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书画圈里玩,接触到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书画家。在交流中,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作品不被人们认识或认可。 确实,任何一个书画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在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人家不看好,不叫好,或者仅有少数人叫好,大多数人不叫好。这是为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几位资深的收藏家朋友。现把它整理成文,供朋友们参考。 一、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和认识任何事物一样,书画作品被人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古往今来,许多书画家甚至大师级的人物一开始也不被人们认识,比如千年前的锺绍京,三百年前的石涛,此后的扬州八怪,近现代的黄秋园、陈子庄、齐白石、陆俨少等等。他们的作品或被视为媚俗,或被视为偏师,或被视为浅薄,或被视为不入流。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中国的书画艺术经历了两千年的培育,已经是熟透的艺术,前人的许多精品成了经典,成了规范,成了法帖。而人们在赏析作品时,往往被一种习惯势力(传统的审美观)在左右,就是喜欢拿时人的作品与前人的经典作比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作品的审视,其结果使许多优秀的作品不被看好。 二、作品必须创新 说到创新,是所有书画家的共识,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前人在书画艺术用笔用墨技巧上的苦心孤诣,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留给后人的发展空间很小很小,所以要突破、要创新很不容易。但这不是说不能发展、不能创新了,关键是看你画什么,写什么,怎么画,怎么写。怎么把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有机地结合,怎么把点线面进行巧妙的排列组合,怎么把诗书画印融会成一个整体。齐白石的晚年变法,吴昌硕的以书入画,黄宾虹的大写意,李凌云的泼墨牡丹、张汀的焦墨山水,就是对前人的突破和创新。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许多画家别说创新,还仅仅停留在模仿的阶段。 北京有位画家,画了一辈子,就模仿齐白石的花鸟鱼虫,画得像吗?像,非常像。但是像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还是学人家的,没有创新。从收藏的角度看,我当然收藏齐白石的作品,为什么要收藏那些“复制品”呢。 三、见仁见智,悉听尊便。 由于每个人学识修养、审美情趣不同,所以对作品的认识也不同。钟绍京的《灵飞经〉在康有为的眼里“是媚俗,不是什么高级货”,但是在启功的眼里“是灵动和巧妙”;范曾的作品,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喜欢的人说他的画当今无人出其右,不喜欢的人说他的画是“放大的连环画”。所以一物两看的事例比比皆是,作品不被看好,不等于作品不好。 还是一句老话,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是金子总会放光。
[em34][em34][em34] |