其中,机趣横生)。

      除了观察细致外,平中见奇可谓是《一尘集》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他的诗,从寻常事物着眼,步步扣题,平稳道来,忽于从容之中迸出万千奇趣,真如流星划静宇,耀人眼目,撼人心府,“平淡如何不醉人”,亦此之谓乎?!

      三,以小见大,寓理于物。诗人以小题材表大哲理,并非人人能办到。很多诗人都在描摹物态上下功夫,或单纯追求一种意境,并无深意。古代有很多人写咏物诗,能得物外之理,而又不离于物的也不是很多。志滨的咏物诗不粘不滞,物理合一,允为上品。他的诗的对象都是生活中的小物件,如雨伞、跳棋、啤酒、领带、香烟、竹、算盘和铅笔等。就其物来说,小也;就其理来说,大哉!“刹那人间非短暂,当时惊落满天星”,说礼花短暂之辉煌乃其小处,说人生虽短亦要活得精彩乃其大处。诗人能从小处见到大处,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力是做不到的。志滨兄恰恰具有这样的能力。另,他的诗体制亦小,多为七绝,而章法有秩,环环相扣,步步切题,没有散漫之病。而且其诗有形象,有哲理,而又句句有象,句句见理,虽用小体制,却含大道理!

      四,运用新手法,开拓新意境。读了志滨兄的许多诗词,既看到了他对传统的恪守与遵循,又看到了他的转益多师,与时俱进。他的诗主体还是传统的唐宋一路的,但有一些作品是更有活力的。这些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不完全一样,兹归纳为如下几种:首先,他的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现代表现手法,使得诗的意境更清奇,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例举《七绝.离岸》如下:“槐香连岸鸟归巢,暮色船头伏黑猫;一点渔灯照流水,长庚星向远方飘。”先看一下李小猫的解读:“写离岸先写连岸,船已离岸只有槐花的香气相连,见其留恋岸和离岸时惴惴不安之心,槐香有怀想的暗示;黑猫,巫婆的伴侣,且在船头,写其前途诡秘莫测;结句一个飘字,突出离岸的无着;只有渔灯在预示希望,写作者并不只有担心,还有追寻。。。”此诗解得甚好,剖析诗人作品格外深刻。在这里,槐香、黑猫、渔灯和长庚都是暗示。而黑猫和渔灯更有象征意味,分别是迷茫与希望的象征。而“黑猫”是用外国典故,此一新也;用典不牵强,用“伏”字连接“船头”,流畅自然,此二新也。有此二新,更觉清奇之至!再如《相约》:“远街灯火渐阑珊,柳影分香莺未眠;二月春风十四夜,玫瑰红在小桥边。”这是一首写情人节那天与心上人约会的情景。前两句描写二月十四夜幽静温馨美好氛围。第三句承前启后,第四句是正题。作者没有花多的笔墨在相约的过程上,只用“玫瑰红在小桥边”一句结束,戛然而止,余味无穷。真是好手段!在这里“玫瑰”就是个象征与暗示的关键语。“玫瑰”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又暗示了主人公与情人的约会的事实。真是一箭双雕之法。此外,《过卢沟桥》中的 “群狮”一词是象征国人,而“唱大刀”实有暗示国人居安思危之意。第二、运用新诗技巧,进行语法上的异构而形成一种新诗意。如《咏梅》:“疏枝飒飒风,雪茧裹霜茸;新蕾如春蛹,纷纷咬破冬。”这里的“冬”虽有形象感,令我们想像到冰天雪地、寒风呼号的景象,但还是抽象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冬瓜可以咬,冬却是不能咬的。因为这是不合逻辑的。然而把它放在诗中却可以成立。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无理而妙”,而“咬破冬”恰是无理之语,这一手法又与古诗暗合。这类手法在《一尘集》中不算很多,却都写得老道,别有韵致。又如《逐日》这是一首与前首不同的诗。不同在哪呢?在于具象词和具象词的异构而形成的一种诗意。 “踏+山风”、“捧+芳晨”、“穿引+霞光”三组都是具象动词加具象名词,从上面二诗可以看出志滨兄的高超的艺术才能和多方面的借鉴。

    五,风格豪迈,意境雄阔。读志滨兄的诗总会看到年轻人的朝气在,也能看到一种洒脱奔放的气质,更能看到久违了的豪迈情怀。请看下面一首《过卢沟桥》:“晓月微茫上石桥,风轻云静卫城高;春深犹恐群狮睡,遥对燕山唱大刀。”这首诗是作者的感慨时事之作,借历史旧事讽谕当世国人时刻都要居安思危,不忘国耻,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更体现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兴衰的责任感,慷慨豪迈,激人心志!这样的诗在他的集中也不是很多,但不是说他的诗多数不豪迈,他的诗稳静之中有一种潜在的豪迈之气。而在这首诗中却与众不同,比较外露。但并不是粗豪一类,尤其后二句运思巧妙,又得含蕴之旨。再看这首《七绝.逐日》:“踏响山风向日奔,山花扑面捧芳晨。天东云裂金针逬,穿引霞光绣我身。”此诗先声夺人,起句不凡,峭拔有力,次句艳丽眩人,引人遐想。头二句足见气魄,亦不失温婉。第三句承首句之势再起,以霞光满怀的神奇壮丽勾起读者的无限联想,既韵味无穷,又振人神魂,睥睨凡尘之气概,岂让于青莲哉!此诚豪迈高奇之大作!雄阔之境足见诗人胸襟之浩淼。

      以上几点便是我对《一尘集》的理解。写到此,我们对志滨兄也许会有个大致的印象了:既洒脱奔放,又深邃通达;既宁静处世,又志薄云天!我敬佩他对生活的态度,更折服于他的诗才。他的诗有理趣,又有灵性,在东北诗坛中自有一席之地。志滨兄的诗注重新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又兼各家之长。总之,志滨兄的诗注重对生活的阐发,更注重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读来如品茗,越品越香,沁人肺腑。

    二00六年五月二十八日于问雪斋


    [IMGA]http://photo5.yupoo.com/20070829/104502_1866961739.jpg[/IMGA]

    [IMGA]http://photo5.yupoo.com/20070829/104503_564914962.jpg[/IMGA]
    [ 这个贴子最后由秋菱在2007-8-28 20:24:06编辑过 ]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转帖]一尘访谈
      吟香

      您的网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西部小王,现在又改叫一尘

      一尘

      摇头婆婆的小说可姑妄听之。小王,小一土也;一尘,一小土也;云门宗智禅师弟子问:“如何是一尘?”师曰:“满目青山。”谁又不是一点尘呢?

      吟香

      您觉得如何做,才可以办好一个论坛

      一尘

      这个我说不好:)首先要有热心的管理员,如梅花香雪:)其次,要有既热心又有水平的版主;
      网站的管理也很重要,要平易近人,百花齐放,不能搞一言堂:)

      吟香

      您的绝句写的非常的好,可以说在整个网络您这样的风格是唯一的,您可以谈谈如何写好绝句么?

      一尘

      谢谢谬奖,我个人不认为自己绝句写的有多好,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还处在学习阶段,我比较反对一知半解就好为人师夸夸其谈,所以关于如何写好绝句,我现在还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能说的有两条:第一,虚心学习;第二,深入生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知器。

      吟香

      您对拟古和现代语入诗这两个现象怎么看?您对拟古和现代语入诗这两个现象怎么看?您曾经写过"自有新诗成格律,不教格律误新诗."您可以谈一下么?

      一尘

      我觉的不应该把拟古和现代语入诗对立起来,两种实践都是有益的;拟古通过模拟的创作体验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悟出古人的创做技巧和诗歌的妙处,是一种直接的继承;现代语入诗几乎是不可必免的,因为我们是时代中人,任何艺术都负有时代的责任,所以亚里斯多德说:诗比历史更真实。
      "自有新诗成格律,不教格律误新诗",我在写的时候本来是说应该善用格律,没有全面否定格律意思,读这两句诗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前面还有一句:方法由人巧用之,格律也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我喜欢的诗体改革不应是红卫兵式的彻底砸烂,也不应是变幻形式的哗众取宠!我决不是反对继承的人,我反对的是狭隘和固步自封!我主张求同存异,主张新旧韵并存,让历史来证明价值。我认为:爱诗的人越多越好(不管他爱不爱格律),做诗的人越多越好(不管他用新韵还是旧韵)。诗歌决不是西陵遗老手中的马灯只能在暗夜中照亮他们混浊的老眼,诗歌是东方辉煌的太阳他会无私的向所有热爱他的人们敞开温暖的怀抱。。。

      。。。。。。

      吟香

      您写诗词也写诗歌,您可以谈谈旧体诗词和现代诗歌么?您觉得两种不一样的语言用起来有冲突么?

      一尘

      我觉得有区别的是形式,旧体诗词和现代诗歌的本质并没有区别,本质就是:诗歌是美丽的语言!现代诗歌语言可能更前卫一点,旧体诗词语言可能更规范一点,不必支持一个反对另一个,语言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必杞人忧天,更不要做挡车的螳臂。

      。。。


      简介,一尘,人称“西部小王”,1966年生人。祖居西南,客居东北。


      附:

      泥巴《五律--赠一尘先生》

      江湖闻卧虎,想往抱香齐。
      慧眼微生物,文心独角犀。
      一名相掩映,七绝自高低。
      仙籍数屈指,还居渭水西。

      大刀三小说云:

      西部小王,逸群之士也。尝至某寺,与僧拱手致礼。僧倨倨危坐,云:“子亦读书人乎?”“略读一二”“读则读矣,通否?”“略通一二”益谦恭,益傲兀,如是者再。僧遂高谈阔论,放胆而论。小王厌之欲去,姑择其薄弱逐一折辩,未几,僧汗自鼻尖出,噤闭无言。有顷,云:“子亦善诗者,能为我咏乎?”云:“大德非我能咏,时值仲夏,咏蝉可乎?”起身立东厢之壁,题:《为某僧咏蝉》,诗云:“窃露危枝嘴上功,声高言妄古今同;嗟卿未必真知了,混个禅名是害虫”,亦快事也。

      摇头婆婆笑话云:

      西部小王,本姓王,字一尘,某学院经济专业毕业之书生也,性颇莽撞。年青时于某行业公安部门为出纳,曾奉命随队驻贼城之西。一日与一女士便装去银行办事,途中遇一劫匪摞女士之包,女士疾呼“小王”,小王奋臂出枪,枪响包坠,劫匪负痛而逃,小王不追歹徒,却自视其枪喃喃不知所云。十年后,人事苍桑,小王作回专业,一日陪领导见一富商谈引资事,富商见小王大惊,上前问:君乃西部小王乎?小王不解。富商自述竟为当年之劫匪,其后痛改前非,乃有今日之富。视其右腕已残废也。领导肃然起敬,细问经过,小王笑曰:惭愧,少年莽撞,常摆弄配枪,不知何时上膛忘关保险,拔枪吓贼竟至走之火。。。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1
        • 积分69050
        • 经验17464
        • 文章892
        • 注册2007-04-19
        多谢介绍。
        读过的一尘作品不太多,印象挺深的是“许国身微不自悲“。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第一编 (以我目前水平,只能浅读绝句)
          01戏为六绝句
          [COLOR=blue]
          一.
          红墨论来谁是竹?参天翠影岂相如!
          板桥笔落胸中有,画到凌云意自舒。
          [/COLOR]

          秋菱:无论墨色如何,纸上的竹都是翠的。画家画竹,为的是舒胸意,那么诗人写诗呢~~~

          感觉‘胸中有’三字有些碍眼?
          [COLOR=blue]
          二.
          云画山高树画风,归心画作月如弓;
          梦魂千里如何画,江水悠悠流向东。
          [/COLOR]

          秋菱:娓娓道来,看似平常,却十分耐读。四个‘画’字,读着也不觉重复。
          [COLOR=blue]
          三.
          闻道乾隆诗兴豪,铭碑刻柱总无聊;
          旗亭传咏王之涣,一曲清歌万古谣。
          [/COLOR]

          秋菱:诗名不同于权名,民众的口中碑,胜过花岗石碑多矣~~~

          以两个史上名人对比而赋,议论不多,理自在其中。
          [COLOR=blue]
          四.
          邯郸学步古今痴,方法由人巧用之;
          自有新诗成格律,不教格律误新诗。
          [/COLOR]

          秋菱:第二句是重点~~~以‘人’为本,人若得‘巧’字,善归得法,必能将真情咏出好诗。
          [COLOR=blue]
          五.
          隋唐切韵已无寻,就简删繁传到今;
          杂语难修巴别塔,普通话是北京音。
          [/COLOR]

          秋菱:后两句看李老师注解方知其意。应该是说,任何‘权威’规定,都是以某种已经有的东西为据来制定,因此世界上没有无懈可击的规定,还得‘方法由人巧用之’。
          [COLOR=blue]
          六.
          胜天之法法于天,坐井须臾海化田;
          变是变中求不变,甫能发展甫能全!
          [/COLOR]
          秋菱:充满辨证,须细细体会。

          ===================================
          李小猫注释:

          一,红墨:从前,有一个人看到别人用红笔用画竹子,就指责人家说应该用墨笔画,别人就问他“难道竹子是黑色的吗?”

          二,归心----似箭

          三,旗亭:也作蕲亭,最初出自于唐人薛用弱的传奇,说的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于旗亭见梨园伶官十余人,她们都是名噪一时的歌者。乐声四 起,王昌龄等私下相约:我们几个久有诗名,却无法定夺高下。现在可以暗地里听她们歌唱。谁的诗,被她们唱的多,谁就是胜者。前面的三个歌者,先后唱了高适 的一首诗和王昌龄的两首诗。他们高兴地引手画壁:“一绝句”、“一绝句”,颇为自得。而王之涣镇定自若,指着众歌女中最为靓丽的一个说:“待此子所唱,如 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大家笑着等待那歌女的出场。不一会儿,那最为漂亮的歌女亮开了歌喉:“黄河远上白云间......"

          四,邯郸学步事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来会的也忘掉了。

          五,巴别塔,《旧约》的《创世纪》里:“那时,天下人的口音, 言语,都是一样。。。。。。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 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 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 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 这个贴子最后由秋菱在2007-8-28 13:59:11编辑过 ]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21159
            • 经验22862
            • 文章1665
            • 注册2007-04-05
            谢谢秋菱姐!

            打印收藏,慢慢学习!(ZT)
            罢了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1
              • 积分110180
              • 经验20570
              • 文章657
              • 注册2006-02-28

              会慢慢地欣赏  .....
              面朝大海,茅塞顿开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虽然忙,还是不能忘记学习。打印收藏,慢慢学习。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加了两张照片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既是诗, 亦是诗论, 得益不浅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2 - 6
                      [COLOR=blue]
                      [02七绝.题拾叶诗社
                      拾叶东山古岫炊,白云欲住我相陪;
                      禅门月下谁能锁,一任清风敲与推。
                      [/COLOR]

                      李小猫注释:

                      东山:谢灵运等诗人雅会的地方。 岫:山洞,古人以为白云藏在岫中。
                      白云:双关语,指著名网络诗人“我有白云” 。

                      秋菱:第三句转得妙极!结句随风而至,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用典了无痕迹。

                      [COLOR=blue]
                      03七绝.霜尘
                      凭妻把袖掸霜尘,薄暮归来光影昏;
                      鬓上休惊拂不去,星星点点已生根。

                      [/COLOR]
                      李小猫注释:光影昏是对拂不去的铺垫,因为光影昏(看不清)才有下句鬓上休惊;薄暮是对白发的铺垫,暗指年老。

                      江南雨:第一层是温馨,第二层是恩爱,第三层是生活的感慨,第四、第五层呢?

                      秋菱:寥寥28个字,却是一幕温馨的小品。岁月无情,催生华发;夫妻情深,相濡以沫。

                      [COLOR=blue]
                      04七绝.离岸
                      槐香连岸鸟归巢,暮色船头伏黑猫;
                      一点渔灯照流水,长庚星向远方飘。

                      [/COLOR]
                      李小猫注释:写离岸先写连岸,船已离岸只有槐花的香气相连,见其留恋岸和离岸时惴惴不安之心,槐香有怀想的暗示;黑猫,巫婆的伴侣且在船头,写其前途诡秘莫测;结句一个飘字,突出离岸的无着;只有渔灯在预示希望,写作者并不只有担心还有追寻。。。

                      问雪斋主:先看一下李小猫的解读。。。此诗解得甚好,剖析诗人作品格外深刻。在这里,槐香、黑猫、渔灯和长庚都是暗示。而黑猫和渔灯更有象征意味,分别是迷茫与希望的象征。而“黑猫”是用外国典故,此一新也;用典不牵强,用“伏” 字连接“船头”,流畅自然,此二新也。有此二新,更觉清奇之至!

                      秋菱:感谢李老师的注释,对题目和内容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如何细品诗句也有启发。

                      [COLOR=blue]
                      05七绝.看霜
                      看霜独自下重楼,云幔斜开挂月钩;
                      树影将摇风又止,无声叶落也惊秋。

                      [/COLOR]
                      风雪夜归人:工笔细描,动中见静,精心选择的画面,正在诉说着什么!全诗藏情寓理于境象,入境耐品!

                      月白: 结句甚好:)以无声之叶,诉于有声之秋,萧瑟之态顿见。惊字,准。

                      江南雨:细腻之思亦生命之旅思。沉痛之语。

                      秋菱:题目是‘看霜’,看到的却不是霜。静夜中对人生的思索~~~

                      [COLOR=blue]
                      06七绝. 蛛网
                      虫绾花招六幕风,补天八臂几无功;
                      网尘又被尘相网,经纬当中原是空。

                      [/COLOR]
                      风雪夜归人: 所悟之理,入道之境,空而不空,乃得相契!

                      江南雨:有禅意。

                      秋菱:此诗多读几遍,心里便生出一种情绪。虫/花/风/补天/无功/网/尘/空~~~,反复咀嚼这些字句,五味人生,皆从眼前,穿过蛛网,缓缓流过~~~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281690
                        • 经验25027
                        • 文章4914
                        • 注册2007-05-02
                        [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菱[/u]发表的内容:[/b]

                        西部小王,本姓王,字一尘,某学院经济专业毕业之书生也,性颇莽撞。年青时于某行业公安部门为出纳,曾奉命随队驻贼城之西。一日与一女士便装去银行办事,途中遇一劫匪摞女士之包,女士疾呼“小王”,小王奋臂出枪,枪响包坠,劫匪负痛而逃,小王不追歹徒,却自视其枪喃喃不知所云。十年后,人事苍桑,小王作回专业,一日陪领导见一富商谈引资事,富商见小王大惊,上前问:君乃西部小王乎?小王不解。富商自述竟为当年之劫匪,其后痛改前非,乃有今日之富。视其右腕已残废也。领导肃然起敬,细问经过,小王笑曰:惭愧,少年莽撞,常摆弄配枪,不知何时上膛忘关保险,拔枪吓贼竟至走之火。。。
                        ...[/QUOTE]

                        哈哈哈,太幽默了。笑S俺也! 西部小王笔名原来由此而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侏罗纪来客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61250
                          • 经验81059
                          • 文章794
                          • 注册2006-10-06
                          7 - 11
                          [COLOR=blue]
                          07七绝.两岸
                          斜阳落印判秋江,此岸林红彼岸黄;
                          共对西风谁不冷,孤舟摇曳影茫茫。
                          [/COLOR]
                          秋菱:所有的名词都是仔细选用的,加上题目,不由人不跟时事联想~~~
                          ‘西风’起自‘秋江’,‘影’照应‘斜阳’;‘共’因有‘彼/此’,‘印’落‘舟’独谁能‘判’?

                          [COLOR=blue]
                          08七绝.冰河
                          雪压寒波看似平,青光漠漠锁晶莹;
                          结痂未必真弥合,深处如闻幽咽声
                          [/COLOR]
                          风雪夜归人: “结痂未必真弥合”,此句以哲思见长。独到的感悟,理性的思考,给人启迪,非智慧文心何以如此!此绝在技法上更见其妙。先扬后抑,错落有致;以痂喻冰,妙手偶得,吾未闻也;其状物画行,其藏理摹声,亦可称道!

                          江南雨:感慨至深又悲天悯世之作。有警世之音。

                          秋菱:‘冰/雪/寒/青/漠/’,用字何其冷。多读几遍,觉得此绝写的不是冰河,是火山!火热的情感隐藏在看似冷漠的外表之下~~~

                          [COLOR=blue]
                          09七绝.榴连
                          水果之王不易当,或言臭也或言香;
                          有时闻道难尽解,滋味多须亲口尝。
                          [/COLOR]
                          秋菱:‘闻道’双关,不易当的,又岂止是水果之王?尝的是榴连,品的是世味。世态一斑,借榴连之体,用平常之语道出,令人回味。

                          [COLOR=blue]
                          10七绝.铅笔
                          松骨碳心知不长,旋刀直刃每相伤;
                          人间岁月销磨尽,纸上能留字几行!
                          [/COLOR]
                          江南雨:说的是铅笔,写的是人生,较之一般咏物之作自然高出一层。

                          秋菱:首句叹,次句感伤;转句再叹,末句再感伤。旋刀伤笔,岁月磨人;人生短暂,留得一行是一行!

                          [COLOR=blue]
                          11七绝.远路
                          远路鸡鸣又日新,春风迎客柳殷勤;
                          芳菲过眼须珍重,背后群山已化云
                          [/COLOR]
                          江南雨:纵然是美丽的有时也一样不堪回首,这大概就是生活。

                          秋菱:因路遥故早行,风柳不解离恨,殷勤迎送;送行人嘤嘤叮嘱,微微不安,默默深情和依依不舍,俱在后两句之中。
                          读时用心,
                          写时用情。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3430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