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010
    • 经验441
    • 文章86
    • 注册2009-09-21
    《老石碾》(外一篇)
    《老石碾》(外一篇)
                                  文/刘星元
           石碾一滚,多少年就匆匆流过去了,人事沉浮,道不尽的沧桑一抓一把。唯有石碾,依旧留守村庄,独卧村前,不言,亦不语。
           听祖父说,老石碾原本并不是安在村前的,百余年中,它数度乔迁,先是从村后迁到村西,然后再从村西迁往村中,最后才由村中迁到了村前。百余年的沧桑中,村人们像庄稼一样一茬茬地出生,又一茬茬地老去,反反复复。而老石碾却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转动着,将粮食与日子一起磨碎,送入村人们的口中和心中。祖父是吃它磨出的粮食长大的,父亲是吃它磨出的粮食长大的,我也是吃它磨出的粮食长大的。
           我是曾拜石碾当过我的干娘的。我老家在沂蒙山区,那地方山多地薄、交通闭塞,山里人与外面接触少,免不了迷信,小孩生了病,吃药不见好,便以为是什么歪魔邪神在捣鬼,而能克制它们的方法就是找神灵来佑护。在农村,磨粮食的石碾就是人们心中大慈大悲的神了,于是许多人家便请石碾来做自家孩子的干娘,让它佑护自己的孩子能少灾少病。我就是一个记在它门下的孩子。
           逢年过节,受石碾佑护的孩子是要去祭拜干娘的。祭品不多,不过一段香、一张冥纸、一点点心、几个鞭炮而已,点上香,烧完纸,摆上点心,放完鞭炮,然后还要给干娘磕头。其实我对它并没有多少感情。要说感情,更多的应该是排斥,我感觉是石碾让我如此难堪。
           后来我求学异地,离家远了。他乡多梦,梦必思乡,而在思乡的梦里,我又总能看见那独自伫立于村前的孤寂的老石碾,每当这时,我的心中就一阵温暖又一阵酸楚。
           终于有机会回家了,恰逢娘去碾上磨粮,我就对娘说,我也去。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我在前面推,娘在后面扫,但还没走几圈,娘就从我的后面落到了我的前面,娘老了。石碾其实也老了,木制的碾杆经受不住太多的风吹雨打,已见腐烂。邻村新建了磨房,已鲜有人来用它磨粮了。时代已慢慢跨过了它,村人已慢慢远离了它。许多往事浮上心头,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悄悄的抹干,怕过路的行人看见,怕娘看见,更怕老碾看见。
           我问娘现在过节的时候还有人来祭拜老碾吗,娘叹息一声说,只有几个老人还保留着这份虔诚,年青人谁还对这上心。我听出娘这话的意思了,我认真地说,娘,过年的时候,您一定要提醒我,我想来给干娘上一柱香。
           这是我对这片土地的承诺。而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吧。

                        《在茶中饮出自己》
           我终不知是谁创制了茶,但我想,能以这样巧妙的方式得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的人,必定不是凡人。我幻想他是远古的大隐士,与茶为伴,最终成为了第一个因茶而超凡入圣的人。
           一直觉得,每一杯茶里都潜藏着一个春天,只是饮者往往注重的是茶的本身,从而常常忽略了饮茶的意境。能从茶中饮出似茶而非茶的意境来,那是大境界,更是大造化,我等这班俗人,难窥其径。但只要用心去品,对得起这杯茶,也是一种风范。
           饮茶,其实是在品茶、悟茶。我一直以为茶是会说话的,只是需要饮者逃出三丈红尘,独处一室,静下心来自饮或与友共饮,在这样典雅的环境里,一杯茶,只是浅浅的抿了一口,就会醉到心底。然后静静的听茶语。
           在茶中,一些旧事总会不时浮现,如杯中的茶叶,浮了又沉,沉了又浮。最终,那些悲欢离合、纷繁世事,都会尘埃落定。唯有深深摄入肺中的那缕清香,依旧纠缠着自己的心,浅浅的、淡淡的,似上而下、似下而上,经久不散,意蕴悠长。
           是的,茶如酒,善饮之人,饮茶也醉。茶醉之时,意念中一段久远而美丽的故事开始展开,故事中会与一个人不期而遇。往事若隐若现,那一个美貌女子远去的身影,似有若无。一种蒙胧的美,徘徊不定。那就是醉了,终不知今夕何夕,我是谁。
           世界太繁杂,心总是难以停下。幸好有茶,让我们在溺水之时得到救赎。
           有茶真好。一杯茶,一个人,就能翻过前尘旧事,在无数的寂夜里,找到自己,回归自我。
           说到底,品茶就是品自己,悟茶即是悟人生。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大仲村镇北邱庄刘星元
    邮编:277717
    邮箱lxy1987412@sina.com
    刘星元,1988年生,山东临沂人,作品散见于《中国铁路文艺》《星星》《散文选刊》《散文世界》《散文诗》《岁月》《佛山文艺》《上海诗人》《华夏散文》《江门文艺》《杂文月刊》《辽河》《打工族》等刊,曾获《星星》《诗歌月刊》征文奖及第二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三等奖。
    沂蒙村庄一棵草,家酿兰陵十里香。
    蕭振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给干娘上一柱香。”好朴实的感情!是对这片土地的承诺;是人的不忘本品德。

        “有茶真好。” 因为《在茶中饮出自己》。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好清丽优美的散文。第一篇老石碾,冲淡的叙述,凝重的感情,写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为了农家过去的温暖日子,为了荒废了的老石碾。

          第二篇写饮茶,写出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心思的缜密,语言的清丽,真如一杯香气四溢的茶,让人欣喜,让人酩醉。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这两篇作品都是很感性的文字,流露了作者对故乡故土的深深感情,读这样的文章也如品茶一样清心写意,味在心间。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磨粮食的石碾就是人们心中大慈大悲的神”-以石碾的坚实仁爱,当干娘是非常合适的。
              作者以优美而富有深情的文笔,写出“我”对这片土地的承诺。

              能悟出“品茶就是品自己,悟茶即是悟人生”,作者真能听茶语。

              好作品!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010
                • 经验441
                • 文章86
                • 注册2009-09-21
                谢谢各位老师的赞赏与指正
                沂蒙村庄一棵草,家酿兰陵十里香。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