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如容易却艰辛
--《美华文学》创刊十周年
郑其贤
星移斗转,似水流年。弹指之间,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主办的《美华文学》杂志(前身为《美华文化人报》),自1995年2月至今,己走过十载的旅程。在物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编委会同仁默默耕耘,出版已达57期,成绩有目共睹。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十年仅是短暂的时光,但对世间生命有限的一代人来说,已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况且编委们皆有正当职业在身,至于没有工作的退休编委,多已年届古稀,精力有限。然而,他们抱着探索、发掘和反映华侨文化的期望,大家抽出业余时间,聚集一起,从约稿、看稿、选稿、改稿到植字、排版、校对、印刷、出版、发行,义务加班,不畏困难。社长黄运基更是出钱出力,埋头苦干,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实属难得。《美华文学》创刊初期,适逢华人新移民大量涌入,这批移民因对美国环境陌生,甚至不通英文,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夹缝中生活。进入廿一世纪,世界经济衰退,更遭“911”恐怖袭击,美国遇到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严重挑战,作为尚未融入主流社会的华裔新移民,其经历的压力和冲击可以想见。《美华文学》载着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一直站在反映华人生活的前线,通过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有血有肉地树立华侨的坚毅形象,鼓舞华人勇敢前进,安居创业。就这一点意义来说,《美华文学》同仁可说是尽了努力,无愧于心。又由于开辟了发表文章的园地,以文会友,团结了一大批作者,让他们有机会在华人的文化园地上施展才华,这对于美国华文文坛的发展,无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十多年来,《美华文学》发表的作品数以千计,作者除美国本土外,中国大陆、港澳、台湾、南北美、东南亚直至欧洲,凡有华人旅居的地方,几乎都有作者为我们提供稿件,不少作者还是写作高手,见识和修养不凡,其作品能带来全新的触角和灵感,为《美华文学》增添了活力和风采。正是有这样一群高水平的作者积极支持,我们的杂志才会安稳地扎根,一步一步发芽、开花、结果。《美华文学》的读者也像作者一样,遍及有华人生活的领域,而且阅读之后给予肯定的评价。上海《文学报》社长储大泓曾表示:“美华文化人报不谨内容高尚,编校印刷等质量亦佳。”山东大学黄万华教授评论说:“《美华文化人报》改刊为《美华文学》杂志后,其设计的新致、装帧的典雅,自然人们对它更刮目相看。它更让人兴奋不已的,是其内容上对其原有的特色的丰富、发展,这使它构筑美国本土的华文文学发展机制的努力更有成效。”旧金山市市长勃朗和市议会为了表彰《美华文化人报》取得的成就,宣布1998年2月1日为旧金山“黄运基和美华文化人报日”。美国和中国的多间图书馆、文化机构都收藏《美华文学》这一杂志,许多文学刊物、出版社相继转载《美华文学》的文章,如中国作家协会、北京青年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港台文学选刊、四海杂志、红岩杂志等等,也有的文章获得各类文学比赛奖,有的被选入《百年中国文学经典》。总的来说,《美华文学》作为一份海外华人的文化园地,它从广度和深度上反映华侨、华人今昔生活和创业轨迹,基本上是达到了目的。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句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美华文学》十年风雨兼程,空拳赤手,筚路蓝缕,今天的成绩得来其实是非常艰苦的。首先,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社址,每逢编版只借时代公司一角应用,或到唐人街华商总会集中研究,甚至借黄运基社长的客厅校对稿件,以“打游击”方式完成每一期的作业。其次,在《美华文化人报》阶段,排版只用手工操作,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和几块胶版就是我们的全部工具。主编刘子毅、副主编王性初、老南和我四人,通常化费两天时间编妥八大版面,交付时代公司印刷。第三,报社白手兴家,经费全由黄运基社长、时代公司及一些广告客户赞助,编委们义务劳动,十年如一日,合作无间。第四,报纸发行大部分靠自力更生,除了远程采用邮寄外,金山湾区由编委会派人送到报摊或书店,不计酬劳。第五,在《美华文学》发表的稿件,没有稿费,只赠杂志留念。老实说,如果没有各地的华文作家的大力支持,没有编辑委员的无私奉献,没有黄运基社长及时代公司的经济援助,没有广大读者的赏识和鼓励,也就没有《美华文学》的今天。因此,这点点的成绩,并不是属于一两个人,而应归功于集体的力量,今后,我们仍需遵循这个方向,争取更上一层楼。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我们送走了二十世纪,迎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廿一世纪。自1995年至2005年这段时间,可说是《美华文学》出版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要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美华文学》办成一份更受读者喜爱的刊物。今后,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前景也更光明。随着世界潮流的演变,我们要不断捕捉社会脉搏,在求变与守成之间掌握分寸,强化刊物的风格,务求做到尽善尽美,保持自己的优势,维系老作者、读者,扩大新作者、读者。只有这样,《美华文学》才能永葆青春,才有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当然,《美华文学》在成长过程中,也存在若干缺点,诸如对本地作者联系不够,发表作品也有限;对充分发挥编委们积极性,尚存在不平衡现象。但瑕不掩瑜,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就一定可以改进。古语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我相信,作为反映华侨、华人工作生活的《美华文学》杂志,在新的文化艺术环境中,必能鉴往知来,顺势应变,继续完成历史所赋予它的使命。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