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9600
    • 经验2426
    • 文章876
    • 注册2012-02-21
    试谈儒道释的区分
                            试 谈 儒 道 释 三 家 的 区 分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广泛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天赋给人的美德,在于使人达到最完美的道德境界。……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万事都有结局和发端,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就接近道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赋予人的品德就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而运动变化的规律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从上述的论点,所谓“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为此,人们就知道,儒家认识世界万物的观点,他们认为万物都有个始终,先后,达到中,即就是事物的最高境界。也就说,儒家是认为有一个衡量事物的最高标准。这和西方的哲学界,产生上帝道理一样,西方哲学家们,看到世界上事物的纷乱,就想象出一个“上帝”来判别事物的真伪。人们为了达到最高标准的境界,就想方设法地修养自己,尽管儒家在修养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断,但是,庄子《盗跖》说:“小人为财死,君子为名亡。他们改变真情,失去本性的做法虽然不同,至于抛弃自己生命去追求身外之物,则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儒家的追求仁义道德,是搞乱人的本性的,为此连孔子本人,在《中庸》篇中哀叹道:“就像人们没有不喝的,但很少人知道其中的滋味,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够实行了啊!”
    佛家《金刚经》认为万物都是“空”,这“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无念”和“无常”,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恒定不变的实相,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在实质上,即是说无论任何的存在,一旦以任何认识形式来把握时,就会扭曲它,也就是说存在的本质不是语言可以把握的。这和道家的观点是相似的。老子《第一章》“道”,可以用言辞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庄子《山木》“无始而非卒”。一切事物没有不是开始而同时又是终结的。老子《二章》:天下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所以“有”和“无”是相互依靠而产生的。老子《二十二章》:“委曲就会保全,弯曲就会伸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美的尽头就是丑的开始,丑的结束就是美的开头;神奇变臭腐,臭腐变神奇,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是相互对照的。泰山比秋毫大,但比宇宙小;秋毫比泰山小,但比纳米的大。没有东就不知道西;是爷爷大还是孙子大;先有鸡还是先有疍,等等,都是要从比较中得知。佛家和道家,他们都不承认有所谓的最高标准,万物都是由两个对立,相互相承的事物组成,对立的两面,是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开始和结束之分,那更没有什么的“中”的存在,只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所以,《论语》中的“过犹不及”,这话是难以定断的,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的中点,怎么有过和不及的呢?,根据上述的论断。庄子《达生》有一个很离奇的“醉夫堕下,保存真性”的故事说:一个喝醉酒的人从车上掉下来,虽摔了一下,但不会摔死。他的肌肉骨头和别人一样,但是伤害的程度却和别人的不同,是因为他的精神完整而不分散。坐车,他不知道;掉下来他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他心里不知道害怕,所以撞到别的物上,也不恐惧,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从车上掉下来的结局,完全是按照自然规律来决定,他自己完全没有主观的干预。这就是所谓的保存真性,就是任何的事物,都是按照自然规律来运行。
        为了达到最高的道德标准,孔子有很多修身的论述,尽管很多精辟的论断,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但是,基本的观点和佛,道家的不同,其结果就大相径庭了。在佛家《坛经》中,神秀和慧能的偈语,就能体现出来。神秀的偈语:“我的身体就像一棵菩提树,而我的心犹如一面明镜台,我要时时勤加拂拭,才不至于让他沾染上尘埃。”而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者的根本区别,就是佛家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的明镜和菩提树,也没有什么的尘埃,那你何处去拂拭的呢?佛家认为,“无常”和“无念”,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人们了解万事万物后,不执着,就是佛家的真髓,你不改变思维方法,根本就不能成佛,尽管你如何的修身,念经设斋,都不能达到真正了解事物的,佛家的境界。庄子《盗跖》:孔子去说服盗跖时,盗跖说:“归根到底,人没有不追名逐利的,只要富有,别人就会归附,归附就会低声下气,别人低声下气,就会使他尊贵,见到别人低声下气而尊贵自己,就会舒服快乐,并且长寿。先生您岂能无意于此吗?喜欢就往上凑,讨厌就躲开,根本不用老师教的,这就是人们的真情。眼晴要看美丽的色彩:耳朵要听悦耳的声音,口要吃香甜的美味。世界上所谓的圣人,他们都是追求名利而轻死,不顾念根本,不爱生命的人。不能使自己的心得到快乐,不能保养自己的寿命,这都不是普遍通行的道。”孔子听了盗跖的话出来惊叹地说:“我就是人家没有病而自己非要给人针灸的人,我慌慌张张地去给老虎梳头,为老虎编胡须啊!”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随便拿东西吃,谁都不认为他是偷的,是因为东西都是属于大家的。如果你强行地拿别人的东西来吃,那这时候,就存在着弱肉强食的道理,你拿我的东西,我身体比你强,那就可以把你打死,你就不能再来吃我的东西。黑格尔说:“主人不为满足自己的自然欲望而劳动,他们通过统治奴隶的劳动而得到享受和快乐。但是,主人意识的实现是要靠奴隶,并且实现在奴隶意识(奴隶对主人的承认)之中”。换句话来说,要维持社会的运作,必定要有一个规则来维系,这个规则,可以由强者来订立,也可以由大家相议来订立。也就是说,你主人要剥削奴隶,也要得到奴隶的允许和承认,否则的话,就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其原因是任何的一种政策和主张,都是对某些人有利,而对另一些人不利。用武力的方法来改朝换代,远比用文斗的的方法来改朝换代来得野蛮。所谓文斗,就是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虽然这多数者,不一定就代表真理,希特勒也是多数人选出来的。但是,在这纷乱的世界里,也只能按照如此的法则来运行,这才是最文明的做法,是因为,这原则是可以按实际情况来修改而不需要诉之武力的。
    自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2
      • 积分251948
      • 经验51005
      • 文章4417
      • 注册2010-12-29
      赞赏自由先生学而不倦,心得与友分享的好精神。拜读好文。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