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880
    • 经验2800
    • 文章415
    • 注册2010-04-03
    [原创]千秋宗师王阳明
        千秋宗师王阳明

        《明史》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明穆宗朱载垕赞王阳明:“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联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明末清初黄宗羲赞曰:“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曾国藩肯定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近代严复称:“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赞“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近代名人梁启超赞王阳明:“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是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

        章太炎谈王阳明:“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很推崇王阳明, 1905年他在日本演讲时说到:“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的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

        现代历史名家钱穆说:“阳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业、文章均已冠绝当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讲学为性命,若饥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学风淹被之广,渐渍之深,在宋明学者中,乃莫与伦比。”

        余姚王阳明故里有楹联“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赞其功。

        中国自古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是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业绩来评判的。近代众多流传说法,其中影响颇深的说法是:历史上具有儒家完美人格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各占一席,半席是曾国藩。

        以“三立”的标准衡量王阳明,他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圣人:立功——数次用兵平叛从无败绩,是杰出的军事家。立德——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学教化天下。立言——学说影响千古,是儒学(哲学)集大成者。

        自阳明心学横空出世,信仰者如明朝的张居正、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刘宗周,清和近代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严复、胡适等等数不胜数。

        王阳明(1472、10、31—1529、1、9),字伯安,幼名云,名守仁。浙江绍兴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因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人尊称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至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因平定宁王朱宸濠之功被封新建伯,后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称王文成公。他为官勤勉正直,1506年冬(明武宗正德元年),为戴铣等人仗义执言,触怒擅政宦官刘瑾,被杖四十、贬贵州龙场驿栈为驿丞,途中,险遭刘瑾追杀。1516年(正德十一年八月),王阳明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平定南中横水、利头、大庾、乐昌以及福建大帽山为患数十年的多起匪患,王阳明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被当地人惊呼为神。1519年(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朝野震惊。南赣巡抚王阳明立即在江西吉安布檄文、募义兵,虚张讨伐声势、用离间和疑兵之计迷惑朱宸濠,使朱宸濠驻足南昌十多天后,王守仁获得了宝贵的时间,亲率八万新兵,力排众议直捣宁王老巢南昌,迫使兵进南京的朱宸濠仓卒回援,双方交战于鄱阳湖,王阳明将写有“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的免死牌无数扔入鄱阳湖中,此攻心战术使叛军军心哗变,朱宸濠迅速溃败并成了俘虏,结束历时35天的叛乱。胜利后的王阳明不求褒赏、急流勇退。直到1521年明世宗即位,才褒奖了王阳明,升其为南京兵部尚书,加封世袭新建伯。1522年,父逝、王阳明回乡守制;1526年辞官,在绍兴、余姚创建书院致力于讲学。1527年(明嘉靖六年)思恩、田州民众造反,帝诏王阳明任总督兼巡抚两广,赐铁券和岁禄出师平叛,12月反军首领卢苏、王受向王阳明投降。1528年2月,王阳明抵南宁,调令湖广兵分剿牛肠、六寺等寨,5月剿灭断藤峡叛军。乱平王阳明因病上疏告老还乡,自知病重未等批准即离任,给小人以诟诘。1529年1月9日(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王阳明在江西南安大庚青龙港(今江西大余县)舟中病逝,年57岁。临终前,对弟子铿锵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是先生一生的概括,也是对世人最后的教诲。先生是名至实归的“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

        先生去世后,门人将其一生所作囊括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明朝首辅徐阶作序,刊印发行。清朝重版加入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编撰的《明史王守仁传》。2011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以《王阳明全集》名重版发行。

        了解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当从“格物致知”开始。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中简单地论述了八目要旨:“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格而后知至,……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文中说“格”是分析明辨,“格物致知”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因素,然后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言行。《大学》里未对“格物致知”作其他的详细解释,中国历代的古籍文典中没有这个词完整的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意义扑朔迷离。让后世学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东汉郑玄释“格物致知”:“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说一个事物来了,你说他好(善)他就是好,你说他是坏(恶)他就是坏,所以事物的好坏全由人的认识来评判的。宋司马光的赞成这个观点,他说“格,犹捍(扞)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他还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是说外界的诱惑太现实、太强大了!只有抵御住外物的诱惑,才能知道德行的善恶。

        全唐文637卷中释:“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是说对待事物应该诚意正心的明辨它、了解它,这样才能修身齐家平天下。

        程颐创“理”取代“道”(孔子论道不论理),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他的重点在“格”上,凡事只要穷究其道理,终能让自己上通天理,成为哲人。

        朱熹是“格物致知”的集大成者,他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宋代儒学排斥道家与佛家。就是朱熹也无视《史记》的记载,断言认定“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因为他不排斥老子的说学。

        程颐的“理”和朱熹的“格物致知”、“先知后行”的理论,顺理成章地入主庙堂成为后世数百年的主流。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朱熹的“天理”,在强调“天理”是自然之理、万物常理、事物规律、社会秩序、人间伦理。因此他在作《四书集注》时,出发点是维系当时的社会秩序,很多处的注解便是在维护帝王权益和严肃君民秩序,故在元朝中叶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明太祖朱元璋独尊朱熹学说,将孟子赶出学府庙堂,御旨朱熹学说为唯一的官方理论和思想,明清两代五百余年朱熹学说都是官场进阶的官方教义和钳制民间思想的唯一理论标准。

        古人诠释的“格物致知”基调基本一致,强调物到才知、穷物可知。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六版中注释“格物致知”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解释依旧未脱朱熹的窠臼。

        关于王阳明,明史中记载说:“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王阳明17岁听娄谅讲授“格物致知”之学,深信程朱理学,深信“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之说,回家后遍读朱熹文章,希望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耐心品味和静心思考得到“天理”。于是对着竹子“格”(观察探求)了起来,没找到真理反倒病了。就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怀疑:自己观察思索一株竹子七天,没有任何结果。自然界的事物千千万,谁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逐一探索呢?从另一个方面探求对世界的认识方法,终于明了万事万物皆有心,动物、人、植物、静物皆有“心”。 在宇宙中,静物如石头、桌椅,植物如柳树、杨树,它们的心虽未唤醒,却随着自然而变化,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所以认识万事万物的意义是自己内心赋予的,守着竹子几天几夜始终找不到竹子为什么存活生长的基本道理,光认识了该事物是不能找到其本质(天理)的。他接受了陆九渊“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的观点。王阳明认为动物、人的“心”是自己动,如乌鸦反哺之义,更不说人的心存在着生老病死之态。“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离了心,便没有万物;反之离了万物,也就没有了心。正如你看到花时,花便在你心。没看时,花仍然与你同在这静寂的宇宙中。王阳明批评说陆九渊承袭了朱熹“格物致知”的认识事物方法:“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王阳明先生则讲究继承和发展,务实和进步。

        王阳明在环境极其艰苦的龙场“书卷不可捣”,默记《五经》,跳出“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前人窠臼,沉思“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独立思考理解和领悟孔孟之道,写成《五经臆说》,以独特的见解剖析程朱理学,走出了一条崭新的人生哲理、学问之路。创立了“阳明心学”,用现代的话说,心学是研究“心”的学问,古人谓“心”包括心态、观念、思想、心灵、精神、人格等等。

        王阳明说“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所谓心之体(如镜空物,照什么才是什么),意之动(由天生具有的感官产生认知),良知(明是非明羞耻、心怀良善和光明),格物(以诚意正心的心态探讨事物)。又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以善良之心体恤世间万事万物,才能达到人道与天道的浑然一体。

        王阳明忠实地贯彻了孟子“人人可以成为尧舜”的理念,他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天地间的人没有善恶、才愚、凡圣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心存善念,思善、行善即为善,怀恶、行恶即为恶,身体力行做到“知善知恶”、“从善去恶”就是圣贤。同时,摒弃从春秋管仲始将士农列为正业,将工商列入贱业的成规,明确提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他视四民为同等,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传习录拾遗》)。此观点被称为“新四民论”。这是自孟子后千余年来只有王阳明才敢挑战帝王及贵族阶级的权威。

        王阳明解释孟子“大人格君心” 的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就是他创立的心学。

        王阳明的教导最贴近现实,是人人可学的浅显明了有极其深刻的话语,在他的著述中无不充满着人生的智慧。他告诉世人,做人没有什么技巧,只要“不动心”即可,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读书和修炼缺一不可,他常说:“静处体悟,事上磨炼”、“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静养必须克己才有效果,在具体事情上反复磨炼,才能静亦定,动亦定。要做到静、寂、定,不是纯粹的静或动,是在追寻本心的安定。读其著述后,今汇集十六点深刻的教导以证我求学之心:“1、欲修身,先养心。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4、回归简单。5、做人要‘诚’、至诚胜于至巧、心至诚才能行至孝。6、无私心就是道。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8、应好是而恶非。君子如玉亦如铁,养一身浩然正气。9、身外物不奢恋。10、克己才是真功夫。11、慎思之,笃行之。12、不做就是不知。13、耐住寂寞,久久为功。14、自省才能自明、反观自身,自我提升。15、世间磨难,皆是砥砺。16、只求力所能及。”试问,我们现在读起来不会感到与自身的际遇息息相关吗?不会感到受益匪浅吗?人生应该坚定向善之心,明辨是非,摈弃自私、虚荣、贪婪、懒惰……及所有可能属于恶的恶习。这样的人生才值得提倡。

        我理解先生是说天地间存在的万物万物,都通过自己感官来认识,在你没认识该事物之间,你和该事物都处在相对的静止之中,你认识了该事物,并不等于你认识了它的本质和真理,该事物还是存在于你的认识之外。因为“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认识,而一味追求万事万物的本质是走入了误区的。王阳明在龙场写了“训龙场诸生”,有人迷惑他“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理论,说南山的花自开自落与我心何关?王阳明说:不看花的时候,花同你的心一样处在自然静止之中。一旦你看到了花的颜色,明白这是朵花,此花不在你心外了。所以无论花开花落,关键是自己对它的认识,不应因花开而心情欢畅、因花落而心情寞落。先生讲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万事万物不会因人的认识而消亡而改变,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只有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个人修为来体会和品评它。

        该怎么办?王阳明先生给我们指明了探索真理的道路。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最高要义:“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和行不能分家,知和行同时发生,知和行就是一件事!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理论必须落实在实践上,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知识和实践的统一。王阳明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学风,不断引导后学者重视行动、重视实践。

        而践行“知行合一”的唯一方法是“致良知”,先生说的“良知”指明善恶、辨是非;是道德、亲善。“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物。”“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又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可知人的良知来之不易。无论是内求知识,还是外求真理,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则一定要诚意正心,努力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以良知代替私欲与杂念,将道德伦理融入日常行为中去,才能战胜自我,成为一个纯粹的人。

        王阳明先生告诉了我一个普通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万事万物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对万事万物的认识是通过自身的感官和思维才体验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不尽相同。故要求得到认识事物的准确和正确,必须亲力亲为,通过扎扎实实的行动,还要通过反复地实践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一切想入非非只停留在嘴上、书本上的认知都是不知道,知识的获得必定是通过实践的过程来体现,实践才是知识价值实现的最后境界。先生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的前提是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先生要求我们必须有“良知”,先生讲的“良知”指明善恶、辨是非、此心光明,是道德和亲善;良知是知是知非、知羞耻的心。人的心体光明决定着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态度和认识决定着行为的方式,行为的方式决定了行为的结果,通过无善无恶心之本,去规范自己的认识和实践。以良知立言,以良知实践才能成为一个圣人(孟子云“人人皆可成尧舜”)。要知道良知是要经历千难万难的磨炼才能获得的。因此,良知是阳明心学的基础,实践是阳明心学的精髓,阳明心学充满着客观的光辉理性和能动的务实精神!

        先生一生追求“光明”:“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随心而动,万法自然,存天理,去人欲,便是圣贤之道!说通俗的话,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是教导世人人人可成圣贤,是从修身养性、道德良善、求知务实上教导人怎样做个好人的学说。用现代最简单的话就是教导你怎样拥有健康心灵的学问。

        王阳明先生是中国明清五百多年来儒学(和哲学)集大成者。其心学同程朱理学一样奉行“存天理,去人欲”的唯一标准。先生更是高度概括了圣人之道是“致良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时指出实践圣人之道的唯一路径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和必须性,知而不行,实为不知,知而行之,才是真知;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同时创“寂”与“显”、“动”与“静”的认识方法。王阳明先生正确诠释了“格物致知”的正确含义和“人人可以成圣贤”的平民思想,他才是孔子、孟子真正的传人!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在立德、立言、立功上的完成了不朽的自身价值,终成一代完人、千秋敬仰的大师。

        最后献上一首王阳明的《中秋诗》: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心宽天地阔,华发亦风流。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050
      • 经验3603
      • 文章254
      • 注册2016-07-10
      哈哈,前有王阳明,后有文素臣。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6953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