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880
    • 经验2800
    • 文章415
    • 注册2010-04-03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QUOTE]谢谢缪赞,问好!
     心宽天地阔,华发亦风流。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880
      • 经验2800
      • 文章415
      • 注册2010-04-03
      14、太平天囯女官探

      一、关于傅善祥:
      傅善祥,金陵(今南京)人,自幼读经史。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囯定都天京。初设“女科”,傅善祥报名参加考试,中鼎甲第一名,为女状元。
      东王杨秀清将傅善祥选入东王府,先任“女侍史”,后任“簿书”。授予“恩赏丞相”官衔。
      第二年即1854年7月前就不知所终,在太平天囯中活动了仅一年多,就悄然无息地飘然而去,在太平天囯的留存的史料中仅有一个名字而已,清人的一些记载里有1856年天京内讧时,傅善祥同杨秀清一道被杀的文字。
      我真不知道那些“文人”,是无聊还是无耻,居然把她朔造成太平天囯的主宰之一,还造出些“跟着傅善祥,能治国来女自强”、“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顺口溜来印证自己的论点。

      《太平天囯资料丛书》中有一个谶谣传说:
      “清咸丰六年(1856年)秋间,杨秀清挈随侍女官傅善祥出巡,被冲撞仪仗,搜捕犯者而不得,杨秀清舆中被掷入一小纸片,他展视不能尽识其字和尽解其意。
      傅善祥阅看后说:‘此似诗而实谣……此中有谶语,意似不佳。’杨使诵文,语为:‘风倒东园柳(隐杨),花飞片片红(隐洪),莫言橙(隐陈玉成)李(隐李秀成)好,秋老满林(隐金陵)空。’
      杨秀清知其不祥,不觉勃然大怒,命大索三日,抛掷人终不可得,因杀舆夫与是日执役者以泄忿。傅善祥因谏曰:‘此必诸王被逐者之党羽所为,徒杀麾下健儿何益,且多杀疑似之人,以重部下之畏惧,使吾党人人自危,不亦中彼党之计乎?’”(《太平天国佚闻》)
      按这则佚闻分析,向东王舆中抛掷谶谣,显然是要以败兆来迷乱、刺激东王,傅善祥分析认为此事是反对派党羽所为,也颇合逻辑。
      不过,这佚闻的真实性可疑之处甚多:
      第一,傅善祥虽做过东王的薄书,但从有关记载推定,在太平天囯甲寅四年(清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前,她已远遁“不知所终”,这点,罗尔纲先生考证认定。(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事考》,三联书店1979年)既然傅早走,傅善祥怎么可能在清咸丰六年秋(天京事变杨秀清被杀前夕)随杨出巡?
      第二、1856年时,陈玉成只是冬官正承相、李秀成是地官副承相,地位并不显赫,比他们权高势重的人多的是,谶谣中何以将他们与洪、杨并列而不涉及北王、翼王、燕王、豫王等人呢?他莫不是有先见之明吗么。
      第三、1956年,太平天囯事业如日中天,石达开在江西大败湘军,占领大半个江西省,天京城里喜气洋洋,内乱尚未发生,傅善祥所谓“诸王被逐者”指何人?查遍太平天囯史料,没有王被逐的事实。1854年湖北田家镇之败,国宗石镇仑、韦以德战死,仅仅是革去了指挥者秦日纲的王爵,改为顶天燕,但在杨秀清死前已经恢复了秦日纲燕王爵位。

      二、关于洪宣娇:
      洪宣娇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一位子虚乌有的人物。
      有关太平天囯的正史资料中,没有洪宣娇这个女中豪杰的任何记载。
      最早有关洪宣娇记载的书是清末文人凌善清著的《太平天国野史》,此书文字流畅,故事生动,所以流传甚广,被多家引用,并坚信有洪宣娇这个人。
      二十世纪80年代,钟文典,罗尔纲等专家考证说:
      “洪宣娇”不是洪秀全的亲妹妹。她原姓黄,后改姓杨,名云娇。洪秀全为笼络萧朝贵才与她结拜姐妹,改名“洪先娇”。客家话中“先”与“宣”同音,所以洪先娇就成了洪宣娇。
      所以,专家们又认为种种有关洪宣娇的传说和野史都是假的。是把洪宣娇和太平天囯女将苏三娘混为一谈,以讹传讹了。
      如罗尔纲等人认为洪宣娇就是苏三娘。在广东话中的“苏”与普通话的“萧”谐音。于是“苏三娘”就成了“萧三娘”。之后在流传的过程中有人又在“三”中间加了一竖,于是“苏三娘”就成了“萧王娘”了。

      野史里还有一种说法是:
      洪宣娇是洪秀全同父异母的妹妹;洪秀全父亲洪国游共娶了三个老婆,生下三子一女,洪秀全和洪宣娇分别是二姨太和三姨太所生。
      洪秀全屡试不第后组建拜上帝会,洪宣娇便成了流浪艺人,四处卖艺为生。罗尔纲考证洪秀全出身中农,自供自足、吃喝不愁,洪秀全在广东并无被通缉的任何记录,何故其妹沦落成江湖卖艺人。
      近年发现的《洪氏宗谱》中清楚的记载着,洪秀全只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没有妹妹,有关太平天囯的重要文献中也说洪秀全有姐姐无妹妹。

      史学界里有另一种说法:
      萧朝贵的妻子是广西人,本姓黄,后改名杨云娇。洪秀全在广西图谋造反时,为加强与当地人杨秀清、萧朝贵的关系,与杨云娇结为义兄妹,她原只是普通的农家女,幼年过继杨家,从养父姓杨,与杨秀清为兄妹。与洪秀全结为兄妹后,才改姓洪。至此,历史上便有洪秀全妹妹洪宣娇之种种说法。实际上除了一些野史传闻略有描述外,寻不到任何正史记载。

      1906年(清光绪32年)出版,咀雪庐主人著作的《祖国妇女界伟人传》,书中描述《洪宣娇小传》(作者专意反满宣传):
      “洪宣娇者,军中称萧王娘,天王姊,西王萧朝贵妻也。年不满三十,艳绝一世,骁勇异常,从女兵数百名,善战,所向有功。
      萧王娘及女兵皆广西产,深奉秀全教,每战先拜天帝。淡妆出阵,挥双刀,锋凛凛落皓雪。乘绛马,鞍腰笼白氍毹,长身白皙,衣裙间青皓色。临风扬素腕,指挥女军,衫佩声杂沓,望之以为天人。
      女兵皆锦旗银盾。战酣,萧王娘解衣纵马,出入满清军。内服裹杏黄绸,刀术妙速,衣色隐幻,一军骇目。”
      反清志士以“咀雪庐主人”为笔名,他赞同恢复汉人江山,支持太平天囯的民族观,从同情太平天囯的角度出发,试图从艺术感染力上来宣染传说人物,甚至把洪宣娇三国人物脸谱化,写成像赤膊上阵的张飞、许褚一样,他倒是真正的解放了妇女。不过,小说一出,赢来长久间謆笑:
      太平军与清兵交战时,胜利源于洪宣娇。上阵的清兵都痴痴的争看赤裸裸的洪宣娇,以至忘记了点火发炮,最终导至全军溃败。
      所以说自清末以来虽有太平天囯洪宣娇的种种传说,但近年来经多位权威专家考证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肯定:洪宣娇是一位子虚乌有的人物。

      三、关于苏三娘:
      苏三娘,她是唯一一位在太平天囯史料中可见到的太平天囯女官,其职务最高是军帥,充其量只能算下级品中的高级军官。
      记载中她的生卒年不详,本名叫冯玉娘,成年后嫁给了广西灵山县的苏三,所以大家称她苏三娘。时广西灾害年年,民间组织天地会盛行乡里,苏三夫妻加入了天地会,不久苏三被杀,苏三娘率众杀死仇家,烧人家会仇宅,于是成了广西清政府通缉的“女匪”。

      苏三娘何时何地参加太平军?
      简又文在《太平军广西首义史》和《太平天囯典制通考》等书中说,苏三娘是在1851年初,太平军进驻广西大湟江口时加入的。
      钟文典考证说:苏三娘是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10月,率领部属在广西武宣东乡加入太平军的。
      还有个说法是1849年加入太平军,地点大同小异,都是在紫金山地区。
      苏三娘在永安、桂林、长沙、武汉、南京等战役中有战绩记载。

      广西临桂县的龙启瑞《苏三娘行》诗(收入其《经德堂柒》)中写到:“两臂曾经百余战,一枪不落千人后”,“驰马呼曹意气豪”,“万千狐鼠纷藏逃”。“城头鼓角声琅琅,牙卒林立旌旗张,东家西家走且僵,路人争看苏三娘。”
      而太平天囯在南京时,清人谢介鹤的《金陵癸甲庶谈》、吴家帧的《金陵记事杂咏》、陈云章的《劫灰集•粤寇纪异》,都认为叫苏三娘是因江南口音讹传之误,当时有记载称“萧三娘”其人的。他们说萧三娘是太平天囯的宣传人物,以戏旦装扮来吓唬和蛊惑清朝的女子们的。

      她是何方人氏,谁家之女呢?
      民间传说不一:
      一说是湖南人,善用刀枪拳棍和双刀。一是广西郁林州人,身材高大,自幼随父卖艺,成天地会一方之首。
      清龙启瑞说她是“灵山女儿”,《灵山县志》却不见其记载。
      在太平天囯里,苏三娘的传说到—八五四年后就销声匿迹了。
      清人王韫在《瓮牖杂谈•贼中悍酋记》中说,苏三娘到江南不久与太平天囯冬官正丞相罗大纲结为夫妇,后事没有交待。

      关于苏三娘的结局也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是南京城破后,在镇江战死。一说是死于北伐中。

      四、关于《太平天国》小说里的石益阳:
      这是一个现代最无聊的作家杜撰出来的英雄人物,我能说什么呢!

      总之,细读现在留存的太平天囯所有史料,查遍所有野史传闻,我都没有读到妇女在太平天囯里起到的作用和贡献的记载,没有查出有任何一位妇女在太平天囯里担任过大一点的官职的记载,没有看到任何一位妇女在太平天囯里留下一字半语有价值建议的记载。
      从史料里可考的是傅善祥入选了东王府,受赏“恩赏丞相”,一个花瓶的虚衔而已;苏三娘曾封军帥衔。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妇女参加这场“近代最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的记载,有记载的全是洪秀全津津乐道虐待妇女的悲惨景象的诗,是责令妇女遵守天平天规的法令。
      那么试问太平天囯的妇女的解放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了呢!
       心宽天地阔,华发亦风流。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880
        • 经验2800
        • 文章415
        • 注册2010-04-03
        15、析太平天囯末期之洋枪队

        1950年后,常常被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太平天囯不畏强权,独自抗击着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满清封建统治阶级的联手镇压。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追求自由平等永垂史册的正义篇章,张显了民族精神。我撰写此文,就是要搞清敌对双方洋枪队组成的来龙去脉,还其真相。
        一、清军中洋枪队的起因和经历
        常胜军:
        而立之年的华尔(全名费雷德瑞克•汤森得•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 ),1831年11月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859年秋来到上海,结识了中国“泰记银号”经理杨启堂。杨是洋务通,交往中渐与华尔熟悉起来。
        当时上海正处在被太平天囯李秀成军队进攻的前夕,清朝的当地官方和在上海的外国人都十分紧张。华尔、杨启堂等人抓住这个机会,就保卫上海事宜,与上海银庄的老板们达成协议,筹建一支完全由外国人组成的雇佣军,用来对太平军作战,保卫上海。双方签署的议议中规定,支付雇佣军成员每人每月一百至六百美元不等的固定工资,每当华尔攻克一个太平军占领的城镇时,另外嘉奖从四万五千美元到十三万多美元不等的赏金。
        华尔选择了两个美国人作副手,福瑞斯特(Forrester),和法裔美国人白齐文(Burgerine、其父曾是拿破仑的军官),在上海租借招募了三百多名浪人,组成一支全副洋枪洋炮的雇佣军——太平天囯称之为洋枪队。

        1860年7月16日,华尔率雇佣军攻占太平天囯的领地松江。洋枪队三百多人被太平军打死近三分之二。松江一役,洋枪队打死近五百名太平军,清政府、上海商人兑现协定,洋枪队获阵亡军士抚恤和赏金白银三万两,华尔一人得价值相当于十三万多美元的白银。回到上海,华尔用这笔钱重新购买新式武器弹药,重组一支五百多人的“洋枪队”,雇佣军中有二百多名菲律宾水手。
        上海英国领事当局,恨华尔破坏英国政府的中立政策,更恨他招募英国军队里的逃兵,把他看成是骗子和海盗,联合法国领事当局,一起要逮捕他。华尔得知这一消息后,躲进洋枪队的松江大本营。
        8月1日凌晨,华尔率雇佣军与清参将李恒嵩,联合进攻太平军占领的青浦城。太平军守城将领是英国人萨维治(Savage、原英国皇家步兵团上尉),太平军中同样有从上海洋人处购买的新式枪炮,来突袭的华尔洋枪队,被打死二、三百人,华尔受重伤,一颗子弹从他左下颚打入,从右脸穿出。
        10月间,英国舰队司令何伯应美国领事馆请求,率炮舰四艘开到松江,把华尔和他的二十多名士兵抓起来,押往上海,交美国领事馆审判,罪名是华尔破坏美囯的中立政策,非法进行战争活动。法庭上华尔自称是“大清帝国臣民”,上海泰记银庄办事员递上发自北京清廷军机处的正式公文,上面写明大清皇帝已“御批”华尔为臣民事。美国总领事仔细验看清朝官方文件后,即宣告华尔无罪,当庭释放。华尔走出美国领事馆被英国兵逮捕,押上何伯的旗舰,关押起来。同时,何伯准备攻占洋枪队的松江基地,消灭这支非法武装。
        泰记银号的杨启堂和清朝上海官员暗中密报白齐文,白齐文立刻率洋枪队撤出松江,清将李恒嵩率军队进入松江城。英国兵舰逼近松江,看到的是大清的军队和旗帜,怕引发两国战争,退回上海。不久,华尔在泰记银号的帮助下,从防守森然的英国兵舰上逃回松江。

        1861年,华尔在清朝新任按擦使李鸿章支助下,与副手白齐文、福瑞斯特组建以中国兵为主的洋枪队,初次招受1400名中国兵勇,200名菲律宾士兵,使用欧美教官近百人。华尔授白齐文和福瑞斯特“少校”军衔,把“洋枪队”训练成正规军。年底,华尔的洋枪队已经有二千多人,拥有不同的兵种。
        全军统一着装:
        中国步兵着深绿紧身制服,衣服上有绯红色饰带;炮兵着浅蓝色军服。
        菲律宾士兵着深蓝军衣,头包深绿头巾。
        军官军衔以袖口条纹的多少加以区别。
        1862年初(清同治元年),太平天囯忠王李秀成率军从杭州杀向上海。几十天中攻占了浙江奉贤、川沙、南汇、金山等县。
        常驻上海的英国参赞巴夏礼与清朝苏松太道台吴煦,为保卫上海,商议决定联合成立“中外会防局”,英军九十九联队和驻天津的英军部队相继进驻上海,此时英军在上海有三千兵力,大炮二十多尊。
        春,华尔“洋枪队”正式归建清江苏巡抚李鸿章节制。
        李鸿章非常重视华尔洋枪队,提供一切物资,提供一切便利扩充军队,洋枪队很快拥有五个步兵团,一个狙击兵团,四个重炮中队、两个野战炮中队。
        洋枪队装备滑膛毛瑟枪、来福枪、安菲尔来福枪、山炮、榴弹炮、臼炮和威力巨大的八吋口径的大炮;拥有三十多艘铁甲汽轮和三百多艘轻便炮船。
        2月,华尔率洋枪队进袭上海广富林太平军据点,打死近一千名太平军士兵,七千多太平军将士仓惶逃往青浦。此役洋枪18名士兵战死,42人伤受。24日,华尔洋枪队乘势进攻太平军高桥驻地,五千多太平天囯高桥守军,在新式武器打击下惨败,华尔洋枪队仅战死7人,伤32人。华尔乘胜猛攻上海六十多里外的萧塘太平军,打死太平军将士七、八百人,生俘近四百人。洋枪队损失10名士兵。
        经过广富林、高桥、萧塘的三次胜利,清朝廷授予华尔“副将”衔,四品顶戴;正式命名华尔洋枪队为“常胜军”。
        4月17日,常胜军攻克清浦太平军堡垒,杀死六百多太平军将士,生俘三百多。30日,常胜军与清李鹤章(李鸿章之弟)淮军四千人,攻克嘉定,杀太平军将士三千多人,俘虏近两千人。
        5月12日,常胜军炮轰青浦城,两万多太平军守军,被杀五、六千人,活捉一万余人。华尔常胜军伤亡达数百人。
        英法联军以一千多人的兵力参加了上述战役。
        5月16日,华尔常胜军与英法联军一起进攻南桥,法军总指挥卜罗德中弹当场死亡,法兵近40人战死。
        5月底,太平天囯慕王谭绍光攻克青浦,活捉华尔副手福瑞斯特,在城外把华尔打得大败,消灭一千多常胜军官兵。清江苏巡抚李鸿章用一百万发弹药、数百枪械和十箱上好鸦片把福瑞斯特从慕王谭绍光手中赎回。
        9月20日,华尔常胜军先攻克离宁波二十多里的余姚,追击太平军到慈溪城外中弹倒地,子弹(或铅块)从华尔小腹穿入,一直透进他背脊处,十几个小时后断气;常胜军攻入慈溪城,杀光城内所有的七千多名太平军将士。
        华尔死后,白齐文接任“常胜军”统领。他与清李鸿章部将程学启矛盾重重。还公然带士兵到上海泰记银庄,把杨启堂狠揍了一顿,抢走大批银子。
        清江苏巡抚李鸿章行文送到美国领事馆,要求惩处白齐文。美国领事命令白齐文回国。“常胜军”统领由英国海军上尉奥伦(Holland)暂代,奥伦在进攻太仓时失败,英国戈登上校接管常胜军。

        1863年6月,白齐文被撤职后,在上海招募了一百多名外国人,抢洋枪队停在高桥的轮船从上海驰入苏州,出人意料地投靠太平军慕王谭绍光。不久白齐文因病离苏州去日本治疗。1865年春,白齐文从日本秘密回漳州,计划投太平天囯侍王李世贤,被清兵抓获,淹死在浙江蘭溪里。
        英国皇家陆军上校戈登,1833年生,笃信基督教,个人品格实属正人君子。戈登严禁士兵劫掠,在军中严刑峻法,在太仓、昆山等地多次获得大胜。
        11月,常胜军和配合清军进攻苏州,太平天囯纳王郜永宽等八王与戈登密议投降,杀死慕王谭绍光开城门迎戈登入城。戈登和纳王等人会谈后,劝他们去见清李鸿章,李鸿章以纳王等人是诈降为由,杀死太平军纳王郜永宽等八位降王。时戈登正在苏州纳王郜永宽叔父家里作客,得知太平军八个降王被集体处决,气愤至极,发狂地寻找李大人“决斗”,李鸿章设法避开了戈登。戈登回到常胜军营,愤怒地要解散洋枪队。
        清李鸿章就苏州战事上奏皇帝,帝赐戈登穿黄马褂、领提督衔、戴孔雀花翎;赐纯金奖牌一大面,白银一万两;戈登拒绝受奖,在英领事的劝说下,他只接受了奖章和“黄马褂”。
        戈登在与太平军的金坛一战中,腿部中弹,险些阵亡。
        1864年5月,戈登常胜军破常州,杀太平军护王陈坤书和数千将士。
        此刻太平天囯灭亡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了,天京在湘军重重包围之中,江浙一带的太平军也是强弩之末,李鸿章觉得常胜军的军饷开支过大,用武之地也不多了,提请英国政府招回英国人,英国政府同意此议。
        戈登接到英国领事馆命令后,休假返回英国。临行前,戈登对李鸿章说:“中国人民耐劳易使,果能训练有方,贵国自可转弱为强!”
        6月1日,常胜军三千多军官和士兵得到大笔赏金,全军解散。
        戈登获清政府赐封“提督”衔以褒其功绩。

        常捷军:
        1862年7月,清浙江巡抚左宗棠与驻宁波的法国舰队司令伯勒东(Brethon)、宁波海关税务司法国人日意格,招募五百余名中国士兵,配以洋枪洋炮,以英、法军人为军官,组成“常捷军”,归制在左宗棠湘军下。
        法国人伯勒东任常捷军统领,军队携洋枪洋炮,在余姚、奉化、上虞一带与太平天囯军队作战。
        1863年1月,伯勒东在进攻绍兴时战亡,达尔第福和德克碑接统常捷军,常捷军在清左宗棠攻占绍兴、杭州、湖州的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天京被攻占后,1864年10月常捷军被遣散。

        常安军与定胜军:
        1861年12月,太平军攻克宁波,清朝江苏各州府官员与英国宁波领事馆通事郑阿福一道,招募中国人300名,装备洋枪洋炮,英国军人担任军官教习,以绿布包头,称“绿头勇”,英国人科克出任统领,下辖“常安军”和“定胜军”两队人马。1862年5月,随清军攻占宁波,扩军至千余人,会同湘军在浙东与太平军作战,1864年10月解散。

        洋枪队最早组建于1860年,1864年10月全部解散,只存在四年多时间。存在的时间不长,由英、法军官担任统领指挥训练与作战,其编制和军费则由清朝江浙政府管理和支付,全部装备先进的来福枪和大炮。
        先进的武器对付落后的大刀长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在单个的战斗中起到相当大的关键作用,人还没能接近,就被枪炮里吐出的火弹一排排的打死了,这足以让未经开化的太平军士兵感到疑惑和惧怕。
        各支洋枪队人员总数统计,在高峰时为5000人左右,它始终只活跃在上海、浙江少量地区,基本上是协助清朝军队作战。
        太平天囯军队主要失败的武昌、九江、镇江、安庆、南京战役全是清湘军独自打的,外国人指挥的洋枪队没有参与。
        围剿太平天囯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都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清朝大员们制定并执行的,从来没有外国人出谋划策过。所以,说太平天囯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去的论点太牵强附会了。

        《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一:
        “华尔,美国纽约人。尝为其国将弁,以罪废来上海,国人欲执之。会粤匪陷苏州,上海筹防,谋练精兵。苏松太道吴煦识其才,言於美领事,获免,以是德之,愿效力,俾领印度兵。既撤,自陈愿隶中国。咸丰十年,粤匪陷松江,(吴)煦令募西兵数十为前驱;华人数百,半西服、半常装,从其后。华尔诫曰:“有进无止,止者斩!”贼迎战,枪炮雨下,令伏,无一伤者。俄突起轰击之,百二十枪齐发,凡三发,毙贼数百。贼败入城,蹑之同入,巷战,斩黄衣贼数人。贼遁走,遂复松江,华尔亦被创。先是(吴)煦与华尔约,城克,罄贼所有以予。至是入贼馆,空无所得,(吴煦)以五千金酬之。令守松江,又募练洋枪队五百,服装器械步伐皆效西人。同治元年,贼又犯松江富林、塘桥,众数万,直逼城下。华尔以五百人御之,被围,乃分其众为数圆阵,阵五重,人四向,最内者平立,以次递俯,枪皆外指。华尔居中吹角,一响众应,三发,死贼数百。逐北辰山,再被创,力疾与战,贼始退。遂会诸军捣敌营,杀守门者,争先入毁之。是役也,以寡敌众,称奇捷。时浦东贼据高桥,逼上海,华尔约英、法兵守海滨,而自率所部进击,贼大败,加四品翎顶。会李鸿章帅师至沪,乃隶戏下,令立常胜军,益募兵三千俾教练,参将李恒嵩副之,饷倍发。贼据王家寺,与英提督何伯等合攻。华尔贾勇先入,大斩虏首,进逼南翔,贼亦悉众轰拒,何伯负伤。华尔冒烟直进,立毁其营,生获八百馀人,遂复嘉定。规取青浦,华尔略东门,城溃;英、法兵自西入,华尔为承。贼奔,争赴水死。攻奉贤,法提督卜罗德遇害,诏赏貂皮彩绒,恤其家。(当)时(李)恒嵩扼赵屯港、四江口,屡失利,嘉、青复危。华尔方议直捣金山卫,闻败,还守青浦。而富林、泗泾又相继失,乃弃青浦,简壮士五百袭天马山,破之。入城挈守军出,并力守松江,登陴轰击两昼夜不绝,贼宵遁,围解。官军图青浦,华尔攻南门,驾轮舶入濠,毁城十馀丈,麾众登堞,贼斗且走,追败之白鹤江黄渡,复其城,晋副将衔,降敕褒赏。俄伪慕王谭绍光复来犯,薄西门,与总兵黄翼升各军击之,贼溃,奔北岸,华尔毁其七营。逾月,会西兵再复嘉定。其秋,贼十万复犯上海,华尔自松江倍道应赴,与诸军击却之。
        时宁波戒严,巡道史致谔乞援,(李)鸿章遣华尔偕往。值广艇与法兵构衅,引贼寇新城,从姚北纡道犯慈谿。华尔约西兵驾轮舶三,一泊灌浦,一泊赭山,一自丈亭驶入太平桥、余姚四门镇,而自率军数百至半浦。平旦薄城,方以远镜瞭敌,忽枪丸洞胸,遽踣地,舁回舟。馀众悉力奋攻,贼启北门走。华尔至郡城,犹能叱其下恤军事,越二日始卒。以中国章服敛,从其志也。鸿章请于朝,优恤之,予宁波、松江建祠。初,丧归,(吴)煦检其箧,得金陵城图,贼所居处及城垣丈尺方位纤悉毕具,论者颇称其机密云。”

        二、外国政府对太平天囯的态度和与清方的合作大概。
        太平天囯攻占南京后,英国上海领事馆密迪乐向领事阿礼国递交报告说:
        “所有我得到的情报,都加强我此前已经说过的那个信念:叛乱运动乃是中国人民反抗满洲人继续统治——或者毋宁说是延长暴政——的一种民族运动。满洲人在帝国南半部的权力已被颠覆,一去不复返了。这个时候外国人站在清方去干涉其事只能有一个结果,就是无限期拖延敌对行动和无政府状态的时间;假如外国人不加干涉,很可能扬子江流域和南部各省很快就会归入一个纯粹汉人王朝的统治之下。按照民族的、古老的治国之道治理下去,成为一个内部坚强的国家。(1853年3月26日密迪乐《上阿礼国领事书》)”

        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在占领南京的第二天,派人持信至广州,向各国公使递送公函表示友好。英国驻华全权大使文翰,率先到南京访问太平天囯,接着法国、美国的公使也纷纷造访南京新政权。
        可笑的是,东王杨秀清以“中央王朝”自居,借故不见文翰,派人给文翰送去一份“诰谕”,夜郎自大的训示道:“尔海外英民不远万里而来,归顺我朝……深望尔等能随吾人勤事天王,以立功业,而报答天父之深恩。”
        文翰接此誥谕,哭笑不得,还是认认真真地研究,经过在南京城里的明查暗访,他上报英国政府(1853年8月4日写给克拉克敦的信),说太平天囯在中国不可能成功,英国应保持中立,静观事态发展,信中说:
        “在事态更为明朗化以前,参加任何一方都是为时过早的。
        我看不出外国怎样能从根本上救助皇帝君。固然,为了英法两国在中国海的海军,无疑皇帝是可以重占南京和镇江的,但是这也或许并不是没有困难的。因为,很明显的,皇帝军已如此丧魂落魄,我们要不在陆上也采取行动,那么就是外国火力把南京城墙轰开了,他们也会不敢进城,就是进了城,占领了,等到我们军舰从城下撤走以后,他们也不能守住南京城……从任何观点看,中立乃最为切要的办法。因为如果我们援助现在的政府,而最后却是叛党成功了,那我们在中国的地位就极其狼狈了。
        再没有比当前危机中商订新约更为不合时宜了。和谁去签订新约呢?
        和皇帝订吗?假定一切进行顺利,他也和我们一样地急于要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订这个条约的头一个条件就是给他援助以压服叛党。我以为这乃是暂时还不能接受的要求,也全然和政府所规定的政策路线背道而驰。
        就说给皇帝援助罢,那也必须是很大规模的援助,而如果叛党的势力广泛而迅速地扩张起来,人民大众又普遍地愿意拥戴他们为统治者,这种大规模的援助也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达到目的。花了大量的金钱,毫无目标,只不过面对叛党,把我们自己送上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而已(这还是最好的情况)。因此,我认为现在根本不必去谈和帝国政府缔结新约的事情。
        我承认我看不出当前斗争有迅速结束之望,如果叛军占领北京,则将有多年的、不利我们商务的战争。但纵使如此,我也认为遇有适当机会和叛党协商时,我们从叛党手里所可获得的政治与商务利益,也大可超过皇党。
        和叛党交涉,我们要对付一班新人,直到今天为止,就我们所知者而论,这批人并不像不向我们就范的样子。而和皇帝打交道,我们会发现他和从前一样傲慢自大,反对和我们扩张中外关系。”

        1854年初,英国新任驻华公使包令,仍旧抱审慎态度,派自己的儿子率人出使太平天囯的南京。这些英国人发现太平天囯的王爷们怪力乱神,妄自尊大,太平天囯的领导人是一群根本不知道“文明”为何物的造反者。
        1856年,英国人乘清军与太平军互杀消耗之际,炮轰广州再次打开中国大门。这就是以签定《天津条约》而结束的、史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行为大大的帮助了太平天囯。

        1860年初,清朝在上海一带的兵力,只有上海主将署理江苏巡抚薛焕,全军不足4000,兵勇中有许多是溃卒,战斗力十分低下。苏南的许多装备着枪炮的战船和地方团练武装,统归居常熟的清内阁学士、江南督办团练大臣庞钟璐节制,虽然能经常骚扰太平军的后方,对太平军起到一定牵制作用。但仅凭这二股力量,是守不住上海城的。
        英、法等国在上海的租界里开设了大量洋行,外侨云集,利益攸关、生死存亡之际,英、法侨民势必要坚守住上海,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外国侨民自发组织“万国商团”,由英、法军官训练、指挥,负责保护租界。
        上海的中国富商们同样也要死守上海,于是他们在共同的利益下合作了。
        1860年5月26日,清江苏巡抚薛焕、苏松太道台吴煦、上海知县刘郇膏请英国公使普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连名发布通告,申明要用武力保护上海租界和县城。27日,在华的法国军队200人进驻上海城外董家渡,英国军队负责守卫上海城西和通往苏州的大路。
        6月初,江苏省苏州被太平天囯忠王李秀成攻占,清苏松太道台吴煦致书法国驻军司令孟斗班,请求协助防守嘉定、太仓、昆山等地。
        英、法两国此时仍持“中立”立场,两国政府指示军队只协防上海和保护租界和侨民安全,不准参与对太平军的战斗。
        6月底,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下令:法军300人驻守上海城隍庙,协防东门、北门,25人驻徐家汇保护法国人建的天主教堂;英军900人守卫上海西门、南门,全军由英国军官卡恩尼克统一指挥。黄浦江上还有英国“红隼”号炮舰、法国“香港”号兵轮和几艘炮艇。
        英、法两国守城期间军费均由四明公所董事、捐纳候补道杨坊筹措。
        洋枪队两败于青浦,太平天囯忠王李秀成乘胜再克松江府。清江苏巡抚薛焕紧急求援,清朝廷立调扬州李若珠部水师、淮扬镇总兵曾秉忠乘长龙船30艘,调瑞昌部浙江兵四、五千人驰援。敕令清实授两江总督曾国藩,援救上海,曾国藩因江苏战事激烈,没发一兵一卒。情急之下,薛焕乞求英、法领事,派兵帮忙守卫城池。

        三、太平天囯忠王李秀成的洋枪队、
        太平天囯忠王的洋枪队:
        忠王李秀成从洋人手中购买到大批新式枪炮,请英国军人萨维治(Savage、原英国皇家步兵团上尉)出任队长。
        1860年10月,清参将李恒嵩率兵勇、华尔率洋枪队(欧美兵100,马尼拉兵200)会攻青浦。青浦太平军守将绫天豫周文嘉,洋枪队队长萨维治(Savage)奉忠王令协助守城,他指挥太平军洋枪队把来突袭的华尔洋枪队打个措手不及,杀伤二三百人,华尔难逃厄运,一颗子弹从他左下颚打入,又从右脸穿出,险些丧命。战后,忠王李秀成称“杀死洋兵六七百人,得洋枪2000余条,大炮10余条,洋刀300余口,舟只数百余条。”
        当时上海外国报纸的报道,称洋枪队死伤三分之一,华尔身受5伤,炮船全部丧失,清军损失未见记载。

        1854年太平天囯里就有外国人参加,罗大纲部下有。1860年后,来投的外国人渐多,大都是欧、美人。1861年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慕王谭绍光部下的洋人,共约一百余名。到1862年谭绍光一人手下有洋人二百。
        简介几位在太平天囯里的外国人:
        萨维治(Savage)在进攻松江时受伤,送回天京养伤,不久死于天京。
        皮科尔(Peacock),美国人,继任忠王李秀成洋枪队队长。
        呤唎(A.F.Lindley),英国人,1860年8月到苏州投李秀成,参加了浦口渡江战、九洑洲守卫战,其妻子玛丽(Marie)在九洑洲战死。1863年10月,呤唎独自潜回上海,抢夺洋枪队“飞而复来号”轮船开到苏州。1864年11月呤唎离开无锡到上海,不久从上海回到英国,著有《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白齐文(HenryAndreaBurgevine)美国人,前已有介绍。
        在太平天囯里服务的还有:
        希腊人PhillipBossf,1861年加入太平军,1863年随李秀成西征战死。
        法国人HenriLaburix,1859年加入太平军,1863年10月在苏州战死。
        英国人Morris,1863年10月,随呤唎抢夺洋枪队的“飞而复来号”轮船到苏州后投入太平军;1864年,Morris秘密潜回上海,在抢夺洋枪队“Tsatlee号”轮船时被抓捕,事后被清朝政府判处十年监禁。
        英国人GeorgeWhite,1863年10月,随呤唎抢夺洋枪队的“飞而复来号”轮船到苏州后投入太平军;1863年12月被清军抓获,交回英国领事馆,被英国领事馆徒刑两年,不久病死于狱中。
         心宽天地阔,华发亦风流。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880
          • 经验2800
          • 文章415
          • 注册2010-04-03
          16、闲话太平天囯的封王

          太平天囯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为期十四年的地方武装割据,不能算成是一个拥有半壁江山的农民革命新朝代。
          认真究读过太平天囯历史史料的人都会得出这个结论。
          今日闲话出现在南京孤城里的封王怪象,你会更清楚地认识太平天囯。
          1859年至1862年间,南京城内外广为传唱民谣:“王爷遍地走,小民泪长流。”此民谣越传越广,越唱越响,它唤不醒洪秀全的良知,发而民谣越传王爷越多、老百姓的苦难就越深,太平天囯灭亡的日子就越近。
          民谣里透视着太平天囯的性质和现状、预示着太平天囯的前程和命运。同时也是在强烈抨击着太平天囯经过1856年的天京之变,石达开避祸出走,由洪秀全主持的革命政权的官宦之道。
          太平天囯封王始于1851年8月,洪秀全攻占了那巴掌大的广西永安,就目空一切地行使皇权,颁发封王诏书:“今特封左辅正军师为东王,管治东方各国;封右弻又正军师为西王,管治西方各国;封前导副军师为南王,管治南方各国;封后护又副军师为北王,管治北方诸国;又封石达开为翼王,使翼羽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封“东、西、南、北、翼”五王,五王中分为三等:东、西王为一等王,南、北王为二等王,翼王为三等王。五王依次称九千岁,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五千岁。
          天王诏书规定西王以下的所有将相王侯都听令于东王,这是因为杨秀清在1850年拜上帝会生死存亡之际,获得了代上帝传言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太平天囯的实际领导者,洪秀全只能作出这种让步。

          我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产阶级史学家们,以高度的热情一致肯定和赞扬这次封王,说它确定了革命的领导核心,对太平天囯革命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权力斗争的隐祸全视而不见。
          殊不知在人不满万、地不过十平方公里的偏僻小镇的情形下,就急不可耐的封王、封官究竟体现的是怎样的革命情怀。这种做法同中国历史上打家劫舍的强盗土匪一样,占了个山头就号称大王。
          太平天囯的革命信念在哪呀!什么有坚实的根据地,什么有强大的力量,什么此番作为的前程后果,他们全然不顾。愚昧、短视、狭隘加上私欲极度膨胀,才会这样不管不顾地享受眼前,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典型的混世魔王。
          当年朱元璋,已经拥有了江南大部分土地,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实可称兵强将广,面对许多劝进的部属,他不急于登上权力的顶峰,严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扎扎实实地实践着自己雄霸天下的战略战术。
           “封王”的本质,体现出太平天囯领导阶层思想里强烈的等级观念、权欲思想和贪图享乐的本性,为什么非把封王的行为拔高,说成是“确定了革命领导核心,对太平天囯革命发展壮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想,这就是一切文化、包括历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产物。

          说太平天囯追求平等,那就大错特错了。
          太平天囯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推行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且它的等级观念比请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洪大全讲,从广西金田出发时洪秀全就有十六个老婆,既然是王,那就应该有王的谱、王的威严。除几个在永安封的王之外,太平天囯里所有将士必须男归男营、女归女营,凡违反规定,夫妻同居者杀无赦;这平等吗?
          太平天囯的条令,明确规定各级王爷吃什么、穿什么、出门多少人护卫、坐什么轿、抬抬配置多少人等等,(天王轿夫64人,东王轿夫40人,最下层管一百多人的两司马轿夫4人)。出门有纷繁复杂的仪仗,东王杨秀清的仪仗队人数多达一千多人。这平等吗?要不是这样张扬,前呼后拥,旌旗林立,黄罗帐云盖,西王萧朝贵在长沙就不会被清兵识破而中炮身亡。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里,浙江省一带还流传太平天囯晚期名将侍王李世贤,出门坐54人抬的龙凤黄轿,轿上大得可以召集部下开会的轶事。
          太平天囯严格规定王爷出行,百姓的回避制度:
          “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兵士回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凡检点、指挥各官轿出,卑小之官、兵士,亦照列王规矩,如不回避或不跪道旁者,斩首不留。”
          太平天囯称东王杨秀清为“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前军主将东王杨”,“禾乃师”、“赎病主”都是教中职务,“左辅正军师前军主将”是军中的主将,“东王”是地位。这种怪异的叫法,正常人是想不出来的。
          1853年太平天囯攻占南京,洪秀全加封原来的侯爷秦日纲为燕王、胡以晃为豫王,史称太平天囯前期七王,天京杨韦事变后,洪秀全打破了这种格局。

          太平天囯官制,王(王分等级)以下是侯、丞相、指挥、检点、将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各级官员分职同、恩赏和实授三种,以区别实际带兵的官员和其他官员。
          太平天囯定都南京后,封佐天侯陈承容(英王叔父)、卫天侯黄玉昆(翼王岳父),补天侯李俊良三位功臣,不久再封镇国侯卢拔贤。侯爵分等,佐天侯最尊,次卫天侯,次补天侯……。1853年10月率师北伐的林凤翔、李开芳战功显赫,被封为靖胡侯、平胡侯,封平胡侯吉文元、剿胡侯朱锡锟、灭胡侯黄益芸领兵驰援太平北伐军。
          1856年太平天囯内讧前,有记载的就这七个王,九个侯。
          太平天囯初始规定不是参加金田首义、虽立大功勋者也不得封侯,冬官正丞相罗大纲,从广西打到南京,一路冲锋陷阵、拔城掠地,功劳最大,就因为他不是金田勳旧,不得封侯。
          1856年7月,太平天囯北王韦昌辉秉承天王洪秀全密令,诛杀杨秀清,天京内讧,你杀我、我杀你,杀了数万人。
          翼王石达开反对洪秀全、韦昌辉的滥杀行为,遭到韦昌辉的追杀,他搥诚只身逃走安庆,全家被杀。石达开在安庆起兵靖难,适逢清军围攻宁国,石达开先救宁国。11月,天王洪秀全在南京率众杀韦昌辉,迎石达开回天京,当时合朝欢腾,共举石达开辅政,洪秀全加石达开“义王”尊号,石达开辞不受。
          此时天王洪秀全内心不再相信外姓人了。
          1857年5月,天王洪秀全加爵腐败贪婪、文盲且又豪无能力的两个哥哥: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授以军国重任,挟制石达开。天王把诰封写入《天命诏旨书》等法定文书,称是“上帝”天父所安排的座位。
          他俩人职位虽在翼王之下,却是直接受天王授意支持,在朝中处处钳制翼王,终使石达开忍无可忍,因忌讳历史上功高盖主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留下一纸通告:“乃事有不然,诏旨频降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率军队从安庆出走,永远的离开了太平天囯。
          《李秀成自述》中说:“後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甚不欢说。此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宝天情,与我天王一样之意见不差,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三人结怒,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还征未肯回者,因此之由也。”
          太平天囯前期所封七王到此终结。

          1857年12月,由于太平天囯朝中和军中很多人不满,无奈之下天王洪秀全废去安王、福王,心有不甘决定不再封王,想出一个新点子:既然“王是朕做,军师也是朕做”。洪秀全改设天义、天安、天福、天豫、天燕五个爵位,封两个哥哥天安、天福爵位,地位仅在天义之下,在天燕、天豫之上。从爵位上还可一看出安、福两王的地位。因为太平天囯出走的翼王(义王)石达开,没有独开一帜依旧使用太平天囯的一切条规,还是自称太平天囯冀王,所以洪秀全暂时没把天义爵号封给别人。
          几经动乱太平天囯“国中无人,经朝臣查选,查得十八指挥陈玉成、二十指挥李秀成、赞天安蒙得恩、侍天福李世贤这班人出来助国。”
          1858年初,太平天囯里官员最高爵位是“安、福”,如成天安陈玉成、赞天安蒙得恩、定天福韦俊、侍天福李世贤等,均赐千岁称号。
          那时李秀成虽升任副掌率,与陈玉成同理朝政,还是个五爵之下的合天侯。
          1860年,太平天囯颁布《太平礼制》,其中规定对洪仁发、洪仁达称“王长兄”、“王次兄”,分别赐与“显干岁”、“伦干岁”称号,其实际官爵位排在了东、西王之下,干、南王之上(北王被废)。
          同年12月,天王洪秀全亲拟的《幼主诏旨》中称:“前次有诏书‘封长伯(洪仁发)、次伯(洪仁达)同驸马爵,居西下南上,现决定特诏加封长伯、次伯同驸马,爵同西王。”洪仁发、洪仁达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1862年初,洪秀全干脆重新敕封洪仁发为信王,洪仁达为勇王。
          1859年3月,天王洪秀全族弟、拜上帝教同创人洪仁玕从香港经江西、湖北到达天京,原本想“奏明家中苦难,聊托恩阴,以终天年”。
          洪仁玕是洪氏一族中最有学问的人,天王洪秀全见族弟大喜,立刻封其为干天福,继封干天义、护京主将。不到一个月时间,四月初一,进封“九门御林开囯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赐福千岁同八千岁,总理全国政事。
          亲贵新来无功膺爵,莫讲满朝文武不服,就连洪秀全也觉得有点过、有点对不起日夜厮杀的大将,于是揭开了大肆封王的序幕。
          驻守南京浦口以拒清江北大营的李秀成说:“自行降照言杀东北王之後,永不封王。今封王者,因其弟洪仁玕九年之间而来,见其弟至,格外欢天,一时好乐,重爱其弟,到京未满半月,封为军师,号为干王,降照天下,要人悉归其制。封过後,未见一谋。天王再而复思,又见各售功臣久扶其国,心不分意,天王见势不同,自翼王他向,保同者首陈玉成与我而为首,那时英王名现,我名未成,日日勤劳,邦为运算,凡事不离。天王见封其弟初来封长,又口才情,封有两月之久,一事无谋,已知愧过,难对功臣,後而先封陈玉成为英王。”
          合天侯李秀成部下很不服气,降了清朝的原部下李昭寿,以此来劝说李秀成降清。天王洪秀全封江试其忠,见李秀成别无二心,乃封忠王。
          接下来干脆广封有功的人,赞王、侍王、辅王、章王、顺王、护王等等就应运而生了。渐渐只要是广东、广西旧人、本家亲属、捐输钱粮的都能封王。
          洪秀全把自己的全部亲戚都封为王:巨王洪和元、崇王洪利元岁、元王洪科元、长王洪瑞元、见王洪现元、唐王洪瑭元、同王洪蛰元、次王洪锦元、定王洪钰元、汉王洪釮元、金王钟万信、凯王黄栋梁等。带元字的是子侄辈,他们之中有的是刚生下来就封了王。
          于是就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怪现象:“王爷遍地走,小民泪长流。”
          小小的南京城要养活二千七百多位王爷,还有大批官吏,光是王爷府、官府大慨要占去大半个城市,小民的泪能不长流么!此举荒唐之极。

          1860年8月11日《北华捷报》第五二四号,发表了艾约瑟与太平天囯干王洪仁玕在苏州的对话,洪仁玕只说了太平天囯中最高层的王:“现共有十一个王:一、天王;二、西王的继承者萧有和;三、东王的继承者萧有福;四、干王洪仁玕;五、翼王石达开;六、英王陈玉成;七、忠王李秀成;八、赞王蒙得恩;九、侍王李世贤;十、辅王杨辅清;十一、章王林绍璋。”他不敢把南京城立的真实状况说出来,毕竟他在香港呆了很多年。
          洪秀全把太平天囯的王爵分为五等:
          干王洪仁玕为一等王。
          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等执掌天朝兵权的为二等王。
          堵王黄文金、康王汪海洋、听王陈文炳等统制一方的为三等王。
          恤王洪仁政、昭王黄文英等未预兵事的为四等王。
          其他列王全归属到五等王。
          天王洪秀全1863年春封王九十多人,到1864年天京城四面楚歌,岌岌可危时,还忘不了封王,“由广西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家亲戚也都封王,捐钱粮的也都封王,竟有二千七百多王”。
          我国的历朝历代王、侯是爵位不是官位,太平天囯里的王、侯即是爵位又是官位,是权力和待遇的表现。
          《昭王黄文英自述》中说:
          “起初是有大功才封王,到后来就乱了,由广东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家亲戚也都封王,捐钱粮的也都封王,竟有二干七百多王”;“天朝的事,越做越坏”。
          太平天囯封王的现象和弊端李秀成说的最切实,《李秀成自述》里说:
          “自此之后,日封日多,封这有功之人,又思那个前劳之不服,故而尽乱封之,不问何人,有人保者俱准,司任保官之部,得私肥己,故而保之。有些有银两者,欲为作乐者,用两到部,而又保之。无功偷闲之人,各又封王,外带兵之将,日夜勤劳之人,观之不平,人心不服,战守各不争雄,有才能而主不用,庸愚而作国之栋梁。”
          太平天囯干王洪仁玕批评各王说:“各守疆土,招兵固宠。
          敌对的清大臣曾国藩评封王之滥:
          “党羽无定数,酋长无定谋,……伪王……不甚服伪天王、忠王之调度,各争雄长,苦乐不均,败不相救”,“此王所踞之地,常为彼王劫掠”。
          清大臣李鸿章说:“增封多王,内乱猜忌,愈散漫不可制。”
          清大臣左宗棠说:“贼中伪王……彼此猜忌,势不相下。”
          封王愈多,内部愈乱,腐败愈烈,灭亡愈快,这是太平天囯的必然结果。
          太平天囯有如此多的王爷,加上逐级的官员,需要众多的轿夫和仪仗来服务,自己吃穿享受奢侈,光靠抢来的银子,要打仗,还要供养那么多闲人,单从这一点上看,资财耗尽走向灭亡也是太平天囯的必然结果!

          太平天囯后期,有个该封而未封的人就是韦俊(罗大纲1855年战死),韦俊是北王韦昌辉弟弟,是太平天囯中少有的骁将。1855年,韦俊守武昌,打死清湘军中誉称第一将的罗泽南。
          翼王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囯天京后,天王洪秀全亲理朝政,1858年重设五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未后军主将,韦俊为右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
          韦俊以勇猛和战功位列五军主将,就是因为韦昌辉的缘故,他始终得不到天王洪秀全的信任,就连英王陈玉成和辅王杨辅清也处处掣肘他,导致韦俊在1859年11月率部降清。

          太平天囯制定了严格的王爵等级制度,一旦受封,立即大修王府,营造安乐窝,选美人,办仪仗,出门时前后呼拥,堵塞街巷。
          算算一个王府要养多少人,一个衙门要养多少人,太平天囯的统治机构到底养了多少人。这么多的王爷需要大量的杂役,他们的衣食住行谁来买单!
          于是太平天囯的各位王爷就独各自为政,他们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在民间大肆搜刮,田赋由初时每亩一斗七升,两年中陡增到每亩七斗。自然最苦的是太平天囯辖区的老百姓,正是造成王爷遍地走、小民泪常流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囯,所有王只听令于天王,再无东王式的人物来节制诸王,各王均为千岁,级别平级。各王间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现象愈演愈烈,终至不可收拾。忠王李秀成部将陈坤书驻守苏州,他不遵从李秀成命令和调度,纵兵残虐辖区内的乡民,李秀成知道后要治他的罪,陈坤书便纳贿洪仁达、洪仁发,被天王封为护王,李秀成就奈何不了他。
          后来忠王李秀成被困苏州,写信向护王陈坤书求援,陈坤书就是不理,你是王,我也是王,凭什么听你的?坐看李秀成败,让清军各个击破。《李秀成自述》中说陈坤书“将常州自霸,……分制我势”,“不由我用,制其不能”。
          李秀成将滥封列为太平天囯灭亡的“大误”之一是有道理的。
          诸王各自为政,割据地方,各地将领各霸一方,各保利益。到后来,无论是王爷还是将领,连中央也调不动了他们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献部,最新披露的“干王的供词——亲书签驳《李秀成供》”,签驳中说:“忠王之坐守苏、杭、常、嘉等郡县,与侍王之坐守句、溧、荆、宜、广德,辅王之坐守宁郭、池州等处,章王之暗守芜湖、繁昌、南陵、秣陵、丹阳等处,各将该地钱粮拓兵自固,任朝内诏谕催征,毫未见各省郡县多进粮饷以固根本。”供词中还有“各守疆土,招兵固宠,不肯将国库以固根本”之语,就是在天京危急时,各部“惮于无粮,多不应命”。
          当英王陈玉成驻守天京上游门户的安庆城时,与骁勇的湘军浴血奋战,在城池快要失守的危急关头,拥有百万大军的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却在一心一意地经营自己的苏浙领地,始终不发一兵一卒前往皖北助战,坐观安庆和庐州的相继失守,让南京完全丧失长江上游的屏障。
          1864年,天京再次被湘军围困,忠王李秀成组织了十三位王、六十万大军来救援,诸王都是各怀私念,自图保存实力作战消极,打了四十六天,竟不能把连续作战已是疾病缠身、疲惫不堪的二万湘军击退,然后借口缺衣少粮撤兵回自己的属地去了,直到天京城被攻破,再没有哪个王来解围了。

          更为可笑的是,太平天囯末期的天王洪秀全重用起童稚少年。
          忠王李秀成说,天王最信任、倚重的第一是幼西王萧有和、第二是幼赞王蒙时雍,两人都是十几岁的孩子。
          1860年,大约十岁的萧有和,就负责天王府的上传下达,为天王传送群臣奏章,只有他才能直接面见天王。
          1861年11月,天京危机时,天王洪秀全宣布“幼西王出令,有不遵幼西王令者,合朝诛之。”十五岁的少年能担起国家大事吗?
          天王洪秀全完全把朝政当成了儿戏,再加上两千七百多个王的腐化、挥霍、争权夺利、分庭抗礼,太平天囯有可能成功吗?
          太平天囯层次太多,官爵不分,封赏过滥,郡县守将都封王,实为前所未见,后期的官制、官场更是演变得一塌糊涂了。从洪秀全的封王的心理和行为看,从他留下的四百多首诗看,从心理学分析他患有精神妄想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硬要拔高他,就说他心智不成熟,返老孩童了,他认为天下只有孩童和少年可以信任,也只有孩童和少年能救太平天囯了。
          从所知的史料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凭洪秀全的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太平天囯胜利了,那真是人类史上的最大奇迹。
           心宽天地阔,华发亦风流。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050
            • 经验3603
            • 文章254
            • 注册2016-07-10
            普及历史常识的好贴。

            太平军所到之地烧杀抢掠,横征暴敛,与满清入关相比不遑多让。吾观本邑(上海)史料笔记,当年抵御太平军的洋枪队反倒颇受民众赞颂,被当作保境安民的义士。人心孰向,一目了然。

            CPC推崇太平天国乃是为了杜撰道统,为己正名。所谓“道统”,自然就是所谓的“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暴力革命”之道统。CPC夺权后试图将自身置于该道统的顶端和终点,从而为一党独裁的合法性做辩护。这种做法本就下流之极,与禅宗的“心传”和儒教的“道统”并无二致,典型的中世纪托古改制猴戏,其最终效果只能是欲盖弥彰,暴露其外强中干的虚浮本性和bastard的卑贱血统。这个所谓的“共和国”其实并不强大,关键是他的“人民”都太弱了,或者说,大多自轻自贱、自欺欺人、自甘堕落。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今日正逢鲁迅去世八十周年。呜呼,哲人逝之久矣,国民根性依旧。

            还好有剑兰先生这样的志士,老骥伏枥,令人感佩。先生其勉之!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050
              • 经验3603
              • 文章254
              • 注册2016-07-10
              [QUOTE][b]下面引用由[u]剑兰探春[/u]发表的内容:[/b]

              14、太平天囯女官探

              一、关于傅善祥:
              傅善祥,金陵(今南京)人,自幼读经史。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囯定都天京。初设“女科”,傅善祥报名参加考试,中鼎甲第一名,为女状元。
              东王杨秀清...[/QUOTE]

              [em22]土豆君的菜?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关令尹[/u]发表的内容:[/b]


                土豆君的菜?[/QUOTE]

                從來對太平天國沒有什麼好感.

                洪秀全根本就是一個神棍, 和現今的特朗普是同一貨色.

                在那時代中, 小土豆較同情的是杜鳳揚.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5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