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散文]钢琴女士


    散文家刘荒田写了一篇短文,叫《提鸟遛鸟笼》,其中说到有人提着鸟笼遛鸟,目的是在炫耀鸟笼。说生活中很多东西,实际上具有类似这鸟笼的功用。如劳力士,豪华车,名衔什么的。不觉让我想到了几年前让孩子学钢琴时候的事。

    看到周围的中国人的孩子个个都学钢琴。都考五级、六级的。心想也该买一架钢琴,让孩子学学。这样不至于让人家看自己是土包子,孩子个个都是音盲。丈夫说,家里不是有电子琴吗?我说,电子琴跟钢琴是不一样的。如果想学音乐的话,要学弹钢琴。把想买琴的事跟一个当时新结识的朋友说了。她立即热烈赞同。把我叫到她家,给我看她女儿的雅马哈钢琴。那是一部新琴,四千多块钱买的。她说,这是一台学习琴,不行了。该换新琴了。说着就让她六岁的女儿在钢琴上弹了几首曲子。小女孩的小手,连音键都够不到,但在黑白色的键盘上滑来滑去,一首“Entertainer”居然给她弹得有声有调的。于是连声称赞。买琴的决心就更坚定了。

    接下来就是买什么样的琴。多数朋友都买二手琴,三千到五六千元不等。邻居一个中国来的阿姨,弹一手好琴。她说初学琴不用买太好的。她自己的就是一架二手琴。两千多块买的。声音很好。她就帮我在报纸上看广告。打了几个电话后,看上一架日本琴。两千元。我就和阿姨一起去了那家,把琴买了下来。那架琴枣红颜色,漆得很漂亮,似乎很少弹过,看上去也很新。和我家客厅的家具一配,还挺和谐。

    先前那个朋友也来看。问过价钱,她不屑地说,干吗买这样的垃圾。买琴一定要买好的。别看她不会弹琴,但说起钢琴来,却是一套套地。她说钢琴要看牌子,杂牌的琴不要买,买的时候都没有人要,一钱不值。可以考虑的牌子只有KAWAI和雅马哈。前者跟雅马哈又没法比。我买的钢琴的牌子是Beal。看来是一个一钱不值的了。心里有些懊悔。又想好在只花了两千块,又是给孩子学琴用。她却说,学琴才更要用好琴,好琴的声音,才能让孩子辨别出音乐中的感觉。她家的琴买了有三年了,已经不能发挥出需要的效果了。她决定换琴。

    不久,朋友们聚在一起。她说,她订了一台钢琴,雅马哈三角演奏琴。两万五千元。Trade in旧琴,要两万二。还有一台立式的也不错,要一万多元。朋友们先是惊叹钢琴的价钱,又说,你们家客厅那么小,怎么摆得下三角钢琴?劝你不要换琴,还是先换房吧。我想了想,郑重地跟她说:我劝你买那架立式的。那台琴也不错了。不要感到已经付了定金就不好意思跟店主说。她很轻描淡写地说:我老公同意买的。人家有人花钱,我干嘛不要?看来我的劝阻是多余的。再去她家,沙发挪到墙角,小小的客厅中间,摆着一架巨大的黑漆钢琴。上面盖着一面黑色金边的天鹅绒布。我们这些家庭主妇,本来也都是属于厨房的,挤进她小小的厨房里,欣赏着那架偌大的钢琴。

    她没有英文名字,我跟丈夫提起她,总是不知叫什么好。丈夫倒对她没有识别的问题,说,我知道你说谁,就是那个“钢琴女士”( Piano Lady)。

    我这边请邻居阿姨教我六岁的儿子弹琴,每星期上一次课。她只收取很低的报酬。为了小时候没有实现的梦,我也跟阿姨每星期一次上课。她不收费。我弹Beyer。钢琴女士过来说我儿子的手指如何不对。她的女儿,在什么音乐学院,跟俄国人学琴。那里的收费比外面的老师高上几成。她说俄国人是世界上弹琴最好的。他们中有的老师,是大师级的。她女儿现在的老师,是悉尼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她跟我讲了那些钢琴老师们很多事,包括他们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谈,他们的社交等等。她怀疑女儿的老师是个同性恋,跟我描述他的一举一动。每次见面都是讲这些事,听得我耳根起茧,怀疑她是否爱上了那个年轻的钢琴老师。她说她对他无所谓,却有很多妈妈喜欢上他。这些妈妈们除了在音乐学院见面,平时还有很多聚会,音乐会。除此之外,她们还经常煲电话粥。我感到,有一群走火入魔的女人。孩子们学琴,她们成了狂热的信徒。

    不久,电视上报道一个所谓的钢琴大师被人以娈童罪告发起诉。就是钢琴女士讲的钢琴大师。她说她女儿的老师就是受害者也说不定。但这件事没有影响钢琴女士让孩子学钢琴的热情。但她承受着女儿的竞争者和她们的妈妈的压力。她女儿一天弹两个小时,人家弹三个小时。她女儿考过四级,有人马上去考五级。人家在比赛上拿奖,就来告诉她。让她有点招架不住。后来在女儿五年级的时候。她让女儿去考六级。这在同年龄人里面已经是很高的了。将将考过了,但被主考人指摘了一通。那个竞争者居然去考八级,还以A+的成绩通过。过来跟她说自己女儿是新南威尔士州最年轻的八级考生。

    学钢琴一年,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了,我就没有勉强他。我也弹完了一本Beyer,弹出来的调子,居然也不算太难听。不感兴趣的丈夫也偶尔有表杨。我感到应该休息一下,自己巩固巩固。就把课停了下来。后来因为忙和懒,就再也没有继续。

    钢琴女士的大女儿和我儿子同岁,小女儿和我的女儿同岁。孩子们一起玩得多。钢琴女士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之一。这两年来她很少谈钢琴的事了。从去年开始,她把两个女儿送进了一家私立学校。她谈的,都是私立学校的事了。

    2009年1月22日
    [em49]
    [ 这个贴子最后由翎翅在1/21/2009 9:18:21 P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060
      • 经验2329
      • 文章106
      • 注册2008-06-03
      有人提着鸟笼遛鸟,目的是在炫耀鸟笼。
      弹钢琴的因钢琴而忧乐,钢琴是鸟笼;
      搞文学的总被文字摆弄,文字也是鸟笼;

      可是,有形和无形的世界都反映在我们心中,
      心才是这世界的鸟笼。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57300
        • 经验397808
        • 文章3106
        • 注册2004-12-11
        跌宕几回,最后,“钢琴女士”
        “这两年来也很少谈钢琴的事了”。

        这里,说来了一个内在与表面的关系。

        一只鸟,不会因为有了一个彩色的鸟笼就变成彩鸟;
        学钢琴,不会因为买了一台上好的靓琴就提高级数;
        写作者,不会因为有了一支昂贵的水笔就写好文章;
        一个人,也不会因为买来一件漂亮的衣服穿上就顿然地高贵起来。

        西西,读翎翅女的一篇《钢琴女士》,我就这样漫无边际地想开来了。谢谢。

                                                                     文刀
                                                                 2009年1月22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老鞋先生的话充满了哲理。
          人太容易被外表的东西所制约了。把自己套进了一个个的笼子里。其实,只有世界和我们的心是我们应该关心的。“有形和无形的世界都反映在我们心中,
          心才是这世界的鸟笼。”不知道我琢磨的着不着边。

          文刀兄说得真好。有人把包装看得比内容重要。有人以为改变包装就可以改变内容。其实这是怯懦,是不自信的表现。我们要追求本质的,实际的东西。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被故事吸引了,可真正触动我的是翎翅文章结句“从去年开始,她把两个女儿送进了一家私立学校。她谈的,都是私立学校的事了。”平静而富韵味,有一种自然的余韵。喜欢!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00
              • 经验295
              • 文章104
              • 注册2008-11-07
              难得你和这么一个挑剔的女人相处,还能交朋友,她的个性是太好强了,什么都要第一,幸好你不是像她一样的人,你的个性很好,不强迫孩子,顺其自然,做你的孩子是幸福的。我的生活中也偶然遇到这么好强的女人,什么都强迫孩子做第一,结果适得其反的。
              好文,很真实。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00
                • 经验295
                • 文章104
                • 注册2008-11-07
                难得你和这么一个挑剔的女人相处,还能交朋友,她的个性是太好强了,什么都要第
                一,幸好你不是像她一样的人,你的个性很好,不强迫孩子,顺其自然,做你的孩
                子是幸福的。我的生活中也偶然遇到这么好强的女人,什么都强迫孩子做第一,结
                果适得其反的。好文,很真实。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我的这个朋友,其实也不是很push的,我见过更push的家长。但她有点太看重形式了。女人之间谈的事情你可能比较了解,大家都想让孩子出息,尤其在国外这个环境里。从孩子的教育上不仅反映出中国人之间的竞争,也反映出中国人千方百计融入西方社会的问题。如何融入,怎样融入,这里就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做法。过于追求形式上的东西,也许就是一个误区。
                  [ 这个贴子最后由翎翅在2/4/2009 2:52:38 A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344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